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倒灌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364840閱讀:40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倒灌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產工藝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倒灌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在對生產工藝過程中所使用的源液進行回收時,一般是由人工手動把盛裝源液的源液瓶倒轉過來,并采用輔助氣體將每一個源液瓶中的剩余源液的收集到一個新的源液瓶中,直至將新的源液瓶收集滿,此種收集方法雖然經濟成本投入較低,但是當所收集的源液具有毒性時,采用人工操作進行收集的方法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一旦人員出現失誤會造成摔瓶、爆瓶、漏液等重大安全事故,對操作人員生命安全帶來巨大威害,以太陽能行業中擴散工藝中所使用的POCl3進行舉例說明在太陽能行業,電池技術中有一項為擴散,目的是在清洗后的P型硅片基體(硼 摻雜)表面擴散磷原子,形成結深為O. 3 — O. 5 μ m的P-N結。工藝過程是通過三氯氧磷(POCl3)在高溫860°C左右與氧氣(O2)反應產生五氧化二磷(P2O5),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P0C13+302=2P205+6C12,其中,所產生的五氧化二磷(P2O5)與硅(Si)反應生成二氧化硅(SiO2)和磷原子(P),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P205+5Si=5Si02+4P,其反應生成物二氧化硅(SiO2)0該擴散工序所使用的POCl3是擴散工序生產中的一種原材料,具有以下特性常溫下為無色透明液體,通常采用玻璃瓶裝,具有刺激性臭味,在潮濕空氣中劇烈發煙,分子式C13-0-P,分子量153. 35,相對密度1. 67,熔點1.25°C,沸點105. 1°C,在水、乙醇中分解形成磷酸及氯化氫,大量水驟然倒入時,可發生劇烈反應。健康危害不可吸入或食用;對眼睛、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眼和皮膚灼傷;嚴重病例有窒息感、紫紺、肺水腫、心力衰竭,亦可發生肝腫大、蛋白尿、貧血及中性粒細胞增多。危險特性遇水猛烈分解,產生大量的熱和濃煙,甚至爆炸。具有較強的腐蝕性。燃燒(分解)產物氯化氫、氧化憐、憐燒。環境標準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聞容許濃度O. 05mg/m3o擴散工序所使用的POCl3在使用過程中剩余2_3cm就會達不到工藝的要求從而浪費,出現約59Γ8%的POCl3無法利用,為了使剩下的POCl3得到充分的利用,需要把所有剩下的POCl3源液集中到一起之后重新利用,目前都是人工手動把盛裝POCl3的源瓶倒過來用氮氣把源液從瓶中壓到另一個空的源瓶里面循環操作直至源瓶裝滿為止,因為POCl3為劇毒藥品,采用人工操作進行POCl3收集的方法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一旦人員出現失誤會造成摔瓶、爆瓶、漏液等重大安全事故,對操作人員生命安全帶來巨大威害。針對相關技術中人工收集源液容易出現安全事故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倒灌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人工收集源液容易出現安全事故的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倒灌裝置,包括第一殼體,內部具有第一腔室,并具有第一蓋板、旋轉軸和設置在第一蓋板上的進氣端和出液端,旋轉軸的軸向方向與第一蓋板相平行,第一腔室用于固定內部具有源液的第一源液瓶;進氣管,第一端與進氣端相連接,第二端用于連接進氣源;第二殼體,內部具有第二腔室,并具有第二蓋板和設置在第二蓋板上的進液端,第二腔室用于固定第二源液瓶,第二源液瓶為空瓶;第一導液管,連接在出液端和進液端之間;以及電機,與旋轉軸的第一端相連接,用于在上電后驅動旋轉軸旋轉預設角度。
進一步地,倒灌裝置還包括柜體,內部具有第三腔室,其中,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均設置在第三腔室內;風扇,設置在柜體上,用于在上電后將第三腔室內的空氣排出;以及回收管道,設置在柜體外部,用于收集風扇的排出氣體。
進一步地,倒灌裝置還包括報警部件;以及報警開關,設置在報警部件的供電回路上,用于在旋轉軸的旋轉角度大于預設角度時閉合。
進一步地,第一殼體上具有突起部;以及報警開關設置在柜體內的第一位置,其中,在旋轉軸的旋轉角度大于預設角度時,突起部旋轉至第一位置并觸發報警開關閉合。
