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4247119閱讀:271來源:國知局
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其用于對加工件進行切割和貼膜。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包括機臺、控制箱、設置于機臺上的工作臺、設置于工作臺上的切割工位和貼膜工位、以及設置于機臺上的切割裝置、掛膜裝置和貼膜裝置。切割裝置上設有相對工作臺移動的刀具;掛膜裝置繞設有膜帶,膜帶從貼膜裝置靠近掛膜裝置的一側進入所述貼膜裝置,并從貼膜裝置遠離掛膜裝置的另一側伸出貼膜裝置。貼膜裝置上設有第一壓膜部。當加工件位于切割工位時,控制箱用于控制刀具向加工件移動以切割加工件的去除部。加工件可從貼膜工位靠近掛膜裝置的一側向遠離所述掛膜裝置的另一側移動過程中,膜帶位于第一壓膜部和加工件頂面之間,第一壓膜部與加工件的頂面相抵。
【專利說明】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加工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塑料件在成型后通常會帶有毛刺或者是預留的部分。這些塑料件在使用之前,工作人員需要對毛刺或者預留的部分進行切除并對塑料件進行貼膜。現有切除和貼膜方式全部由人工來進行,操作比較繁瑣。

【發明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方便作業的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
[0004]一種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其用于對加工件進行切割和貼膜,所述加工件包括頂面以及去除部,其特征在于: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包括機臺、控制箱、設置于機臺上的工作臺、設置于工作臺上的切割工位和貼膜工位、以及設置于機臺上的切割裝置、掛膜裝置和貼膜裝置,所述切割裝置上設有相對所述工作臺移動的刀具;所述掛膜裝置繞設有膜帶,所述膜帶從貼膜裝置靠近掛膜裝置的一側進入所述貼膜裝置,并從貼膜裝置遠離掛膜裝置的另一側伸出所述貼膜裝置;所述貼膜裝置上設有第一壓膜部;當所述加工件位于所述切割工位時,所述控制箱用于控制所述刀具向所述加工件移動以切割所述加工件的去除部;所述加工件可從所述貼膜工位靠近所述掛膜裝置的一側向遠離所述掛膜裝置的另一側移動,所述加工件可從所述貼膜工位靠近所述掛膜裝置的一側向遠離所述掛膜裝置的另一側移動過程中,所述膜帶位于所述第一壓膜部和所述加工件頂面之間,所述第一壓膜部與所述加工件的頂面相抵。
[0005]上述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可以自動對加工件進行切割和貼膜,無需用手工操作,方便作業。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一較佳實施方式的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放置有載具的立體圖。
[0007]圖2為圖1所示的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和載具分離的示意圖。
[0008]圖3為圖1所示的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的工作臺立體圖。
[0009]圖4為圖1所示的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的另一角度立體圖。
[0010]圖5為圖1所不的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的另一角度立體圖。
[0011]圖6為圖1所示的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和切割裝置分離的示意圖。
[0012]圖7為圖1所示的切割裝置反向立體圖。
[0013]圖8為圖1所示的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和貼膜裝置和壓切膜裝置分解圖。
