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體旋轉折疊集裝框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連體旋轉折疊集裝框,解決了現有網框存在的空箱運送占用空間大和運送效率低的問題。由前后側框、左右端框和伸縮桿組成。前后側框結構相同且對稱,為平行四邊形;左右端框結構相同且對稱,立桿與前立桿上鉸軸鉸接可旋轉,伸縮桿與套管配合,由銷軸鎖緊,使前后側框形成三角形穩定結構。提起銷軸,拉出伸縮桿后,伸縮桿繞箱體兩端繞端軸旋轉,前后側框和左右端框同向旋轉,可折疊為片狀,折疊完成。本實用新型在空箱時可進行折疊,大幅度減小體積,提高了空箱的回送效率。
【專利說明】連體旋轉折疊集裝框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儲存貨物后進行轉運的框體,特別涉及一種在倉儲中運送零散貨物的折疊框體。
【背景技術】
[0002]在倉庫或商場中,經常遇到不規則的散件或無法碼垛的物品需要進行批量轉運,現有設備是通過采用網框搬運的方式來完成的。但現有網框一般是體積固定,占據一定的空間,當完成貨物運送任務后,常需要將其運送回起點進行下一次運送貨物,存在空箱運送占用空間大和空箱運送效率低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連體旋轉折疊集裝框,解決了現有網框存在的空箱運送占用空間大和運送效率低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以上技術問題的:
[0005]一種連體旋轉折疊集裝框,包括前側上框、后側上框、前側下框和后側下框,前側上框的左端與左上軸的前端鉸接,后側上框的左端與左上軸的后端鉸接,前側上框的右端與右上軸的前端鉸接,后側上框的右端與右上軸的后端鉸接;前側下框的左端與左下軸的前端鉸接,后側下框的左端與左下軸的后端鉸接,前側下框的右端與右下軸的前端鉸接,后側下框的右端與右下軸的后端鉸接;在左上軸的前端與左下軸的前端之間鉸接有左前端框,在左上軸的后端與左下軸的后端之間鉸接有左后端框,在右上軸的前端與右下軸的前端之間絞接有右如端框,在右上軸的后端與右下軸的后端之間絞接有右后端框;如伸縮桿的一端與左上軸的前端鉸接,前伸縮桿的另一端與右下軸的前端鉸接,后伸縮桿的一端與左上軸的后端鉸接,后伸縮桿的另一端與右下軸的后端鉸接。
[0006]在前側上框上設置有前立桿上鉸軸,在前側下框上設置有前立桿下鉸軸,在前立桿上鉸軸與前立桿下鉸軸之間設置有前立桿,左端框立桿的上端與左上軸連接,左端框立桿的下端與左下軸連接,右端框立桿的上端與右上軸連接,右端框立桿的下端與右下軸連接,在前側下框與后側下框之間設置有底框。
[0007]所述的前伸縮桿與后伸縮桿的結構相同,前伸縮桿由套管和伸縮桿組成,在套管上設置有銷孔,在銷孔的上方設置有銷軸支架,伸縮桿活動設置在套管中,在伸縮桿的前端設置有銷軸通過孔,銷軸活動插接在銷孔和銷軸通過孔中,在銷軸的頭部設置有壓簧。
[0008]本實用新型在空箱時可進行折置,大幅度減小體積,提聞了空箱的回送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在正視方向上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在右視方向上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3是本實用新型在俯視方向上的結構示意圖;[0012]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伸縮桿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伸縮桿的伸縮部位放大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15]一種連體旋轉折疊集裝框,包括前側上框3、后側上框14、前側下框10和后側下框15,前側上框3的左端與左上軸I的前端鉸接,后側上框14的左端與左上軸I的后端鉸接,前側上框3的右端與右上軸7的前端鉸接,后側上框14的右端與右上軸7的后端鉸接;前側下框10的左端與左下軸9的前端鉸接,后側下框15的左端與左下軸9的后端鉸接,前側下框10的右端與右下軸11的前端鉸接,后側下框15的右端與右下軸11的后端鉸接;在左上軸I的前端與左下軸9的前端之間鉸接有左前端框2,在左上軸I的后端與左下軸9的后端之間鉸接有左后端框16,在右上軸7的前端與右下軸11的前端之間鉸接有右前端框8,在右上軸7的后端與右下軸11的后端之間鉸接有右后端框17 ;前伸縮桿4的一端與左上軸I的前端鉸接,前伸縮桿4的另一端與右下軸11的前端鉸接,后伸縮桿24的一端與左上軸I的后端絞接,后伸縮桿24的另一端與右下軸11的后端絞接。
