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裝盒系統的開盒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包裝機械領域,涉及一種裝盒系統的開盒機構,用于盒體包裝時將物料順利地裝入盒體內部。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全自動包裝機被廣泛采用于鐵質包裝等硬質成型盒體的包裝,包裝材料成本大,采用機械包裝的盒體均采用一體化設計,大多是用塑料材質,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然而,對于一些需要紙盒包裝的產品,如月餅等食品,或一些零件的盒裝尚沒有合適的機械進行自動化包裝。目前,紙盒包裝均是通過人工完成,裝盒效率低,勞動強度大,需要很大面積的包裝產地且因產品和包裝堆放雜亂無章導致誤包裝率極高;極為重要的是,一些食品在包裝環節由于效率低下而延誤了產品的出廠日期,造成產品新鮮度降低;人工包裝 會因為人為因素,造成包裝質量參差不齊,影響產品的質量和美觀。如圖1,紙盒I包括a蓋和b蓋襯,紙盒包裝最大的難點在于紙盒盒蓋的封裝過程,物料進入紙盒時,盒蓋和蓋襯需要張開一定的角度,不然很容易成為物料的阻礙物,尤其需注意蓋襯,很容易跟物料一起塞進盒體內部,失去原來的作用,盒蓋很容易散落。
實用新型內容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裝盒系統的開盒機構,能高效、穩定、順利地實現物料裝入盒體內部。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開盒機構,其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裝盒系統的開盒機構,包括放料臺,放料臺上面設有限位機構,放料臺的一邊設有出料口,出料口的兩側設有活動連接的開盒門。所述放料臺為皮帶傳動機構,放料臺上的限位機構包括前置擋板和側方擋板。所述放料臺上方架設有與放料臺平行的壓板,壓板的前端連接有向出料口外端延伸的擋蓋板。所述側方擋板外側活動連接一塊可調整出料口口徑大小的調整板。所述開盒門為兩扇可開合的翻板,分別與側方擋板和調整板連接。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裝盒系統的開盒機構,有效解決了現有紙質盒體不能采用機械化全自動包裝的難點,放料臺和包裝臺之間的開盒門保證物料有序地進入紙盒內部,而不會受到盒蓋的阻擋,包裝效率高。
圖I是包裝紙盒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為了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參見圖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裝盒系統的開盒機構的放料臺2為皮帶傳動機構,由電機3帶動,在皮帶傳動機構的尾端設有前置擋板4,用于限位和防止物料落出放料臺2。皮帶傳動機構的側邊還設有側方擋板5,作為限制物料的傳輸軌道,一邊的側方擋板5與前置擋板4不連接閉合,中間留有一段距離為送料口 6,送料口 6應大于物料的寬度或直徑。在側方擋板5的前端活動連接一塊帶有腰孔的調整板7,用于調整出料口 7 口徑大小,出料口7的兩側設有一扇開盒門8,分別與前置擋板4和側方擋板5連接。皮帶傳動機構的上方還設有與皮帶面平行的壓板9,壓板9的前端連接有向出料口 7外端延伸的擋蓋板10,用于擋住紙盒I的a蓋。在包裝物料時,通過推動裝置將皮帶上位于前置擋板端4的物料經出料口 7推送至包裝紙盒I內。此過程中,擋蓋板10將盒蓋a擋在其上方,物料經過開盒門8時,將開盒 門8頂開,張開的開盒門8又會將紙盒I的蓋襯b擠開,使紙盒I的入口張開,物料便暢通無阻的送入紙盒I內。
權利要求1.一種裝盒系統的開盒機構,包括放料臺,放料臺的一邊設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 放料臺上面設有限位機構,出料口的兩側設有活動連接的開盒門。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裝盒系統的開盒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臺為皮帶傳動機構,放料臺上的限位機構包括前置擋板和側方擋板。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裝盒系統的開盒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臺上方架設有與放料臺平行的壓板,壓板的前端連接有向出料口外端延伸的擋蓋板。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盒系統的開盒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方擋板外側活動連接一塊可調整出料口口徑大小的調整板。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盒系統的開盒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開盒門為兩扇可開合的翻板,分別與側方擋板和調整板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裝盒系統的開盒機構,包括放料臺,放料臺上面設有限位機構,放料臺的一邊設有出料口,出料口的兩側設有活動連接的開盒門。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裝盒系統的開盒機構,有效解決了現有紙質盒體不能采用機械化全自動包裝的難點,放料臺和包裝臺之間的開盒門保證物料有序地進入紙盒內部,而不會受到盒蓋的阻擋,包裝效率高。
文檔編號B65B43/26GK202686837SQ201220148599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0日
發明者李風雷 申請人:李風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