進一步地,倒灌裝置還包括第一支撐部,具有第一支撐底座和第一支撐架,其中, 旋轉軸的第二端與第一支撐架活動連接,第一支撐底座固定設置在柜體內;卡槽,設置在第一殼體上;以及限位板,樞轉連接在第一支撐架上,具有與卡槽相配合以固定第一殼體的第一狀態,以及自由旋轉的第二狀態。
進一步地,第二殼體還具有設置在第二蓋板上的排氣端,倒灌裝置還包括導氣管,第一端與進氣端相連接,第二端延伸至第一腔室內;第二導液管,第一端與進液端相連接,第二端延伸至第二腔室內;以及排氣管,與排氣端相連接。
進一步地,倒灌裝置還包括第二支撐部,具有第二支撐底座和第二支撐架,第二支撐底座固定設置在柜體內;以及固定板,固定設置在第二支撐架上,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第一導液管通過第一通孔與進液端相連接,排氣管通過第二通孔與排氣端相連接。
進一步地,倒灌裝置還包括填充物,設置于第一腔室內;以及鎖緊部件,設置在第一殼體上,用于固定第一蓋板。
進一步地,倒灌裝置還包括單向閥,設置在進氣管上。
進一步地,旋轉軸的軸向方向為水平方向,預設角度大于90度并小于270度。
通過本發明,采用具有以下結構的倒灌裝置第一殼體,內部具有第一腔室,并具有第一蓋板、旋轉軸和設置在第一蓋板上的進氣端和出液端,旋轉軸的軸向方向與第一蓋板相平行,第一腔室用于固定內部具有源液的第一源液瓶;進氣管,第一端與進氣端相連接,第二端用于連接進氣源;第二殼體,內部具有第二腔室,并具有第二蓋板和設置在第二蓋板上的進液端,第二腔室用于固定第二源液瓶,第二源液瓶為空瓶;第一導液管,連接在出液端和進液端之間;以及電機,與旋轉軸的第一端相連接,用于在上電后驅動旋轉軸旋轉預設角度。通過設置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并由第一殼體來固定盛裝有剩余源液的源液瓶, 由第二殼體來固定用來回收剩余源液的源液瓶,同時由第一導液管將第一殼體上的出液端與第二殼體上的進液端連接起來,并由進氣管連通進氣源和第一殼體,以及通過電機控制第一殼體旋轉,實現了通過進氣管向第一源液瓶內灌氣,并通過第一殼體旋轉使得第一源液瓶內的源液在進氣源氣體的壓迫下通過第一導液管流向第二源液瓶,實現了自動收集源液,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人工收集源液容易出現安全事故的問題,進而達到了提高源液收集的安全性,并且還提高了收集效率。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倒灌裝置的示意圖;圖2a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倒灌裝置的第一殼體的正視圖;圖2b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倒灌裝置的第一殼體的俯視圖;圖3a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倒灌裝置的第二殼體的正視3b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倒灌裝置的第二殼體的左視圖;以及圖3c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倒灌裝置的第二殼體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倒灌裝置,以下對本發明所提供的倒灌裝置進行具體介紹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倒灌裝置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實施例的倒灌裝置包括第一殼體10、第二殼體20、進氣管41、第一導液管42、第一支撐部80和電機(圖中未示出),其中,第一殼體10的正視圖在圖2a中不出,第一殼體10的俯視圖在2b中不出,第二殼體20的三視圖在圖3a至圖3c中示出。具體地,第一殼體內部具有第一腔室11,并具有第一蓋板12、旋轉軸13和設置在第一蓋板12上的進氣端121和出液端122,旋轉軸13的軸向方向與第一蓋板12相平行,第一腔室11用于固定內部具有源液的第一源液瓶30,即,第一源液瓶30可以固定放置在第一腔室11內,其中,第一蓋板12可以通過樞轉部件(比如旋轉合頁)設置在第一殼體的本體上,同時還通過鎖緊部件(比如拉力鎖)與第一殼體的本體進行固定,實現將第一蓋板固定在第一殼體的本體上;進氣管41的第一端與進氣端121相連接,第二端用于連接進氣源,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進氣源是用來提供動力氣體的,進氣源所提供的氣體用于壓迫第一源液瓶30中的剩余源液排出;第二殼體20內部具有第二腔室21,并具有第二蓋板22和設置在第二蓋板上的進液端221,第二腔室21用于固定第二源液瓶50,即,第二源液瓶50可以固定放置在第二腔室21內,其中,第二源液瓶50為用來收集第一源液瓶30內剩余源液的空瓶;第一導液管42連接在出液端122和進液端221之間;旋轉軸13的一端與第一支撐部80活動連接,另一端通過傳動帶與電機相連接,該電機用于在上電后驅動旋轉軸旋轉預設角度,即,驅動第一殼體10旋轉預設角度,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電機可以為步進電機,以精確控制旋轉軸的旋轉角度。