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軟包裝機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包裝機用M板型薄膜分切導向裝置。
[
背景技術:
]
在采用薄膜的多列軟包裝機械的包裝生產中,一臺機器通常采用一卷薄膜。對于目前廣泛應用的多列條狀包裝機,通常將薄膜分切成有完整圖案的多個條狀薄膜,再分別進入各條的成型器中成型,然后封裝為一條一條的條狀包裝袋。對于四邊封口的機器,為便于封裝,通常將包裝袋正面和反面的圖案印在卷膜的兩邊,在進入成型器之前,改卷展開的薄膜從中間裁切成前后相對的兩片,相應地每個包裝袋正面與反面的圖案應該是對齊的,如有上下或左右偏差,則需要有相應的調整。目前,采用這種將薄膜裁切成兩半再成型包裝為四邊封包裝袋的包裝機器還不多,即便對于現有的該種裝置或設備,大多結構簡單、粗糙,調整不便。
[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包裝機用M板型薄膜分切導向裝置,能夠將展開的薄膜分切成合規的處于對面位置的兩片,以便下道成型和制袋工序使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設計一種包裝機用M板型薄膜分切導向裝置,包括框架支撐機構、中間分切機構、首次翻折及徑向調節機構、二次翻折及軸向調節機構、輸出導向機構,所述中間分切機構、首次翻折及徑向調節機構、二次翻折及軸向調節機構、輸出導向機構均安裝在框架支撐機構上,所述中間分切機構設置在首次翻折及徑向調節機構中間位置處,所述二次翻折及軸向調節機構設置在首次翻折及徑向調節機構外側,所述首次翻折及徑向調節機構、二次翻折及軸向調節機構呈M型,所述輸出導向機構設置在首次翻折及徑向調節機構下方,所述中間分切機構將一卷薄膜從中間裁剪開后,由首次翻折及徑向調節機構分別向前、向后翻折,再經二次翻折及軸向調節機構反向翻折后,由輸出導向機構進行導向并輸出處于對面位置的兩片薄膜。
所述框架支撐機構包括基座板300、左基板302和右基板301,所述基座板300固定在包裝機上,所述左基板302、右基板301分別固定在基座板300左右兩側,所述左基板302、右基板301上分別支撐有左框架板200、右框架板201,所述首次翻折及徑向調節機構、二次翻折及軸向調節機構固定在左框架板200、右框架板201上,所述右框架板201上固定有中間分切機構,所述基座板300上分別通過輸出導向左墊塊303固定有輸出導向左框架板304、輸出導向右框架板305,所述輸出導向左框架板304、輸出導向右框架板305上固定有輸出導向機構。
所述中間分切機構包括分切刀前基座100、分切刀后基座101、分切刀前支架102、分切刀后支架103、分切刀導向輥104、分切刀支軸105、分切刀支撐塊106、分切刀支座107和分切刀108,所述分切刀前基座100、分切刀后基座101固定在右框架板201上,所述分切刀前支架102、分切刀后支架103分別固定在分切刀前基座100、分切刀后基座101上,所述分切刀導向輥104固定在分切刀前支架102與分切刀后支架103之間,所述分切刀導向輥104對薄膜分切前起引導作用,所述分切刀支軸105固定在分切刀前支架102與分切刀后支架103之間,所述分切刀支軸105上安裝分切刀支撐塊106,所述分切刀支座107上開有長腰孔,所述分切刀支座107通過長腰孔安裝在分切刀支撐塊106上,所述分切刀108安裝并鎖定在分切刀支座107上。
所述首次翻折及徑向調節機構包括M板前導向板202和M板后導向板203,所述M板前導向板202、M板后導向板203用于薄膜的首次翻折,所述M板前導向板202、M板后導向板203將裁剪開的薄膜分別向前、向后翻折,所述M板前導向板202左側固定在徑向前調節塊二218上,所述徑向前調節塊二218與檢測左支座220一起通過直線軸承四219連接在徑向前導桿二214上,所述徑向前導桿二214另一端連接有檢測右支座221,所述M板前導向板202右側固定在徑向前調節塊一210上,所述徑向前調節塊一210的后側設有開孔且該開孔內裝直線軸承一212,所述M板前導向板202通過直線軸承一212連接在徑向前導桿一208上,所述徑向前調節塊一210的前側設有螺紋孔并通過螺紋孔與徑向前調節螺桿206連接,所述M板后導向板203左側固定在徑向后調節塊二216上,所述徑向后調節塊二216通過直線軸承三217連接在徑向后導桿二215上,所述M板后導向板203的右側固定在徑向后調節塊211上,所述徑向后調節塊211的前側設有開孔且該開孔內裝直線軸承二213,所述M板后導向板203通過直線軸承二213連接在徑向后導桿一209上,所述徑向后調節塊211的后側設有螺紋孔并通過螺紋孔與徑向后調節螺桿207連接。
所述徑向前導桿二214、徑向前導桿一208、徑向后導桿一209和徑向后導桿二215均固定在M板左框架板200與M板右框架板201之間,所述徑向前調節螺桿206、徑向后調節螺桿207的左側分別連接有徑向前調節手柄234、徑向后調節手柄235,所述徑向前調節螺桿206、徑向后調節螺桿207均與M板左框架板200、M板右框架板201通過軸承連接,所述M板左框架板200外側的徑向前調節螺桿206和徑向后調節螺桿207上分別安裝有徑向前鎖緊手柄236和徑向后鎖緊手柄237。