[0014]圖9為圖8所示的貼膜裝置的另一角度立體圖。
[0015]圖10為圖8所示的壓切膜裝置的另一角度立體圖。
[0016]圖11為圖10所示的壓切膜裝置的另一角度立體圖。[0017]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貼膜和切割一體機100 加工件99 頂面990 第一側面991 第二側面992 去除部993 機臺10 載具20 切割裝置30 掛膜裝置40 貼膜裝置50 壓切膜裝置60 操作盒70 控制箱80 定位部21 第一通孔210 頂架11 工作架12 承載架13 第一支腳14 第二支腳15 工作臺16 承載臺17 第一擋條160 第二擋條161 第三擋條162 操作區163 加工區1630 待定區1632 第一端部1631 第二端部1633 第三端部1635 第四端部1637 切割工位164a 貼膜工位164b 壓切膜工位164c 第二通孔1640 第一開口 165a第二開口 165b第三開口 165c第四開口 165d固定件166第一驅動裝置167第二驅動裝置168感應器169第一氣缸本體1670第一氣缸臂1671第一驅動塊1672第二氣缸本體1680第二氣缸臂1681第二驅動塊1682殼體31固定柱32活動板33刀具34抵壓件35第三驅動裝置36第三氣缸臂362第三氣缸本體360頂板310側板312收容部313第三通孔331套筒330懸掛件41撐持件42支撐部410懸掛部412肋條4120凸起4121第一懸掛部4122第二懸掛部4123膜帶413第一撐持部420第二撐持部421連接部423凹槽 4201,4211 第一基部4230 第二基部4231 第一固定板51 第一連接件52 第二連接件56 安裝盒53 第一轉軸54 第一壓膜部55 頂部530 側壁531 第二固定板61 第四驅動裝置62 安裝槽63 擋罩64 第二轉軸65 第一擋板641 第二擋板642 第四氣缸本體620 第四氣缸臂621 第一基板630 第二基板631 軸承632 壓塊66 第二壓膜部67 刀片634 啟動按鈕71 停止按鈕72 指示燈73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18]請參看圖1和圖2,其為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100的立體圖。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100對加工件99進行切割和貼膜。加工件99包括長方形的頂面990、自頂面990的四個邊緣延伸出的兩個平行的第一側面991和兩個平行的第二側面992、以及從一個第一側面991上延伸出頂面990外的去除部993。其中,頂面990、第一側面991和第二側面992需要進行貼膜。去除部993需要進行切割。
[0019]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100包括機臺10、放置于機臺10上的載具20、切割裝置
30、掛膜裝置40、貼膜裝置50、壓切膜裝置60、操作盒70、以及控制箱80。
[0020]載具20并排設置有兩個對稱的定位部21。每一定位部21用于固定一個加工件99。每一定位部21上設有第一通孔210。加工件99的去除部993位于第一通孔210處。
[0021]機臺10包括頂架11、工作架12、承載架13、兩根第一支腳14、兩根第二支腳15、工作臺16以及承載臺17。頂架11、工作架12和承載架13皆為長方形筐體,并相互平行設置。工作架12位于頂架11和承載架13之間。工作架12和承載架13大小一樣。頂架11為長度與工作架12的長度相同,寬度小于加工作架12的寬度。兩根第一支腳14分別連接頂架11、工作架12和承載架13的同一側,用于支撐頂架11、工作架12和承載架13。兩根第二支腳15分別連接于工作架12和承載架13另一側,用于支撐工作架12和承載架13。工作臺16和承載臺17分別放置于工作架12和承載架13上。
