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動態稱量固體散狀物料的工業稱重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傳送帶張緊裝置如圖I所示,由于傳送帶上加裝了鏈板,使得傳送帶自重加重,剛性加強,通過旋轉螺桿帶動螺母推動張緊滑塊張緊傳送帶,需要很大一個旋轉力矩,實際操作中常需采用Im左右的加力桿才能旋轉螺桿,勞動強度很大,也大大增加了鏈板秤整體安裝所需的寬度空間;同時由于鏈板秤整體制造精度的偏差和實際運行中工況變化(物料偏載、溫度變化、傳送帶老化等)引起的傳送帶跑偏,也得通過張緊機構來調整,由于張緊滑塊的移動精度不高,這樣造成現場工人調整傳送帶跑偏費時費力,嚴重影響設備的計量精度和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中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存在的勞動強度大、浪費鏈板秤整體安裝所需的寬度空間、影響計量精度和設備的使用壽命等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省力、降低現場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張緊滑塊移動精度、同時能有效減小鏈板秤整體安裝的寬度空間、最終有效地提高膠帶式鏈板秤計量精度和使用壽命的裝置,從而降低生產成本的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包括機架、固定在所述機架上的螺桿螺母機構和張緊滑塊,在所述機架上,設有與所述張緊滑塊相配合的滑動槽,其中所述螺桿螺母機構中的螺母固定在所述張緊滑塊上,該螺桿螺母機構中的螺桿貫穿于設置在所述機架左右兩個呈水平軸線的孔內,還設有與所述螺桿螺母機構相連接的蝸桿蝸輪機構。優選的,所述蝸桿蝸輪機構通過蝸桿支撐板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機架和所述蝸桿支撐板上分別設有一軸承,該蝸桿蝸輪機構中的蝸桿貫穿于兩個所述軸承內,該蝸桿端部還設有一扳手。優選的,所述軸承為含油軸承。優選的,所述蝸桿蝸輪機構中的蝸輪通過銷釘固定連接在所述螺桿上。優選的,所述蝸桿蝸輪機構中的蝸桿軸線與所述螺桿軸線呈90°。優選的,所述蝸桿支撐板截面呈弓字形形狀。優選的,所述蝸桿支撐板與所述機架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中采用蝸桿蝸輪機構和螺桿螺母機構相結合的方式,蝸桿蝸輪機構采用較大的傳動比,達到減速增力的效果,通過蝸輪將旋轉力矩傳遞給螺桿,螺桿螺母機構將旋轉力矩轉換為直線推力,通過螺母移動帶動張緊滑塊直線移動,張緊傳送帶或糾正傳送帶跑偏,大大減輕了現場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了傳送帶調整效果,提高設備計量精度和生產效率,延長了設備維護周期,整個裝置操作起來很輕便,且節約了鏈板秤整體安裝的寬度空間。
圖I是現有技術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現有技術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A-A剖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主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A-A剖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B-B剖視圖。下面結合上述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上述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圖I 圖2是現有技術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包括機架I、固定在所述機架I上的螺桿螺母機構3和張緊滑塊2,在所述機架I上設有與所述張緊滑塊2相配合滑動的滑動槽11,其中螺桿螺母機構3中的螺母32通過內六角螺釘10固定在所述張緊滑塊2上,螺桿螺母機構3中的螺桿31貫穿于所述機架I左右兩個呈水平軸線的孔內與所述機架
I松配連接,通過扳動螺桿31右首端的加力桿12,帶動螺桿31轉動,螺桿31的旋轉帶動螺母32轉動,從而帶動張緊滑塊2在所述滑動槽11內前后滑動,整個裝置張緊傳送帶工作。此種機構中加力桿12長度達到Im以上,因此需要的寬度空間加大,很浪費空間,且增加了勞動強度;僅僅靠螺桿螺母機構3又容易導致傳送帶跑偏,并且整個裝置不能保證計量精度,維護周期也很短,遠遠不能適應現有技術的需要。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如圖3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在螺桿螺母機構3上增加了蝸桿蝸輪機構4,本實施例采用蝸桿蝸輪機構4與螺桿螺母機構3相結合的方式,既保證了計量精度,蝸桿蝸輪機構4減速增力,通過蝸輪42將旋轉力矩傳遞給螺桿31,螺桿螺母機構3將旋轉力矩轉換為直線推力,通過螺母32移動帶動張緊滑塊2直線移動,張緊傳送帶或糾正傳送帶跑偏,大大減輕了現場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了傳送帶調整效果,提高設備計量精度,延長了設備維護周期。本實用新型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是這樣實現的,所述蝸桿蝸輪機構4通過蝸桿支撐板5固定在所述機架I上,所述機架I和所述蝸桿支撐板5上分別設有一軸承7,該蝸桿蝸輪機構4中的蝸桿41貫穿于兩個所述軸承7內,該蝸桿31端部還設有一扳手
