專利名稱:開合蓋式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具有桶蓋的垃圾桶。
背景技術:
垃圾桶是家庭及公共場所的必需品,隨著產業的發展及社會的不斷進步, 人們對垃圾桶的要求不僅在于可以存放垃圾的簡單功能,還要求其具有更完善 的功能及更多人性化的設計。例如,為了使得垃圾不直接曝露在人的視線內或 者避免桶內垃圾的異味經投入口散發出來,很多廠家為垃圾桶設計了開合桶蓋, 常態時桶蓋閉合,投放垃圾時桶蓋打開,將垃圾投入桶內。目前,控制桶蓋開合的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方式是采用腳踏式驅動機構 來控制桶蓋的開合,另外一種方式是利用垃圾的重力或人為的推力使得桶蓋打 開,然后再基于杠桿原理利用桶蓋自身的平衡力來控制桶蓋閉合,下面分別舉 例說明。中國第94226022.8號專利公開的腳踏式桶蓋全掀垃圾桶,由外桶、內桶、 桶蓋、支架、連桿、踏桿等組成,桶蓋的支架與連桿和踏桿連接,通過帶有踏 桿的杠桿,可驅動連桿和支架使桶蓋沿筒口弧邊平滑地沿到桶體側邊使桶蓋全 部掀開。該專利技術中揭露的腳踏式桶蓋全掀垃圾桶的桶蓋在人為控制下可以 開啟或關閉,可以使得垃圾不直接曝露在人的視線內,且避免桶內垃圾的異味 經投入口散出。然而,采用腳踏方式驅動桶蓋開合的垃圾桶需要專用的驅動機 構,使得垃圾桶的結構復雜化,且提高了成本。中國第200520054636.0號專利揭露了一種垃圾桶,包括開有垃圾投入口的 桶體,其所述桶體的投入口上設有"A"形的桶蓋,所述桶蓋呈軸活動連接方 式安裝在桶體的投入口上,并密閉所述投入口。該專利技術中,由于桶體上設 置有可密閉其投入口的"A"形活動桶蓋,使用時,只需碰壓桶蓋,即可把垃 圾掉入桶體內,之后桶蓋自動復位,并密閉所述投入口。然而,上述專利技術 中,轉動軸設置在投放口的中部,將投放口一分為二,即在每次垃圾投放時,只能從某一半的投放口投入,存在投入口較小的缺陷,使得投放垃圾的尺寸受 到一定限制。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開合蓋式垃圾桶, 該目的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開合蓋式垃圾桶,包括桶體、桶蓋、連接機構,桶體上開設有投放口, 桶蓋末端通過連接機構設置在投放口處,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機構包括轉軸、 轉軸套及彈簧,轉軸與桶體固定連接,轉軸套與桶蓋的末端連接,轉軸外套設 彈簧,彈簧外套設轉軸套,彈簧的一端與轉軸固定連接,另一端與轉軸套固定 連接。本實用新型在投放垃圾時,可以利用垃圾自身重力或人為輔助推力將桶蓋 打開,在垃圾投放完畢后,可以利用彈性件的彈力作為桶蓋的回復力,從而使 桶蓋自動閉合。本實用新型較現有技術具有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投放口大 的優點。
圖1為實施例一提供的垃圾桶的組裝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一提供的垃圾桶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一提供的垃圾桶中連接機構的分解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一提供的垃圾桶中轉軸、彈簧及轉軸套筒的配合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一提供的垃圾桶中轉軸固定機構與轉軸配合的示意圖; 圖6、圖7為實施例一提供的垃圾桶分別在閉合狀態和開啟狀態時的連接機 構處的示意圖;圖8為實施例二提供的垃圾桶的立體圖; 圖9為實施例三提供的垃圾桶的立體圖; 圖IO為實施例四提供的垃圾桶分解示意圖; 圖11為實施例四提供的垃圾桶組合示意圖;圖12為實施例四提供的垃圾桶的小桶蓋部分的放大圖; 圖13、圖14及圖15為實施例五提供的垃圾桶分別在三種狀態時的原理示 意圖;圖16、圖n為實施例六提供的垃圾桶分別在兩種狀態時的原理示意圖;圖18、圖19分別為實施例七提供的連接機構的組裝圖及分解圖; 圖20為實施例八提供的轉軸、彈簧及轉軸套筒的組裝圖; 圖21、圖22分別為實施例九提供的垃圾桶的分解圖及組裝圖; 圖23為實施例九提供的垃圾桶的桶蓋從桶體上取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請結合參閱圖1及圖2,實施例一提供的垃圾桶包括桶體1、兩個桶蓋20 及兩個連接機構30,桶體1為中空的長方體,桶體1頂端開設有投放口 101, 兩個桶蓋20分別通過連接機構30對稱地設置在投放口 101處。