[0022]請結合參看圖3,工作臺16大致為長方體的板狀。工作臺16遠離承載臺17的一面上設有兩根第一擋條160、兩根第二擋條161以及第三擋條162。兩根第一擋條160平行設置于工作臺16上,兩根第二擋條161平行設置于工作臺16上,且分別連接于第一擋條160之間,從而在工作臺16上圍成一個長方形的操作區163。第三擋條162與兩根第一擋條160平行設置,并與兩根第一擋條160和兩根第二擋條161之間存在間隔。具體地,第三擋條162位于操作區163的中間位置,從而將操作區163沿著第二擋條161的方向劃分為兩個對稱的加工區1630和待定區1632以供載具20在其滑動。其中,加工區1630靠近工作臺16與第一支腳14連接的一側。加工區1630包括位于其兩個末端的第一端部1631和第二端部1633。待定區1632包括位于其兩個末端的第三端部1635和第四端部1637。第一端部1631、第二端部1633、第三端部1635和第四端部1637分別可以容置一個載具20。第一端部1631與第三端部1635相對且連通。第二端部1633和第四端部1637相對且相連通,從而載具20可以通過待定區1632的第三端部1635進入加工區1630,并從加工區1630的第二端部1633進入待定區1632。
[0023]工作臺16上還設有切割工位164a、貼膜工位164b、壓切膜工位164c、第一開口165a、第二開口 165b、第三開口 165c、第四開口 165d以及固定件166。切割工位164a、貼膜工位164b、壓切膜工位164c依次相連設置于加工區1630內。切割工位164a、貼膜工位164b、壓切膜工位164c各自能夠容置一個載具20。壓切膜工位164c位于第二端部1633上,切割工位與第一端部1631相連。切割工位164a上有兩個第二通孔1640。兩個第二通孔1640沿著平行于第二擋條161的方向放置。第一開口 165a為位于第一端部1631的長方形開口。第一開口 165a沿著平行于第一擋條160的方向開設。第二開口 165b設置于壓切膜工位164c中。第二開口 165b沿著平行于第二擋條161的方向開設。第三開口 165c靠近工作臺16與第二支腳15連接的一側,并與第一開口 165a相對。第四開口 165d設置于第四端部1637。固定件166為一板狀物,其垂直固定于工作臺16靠近第一支腳14的一偵牝并自貼膜工位164b延伸至壓切膜工位164。
[0024]請參看圖4和圖5,工作臺16上還設有第一驅動裝置167、第二驅動裝置168以及感應器169。
[0025]第一驅動裝置167和第二驅動裝置168分別用于驅動載具20沿著平行于第一擋條160的方向移動和沿著第二擋條161的方向移動。
[0026]第一驅動裝置167和第二驅動裝置168分別設置于工作臺16遠離頂架11的一面。第一驅動裝置167包括第一氣缸本體1670、第一氣缸臂1671以及第一驅動塊1672。第一氣缸本體1670位于第一開口 165a的一側。第一氣缸臂1671位于第一開口 165a處。第一驅動塊1672固定于第一氣缸臂1671上并遠離第一氣缸本體1670。第一氣缸本體1670用于驅動第一氣缸臂1671相對第一氣缸本體1670來回移動。當載具20位于第一端部1631時,第一驅動塊1672可以抵擋于載具20遠離第二端部1633的一側,并拉動載具20向第二端部1633移動。
[0027]第二驅動裝置168包括第二氣缸本體1680、第二氣缸臂1681、以及第二驅動塊1682。第二氣缸本體1680位于第二開口 165b的一側。第二氣缸臂1681位于第二開口 165b處。第二驅動塊1682固定于第二氣缸臂1681上并遠離第二氣缸本體1680。第二氣缸本體1680用于驅動第二氣缸臂1681相對第二氣缸本體1680來回移動。當載具20位于第三端部1635時,第二驅動塊1682可以抵擋于載具20遠離第四端部1637的一側,并拉動載具20向第四端部1637移動。
[0028]感應器169設置于第四開口 165d處,用于感測是否有載具20放置于第四端部1637處是否有載具20或者其他物體。
[0029]切割裝置30、掛膜裝置40、貼膜裝置50、壓切膜裝置60從第一端部1631依次向第二端部1633排列于加工區1630中。
[0030]請參看圖6至圖7,切割裝置30固定于切割工位164a上。切割裝置30包括殼體
31、四個固定柱32、套設于四個固定柱32上的活動板33、設置于活動板33上的兩個刀具34和兩個抵壓件35、以及固定于殼體31上用于驅動活動板33移動的第三驅動裝置36。
[0031]殼體31包括頂板310、側板312以及收容部313,其用于將第三驅動裝置36、活動板33、兩個刀具34和兩個抵壓件35包圍于其內,以對第三驅動裝置36、刀具34和抵壓件35進行保護。頂板310為長方形的矩形板。側板312自頂板310的邊緣垂直向下延伸而成。收容部313自頂板310的中部向上突出而成。