本發明的倒灌裝置通過設置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并由第一殼體來固定盛裝有剩余源液的源液瓶,由第二殼體來固定用來回收剩余源液的源液瓶,同時由第一導液管將第一殼體上的出液端與第二殼體上的進液端連接起來,并由進氣管連通進氣源和第一殼體,以及通過電機控制第一殼體旋轉,實現了通過進氣管向第一源液瓶內灌氣,并通過第一殼體旋轉使得第一源液瓶內的源液在進氣源氣體的壓迫下通過第一導液管流向第二源液瓶, 實現了自動收集源液,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人工收集源液容易出現安全事故的問題,進而達到了提高源液收集的安全性,并且還提高了收集效率。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實施例的附圖中只是示意性示出了第一殼體為立方體結構,第二殼體為圓柱體結構,但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倒灌裝置中的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均不限于附圖中所提供的結構,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可以為任何內部具有空腔的結構, 第一殼體還可以稱作I號罐,第二殼體還可以稱作2號罐。
以進行擴散工藝中的POCl3的收集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倒灌裝置,在進行POCl3收集時,進氣源可以為氮氣(N2)源,在進行POCl3回收時,將盛放被回收源液的第一源液瓶放在第一殼體的內腔中,并通過鎖緊部件將第一蓋板與第一殼體的本體固定鎖緊, 將用來盛裝回收源液的第二源液瓶放在第二殼體的內腔中,然后電機上電,驅動第一殼體旋轉預設角度,并向第一源液瓶中吹入氮氣,使得第一源液瓶中的POCl3溶液能夠通過第一導液管流入第二源液瓶中,實現對POCl3的回收。
優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倒灌裝置還包括單向閥90,該單向閥90設置在進氣管41上,其單向流通方向為從進氣源至第一殼體,截止方向為從第一殼體至進氣源。通過在進氣管路上設置單向閥,避免了在進氣源氣體不夠充足或者更換進氣源時出現回流。
優選地,本發明實施例的倒灌裝置還包括柜體、風扇和回收管道,其中,第一殼體 10、第二殼體20以及聯通第一源液瓶30和第二源液瓶50的第一導液管42均設置在柜體內部的腔室內(以下稱作第三腔室),第三腔室為一個密封的腔室,即,本發明實施例中所提供的倒灌裝置中的第一殼體10和第二殼體20設置在一個密封腔室內;風扇設置在柜體上,用于在上電后將第三腔室內的空氣排出,即,通過風扇將第三腔室控制為負壓狀態,使得第三腔室內的大氣壓力小于I個大氣壓;回收管道設置在柜體外部,用于收集風扇的排出氣體。
通過將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設置在一個密封的腔室內,并控制這個腔室內的大氣壓力小于I個大氣壓,實現了避免在進行源液回收時,有害源液的揮發氣體散發到進行源液收集的車間中,更進一步地提高了源液收集的安全性;同時,通過回收管道對風扇排出的氣體進行收集,可以對收集到的揮發氣體進行進一步處理后再排放,達到了避免有害源液的揮發氣體散發到的空氣中。以進行擴散工藝中的POCI3的收集進行舉例說明,可以將回收管道收集到的氣體導入爐管中,在高溫下與氧氣反應后排入大氣,做到對環境的零污染。
進一步地,第一支撐部80具第一支撐底座和第一支撐架,其中,第一支撐底座固定設置在柜體內,即,固定設置在柜體底板上,旋轉軸13的一端與第一支撐架活動連接。本發明實施例的倒灌裝置還包括卡槽101和限位板102,其中,卡槽101和限位板102組合使用實現反轉鎖的功能,卡槽101設置在第一殼體10上,限位板102樞轉連接在第一支撐架上,具有與卡槽相配合以固定第一殼體的第一狀態,以及自由旋轉的第二狀態,即,限位板可以圍繞與第一支撐架相連接的連接點旋轉,當限位板卡在卡槽里時,可以用于固定第一殼體,避免第一殼體圍繞旋轉軸13轉動,當限位板脫離卡槽時,可以自由旋轉。
通過設置限位板和卡槽以配合來固定第一殼體,避免了第一殼體在非工作狀態下晃動,同時,通過利用限位板和卡槽來固定第一殼體,還實現了方便放置第一源液瓶,避免第一源液瓶放置過程中出現傾斜。
優選地,本發明實施例的倒灌裝置還包括報警部件和報警開關,其中,報警開關設置在報警部件的供電回路,該報警開關在旋轉軸的旋轉角度大于預設角度時閉合,以使報警部件的供電回路導通,報警部件進行報警。其中,報警部件可以為蜂鳴器,報警開關可以為設置在柜體內部的第一位置上的按鍵開關,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殼體上還具有突起部14,突起部14的形狀可以為任意形狀,只需滿足當旋轉軸的旋轉角度大于預設角度時,突起部旋轉至第一位置并且給報警開關一個作用力使報警開關閉合。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倒灌裝置在電機未上電之前,放置在第一殼體內的第一源液瓶的瓶口朝上,當電機上電后,驅動旋轉軸旋轉使得第一源液瓶的瓶口向下傾斜,具體傾斜的程度由預設角度的大小確定,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預設角度可以設置為大于90度小于270度的任意一個角度,當旋轉軸的旋轉角度超過270度時,無法滿足第一源液瓶的瓶口向下傾斜,通過在倒灌裝置中設置報警部件,該部件在旋轉軸的旋轉角度大于預設角度時進行報警,實現了避免第一殼體過度旋轉所造成的無法收集源液。