如圖3所示,所述連接機構30包括轉軸31、轉軸套32及彈簧33,請結合 參閱圖4,轉軸31外部套設彈簧33,彈簧33外進而套設轉軸套32,彈簧33的 其中一個連接端331嵌入轉軸31上開設的一卡槽311內,從而與轉軸31固定 連接,彈簧33的另一個連接端332嵌入轉軸套32上開設的一卡槽322內,從 而與轉軸套32固定連接。請再參閱圖2及圖3,轉軸31兩端均設置有固定塊 312,如圖5所示,桶體1上設置有轉軸固定機構15,該轉軸固定機構15上提 供有固定槽。組裝時,先將轉軸套32與桶蓋20固定連接(當然轉軸套32與桶蓋20可 以是一體成形的),之后將轉軸31及彈簧33按上述方式設置在轉軸套32內, 然后將轉軸31兩端設置的固定塊312固定在轉軸固定機構15的固定槽內。組 裝時,應保證彈簧33在常態時對應桶蓋20在閉合位置,彈簧33在被扭壓時對 應桶蓋20在開啟位置。使用時,如圖6所示,在沒有外力作用在桶蓋20上時,彈簧33還原其常態,使得轉軸套32及桶蓋20處于閉合位置,投放口101被封閉;如圖7所示, 當有垃圾的自身重力或人為的輔助推力作用在桶蓋20上時,便驅動桶蓋20及 轉軸套32繞轉軸31向下轉動,并扭壓彈簧33,從而打開投放口 101,當垃圾 落入桶體l內部后,桶蓋20只受彈簧33的彈力的作用,便會驅動桶蓋20及轉 軸套32繞轉軸31向上轉動,再次將桶蓋20合上。實施例二如圖8所示,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區別之處在于,兩桶蓋20在各自前端 的交匯處開設有小件垃圾(如煙嘴、痰等)投放口 102。實施例二可以避免小件 垃圾因自身重力太小而不能驅動桶蓋20打開等情形。實施例三如圖9所示,實施例三與實施例一的區別之處在于,桶體1上設置有四個 桶蓋20。通過實施例三可以說明,桶體1上設置的桶蓋數目可以為多個,當然 也可以為單桶蓋、三桶蓋等,此外,桶體的形狀也可以為其它形狀,如三棱柱 形桶體。實施例四如圖IO、圖11及圖12所示,實施例四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1) 桶體1上的轉軸固定機構為直接開設在桶體1側壁上的固定槽415; (2)轉軸套 432兩端內部分別裝設有轉軸431及彈簧433,轉軸431只有朝外的一端設置有 固定塊437; (3)如圖12所示,桶蓋20在各自前端的交匯處開設有小件垃圾(如 煙嘴、痰等)投放口,桶蓋20上在小件垃圾投放口處設置有小型轉軸固定機構 451,小型連接機構450與小型轉軸固定機構451配合,將小型桶蓋420設置在 小件垃圾投放口處。小型連接機構450與實施例一中揭露的連接機構30的結構 相同;(4)如圖11所示,兩個桶蓋20各自的前端均向上傾斜設置;(5)桶蓋 20的兩個側端均設置有導流條421,用于將桶蓋20上的雨水等液體引導至桶蓋 20末端排出,可以防止雨水等液體由桶蓋20側端流入桶體1內。實施例四提供的垃圾桶更適合于戶外或露天使用。 實施例五請結合參閱圖13、圖14及圖15,實施例五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提供 有向上限位機構和向下限位機構,所述向上限位機構為設置在桶體1側壁內的 凸塊560,用于當桶蓋20向上轉動至閉合位置時,避免其過度向上轉動,同時 減小桶蓋20前端的顫動;所述向下限位機構包括突設在桶蓋20下表面的扣合 凸塊553及設置在桶體內壁的配合塊554,配合塊554上開設有扣合凹槽555, 當一般性地投放垃圾時,桶蓋20向下轉動至開啟位置,此時扣合凸塊553與配 合塊554不接觸或一般接觸(如圖14);當需要長時間保持開啟狀態時,則通過 人為壓力使得扣合凸塊553硬卡入扣合凹槽555內,起到定位作用,使得桶蓋 20常開(如圖15所示);本實施例還提供合蓋驅動機構551,設置在轉軸套32 外側,當不需要桶蓋常幵時,向下按動合蓋驅動機構551,從而將扣合凸塊553 與扣合凹槽555分離,合上桶蓋20。實施例六如圖16及圖17所示,實施例六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增加了開口大小設定 機構,該開口大小設定機構包括設置在桶體1內壁上的調節齒輪651及推動桿 652和653,推動桿652和653 —方面與調節齒輪651配合,受調節齒輪651驅 動,另一方面與兩個桶蓋20分別驅動配合。轉動調節齒輪651時,便驅動推動 桿652和653推動桶蓋20轉動,從而設定桶蓋20在常態時開口的大小。實施例七請參閱圖18及圖19,本實施例在實施例一公開的連接機構(包括轉軸31、 轉軸套32及彈簧33)的基礎上,提供一種功能更為完善的連接機構,該連接機 構包括轉軸731、轉軸套732、彈簧733、兩個限位蓋734。轉軸731兩端設 置有限位蓋配合部741,限位蓋配合部741外側等角度間隔開設有四個配合槽 742,限位蓋配合部741端部設置固定塊743。限位蓋734中央開孔,開孔處等角度間隔凸設有四個配合塊751,限位蓋734上設置有一嵌入部752,嵌入部752 外側等角度間隔設置有四個滑槽753。