[0032]四個固定柱32的一端固定于頂板310的四個角落,另一端固定于工作臺16上。活動板33為長方形的矩形板,其四個角落上設置有四個套筒330。四個套筒330分別套設于四個固定柱32上。活動板33上還設有兩個對稱的第三通孔331。兩個第三通孔331與兩個第二通孔1640相對應。第三驅動裝置36包括第三氣缸本體360和第三氣缸臂362。第三氣缸本體360收容并固定于收容部313中。第三氣缸臂362穿過頂板310并固定于活動板33上。第三氣缸本體360用于驅動第三氣缸臂362相對頂板310來回移動以帶動活動板33移動。兩個刀具34和兩個抵壓件35分別固定于活動板33遠離頂板310的一側。每一刀具34和每一抵壓件35與一個第三通孔331相鄰設置。
[0033]請參看圖1、圖2和圖8,掛膜裝置40包括設置于固定件166上的懸掛件41和撐持件42。懸掛件41包括支撐部410和懸掛部412。支撐部410自固定件166遠離工作臺16的一側向上延伸而成。懸掛部412大致為長方體狀,其一端連接于支撐部410遠離固定件166的一側上,另一端沿著垂直于固定件166的方向向工作臺16內延伸。懸掛部412的四個側面上分別設有沿著懸掛部412延伸方向延伸的肋條4120。懸掛部412的兩端和中部分別設有凸起4121,從而將懸掛部412分隔為第一懸掛部4122和第二懸掛部4123。第一懸掛部4122和第二懸掛部4123上分別套設有兩個纏繞成圓筒狀的膜帶413。
[0034]撐持件42包括第一撐持部420、第二撐持部421以及連接部423。第一撐持部420和第二撐持部421分別為大小基本相同的圓柱體。第一撐持部420和第二撐持部421的中部設有環繞第一撐持部420和第二撐持部421的凹槽4201和4211。第一撐持部420和第二撐持部421的一端分別固定于固定件166面向工作臺16的一側;另一端分別沿著懸掛部412延伸方向延伸。第一撐持部420的中軸線與懸掛部412的中軸線對齊,第二撐持部421位于第一撐持部420和懸掛部412之間,且其位于第一撐持部420靠近切割裝置30的一側。連接部423包括長方體狀的第一基部4230以及自第一基部4230 —端延伸出的第二基部4231。第一基部4230與第一撐持部420的另一端連接。第二基部4231與第二撐持部421的另一端連接。膜帶413可以從懸掛部412上分別向經過第一撐持部420和第二撐持部421向遠離切割裝置30的一側拉伸,由于第二撐持部421位于懸掛部412靠近切割裝置30的一側,而第一撐持部420與懸掛部412相對,從而使膜帶413被繃緊。另外,由于第一撐持部420和第二撐持部421的中部設有凹槽4201,從而可以將兩個膜帶413在第一撐持部420和第二撐持部421上間隔開。
[0035]請參看圖9,貼膜裝置50包括第一固定板51、兩個第一連接件52、第二連接件56、安裝盒53、以及5根第一轉軸54。第一固定板51大致為矩形板,其一側通過螺絲鎖附的方式固定于固定件166上,并與貼膜工位164b相對。第一連接件52和第二連接件56 —端固定于第一固定板51遠離工作臺16的一側,另一端穿過第一固定板51。第一連接件52和第二連接件56大致為圓柱體,且第一連接件52的直徑大于第二連接件56。第一連接件52和第二連接件56排列成一直線,且兩個第一連接件52對稱地設置于第二連接件56的兩側。安裝盒53包括矩形的頂部530、以及自頂部530上延伸出的兩個側壁531。兩個側壁531分別與固定件166平行。頂部530遠離側壁531的一側與第一連接件52和第二連接件56相固定,且頂部530中心位置與第二連接件56連接,從而使得安裝盒53在兩個第一連接件52的作用下保持平衡。5根第一轉軸54為大小相同的圓柱體,每一第一轉軸54兩端分別轉動地固定于兩個側壁531上,以使每一第一轉軸54垂直于固定件166。5根第一轉軸54位于同一平面上,每一第一轉軸54的圓周壁540突出于兩個側壁531,與貼膜工位164b相對。第一轉軸54和貼膜工位164b之間可供承載加工件99的載具20從其中滑過,且第一轉軸54的圓周壁540與加工件99的頂面990相抵。
