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建筑電氣施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及具有該承托架裝置的承托架車系統。
背景技術:
現代建筑工程的照明、動力系統設計完備,回路數量眾多,回路長度長,這導致電氣穿線工序成為機電安裝工程中重復量最大、人工耗用最多的工序之一。建筑工程電氣導線一般采用BV型、BVR型和RVS型穿管敷設,導線型號以2.5mm2、4mm2、6mm2最為普遍;由于電氣導線為工廠生產的定型產品且執行國家統一標準和“3C”強制性認證,導線盤的外形尺寸基本相同,每盤導線一般為100米。
圖1為現有技術的一種導線盤設置結構,如圖1所示,在導線敷設施工現場工序開始前,首先拆除導線盤1’的外包裝,然后將分別用于三相電源線(L1、L2、L3相線)、電源零線(N相線)、地線(PE相線),或L、N、PE相線的導線盤1’放置于穿線作業點附近,接下來從每個導線盤1’的內環處拉出導線2’的端頭一同固定在穿線鋼絲末端,隨即開始進行穿線工序。該導線盤設置結構在穿線時會存在以下缺陷:
1、導線盤1’不便挪動位置或不便轉移工作地點,挪動位置會導致成圈成匝的導線2’相互穿繞無法繼續抽出導線,需要手動解套,降低了施工效率。
2、由于抽出的導線2’呈“立體螺旋”狀,穿線過程中需要手動捋順帶螺紋勁導線2’,這增加了不必要的工序,降低了施工效率。
3、由于捋順導線2’的過程即將其螺紋向下驅趕,當螺紋積累一定程度后就會出現“打死結”現象,需要手動解開,增加了不必要的工序,降低了施工效率。
圖2為現有技術的一種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如圖2所示,該電氣導線盤承托架3’。導線盤1’安裝在相應的承托盤4’上,將承托盤4’穿過主軸立桿5’疊放在承托架3’上,拉出導線盤1’外環處的導線2’端頭并穿過彈簧圈6’然后一同固定在穿線鋼絲末端,隨即開始進行穿線工序。該導線盤承托架結構存在以下技術缺陷:
1、當處于底層的導線耗盡需要更換新導線時,需要逐個拆卸其上層的導線盤1’,然后重新安裝就位,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
2、導線盤1’立體疊放在承托架3’上,因而整個架體的重心提高,當需要將承托架放置在高處作業或腳手架上時,承托架一旦傾倒易滾落并增加安全風險因素。
3、彈簧圈6’僅起到引導導線2’拉出方向的作用,不具備逆止功能,當一段導線敷設完畢剪斷后,導線盤1’上導線的彈性應力將使導線彎曲直徑擴張,導致成圈成匝的導線相互穿繞,無法順利抽出導線,需要手動解套,這也降低了施工效率。
因此,針對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種能夠有效解決上述技術缺陷的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及具有該承托架裝置的承托架車系統。
技術實現要素: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及具有該承托架裝置的承托架車系統,能有效避免導線凌亂、相互纏繞的問題,且能便捷更換導線盤,有效提高敷設導線效率。
(二)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包括承托架體和多個導線承托盤,多個所述導線承托盤均水平同軸安裝于所述承托架體內,每個所述導線承托盤均用于承托一個導線盤。
進一步的,所述導線承托盤包括母體盤架、活動盤蓋和水平軸桿,所述水平軸桿套裝在導線盤內,所述母體盤架和活動盤蓋平行的設置于所述導線盤的兩端,且分別垂直于所述水平軸桿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母體盤架和活動盤蓋之間還穿設有多個限位螺栓,多個所述限位螺栓分別與所述水平軸桿平行,且以所述水平軸桿為軸心對稱設置,多個所述限位螺栓均設置于所述水平軸桿和導線盤的軸孔內壁之間。
進一步的,各個所述限位螺栓分別通過寬沿螺母穿設于所述母體盤架和活動盤蓋之間。
進一步的,多個中的至少一個所述限位螺栓與所述水平軸桿之間固定有栓線柱,所述栓線柱與水平軸桿平行設置,所述栓線柱上均勻的設有多個用于穿繞固定所述導線盤內環的導線端頭的穿線孔。
