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酸奶包裝杯技術領域,是一種零食、調料包、餐具包三合一酸奶包裝杯。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常見的酸奶包裝杯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鋁箔封口杯;食用時,需要單獨再配吸管,使用不方便;雖然在購買酸奶時都會送吸管,但外配的吸管容易丟失,且不衛生;另一種是蓋杯,薄膜封口;并在杯體上端扣有杯蓋,在杯蓋內裝有調料包或餐具包;餐具包中含有勺子、紙巾等常用餐具,方便食用,干凈衛生,不易丟失;調料包中含有糖、碎花生等能夠提高酸奶口感的調料;盡管蓋杯已經足夠方便和衛生,但是隨著人們對于口感的追求,發現在食用酸奶時可以配一些零食能夠進一步的提高口感,但目前市場上并沒有能夠將零食、調料包、餐具包搭配在一起的酸奶包裝杯,因此限制了該新型食品的推廣和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零食、調料包、餐具包三合一酸奶包裝杯,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目前市場上并沒有能夠將零食、調料包、餐具包搭配在一起的酸奶包裝杯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零食、調料包、餐具包三合一酸奶包裝杯,包括包裝杯杯體、杯體封口薄膜、包裝杯杯蓋和杯蓋薄膜;包裝杯杯體的上端粘合有杯體封口薄膜,在包裝杯杯體的上端外扣裝有包裝杯杯蓋,在包裝杯杯蓋的下部內設有杯蓋薄膜,杯蓋薄膜將其上部的包裝杯杯蓋封隔并形成空腔,杯蓋薄膜與杯體封口薄膜間隔并形成夾層。
下面是對上述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上述包裝杯杯蓋可為材料具有彈性的包裝杯杯蓋,其包括上部的空腔段、中間的夾層段和下部的扣蓋段;空腔段、夾層段和扣蓋段依次由小至大呈階梯狀分布;在空腔段與夾層段之間形成環形臺階一,杯蓋薄膜粘合固定在環形臺階一的下端面上;在夾層段與扣蓋段之間形成環形臺階二;在包裝杯杯體的上端外設有杯體上邊沿,杯體封口薄膜粘合固定在杯體上邊沿的上端;包裝杯杯蓋通過環形臺階二坐于杯體上邊沿及杯體封口薄膜上;在杯體上邊沿下側的扣蓋段內圓周均布有至少三個與包裝杯杯體一體成型并向內凸起的杯蓋卡齒,包裝杯杯蓋通過杯蓋卡齒卡固在杯體上邊沿外。
上述空腔段的頂端可設有向上凸起的的凸起部,與凸起部對應的包裝杯杯體的底端設有能卡在凸起部上的凹槽。
上述杯蓋卡齒可為矩形杯蓋卡齒或呈內窄外寬的四棱錐體形杯蓋卡齒;杯蓋卡齒的橫向寬度在10毫米至17毫米之間;杯蓋卡齒的縱向高度在1.5毫米至4毫米之間。
上述空腔內可固定有至少一個隔板或至少一個薄膜,隔板或薄膜將空腔分隔成至少兩個分類隔腔。
上述杯蓋薄膜可采用撕拉封口鋁箔膜;或/和,杯體封口薄膜采用撕拉封口鋁箔膜。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包裝杯杯體用于盛放酸奶;包裝杯杯蓋中的空腔和夾層用于盛裝零食、調料包和餐具包;便于將零食、調料包、餐具包、酸奶搭配在一起的新型食品的使用、出售、推廣和應用,滿足市場需求;在空腔內通過至少一個隔板或薄膜將空腔隔離成多個分類隔腔,可進行分類放置,起到進一步增加搭配種類的作用;在包裝杯杯體的底端設有凹槽,包裝杯杯蓋的頂端設有與凹槽能夠凹凸配合的凸起部,疊放時不易倒杯,方便裝箱。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半剖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包裝杯杯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包裝杯杯體,2為杯體封口薄膜,3為空腔段,4為杯蓋薄膜,5為空腔,6為夾層,7為環形臺階一,8為環形臺階二,9為杯體上邊沿,10為杯蓋卡齒,11為凸起部,12為凹槽,13為夾層段,14為扣蓋段。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