[0036]請參看圖10和圖11,壓切膜裝置60包括第二固定板61、第四驅動裝置62、兩個第三連接件68、安裝槽63、擋罩64、以及四根第二轉軸65。擋罩64包括兩個平行的第一擋板641以及連接于兩個第一擋板641之間的第二擋板642。兩個第一擋板641 —側通過螺絲鎖附的方式垂直固定于固定件166上,第二擋板642位于第一擋板641遠離固定件166的一側,并與固定件166平行。第二固定板61大致為與工作臺16平行的矩形板,其兩端固定于兩個第一擋板641的中部,且第二固定板61—側通過螺絲鎖附的方式固定于固定件166上,并與壓切膜工位164c相對。第四驅動裝置62包括第四氣缸本體620和與第四氣缸本體620連接的第四氣缸臂621。第四氣缸本體620固定于第二固定板61遠離工作臺16的一側。第四氣缸臂621穿過第二固定板61。兩個第三連接件68 —端固定于第二固定板61遠離工作臺16的一側,且穿過第二固定板61。兩個第三連接件68分別位于第四氣缸臂621對稱的兩側,并與第四氣缸臂621排列成直線。安裝槽63位于擋罩64內,其包括與第二固定板61平行的矩形的第一基板630以及自第一基板630兩端垂直延伸出的兩個平行的第二基板631。第二基板631與固定件166垂直。第一基板630與第四氣缸臂621和兩個第三連接件68相固定,且第四氣缸臂621位于第一基板630的中部,從而安裝槽63可以在兩個第三連接件68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兩個第二基板631上各自設有四個軸承632,且兩個第二基板631上的軸承632分別——對應。四個軸承632軸承632分為兩對,其中一對軸承632之間的間隔等于另外一對軸承632之間的間隔,且每對軸承632之間設有矩形塊狀的壓塊66。靠近貼膜裝置50的第二基板631上還設有刀片634。刀片634突出于軸承632。四根第二轉軸65為基本相同的圓柱體。每一第二轉軸65兩端分別轉動地固定于兩個第二基板631對應的軸承632上,從而相應地被分為兩對。四根第二轉軸65分別與固定件166平行,亦即,第二轉軸65軸線分別與第一轉軸54垂直。每對第二轉軸65和每對壓塊66構成一個中空的第二壓膜部67。第四氣缸本體620可以驅動第四氣缸臂621向遠離第四氣缸本體620的方向移動,從而帶動安裝槽63帶著第二轉軸65向工作臺16方向移動。
[0037]請再次參看圖6,控制箱80位于承載臺17上,用于控制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100的工作。具體地,控制箱80用于控制第一驅動裝置167、第二驅動裝置168、切割裝置30、貼膜裝置50、以及壓切膜裝置60工作。在本實施方式中,控制箱80在感應器169感應到物體時停止工作。
[0038]操作盒70設置于第三開口 165c的位置,供工作人員操控控制箱80。操作盒70上設有啟動按鈕71、停止按鈕72以及指示燈73。啟動按鈕71按壓后可啟動控制箱80,以控制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100處于工作狀態。停止按鈕72按壓后,關閉控制箱80以控制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100停止工作。指示燈73用于提示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100是處于正常工作狀態還是異常工作狀態。若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100處于異常工作狀態,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按壓停止按鈕72使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100停止工作。
[0039]在初始狀態下,待定區1632中放滿載具20,在本實施方式中為4個。每一載具20上放置兩個加工件99。加工區1630中并沒有放置任何載具20,第一驅動塊1672位于第一端部1631遠離第二端部1633的一端,第二驅動塊1682位于第二端部1633遠離第四端部1637的一端。膜帶413自懸掛部412經依次經第一撐持部420、第二撐持部421、切割裝置30、貼膜裝置50、以及壓切膜裝置60而穿出。下面以第一個載具20上的加工件99切割與貼膜的過程為例說明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100的工作過程。