8。蝸桿支撐板5將所述蝸桿蝸輪機構4與所述機架I通過4個內六角螺釘9固定連接,整個裝置設計簡單緊湊,蝸桿蝸輪機構4通過軸承7連接運轉輕便,采用扳手8結構操作方便,有利將蝸桿蝸輪機構4的旋轉運動轉變為螺桿螺母機構3的直線運動,減速增力。除本實施例中采用扳手方式外,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來傳遞力矩,在此不贅述。[0024]具體地,所述蝸桿蝸輪機構4中的蝸輪42通過圓柱銷6固定連接在所述螺桿31上。有利于由左至右將蝸桿蝸輪機構4的力矩傳遞給螺桿螺母機構3,結構設計簡單,安裝方便;所述蝸桿41軸線與所述螺桿31軸線呈90°。有利于傳遞力矩,且易糾正傳送帶跑偏。具體地,所述蝸桿支撐板5呈弓字形形狀,與所述機架2通過4個內六角螺釘固定連接。采用弓字形較適合本裝置機架的結構連接,設置簡單合理,通過內六角螺釘連接方式簡單,節省空間,且容易安裝拆卸。除了本實施例之外,也可以采用其它的連接方式,如焊接、銷釘等方式,但拆卸不便,在此不再贅述。具體地,所述軸承7為含油軸承。采用含油軸承成本低、能吸振、噪聲小,在較長工作時間內不用加潤滑油,特別適用于不易潤滑或不允許油臟污的工作環境。含油軸承尺寸小,非常適宜本裝置狹小的安裝空間。如圖3至圖5所示,本實施例安裝時,首先,將張緊滑塊2放入機架I相配合的滑槽11中,將螺桿31放入與機架I相配合的光孔中,將螺母32與螺桿31相連接,螺母32放置在圖3所示機架I最左側的位置,通過兩個內六角螺釘10連接螺母32與張緊滑塊2,將蝸輪42與螺桿31通過圓柱銷6相連接,旋入蝸桿41,通過兩個含油軸承7與蝸桿支撐板5將蝸桿41與機架I相連接,通過四個內六角螺釘9將蝸桿支撐板5固定在機架I上。在設備裝配中,傳送帶安裝與傳送帶張緊時以及設備實際工作中由于工況變化導致傳送帶跑偏時,通過常規扳手8輕松旋轉蝸桿41,蝸桿蝸輪機構4減速增力,通過蝸輪42將旋轉力矩傳遞給螺桿31,螺桿螺母機構3將旋轉力矩轉換為直線推力,通過螺母32移動帶動張緊滑塊2直線移動,張緊傳送帶或糾正傳送帶跑偏,大大減輕了現場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了傳送帶調整效果,提高設備計量精度,延長了設備維護周期。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譬如,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包括機架、固定在所述機架上的螺桿螺母機構和張緊滑塊,在所述機架上,設有與所述張緊滑塊相配合的滑動槽,其中所述螺桿螺母機構中的螺母固定在所述張緊滑塊上,該螺桿螺母機構中的螺桿貫穿于設置在所述機架左右兩個呈水平軸線的孔內,其特征是還設有與所述螺桿螺母機構相連接的蝸桿蝸輪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蝸桿蝸輪機構通過蝸桿支撐板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機架和所述蝸桿支撐板上分別設有一軸承,該蝸桿蝸輪機構中的蝸桿貫穿于兩個所述軸承內,該蝸桿端部還設有一扳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軸承為含油軸承。
4.根據權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蝸桿蝸輪機構中的蝸輪通過銷釘固定連接在所述螺桿上。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蝸桿蝸輪機構中的蝸桿軸線與所述螺桿軸線呈90°。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蝸桿支撐板截面呈弓字形形狀。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蝸桿支撐板與所述機架通過螺釘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動態稱量固體散狀物料的工業稱重設備領域,公開了一種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包括機架、固定在所述機架上的螺桿螺母機構和張緊滑塊,在所述機架上,設有與所述張緊滑塊相配合的滑動槽,其中所述螺桿螺母機構中的螺母固定在所述張緊滑塊上,該螺桿螺母機構中的螺桿貫穿于設置在所述機架左右兩個呈水平軸線的孔內,其特征是還設有與所述螺桿螺母機構相連接的蝸桿蝸輪機構。在膠帶式鏈板秤傳送帶張緊裝置中采用蝸桿蝸輪機構和螺桿螺母機構相結合的方式,達到減速增力的效果,張緊傳送帶或糾正傳送帶跑偏,大大減輕了現場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了傳送帶調整效果,提高設備計量精度和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65G23/44GK202670629SQ20122019276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8日
發明者樊旺日, 吳忠旺, 丘小平 申請人:深圳市科爾達電氣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