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型涉及一種導料槽,屬于物流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一些粉塵污染比較嚴重的行業,使用的輸送裝置上多設有全密封導料槽,現有的全密封導料槽的結構主要包括兩側的外密封板和外密封板上部設置的蓋板,根據需要,內部兩側的外密封板下部通常還需要分別設置一個內密封板內密封板多為單板折彎成型后與外密封板相連,這種設計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會因物料沖擊造成變形;另外外密封板內側下部設有超高分子聚乙烯板,起到耐磨和抗沖擊功能,傳統的超高分子聚乙烯板與外密封板連接采用螺栓連接,使用一段時間后,易造成銹蝕且易松動。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新型提供一種導料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導料槽,包括導料槽本體,所述導料槽本體包括外密封板和蓋板,所述外密封板固定在傳送帶兩側,蓋板與兩側的外密封板上端固定連接并與外密封板、傳送帶形成封閉腔體;所述兩側的外密封板內側下部分別設有一個內密封板,所述內密封板上部與對應側的外密封板之間設有拉撐板,所述拉撐板兩端分別設有折彎邊,一端的折彎邊與外密封板內壁貼合,另一端的折彎邊與內密封板外壁貼合,所述拉撐板兩端的折彎邊上分別設有長孔并分別通過長孔與相貼合的外密封板內壁或內密封板外壁螺栓緊固連接。
進一步,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外密封板內側下部貼合有超高分子聚乙烯板,超高分子聚乙烯板與外密封板通過柱銷連接,超高分子聚乙烯板與柱銷之間通過膠粘固定連接。
進一步,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外密封板上設有檢修觀察門,檢修觀察門一側邊通過合頁與外密封板鉸連接,相對的另一側邊與外密封板之間設有門栓式夾鉗;所述檢修觀察門與外密封板接觸面設有密封條。
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拉撐板增加了內密封板的抗沖擊、抗變形能力;外密封板上的超高分子聚乙烯板采用柱銷粘接形式,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與外密封板結合更緊密,柱銷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通過粘接可視為一個整體,不容易松動,外密封板上的檢修觀察門采用罩殼加密封條的形式,密封效果更合,在工作時不會產生大量的灰塵,同時采用合頁加全新型門栓式夾鉗的形式,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即可打開,便于觀察和維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新型的拉撐板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新型的外密封板結構示意。
圖4為本新型的檢修觀察門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導料槽,包括導料槽本體,所述導料槽本體包括外密封板1和蓋板2,所述外密封板1固定在傳送帶3兩側,蓋板2與兩側的外密封板1上端固定連接并與外密封板1、傳送帶3形成封閉腔體;所述兩側的外密封板1內側下部分別設有一個內密封板4,所述內密封板4上部與對應側的外密封板1之間設有拉撐板5,如圖2所示,拉撐板5兩端分別設有折彎邊501,一端的折彎邊501與外密封板1內壁貼合,另一端的折彎邊502與內密封板4外壁貼合,所述拉撐板5兩端的折彎邊(501,502)上分別設有長孔503并分別通過調節長孔503與相貼合的外密封板1內壁或內密封板4外壁螺栓緊固連接,拉撐板5增加了內密封板4的抗沖擊、抗變形能力。
如圖3所示,外密封板1內側下部貼合有超高分子聚乙烯板6,超高分子聚乙烯板6與外密封板1通過柱銷7連接,超高分子聚乙烯板6與柱銷7之間通過膠粘固定連接,本結構結合緊密,避免了傳統結構因沖擊松動脫落的缺陷。
如圖4所示,外密封板1上設有檢修觀察門8,檢修觀察門8一側邊通過合頁10與外密封板1鉸連接,相對的另一側邊與外密封板1之間設有門栓式夾鉗9,此結構不需要工具即可打開,便于觀察和檢修;所述檢修觀察門8與外密封板1接觸面設有密封條11,密封效果好且開閉時候不易引起灰塵飛濺。
本新型的技術方案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據本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技術變形,均落入本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