進一步的,所述承托架體包括架體框架和多個架體立面隔板,所述多個架體立面隔板均勻的豎直設置于所述架體框架內,以將所述架體框架內區分為多個導線盤承托區;所述架體立面隔板的軸心兩側分別設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開口處外擴,以便于搭接所述導線承托盤。
進一步的,所述架體框架的兩側分別可旋轉的裝有導向架,所述導向架包括兩個連接桿和一個導向橫桿,兩個所述連接桿的一端分別與所述架體框架的兩側可旋轉的連接,另一端分別連接在所述導向橫桿的兩端;所述導向橫桿上可旋轉的設置有多個限位擋板,每個所述限位擋板均與一個架體立面隔板對應設置,相鄰的兩個所述限位擋板之間設置有逆止器。
進一步的,所述導向架的旋轉角度為0°~270°,所述限位擋板的旋轉角度為0°~360°。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承托架車系統,包括廂式底座車和如上所述的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所述承托架體可拆卸的安裝于所述廂式底座車上。
進一步的,所述廂式底座車包括底座框架和底座立面隔板,所述底座立面隔板豎直設置于所述底座框架內,所述底座框架的上部和承托架體的下部分別對應設有鎖扣,所述底座框架的下部還裝有萬向輪,所述萬向輪上配裝有鎖止機構。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包括承托架體和多個導線承托盤,多個導線承托盤均水平同軸安裝于承托架體內,每個導線承托盤均用于承托一個導線盤,能有效避免導線凌亂、相互纏繞的問題,且能便捷更換導線盤,有效提高敷設導線效率。本實用新型的承托架車系統包括廂式底座車和如上所述的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通過將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中的承托架體可拆卸的安裝于廂式底座車上,使得該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廂式底座車組合為一體使用,能夠有效提高敷設導線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導線盤設置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的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具有承托架裝置的承托架車系統的主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具有承托架裝置的承托架車系統的側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導線承托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具有承托架裝置的承托架車系統的使用狀態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的單獨使用時的使用狀態圖。
其中,導線盤1’,導線2’,電氣導線盤承托架3’,承托盤4’,主軸立桿5’,彈簧圈6’;
導線承托盤A,母體盤架1,活動盤蓋2,水平軸桿3,限位螺栓4,寬沿螺母5,栓線柱6,穿線孔7,安裝孔8、9;
承托架體B,架體框架10,架體立面隔板11,U型槽12,導向架13,逆止器14,限位擋板15,螺栓16,提手17,通孔25;
廂式底座車C,底座框架18,底座立面隔板11’,鈑金面19,門扇20,鎖扣21,萬向輪2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能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術語“上”、“下”、“左”、“右”、“內”、“外”、“前端”、“后端”、“頭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本實施例提供的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包括多個導線承托盤A和承托架體B,多個導線承托盤A均水平同軸安裝于承托架體B內,每個導線承托盤A均用于承托一個導線盤1’。