轉軸套732內壁上設置有彈簧端部固定孔 721,轉軸套732內壁上還等角度間隔設置有四個滑塊722,轉軸套732外側設 有橫截面為倒梯形的桶蓋配合條723。組裝時,首先將彈簧733套設在轉軸731外部,并使得彈簧733的一端與 轉軸731固定;之后,將轉軸731連同彈簧733 —起裝入轉軸套732內,并使 得彈簧733的另一端與轉軸套732的固定孔721固定連接;之后,使得轉軸731 的限位蓋配合部741外側的四個配合槽742與限位蓋734中央開孔處設置的四 個配合塊751固定配合;然后,將限位蓋734的嵌入部752嵌入轉軸套732的 開口端,使得轉軸套732內壁上的四個滑塊722對應可滑動地收容在嵌入部752 外側設置的四個滑槽753內。使用時,轉軸套732外側開設的桶蓋配合條723與桶蓋20固定連接,所述 限位蓋配合部741端部設置的固定塊743與桶體固定連接。當桶蓋轉動時,帶 動轉軸套732相對轉軸731及限位蓋734轉動,此時四個滑塊722分別在其對 應的滑槽753內受限滑動,其滑動的角度或距離由桶蓋的開啟位置和閉合位置 決定。實施例七提供的連接機構功能完善,可適用于各種桶蓋及桶體,可以作為 一個集成化的組件批量生產。實施例八請參閱圖20,實施例八與實施例七中公開的連接機構的區別在于,轉軸套 外側開設有橫截面為梯形的桶蓋配合槽823。實施例九如圖21所示,實施例九提供一種可以方便取下桶蓋的垃圾桶,本實施例與 前面各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連接機構中轉軸931兩端的固定塊932上進而 設置凸塊卯l,同時在轉軸套940端部橫向凸設有卡塊902,并在桶體l上設置 專用的配合機構,該配合機構包括兩個間隔一定距離布置的圓形連接塊911,兩連接塊911相對的側面上各自開設有縱向固定槽912,固定槽912內上端部分進 而向內開設卡槽913,固定槽912內下端部分突出設置支撐塊914。組裝時,將轉軸931兩端的固定塊932分別裝入兩連接塊911上的固定槽 912內,并支撐在支撐塊914上,并使得卡塊902滑過固定槽而位于圓形連接塊 911外緣,所述凸塊901卡入所述卡槽913內,為了使得組裝更加方便,固定槽 912向上的開口設計成大致扇形狀,組裝后的立體圖請參見圖22。使用時,轉軸931相對桶體不動,轉軸套940及桶蓋20繞轉軸931轉動, 轉動過程中,轉軸套940端部橫向凸設的卡塊902貼著圓形連接塊911外緣轉 動,當卡塊902轉動至固定槽912的下端開口處時,向上推動連接機構,使卡 塊902由固定槽912的下端開口向上沿固定槽912滑出,便可以將桶蓋連同連 接機構與桶體分離,此位置對應桶蓋的打開位置,請結合參閱圖23。上述各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主旨的具體體現,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 而言, 一些未經創造性勞動的簡單替換或變更,仍應當不脫離本設計的思想。 例如,桶體的形狀是不受限制的,可以為長方體、圓柱體、或其它不規則形體; 桶體及桶蓋的材料可以為多種,例如塑料、玻璃鋼、木材、金屬等。
權利要求1. 一種開合蓋式垃圾桶,包括桶體、桶蓋、連接機構,桶體上開設有投放口,桶蓋末端通過連接機構設置在投放口處,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機構包括轉軸、轉軸套及彈簧,轉軸與桶體固定連接,轉軸套與桶蓋的末端連接,轉軸外套設彈簧,彈簧外套設轉軸套,彈簧的一端與轉軸固定連接,另一端與轉軸套固定連接。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合蓋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蓋上開設有小件 垃圾投放口。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開合蓋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小件垃圾投放口處 設置有小型桶蓋。
4. 如權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開合蓋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蓋的前端 向下傾斜地設置。