[0016]在前側上框3上設置有前立桿上鉸軸5,在前側下框10上設置有前立桿下鉸軸13,在前立桿上鉸軸5與前立桿下鉸軸13之間設置有前立桿6,左端框立桿12的上端與左上軸I連接,左端框立桿12的下端與左下軸9連接,右端框立桿20的上端與右上軸7連接,右端框立桿20的下端與右下軸11連接,在前側下框10與后側下框15之間設置有底框18。
[0017]所述的前伸縮桿4與后伸縮桿24的結構相同,前伸縮桿4由套管19和伸縮桿26組成,在套管19上設置有銷孔25,在銷孔25的上方設置有銷軸支架23,伸縮桿26活動設置在套管19中,在伸縮桿26的前端設置有銷軸通過孔,銷軸21活動插接在銷孔25和銷軸通過孔中,在銷軸21的頭部設置有壓簧22,防止脫銷。
[0018]本框架箱體成矩形,由前后側框、左右端框和伸縮桿組成。前后側框結構相同且對稱,為平行四邊形;左右端框結構相同且對稱,立桿6與前立桿上鉸軸5鉸接可旋轉,伸縮桿26與套管19配合,由銷軸21鎖緊,使前后側框形成三角形穩定結構。提起銷軸21,拉出伸縮桿26后,伸縮桿繞箱體兩端繞端軸旋轉,前后側框和左右端框同向旋轉,可折疊為片狀,折置完成。
【權利要求】
1.一種連體旋轉折疊集裝框,包括前側上框(3)、后側上框(14)、前側下框(10)和后側下框(15),其特征在于,前側上框(3)的左端與左上軸(I)的前端鉸接,后側上框(14)的左端與左上軸(I)的后端鉸接,前側上框(3)的右端與右上軸(7)的前端鉸接,后側上框(14)的右端與右上軸(7)的后端鉸接;前側下框(10)的左端與左下軸(9)的前端鉸接,后側下框(15)的左端與左下軸(9)的后端鉸接,前側下框(10)的右端與右下軸(11)的前端鉸接,后側下框(15)的右端與右下軸(11)的后端鉸接;在左上軸(I)的前端與左下軸(9)的前端之間絞接有左如端框(2),在左上軸(I)的后端與左下軸(9)的后端之間絞接有左后端框(16),在右上軸(7)的前端與右下軸(11)的前端之間鉸接有右前端框(8),在右上軸(7)的后端與右下軸(11)的后端之間鉸接有右后端框(17);前伸縮桿(4)的一端與左上軸(I)的前端鉸接,前伸縮桿(4)的另一端與右下軸(11)的前端鉸接,后伸縮桿(24)的一端與左上軸(I)的后端絞接,后伸縮桿(24)的另一端與右下軸(11)的后端絞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體旋轉折疊集裝框,其特征在于,在前側上框(3)上設置有前立桿上鉸軸(5 ),在前側下框(10 )上設置有前立桿下鉸軸(13 ),在前立桿上鉸軸(5 )與前立桿下鉸軸(13 )之間設置有前立桿(6 ),左側立柱(12 )的上端與左上軸(I)鉸接,左側立柱(12)的下端與左下軸(9)鉸接,右側立柱(20)的上端與右上軸(7)鉸接,右側立柱(20)的下端與右下軸(11)鉸接,在前側下框(10)與后側下框(15)之間設置有底框(1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體旋轉折疊集裝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伸縮桿(4)與后伸縮桿(24)的結構相同,前伸縮桿(4)由套管(19)和伸縮桿(20)組成,在套管(19)上設置有銷孔(25),在銷孔(25)的上方設置有銷軸支架(23),伸縮桿(20)活動設置在套管(19)中,在伸縮桿(20)的前端設置有銷軸通過孔,銷軸(21)活動插接在銷孔(25)和銷軸通過孔中,在銷軸(21)的頭部設置有壓簧(22)。
【文檔編號】B65D6/18GK203544579SQ201320683620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日
【發明者】劉景義, 馬笑, 潘秋華, 田潤逵 申請人:太原高科銳志物流倉儲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