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對位置關系的描述均是根據說明書附圖1的布圖方式來進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系是依據說明書附圖1的布圖方向來確定的。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附圖1所示,該零食、調料包、餐具包三合一酸奶包裝杯包括包裝杯杯體1、杯體封口薄膜2、包裝杯杯蓋和杯蓋薄膜4;包裝杯杯體1的上端粘合有杯體封口薄膜2,在包裝杯杯體1的上端外扣裝有包裝杯杯蓋,在包裝杯杯蓋的下部內設有杯蓋薄膜4,杯蓋薄膜4將其上部的包裝杯杯蓋封隔并形成空腔5,杯蓋薄膜4與杯體封口薄膜2間隔并形成夾層6。
包裝杯杯體1用于盛放酸奶;零食可放置在空腔5內,通過杯蓋薄膜4密封,能夠避免零食受潮,干凈衛生;調料包、餐具包可放置于夾層6內,隨酸奶和零食一起包裝在一個產品上,便于將零食、調料包、餐具包、酸奶搭配在一起的新型食品的使用、出售、推廣和應用;除此之外,零食、調料包、餐具包也可兩兩任意組合,將零食、調料包和酸奶搭配包裝,零食、餐具包和酸奶搭配包裝,調料包、餐具包和酸奶搭配包裝,或無需餐具包直接搭配勺子、紙巾等單個餐具用品也可,搭配方式可多選,使用范圍廣。
可根據實際需要,對上述零食、調料包、餐具包三合一酸奶包裝杯作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如附圖1、2所示,包裝杯杯蓋為材料具有彈性的包裝杯杯蓋,其包括上部的空腔段3、中間的夾層段13和下部的扣蓋段14;空腔段3、夾層段13和扣蓋段14依次由小至大呈階梯狀分布;在空腔段3與夾層段13之間形成環形臺階一7,杯蓋薄膜4粘合固定在環形臺階一7的下端面上;在夾層段13與扣蓋段14之間形成環形臺階二8;在包裝杯杯體1的上端外設有杯體上邊沿9,杯體封口薄膜2粘合固定在杯體上邊沿9的上端;包裝杯杯蓋通過環形臺階二8坐于杯體上邊沿9及杯體封口薄膜2上;在杯體上邊沿9下側的扣蓋段14內圓周均布有至少三個與包裝杯杯體1一體成型并向內凸起的杯蓋卡齒10,包裝杯杯蓋通過杯蓋卡齒10卡固在杯體上邊沿9外。杯蓋薄膜4粘合固定在環形臺階一7上,方便加工;包裝杯杯蓋采用現有公知材料具有彈性的包裝杯杯蓋;如塑料杯蓋或紙質杯蓋;在向包裝杯杯體1扣裝包裝杯杯蓋時,包裝杯杯蓋會產生彈性變形并使杯蓋卡齒10的扣蓋段14能夠順利的通過杯體上邊沿9并卡在杯體上邊沿9下端,將包裝杯杯蓋固定在杯體上邊沿9外;一方面,杯蓋卡齒10與包裝杯杯蓋采用壓、吹等工藝一體成型,加工方便;另一方面,這種扣裝方式使用起來十分的方便,不易脫落。
如附圖1、2所示,在空腔段3的頂端設有向上凸起的的凸起部11,與凸起部11對應的包裝杯杯體1的底端設有能卡在凸起部11上的凹槽12。包裝杯杯體1的凹槽12和包裝杯杯蓋的凸起部11之間凹凸配合,防止疊放時倒杯、滑落,方便裝箱。
如附圖1、2所示,杯蓋卡齒10為矩形杯蓋卡齒或呈內窄外寬的四棱錐體形杯蓋卡齒;杯蓋卡齒10的橫向寬度在10毫米至17毫米之間;杯蓋卡齒10的縱向高度在1.5毫米至4毫米之間。
杯蓋卡齒10的橫向寬度的大小、杯蓋卡齒10的縱向高度的大小,以及分布的數量都會影響包裝杯杯蓋的扣裝效果;杯蓋卡齒10的橫向寬度和縱向高度越大,與杯體上邊沿9的接觸面積越大,扣裝起來越牢固;相反,也會使包裝杯杯蓋的彈性形變量減小,使包裝杯杯蓋開蓋和扣蓋都十分費力;因此,在多次實踐后發現,橫向寬度在10毫米至17毫米之間,且縱向高度在1.5毫米至4毫米之間的杯蓋卡齒10,不僅能夠保證扣裝牢固,而且開蓋和扣蓋時都更方便;尤其是四棱錐體形杯蓋卡齒,其齒頂窄,彈性好,扣蓋方便;其齒底寬,扣裝時通過杯蓋卡齒10的齒底部抵在杯體上邊沿9將包裝杯杯蓋限位,強度高,不易脫扣;其上端面向內下方傾斜,方便開蓋。
根據需要,在空腔5內固定有至少一個隔板或至少一個薄膜,隔板或薄膜將空腔5分隔成至少兩個分類隔腔。分類隔腔可根據不同的零食進行分類放置,起到進一步增加搭配種類的作用;薄膜可采用現有公知的撕拉鋁箔膜。
根據需要,杯蓋薄膜4采用撕拉封口鋁箔膜;或/和,杯體封口薄膜2采用撕拉封口鋁箔膜。撕拉封口鋁箔膜為現有公知的包裝薄膜;其具體防潮隔熱的作用,避免食品變質,增加食品的保鮮期;且可撕拉,方便使用。
以上技術特征構成了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最佳實施效果,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非必要的技術特征,來滿足不同情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