本實施例的承托架車系統包括廂式底座車C和如上所述的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該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的承托架體B可拆卸的安裝于廂式底座車C上。
其中,導線承托盤A包括母體盤架1、活動盤蓋2、水平軸桿3、限位螺栓4、寬沿螺母5和栓線柱6;承托架體B包括架體框架10、架體立面隔板11、U型槽12、導向架13、逆止器14、限位擋板15、螺栓16和提手17;廂式底座車C包括底座框架18、底座立面隔板11’、鈑金面19、門扇20、鎖扣21和萬向輪22。
本實施例中,優選導線承托盤A的數量為五個,每個導線承托盤A均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型號,使用時將五個導線承托盤A分別嵌入在承托架體B內;承托架體B與廂式底座車C根據使用需要通過鎖扣21組合或分離即可。
如圖3、4、5所示,導線承托盤A的水平軸桿3套裝在導線盤1’內,母體盤架1和活動盤蓋2平行的設置于導線盤1’的兩端,且分別垂直于水平軸桿3設置。導線承托盤A的母體盤架1的外形為圓盤狀,材質為厚不銹鋼,其直徑大于等于導線盤1’的直徑,優選母體盤架1的直徑略大于導線盤1’的直徑;母體盤架1的圓心穿插并垂直連接水平軸桿3,水平軸桿3的材質為不銹鋼,其長度大于等于導線盤1’厚度,優選約為導線盤1’厚度的1.5倍。
母體盤架1和活動盤蓋2之間還穿設有多個限位螺栓4,多個限位螺栓4分別與水平軸桿3平行,且以水平軸桿3為軸心對稱設置,多個限位螺栓4均設置于水平軸桿3和導線盤1’的軸孔內壁之間。
具體的,在母體盤架1上以水平軸桿3為圓心,直徑為導線盤1’軸孔直徑的圓周四等分點位處垂直連接有四顆限位螺栓4,當導線盤1’安放在母體盤架1上時,限位螺栓4與導線盤1’的軸孔內壁相切;每個限位螺栓4的長度均小于等于水平軸桿3在母體盤架1上該側的長度。
各個限位螺栓4分別通過寬沿螺母5穿設于母體盤架1和活動盤蓋2之間,優選在限位螺栓4的本體中段至末端設有與寬沿螺母5相匹配的細牙螺紋,末端面為光滑的半球形,目的是減輕導線承托盤A旋轉時其末端對架體立面隔板11的摩擦損傷。
多個中的至少一個限位螺栓4與水平軸桿3之間固定有栓線柱6,栓線柱6與水平軸桿3平行設置,栓線柱6上均勻的設有多個用于穿繞固定導線盤1’內環的導線2’端頭的穿線孔7,優選在母體盤架1的圓心至限位螺栓4之間垂直連接有栓線柱6,栓線柱6長度為限位螺栓4總長度的1/2,柱體設有若干個穿線孔7,穿線孔7用于穿繞固定導線盤1’內環的導線2’端頭,防止導線2’的彈性應力使其彎曲直徑擴張,導致成圈成匝的導線2’相互穿繞。
導線承托盤A的活動盤蓋2的尺寸、材質、厚度與母體盤架1完全相同;在活動盤蓋2上設有安裝孔8、9,安裝孔8、9的布設位置與水平軸桿3及限位螺栓4在母體盤架1上的布設位置相同,安裝孔8、9的直徑分別略大于水平軸桿3及限位螺栓4的直徑。活動盤蓋2穿套于水平軸桿3及限位螺栓4外,并與母體盤架1共同將導線盤1’夾緊,然后利用兩個寬沿螺母5穿過相對方向的限位螺栓4并擰緊,為防止導線承托盤A在旋轉過程中寬沿螺母5發生松動,其底面設有逆時針方向布置的渦輪狀倒齒。
本實施例中,承托架體B上的多個架體立面隔板11均勻的豎直設置于架體框架10內,以將架體框架10內區分為多個導線盤承托區;架體立面隔板11的軸心兩側分別設有U型槽12,U型槽12的開口處外擴,以便于搭接導線承托盤A。
優選承托架體B的架體框架10為矩形的立方體結構,其寬度和高度略大于母體盤架1的直徑。沿架體框架10的長邊等距垂直布置六塊架體立面隔板11,架體立面隔板11的材質為鋼,尺寸與架體框架10的側面尺寸相同,并分別與架體框架10連接為一體,相鄰兩塊架體立面隔板11的間距略大于水平軸桿3的長度,由此構成五個尺寸完全一致的獨立單元空間,即導線盤承托區;在每個導線盤承托區內的相對的兩塊架體立面隔板11內側面的軸心處設置有垂直向上開口的U型槽12,U型槽12的槽底為半圓形其曲面直徑略大于水平軸桿3的直徑;U型槽12的開口末端呈外擴狀,其目的是方便沿著開口搭接放置導線承托盤A。
架體框架10的兩側分別可旋轉的裝有導向架13,導向架13包括兩個連接桿和一個導向橫桿,兩個連接桿的一端分別與架體框架10的兩側可旋轉的連接,另一端分別連接在導向橫桿的兩端;導向橫桿上可旋轉的設置有多個限位擋板15,每個限位擋板15均與一個架體立面隔板11對應設置,相鄰的兩個限位擋板15之間設置有逆止器14。