[0040]首先,將第一個載具20從待定區1632的第三端部1635移動至加工區1630的第一端部1631,按壓啟動按鈕71,控制箱80開始控制第一驅動裝置167工作,使第一氣缸臂1671向第一氣缸本體1670移動預定的第一距離,從而使得第一驅動塊1672推動第一個載具20移動至切割工位164a上,此時,第一通孔210、第二通孔1640以及第三通孔331相對。接著,控制箱80控制第三驅動裝置36、第四驅動裝置62同時工作,以使切割裝置30、貼膜裝置50、壓切膜裝置60工作,具體地,第三驅動裝置36工作,使第三氣缸臂362向遠離第三氣缸本體360的方向伸出而使活動板33迅速向加工件99移動預定的第二距離,使固定于活動板33上的抵壓件35分別抵壓于加工件99上以對加工件99進行定位,刀具34分別將載具20上的兩個加工件99的去除部993進行切除;第四驅動裝置62工作,使第四氣缸臂621向遠離第四氣缸本體620的方向伸出而使第二轉軸65迅速工作臺16移動預設的第三距離。再接著,控制箱80控制第三驅動裝置36工作,使切割裝置30、貼膜裝置50、壓切膜裝置60工作恢復至原位。第一個載具20上的加工件99切割完畢。
[0041]其次,將第二個載具20從待定區1632的第三端部1635移動至加工區1630的第一端部1631 ;按壓啟動按鈕71,控制箱80開始控制第一驅動裝置167工作,使第一氣缸臂1671向第一氣缸本體1670移動預定的第一距離,從而使得第一驅動塊1672推動第二個載具20移動至切割工位164a,同時第一個載具20被第二載具20推動至貼膜工位164b的過程中,第一轉軸54將兩個膜帶413分別滾壓于加工件99的頂面990,從而兩個膜帶413分別貼附于頂面990上。接著,控制箱80控制第三驅動裝置36、第四驅動裝置62同時工作,以使切割裝置30、貼膜裝置50、壓切膜裝置60工作,具體地,第三驅動裝置36工作將第二個載具20上的兩個加工件99的去除部993進行切除(具體如上);第四驅動裝置62工作(具體如上);再接著,控制箱80控制第三驅動裝置36工作,使切割裝置30、壓切膜裝置60工作恢復至原位。此時,第一個載具20上的加工件99的頂面990貼膜完畢。
[0042]再次,將第三個載具20從待定區1632的第三端部1635移動至加工區1630的第一端部1631 ;按壓啟動按鈕71,控制箱80開始控制第一驅動裝置167工作,使第一氣缸臂1671向第一氣缸本體1670移動預定的第一距離,從而使得第一驅動塊1672推動第三個載具20移動至切割工位164a,同時第二個載具20被第三載具20推動至貼膜工位164b,第一個載具20被第二個載具20推動至壓切膜工位164c,同時膜帶413被第一個載具20上的加工件99拉動而滾開且第二載具20上的加工件99的頂面990完成貼膜(具體如上)。接著,控制箱80控制第三驅動裝置36、第四驅動裝置62同時工作,以使切割裝置30、貼膜裝置50、壓切膜裝置60工作,具體地,第三驅動裝置36工作將第三個載具20上的兩個加工件99的去除部993進行切除(具體如上);第四驅動裝置62工作,使第四氣缸臂621向遠離第四氣缸本體620的方向伸出而使第二轉軸65迅速工作臺16移動預設的第四距離,使得每兩對第二轉軸65分別將一個膜帶413沿著第一側面991壓于第一載具20上的每一加工件99的兩個第一側面991上,每一壓塊66將一個膜帶413沿著第二側面992壓于第一載具20上的每一加工件99的兩個第二側面992上,同時,刀片634沿著將膜帶413割斷。然后,控制箱80控制第三驅動裝置36工作,貼膜完畢使切割裝置30、壓切膜裝置60工作恢復至原位。此時,第一載具20上的加工件99的兩個第一側面991和兩個第二側面992貼膜完畢。最后,控制箱80控制第二驅動裝置168工作,使得第二氣缸臂1681推動第一載具20移動預定的第三距離以使第一載具20移動至第四端部1637,從而可便操作人員取走切割及貼膜完畢的加工件99。
[0043]重復上述操作,可以依次對第二、第三……第η個載具20上的加工件99進行切割和貼膜操作。
[0044]上述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100,無需用手工對加工件99進行切割和貼膜,比較方便。