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預設角度可以優選地設置為180度。優選地,本發明實施例的倒灌裝置還包括導氣管60和第二導液管70,其中,導氣管60的一端與進氣端相連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腔室內,第二導液管的一端與進液端相連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二腔室內;即,在進行源液回收時,導氣管60延伸至第一源液瓶內,第二導液管70延伸至第二源液瓶內,導氣管60的出氣端距離第一源液瓶瓶底的距離可以為2cm左右,第二導液管70的出液端距離第二源液瓶瓶底的距離也可以為2cm左右。通過設置導氣管,實現了在進行源液回收時,能夠直接將動力氣體吹至第一源液瓶的底部,進而實現將源液瓶中的剩余源液徹底排除;通過設置第二導液管,實現了能夠將收集的源液直接導流至第二源液瓶的底部,達到了避免源液收集出現飛濺,進一步提高了源液收集的安全性。進一步地,在第二蓋板上還具有排氣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倒灌裝置還包括排氣管,該排氣管與排氣端相連接。在進行源液回收過程中,通過第一導液管引流至第二源液瓶中的流體除了大部分的剩余源液外,還會包含少量的動力氣體,比如在進行POCl3回收時,流入第二源液瓶的流體中還包括氮氣,本發明實施例的倒灌裝置通過在第二蓋板上設置排氣端,并設置排氣管與排氣端相連接,實現了及時將隨著剩余源液進入第二源液瓶的氣體排出第二源液瓶,以保證能夠收集到滿瓶的回收源液。進一步地,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倒灌裝置還包括第二支撐部和固定板,其中,第二支撐部具有第二支撐底座和第二支撐架,第二支撐底座固定設置在柜體內,即,第二支撐底座固定設置在柜體的底板上,固定板固定設置在第二支撐架上,并且固定板上還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第一導液管穿過第一通孔與第二殼體的進液端相連接,排氣管穿過第二通孔與第二殼體的排氣端相連接。在第一殼體旋轉時,會帶動連接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第一導液管發生抖動,在該抖動的帶動下進而會造成第二殼體的晃動,通過將與第二殼體相連接的導液管和排氣管均穿過固定設置的限位板后再接到第二殼體上,實現了在第一殼體發生旋轉或在排氣管發送抖動時,將抖動應力截止到固定板,以避免第二殼體發生晃動,進一步提高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倒灌裝置的安全性。優選地,本發明實施例的倒灌裝置還包括填充在第一腔室內的填充物,以保證第一源液瓶的安全固定。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上述內容所提供的各種優選實施例之間可以相互結合,以實現提供滿足不同需求的倒灌裝置。
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發明實現了自動收集源液,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人工收集源液容易出現安全事故的問題,進而達到了提高源液收集的安全性,并且還提高了收集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倒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殼體,內部具有第一腔室,并具有第一蓋板、旋轉軸和設置在所述第一蓋板上的進氣端和出液端,所述旋轉軸的軸向方向與所述第一蓋板相平行,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固定內部具有源液的第一源液瓶; 進氣管,第一端與所述進氣端相連接,第二端用于連接進氣源; 第二殼體,內部具有第二腔室,并具有第二蓋板和設置在所述第二蓋板上的進液端,所述第二腔室用于固定第二源液瓶,所述第二源液瓶為空瓶; 第一導液管,連接在所述出液端和所述進液端之間;以及 電機,與所述旋轉軸的第一端相連接,用于在上電后驅動所述旋轉軸旋轉預設角度。