本實施例中,優選在架體框架10的兩個側面且位于架體立面隔板11的垂直中心線上設有通孔25,通孔25的直徑與螺栓16相匹配,螺栓16穿過通孔25將導向架13的連接桿末端與架體框架10的兩個側板做活動連接。
優選導向架13呈“幾”字形狀設置,材質為不銹鋼,其以通孔25為圓心、螺栓16為轉軸可進行0°~270°的自由旋轉;導向架13頂部的導向橫桿上穿插垂直活動連接六個限位擋板15,限位擋板15以導向橫桿為圓心可作0°~360°的旋轉,并將導向架13的橫桿五等分,其布設位置分別與立面隔板11位于同一空間平面;相鄰兩個限位擋板15之間設有逆止器14,逆止器14的長度與相鄰限位擋板15之間的距離相同。導線2’的引出端穿過逆止器14可多角度地進行抽拽,限位擋板15將每盤導線2’的引出線控制在各自的空間范圍內,防止導線2’的引出線在抽拽過程中因向中心靠攏在一起而引發導線盤1’上的導線2’相互穿繞的現象。當一段導線2’敷設完畢剪斷后,逆止器14將阻止導線2’彈性應力擴張導致的回縮,有效避免并解決了導線盤1’上成圈成匝的導線2’相互穿繞,無法順利抽出的問題,為了便于推拉移動承托架體B,在框架10的兩個側面且螺栓16的垂直下方連接有提手17。
本實施例的承托架車系統包括廂式底座車C和如上所述的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中的承托架體B可拆卸的安裝于廂式底座車C上。廂式底座車C包括底座框架18和底座立面隔板11’,底座立面隔板11’豎直設置于底座框架18內,底座框架18的上部和承托架體B的下部分別對應設有鎖扣21,底座框架18的下部還裝有萬向輪22,萬向輪22上配裝有鎖止機構。
具體的,本實施例的廂式底座車C的底座框架18與承托架體B的架體框架10結構相同,均為矩形的立方體結構,其長度和寬度尺寸皆略大于架體框架10的尺寸。當承托架體B與廂式底座車C組合在一起時,保證承托架體B的架體框架10嵌入廂式底座車C的底座框架18的頂面約20-30mm,以保證二者組合的穩定性。
沿底座框架18的長邊垂直布置有兩塊底座立面隔板11’,底座立面隔板11’的材質為鋼,尺寸與底座框架18的側面尺寸相同,并分別與底座框架18連接為一體,底座立面隔板11’的作用為提高底座框架18的整體強度;底座框架18的長邊側面活動連接有門扇20,門扇20為對開式,并設有拉手及鎖具;底座框架18的其余面均包覆鈑金面19,由此形成的廂式空間用于存放備用的導線盤1’,以減少取料次數并提高施工效率;底座框架18與架體框架10的兩個側面分別對應的在相同位置各設置兩組鎖扣21,當承托架體B與廂式底座車C組合在一起使用時,鎖扣21可將二者活動連接并防止承托架體B滑落;底座框架18的底面邊線交叉處連接有四只萬向輪22,以便于能夠便捷地將該承托架車系統轉移作業地點;本實施例的鎖止機構為設置在萬向輪22上的輪鎖,壓下萬向輪22上的輪鎖即可將該承托架車系統鎖定位置。
本實施例的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的工作原理是:首先以母體盤架1的水平軸桿3為中心裝入導線盤1’,此時四顆限位螺栓4與導線盤1’的軸孔相切,并支撐住導線盤1’,使其圓心與母體盤架1的圓心同軸;將導線盤1’內環的導線2’的端頭穿入栓線柱6并擰結固定;接下來蓋上活動盤蓋2,利用兩枚寬沿螺母5穿過相對方向的限位螺栓4并擰緊;然后將組裝好的導線承托盤A分別沿U型槽12裝入架體框架10的各個導線盤承托區內,體現在水平軸桿3入位U型槽12;最后將導線盤1’的外環端導線2’穿過逆止器14,此時可進行多角度地抽拽導線,由此開始穿線工序。
以下以兩個具體實施例分別詳細描述了該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在單獨使用時的工作狀況、以及與廂式底座車組合后形成的承托架車系統在一體使用時的工作狀況。
實例一
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一是在動力、照明穿線過程中使用了該承托架車系統,因其特有而可靠的性能,不但提高了穿線效率而且減少了不必要取線的次數,從而降低了人工消耗;此外還解決了傳統方法敷設導線效率低下的缺陷;克服了傳統導線盤承托架不便更換導線盤、導線易凌亂、效率低下的技術缺陷。