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100可以同時對兩個加工件99進行切割和貼膜,提高了切割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其用于對加工件進行切割和貼膜,所述加工件包括頂面以及去除部,其特征在于: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包括機臺、控制箱、設置于機臺上的工作臺、設置于工作臺上的切割工位和貼膜工位、以及設置于機臺上的切割裝置、掛膜裝置和貼膜裝置,所述切割裝置上設有相對所述工作臺移動的刀具;所述掛膜裝置繞設有膜帶,所述膜帶從貼膜裝置靠近掛膜裝置的一側進入所述貼膜裝置,并從貼膜裝置遠離掛膜裝置的另一側伸出所述貼膜裝置;所述貼膜裝置上設有第一壓膜部;當所述加工件位于所述切割工位時,所述控制箱用于控制所述刀具向所述加工件移動以切割所述加工件的去除部;所述加工件從所述貼膜工位靠近所述掛膜裝置的一側向遠離所述掛膜裝置的另一側移動的過程中,所述膜帶位于所述第一壓膜部和所述加工件頂面之間,所述第一壓膜部與所述加工件的頂面相抵。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件還包括自所述頂面上延伸出的側面,所述機臺上設有壓切膜工位,所述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還包括設置于機臺上的壓切膜裝置,所述壓切膜裝置設有第二壓膜部,當所述加工件位于所述壓切膜工位時,所述第二壓膜部將膜帶壓于所述側面遠離所述壓切膜工位一端,并沿著所述側面向壓切膜工位移動以將膜帶貼附于所述側面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切膜裝置還包括固定于所述機臺上的固定板、第一驅動裝置以及安裝槽,所述第二壓膜部設置于安裝槽上,所述第一驅動裝置用于驅動所述安裝槽移動預定的第一距離,以使所述加工件穿過所述第二壓膜部且所述加工件的側面與所述壓膜部相抵以將膜帶貼附所述側面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切膜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安裝槽上的刀片,當所述膜帶貼附于所述側面上時,所述刀片切斷所述膜帶以將未貼附在所述加工件上的膜帶與所述加工件上分離。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件的側面包括兩個平行的第一側面和兩個平行的第二側面,所述兩個分別第二側面連接于兩個第一側面之間,所述第二壓膜部包括一對第一轉軸以及連接于該對轉軸兩端的一對壓塊,該對第一轉軸與兩個第一側面相抵,該對壓塊分別與所述兩個第二側面相抵。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工位、所述貼膜工位、所述壓切膜工位依次相連設置于所述工作臺上;所述切割裝置與所述切割工位相對,所述掛膜裝置和貼膜裝置與所述貼膜工位相對;所述壓切膜裝置與所述壓切膜工位相對。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裝置還包括殼體、固定柱、活動板以及第一驅動裝置,所述固定柱一端固定于所述工作臺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殼體上;所述活動板套設于所述固定柱上,所述刀具固定于所述活動板上,所述第一驅動裝置用于驅動所述活動板向所述加工件移動和遠離所述加工件。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貼膜裝置還包括固定板、連接件和安裝盒,所述連接件一端固定于固定板上另一端穿過固定板固定于安裝盒上,所述第一壓膜部固定于所述安裝盒中,以使所述第一壓膜部將所述膜帶壓于所述頂面上。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膜包括并排設置的若干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位于同一平面上。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動貼膜和切割一體機還包括第二驅動裝置, 所述第二驅動裝置用于驅動所述加工件從所述貼膜工位靠近所述掛膜裝置的一側向遠離所述掛膜裝置的另一側移動。
【文檔編號】B65B33/02GK103569396SQ201210252627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0日
【發明者】路秋生, 吳冬月, 張俊, 李兆勇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