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野外勘探放(收)線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4284911閱讀:304來源:國知局
野外勘探放(收)線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野外勘探放(收)線器,涉及一種野外勘探中用于遠距離放(收)探測線的工具。針對遠距離野外放(收)探測線困難這一問題,本發明提供的野外勘探放(收)線器由手動轉軸桿(1)、軸承(2)、探測線滾筒(3)和底座(4)四部分構成,所述探測線滾筒(3)的兩端安裝有軸承(2),軸承(2)設置在底座(4)的中心處,手動轉軸桿(1)與探測線滾筒(3)固定連接并帶動探測線滾筒(3)旋轉。本發明野外勘探放(收)線器質輕、使用方便,具有原理簡單、利用率高、工作效率高的優點。
【專利說明】野外勘探放(收)線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野外勘探中用于遠距離放(收)探測線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200-3000m遠距離野外放(收)探測線的工具。

【背景技術】
[0002]野外勘探中,探測線的布置一般只憑借工作人員徒手放出和收回,或者用一些簡單的輔助設備,探測線在幾百米到幾千米不等,必要的情況下探測線需布置多砸,此過程在勘探過程中工作量大,施工時間長,耗費大量探測時間,目前尚未有發明完善此工藝。


【發明內容】

[0003]針對遠距離野外放(收)探測線困難這一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原理簡單、利用率高、工作效率高的野外勘探放(收)線器。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一種野外勘探放(收)線器,由手動轉軸桿、軸承、探測線滾筒和底座四部分構成,探測線滾筒的兩端安裝有軸承,軸承設置在底座的中心處,手動轉軸桿與探測線滾筒固定連接并帶動探測線滾筒旋轉。
[0006]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0007]1、本發明手動轉軸桿的把柄彎曲易受力;軸承使用徑向止推滾動軸承,同時承受徑向載荷和軸向載荷,且減小摩擦力;底座是三角形,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應用時可以良好的穩定其重心,使其不易出現傾斜、側翻等失穩狀況。
[0008]2、通過使用本發明,大大提高了野外探測過程中探測線線布置工藝的工作效率。
[0009]3、各部件所需材料在市場上比較常見,供給量大,很容易購買,加工容易。
[0010]4、本發明野外勘探放(收)線器質輕、使用方便,且對探測線布置這項工藝的適用性較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發明野外勘探放(收)線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中。
[0013]【具體實施方式】一: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提供的野外勘探放(收)線器分以下四個部分:
[0014]一、手動轉軸桿1:通過對其轉動來實現探測線的放出和收回;
[0015]二、軸承2:作為手動轉軸桿I和底座4的連接,轉動手動轉軸桿I時可減小摩擦;
[0016]三、探測線滾筒3:轉動手動轉軸桿I時,探測線纏繞(散開)在其滾筒上;
[0017]四、底座4:整個器材具有穩定的重心,不易出現傾斜、側翻等失穩狀況;
[0018]所述底座4由左底座和右底座組成,軸承2鑲嵌在中心切出圓孔的底座4內,探測線滾筒3安裝在軸承2上且位于左底座和右底座之間,手動轉軸桿I的一端貫穿軸承2中心和中空的探測線滾筒3,手動轉軸桿I與探測線滾筒3固定連接并帶動探測線滾筒3旋轉。
[0019]【具體實施方式】二: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手動轉軸桿I的把柄呈“Z”型彎曲狀,彎曲間距在0.15-0.25m之間,手動轉軸桿I總長1.2-1.5m。
[0020]【具體實施方式】三: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不同的是,所述軸承2為徑向止推滾動軸承。
[0021]【具體實施方式】四: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不同的是,所述探測線滾筒3的直徑在0.3-0.5m之間。
[0022]【具體實施方式】五: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四不同的是,所述底座4為三角形,一般兩腰邊相等且不小于0.6m,底邊不大于0.9m,底邊要大于兩腰邊。
[0023]【具體實施方式】六: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五不同的是,所述手動轉軸桿I嵌入在探測線滾筒3邊緣處應用焊接的方法連接。
[0024]【具體實施方式】七: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六不同的是,所述軸承2外邊緣與底座4圓孔邊緣應用焊接的方法連接。
[0025]【具體實施方式】八: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七不同的是,所述底座4兩端外側用錨栓和手動轉軸桿I錨固。
[0026]【具體實施方式】九: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八不同的是,所述軸承2和探測線滾筒3、探測線滾筒3和底座4用光滑墊片隔離。
[0027]現場實踐時,將各部件連接好后,到達野外工作地點對探測線的放出(收回),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0028]將右底座外端錨栓取出,再將右底座卸下,然后將探測線放在探測線滾筒3上,最后將右底座按上,錨栓錨固。
[0029]打開線頭,轉動手動轉軸桿1,探測線從探測線滾筒3上放出。反之,則是收回探測線的方法。
【權利要求】
1.一種野外勘探放(收)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收)線器由手動轉軸桿(I)、軸承(2)、探測線滾筒(3)和底座(4)四部分構成,探測線滾筒(3)的兩端安裝有軸承(2),軸承(2)設置在底座(4)的中心處,手動轉軸桿(I)與探測線滾筒(3)固定連接并帶動探測線滾筒⑶旋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勘探放(收)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轉軸桿(I)的把柄呈“Z”型彎曲狀,彎曲間距在0.15-0.25m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野外勘探放(收)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轉軸桿(I)總長 I.2-1.5m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勘探放(收)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2)為徑向止推滾動軸承。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勘探放(收)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測線滾筒(3)的直徑在0.3-0.5m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勘探放(收)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為三角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野外勘探放(收)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腰邊相等且不小于0.6m,底邊不大于0.9m,底邊大于兩腰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勘探放(收)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通過錨栓和手動轉軸桿(I)錨固。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勘探放(收)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2)和探測線滾筒(3)之間用光滑墊片隔離。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勘探放(收)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測線滾筒(3)和底座(4)之間用光滑墊片隔離。
【文檔編號】B65H75/44GK104150288SQ201410320302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4日
【發明者】康健, 楊永超, 代少軍, 張繼忠, 林井祥 申請人:黑龍江科技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