本實施例一中的承托架車系統包括導線承托盤A、承托架體B、廂式底座車C三大部件,每個部件中的零件形狀和位置關系與前述完全一致,使用時,承托架體B與廂式底座車C組合在一起作為一體化裝置使用。廂式底座車C內存放有備用的導線盤1’,以減少取料次數提高施工效率,此外,因廂式底座車C上設置了萬向輪22,推動該系統即可到達作業地點、或便捷地轉移作業地點。
該承托架車系統的使用、操作過程是:首先以母體盤架1的水平軸桿3為中心裝入導線盤1’,此時四顆限位螺栓4與導線盤1’軸孔相切,并支撐住導線盤1’,使其圓心與母體盤架1的圓心同軸,將導線盤1’內環處的導線2’端頭穿入栓線柱6并擰結固定;接下來蓋上活動盤蓋2,利用兩枚寬沿螺母5穿過相對方向的限位螺栓4并擰緊;然后將組裝好的導線承托盤A分別沿U型槽12裝入框架10的各個獨立的導線盤承托區內,體現在水平軸桿3入位U型槽12;最后將導線盤1’的外環端導線2’穿過逆止器14,此時可進行多角度地抽拽導線2’,由此開始穿線工序。
實施例二
如圖7所示,在建筑機電安裝工程中,因建筑結構的特殊性或特殊的施工要求,有時需要將該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放置在腳手架上,以此開展穿線工序。傳統的導線承托架是導線盤垂直疊放的立式結構,導線大致呈水平方向拉出,這種結構導致高空部位穿線時需要將導線承托架放置在腳手架上,而立式結構在導線抽拽過程中容易傾倒、滾落,這也增加了安全風險因素。本實施例就是將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自承托架車系統中分離單獨使用的情況,更進一步地說是將承托架體B作為獨立裝置放置在高處腳手架上使用的情況。因承托架體B為矩形的立方體結構,重心穩固,因而不存在傾倒滾落的情況,提高了安全系數。另一方面,因該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配備有導向架13,其可進行0°~270°的自由旋轉,因而導線的抽拽角度范圍大大增加,完全可以放置于地面而取代放置于高空腳手架上來實施穿線工序,提高了設備的普遍適用性。
本實施例二中的承托架車系統包括導線承托盤A、承托架體B、廂式底座車C三大部件,每個部件中的零件形狀和位置關系與前述完全一致。使用時,將承托架體B與廂式底座車C暫時組合在一起,以便推動該裝置到達作業地點;廂式底座車C內存放備用的導線盤,以減少取料次數提高施工效率;到達作業地點后,解開鎖扣21便可將二者分離,此時將承托架體B放置在高空腳手架上并作為獨立裝置使用。其中,承托架體B作為獨立的裝置,其使用和操作過程與實施例一相同。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的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均包括承托架體B和多個導線承托盤A,多個導線承托盤A均水平同軸安裝于承托架體B內,每個導線承托盤A均用于承托一個導線盤1’,能有效避免導線2’凌亂、相互纏繞的問題,且能便捷更換導線盤1’,有效提高敷設導線2’效率。
本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的承托架車系統均包括廂式底座車C和如上所述的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通過將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中的承托架體B可拆卸的安裝于廂式底座車C上,使得該電氣導線盤承托架裝置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廂式底座車C組合為一體使用,能夠有效提高敷設導線2’的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為了示例和描述起見而給出的,而并不是無遺漏的或者將本實用新型限于所公開的形式。很多修改和變化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選擇和描述實施例是為了更好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并且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實用新型從而設計適于特定用途的帶有各種修改的各種實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