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皮革或紡織品的卷取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ー種用于皮革或紡織品的卷取管。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用于皮革或紡織品的卷取管對加工的寬幅原材料進行卷曲收料,其卷取管的結構多為ー閉式圓管,在卷料過程中,其原料的開始端在繞卷取管ー圈后,其原料的開始端的厚度會對第二圈的原料或甚至是第三圈的原料造成壓痕,或出現第二圈的原料或甚至是第三圈原料在其原料的開始端有凸出現象并造成褶皺等問題,如圖I所示。而此壓痕或褶皺不易恢復成平整無痕的原料,所以造成第一圈、第二圈甚至是第三圈的原料都無法使用,總計有長達ー米左右的原料只能作為邊角料處理,増加了生產成本;另外現有卷
取管的材料多為紙質,在使用過一次后就做回收處理,不能重復使用,也増加了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皮革或紡織品的卷取管,能夠減少卷取管開始卷料時的皺紋及壓痕,降低生產成本。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用于皮革或紡織品的卷取管,包括料管本體、開ロ槽、緩沖區、卷曲部和倒角,所述卷曲部截面為一開式圓弧,所述開ロ槽軸向貫穿與料管本體的任意圓弧壁上,所述開ロ槽包括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所述第一側壁的高度大于第二側壁的高度,所述緩沖區包括第一圓弧和第二圓弧,所述第二側壁和第一圓弧之間通過倒角進行過渡連接,所述緩沖區的第一圓弧通過第二圓弧與卷曲部一端過渡連接,所述卷曲部另一端與開ロ槽的第一側壁連接。在本發明ー個較佳實施例中,為使卷取管在卷曲收料過程中更加順暢無痕,所述卷曲部另一端與開ロ槽的第一側壁之間設置有第三圓弧。在本發明ー個較佳實施例中,為使料管本體的加工エ藝更加簡單,所述開ロ槽、緩沖區、卷曲部、倒角和第三圓弧為一體結構。在本發明ー個較佳實施例中,為使卷取管能夠重復利用,方便運輸不易折斷或損壞,所述料管本體的材質為塑料材質、鋁材或鋼材。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對卷取管結構進行優化設計,増加開槽、緩沖區、倒角和圓弧,原料開始端插入開槽內后,再圍繞料管本體ー圈或ニ圈后減少甚至不會產生壓痕和褶皺現象,另外料管本體采用塑料材質、鋁材或鋼材可進行循環使用,即節約了成本,操作也更加方便。
圖I是現有技術卷取管的卷曲收料結構示意圖2是本發明用于皮革或紡織品的卷取管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 圖3是本發明用于皮革或紡織品的卷取管的截面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 圖5是本發明用于皮革或紡織品的卷取管的卷曲收料結構示意圖。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料管本體;2、開ロ槽;3、緩沖區;4、卷曲部;5、倒角;
6、第三圓弧;7、原料;21、第一側壁;22、第二側壁;31、第一圓弧;32、第二圓弧。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圖2、圖3和圖4,本發明實施例包括一種用于皮革或紡織品的卷取管,包括料管本體I、開ロ槽2、緩沖區3、卷曲部4和倒角5,卷曲部4截面為一開式圓弧,開ロ槽2軸向貫穿與料管本體I的任意圓弧壁上,開ロ槽2包括第一側壁21和第二側壁22,第一側壁21的高度大于第二側壁22的高度,緩沖區3包括第一圓弧31和第二圓弧32,第二側壁22和第一圓弧31之間通過倒角5進行過渡連接,緩沖區3的第一圓弧31通過第二圓弧32與卷曲部4 一端過渡連接,卷曲部4另一端與開ロ槽2的第一側壁21連接。進ー步,所述卷曲部4另一端與開ロ槽2的第一側壁21之間設置有一第三圓弧6,使卷取管在卷曲收料過程中更加順暢無痕。另外,本發明用于皮革或紡織品的卷取管中的開ロ槽2、緩沖區3、卷曲部4、倒角5和第三圓弧6為一體結構,并且開ロ槽2、緩沖區3、卷曲部4、倒角5和第三圓弧6分別開設在料管本體I上,且料管本體的材質為塑料材質、鋁材或鋼材,或木質等其他材質,加工エ藝簡單井能夠回收利用節約成本。請參閱圖4和圖5,本發明用于皮革或紡織品的卷取管在使用過程中,首先將寬幅原料7的開始端插入開ロ槽2內,有效的將原料開始端隱藏在開ロ槽內,開始卷曲后寬幅原料緊緊貼合繞過第一側壁21、倒角5、緩沖區3和卷取部4,在寬幅原料繞過ー圈過后,接著繞第二圈時,此時開始端沒有對第二圈造成壓痕,已順暢繞過,依次卷曲多圈后,整卷的原料都能夠完全已成品皮革或紡織品進行使用,不會出現過多的邊角料,而當ー卷原料用完后,卷取管還可以繼續進行下一批的卷曲供料,即節省了邊角料又使卷取管重復利用,降低了生產成本,且操作也非常方便。本發明用于皮革或紡織品的卷取管區別于現有技木取代了現有閉式卷取管在卷料過程中出現的壓痕,且卷取管只能進行一次性使用的弊端,本發明用于皮革或紡織品的卷取管在不增加任何零部件的情況下,對卷取管作進ー步的優化設計,使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的高度之差形成段差來彌補原料開始端厚度對第二圈原料造成的壓痕,另外緩沖區也是原料更加圓滑的卷曲在料管本體上,整個操作的綜合成本降低很多。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皮革或紡織品的卷取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管本體、開ロ槽、緩沖區、卷曲部和倒角,所述卷曲部截面為一開式圓弧,所述開ロ槽軸向貫穿與料管本體的任意圓弧壁上,所述開ロ槽包括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所述第一側壁的高度大于第二側壁的高度,所述緩沖區包括第一圓弧和第二圓弧,所述第二側壁和第一圓弧之間通過倒角進行過渡連接,所述緩沖區的第一圓弧通過第二圓弧與卷曲部一端過渡連接,所述卷曲部另一端與開ロ槽的第一側壁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皮革或紡織品的卷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曲部另ー端與開ロ槽的第一側壁之間設置有第三圓弧。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皮革或紡織品的卷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開ロ槽、緩沖區、卷曲部、倒角和第三圓弧為一體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皮革或紡織品的卷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管本體的材質為塑料材質、鋁材或鋼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皮革或紡織品的卷取管,包括料管本體、開口槽、緩沖區、卷曲部和倒角,所述卷曲部截面為一開式圓弧,所述開口槽軸向貫穿與料管本體的任意圓弧壁上,所述開口槽包括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所述第一側壁的高度大于第二側壁的高度,所述緩沖區包括第一圓弧和第二圓弧,所述第二側壁和第一圓弧之間通過倒角進行過渡連接,所述緩沖區的第一圓弧通過第二圓弧與卷曲部一端過渡連接,所述卷曲部另一端與開口槽的第一側壁連接。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用于皮革或紡織品的卷取管能夠減少卷取管開始卷料時的皺紋及壓痕,降低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65H75/28GK102701019SQ20121023871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1日
發明者李東宇 申請人:世聯汽車內飾(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