5. 如權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開合蓋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蓋的前端 向上傾斜地設置。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開合蓋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蓋兩側端設置有 導流條。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合蓋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向上限位機構和 向下限位機構,所述向上限位機構為設置在桶體內壁上的凸塊;所述向下限 位機構包括突設在桶蓋下表面的扣合凸塊及設置在桶體內壁的配合塊,配合 塊上開設有扣合凹槽。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合蓋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開口大小設定機 構,該開口大小設定機構包括桶體內壁上設置的調節齒輪及推動桿,推動桿 一方面與調節齒輪驅動配合,另一方面與桶蓋驅動配合。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合蓋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機構還包括限 位蓋,轉軸兩端分別與限位蓋固定配合,限位蓋上設置有一嵌入部,嵌入部 外側設置有滑槽,轉軸套內壁上設置有滑塊,轉軸套內壁上的滑塊收容在所 述嵌入部外側設置的滑槽內,并可以在滑槽內受限滑動,轉軸套外側設置有 桶蓋連接機構,轉軸的兩端部設置有與桶體連接的固定塊。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開合蓋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部外側設置有四個滑槽,且等角度間隔設置;所述轉軸套內壁上設置有四個滑塊,且等角 度間隔設置,四個滑塊對應地收容在四個滑槽內。
11.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開合蓋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兩端設置有限 位蓋配合部,限位蓋配合部外側等角度間隔開設有配合槽,限位蓋中央開孔, 開孔處等角度間隔凸設有配合塊,配合塊與配合槽固定配合。
12.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開合蓋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套外側設置的 桶蓋連接機構是橫截面為倒梯形的桶蓋配合條。
13.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開合蓋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套外側設置的 桶蓋連接機構是橫截面為梯形的桶蓋配合槽。
14.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開合蓋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兩端的固定塊 上設置凸塊,轉軸套端部橫向凸設有卡塊,桶體上設置有配合機構,該配合 機構包括兩個間隔一定距離布置的圓形連接塊,兩連接塊相對的側面上各自 開設有縱向固定槽,固定槽內上端部分向內開設卡槽,固定槽內下端部分設 置支撐塊,所述固定塊裝入所述固定槽內,并支撐在支撐塊上,并使得所述 卡塊滑過固定槽而位于圓形連接塊外緣,所述凸塊卡入所述卡槽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開合蓋式垃圾桶,包括桶體、桶蓋、連接機構,桶體上開設有投放口,桶蓋末端通過連接機構設置在投放口處,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機構包括轉軸、轉軸套及彈簧,轉軸與桶體固定連接,轉軸套與桶蓋的末端連接,轉軸外套設彈簧,彈簧外套設轉軸套,彈簧的一端與轉軸固定連接,另一端與轉軸套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在投放垃圾時,可以利用垃圾自身重力或人為輔助推力將桶蓋打開,在垃圾投放完畢后,可以利用彈性件的彈力作為桶蓋的回復力,從而使桶蓋自動閉合。本實用新型較現有技術具有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投放口大的優點。
文檔編號B65F1/00GK201102762SQ20072005707
公開日2008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17日
發明者鄧志偉 申請人:鄧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