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倒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灌裝置還包括 柜體,內部具有第三腔室,其中,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均設置在所述第三腔室內; 風扇,設置在所述柜體上,用于在上電后將所述第三腔室內的空氣排出;以及 回收管道,設置在所述柜體外部,用于收集所述風扇的排出氣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倒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灌裝置還包括 報警部件;以及 報警開關,設置在所述報警部件的供電回路上,用于在所述旋轉軸的旋轉角度大于所述預設角度時閉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倒灌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殼體上具有突起部;以及 所述報警開關設置在所述柜體內的第一位置,其中,在所述旋轉軸的旋轉角度大于所述預設角度時,所述突起部旋轉至所述第一位置并觸發所述報警開關閉合。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倒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灌裝置還包括 第一支撐部,具有第一支撐底座和第一支撐架,其中,所述旋轉軸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架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底座固定設置在所述柜體內; 卡槽,設置在所述第一殼體上;以及 限位板,樞轉連接在所述第一支撐架上,具有與所述卡槽相配合以固定所述第一殼體的第一狀態,以及自由旋轉的第二狀態。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倒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殼體還具有設置在所述第二蓋板上的排氣端,所述倒灌裝置還包括 導氣管,第一端與所述進氣端相連接,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腔室內; 第二導液管,第一端與所述進液端相連接,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腔室內;以及 排氣管,與所述排氣端相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倒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灌裝置還包括 第二支撐部,具有第二支撐底座和第二支撐架,所述第二支撐底座固定設置在所述柜體內;以及 固定板,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二支撐架上,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導液管通過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進液端相連接,所述排氣管通過所述第二通孔與所述排氣端相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倒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灌裝置還包括 填充物,設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內;以及 鎖緊部件,設置在所述第一殼體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蓋板。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倒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灌裝置還包括 單向閥,設置在所述進氣管上。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倒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的軸向方向為水平方向,所述預設角度大于90度并小于270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倒灌裝置。該倒灌裝置包括第一殼體,內部具有第一腔室,并具有第一蓋板、旋轉軸和設置在第一蓋板上的進氣端和出液端,旋轉軸的軸向方向與第一蓋板相平行,第一腔室用于固定內部具有源液的第一源液瓶;進氣管,第一端與進氣端相連接,第二端用于連接進氣源;第二殼體,內部具有第二腔室,并具有第二蓋板和設置在第二蓋板上的進液端,第二腔室用于固定第二源液瓶;第一導液管,連接在出液端和進液端之間;以及電機,與旋轉軸的第一端相連接,用于在上電后驅動旋轉軸旋轉預設角度。通過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人工收集源液容易出現安全事故的問題,進而達到了提高源液收集的安全性,并且還提高了收集效率。
文檔編號B67C9/00GK102976256SQ201210563610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1日
發明者胡樹雷, 李華, 劉子隆, 盧新志 申請人:英利集團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