所述二次翻折及軸向調節機構包括M板后輥桿242、M板后翻折輥205、M板前輥桿241、M板前翻折輥204、軸向左調節螺桿238、軸向右調節螺桿245,所述M板前翻折輥204、M板后翻折輥205用于將經M板前導向板202、M板后導向板203翻折后的薄膜反向翻折,所述M板后輥桿242固定在M板左框架板200與M板右框架板201之間,所述M板后輥桿242上安裝M板后翻折輥205,所述M板左框架板200、M板右框架板201的前端均開有長腰孔,所述M板前輥桿241的左右兩端分別穿過M板左框架板200和M板右框架板201上的長腰孔后固定在軸向左調節塊229和軸向右調節塊243上,所述M板左框架板200和M板右框架板201前部兩側分別固定有軸向左固定座230和軸向右固定座244,所述軸向左調節螺桿238、軸向右調節螺桿245分別經過軸向左固定座230、軸向右固定座244前后通孔內的內嵌滑動軸承后,分別與軸向左調節塊229、軸向右調節塊243通過螺紋連接,所述軸向左固定座230、軸向右固定座244前側分別設有軸向左前鎖緊螺母240、軸向右前鎖緊螺母247,所述軸向左固定座230、軸向右固定座244后側分別設有軸向左后限位鎖緊螺母239、軸向右后限位鎖緊螺母246,所述軸向左后限位鎖緊螺母239、軸向右后限位鎖緊螺母246分別用于限定軸向左調節螺桿238、軸向右調節螺桿245在軸向左調節塊229和軸向右調節塊243的長度并將對應位置鎖緊,所述軸向左調節螺桿238、軸向右調節螺桿245的前側分別安裝有軸向左調節手柄232、軸向右調節手柄233,所述軸向左調節手柄232、軸向右調節手柄233用于調節M板前翻折輥204向前或向后移動,并在調整完成后分別通過軸向左前鎖緊螺母240、軸向右前鎖緊螺母247進行鎖定。
所述檢測左支座220、檢測右支座221的下端分別安裝檢測左支塊222、檢測右支塊223,所述檢測左支塊222、檢測右支塊223的前端安裝有檢測桿224,所述檢測桿224左右兩側分別安裝有檢測固定座一225、檢測固定座二226,所述檢測固定座一225、檢測固定座二226的上端分別安裝有檢測頭一227、檢測頭二228,所述檢測頭一227、檢測頭二228用于安裝對M板進行軸向調節的檢測傳感器的探頭。
所述輸出導向機構包括輸出導向左框架板304、輸出導向右框架板305、輸出導向后支柱306、輸出導向前支柱307、輸出導向前輥308和輸出導向后輥309,所述輸出導向后支柱306、輸出導向前支柱307固定在輸出導向左框架板304和輸出導向右框架板305上,所述輸出導向前輥308、輸出導向后輥309固定在輸出導向左框架板304和輸出導向右框架板305上,所述輸出導向前輥308、輸出導向后輥309用于對經過M板前翻折輥204、M板后翻折輥205反向翻折的前片薄膜502和后片薄膜501進行導向并對向置放。
本發明同現有技術相比,結構緊湊合理,設計新穎,性能可靠,安裝與調整方便,適用于將一卷薄膜從中間裁切開,分切成前后兩片,然后對折并排以便下道成型和制袋工序使用,能夠將展開的薄膜分切成合規的處于對面位置的兩片,特別適用于多列包裝機,可以長期穩定地用于機器的包裝生產;此外,本發明因其外形狀似英文字母M,故俗稱為M板型薄膜分切導向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2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3是本發明的左側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俯視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前面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中分切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前面薄膜的左側的圖案調整組件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工作時左側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工作時俯視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工作時結構示意圖一;
圖11是本發明工作時結構示意圖二;
圖中:100為分切刀前基座;101為分切刀后基座;102為分切刀前支架;103為分切刀后支架;104為分切刀導向輥;105為分切刀支軸;106為分切刀支撐塊;107為分切刀支座;108為分切刀;200為M板左框架板;201為M板右框架板;202為M板前導向板;203為M板后導向板;204為M板前導向輥;205為M板后導向輥;206為徑向前調節螺桿;207為徑向后調節螺桿;208為徑向前導桿一;209為徑向后導桿一;210為徑向前調節塊一;211為徑向后調節塊;212為直線軸承一;213為直線軸承二;214為徑向前導桿二;215為徑向后導桿二;216為徑向后調節塊二;217為直線軸承三;218為徑向前調節塊二;219為直線軸承四;220為檢測左支座;221為檢測右支座;222為檢測左支塊;223為檢測右支塊;224為檢測桿;225為檢測固定座一;226為檢測固定座二;227為檢測頭一;228為檢測頭二;229為軸向左調節塊;230為軸向左固定座;232為軸向左調節手柄;233為軸向右調節手柄;234為徑向前調節手柄;235為徑向后調節手柄;236為徑向前鎖緊手柄;237為徑向后鎖緊手柄;238為軸向左調節螺桿;239為軸向左后限位鎖緊螺母(兩只);240為軸向左前鎖緊螺母;241為M板前輥桿;242為M板后輥桿;243為軸向右調節塊;244為軸向右固定座;245為軸向右調節螺桿;246為軸向右后限位鎖緊螺母(兩只);247為軸向右前鎖緊螺母;300為基座板;301為右基板;302為左基板;303為輸出導向左墊塊;304為輸出導向左框架板;305為輸出導向右框架板;306為輸出導向后支柱;307為輸出導向前支柱;308為輸出導向后輥;309為輸出導向前輥;500為展開的單片薄膜;501為后片薄膜;502為前片薄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以下進一步說明:
如附圖1至附圖7所示,本發明包括框架支撐機構、中間分切機構、首次翻折及徑向調節機構、二次翻折及軸向調節機構和輸出導向機構組成,中間分切機構、首次翻折及徑向調節機構、二次翻折及軸向調節機構、輸出導向機構均安裝在框架支撐機構上,中間分切機構設置在首次翻折及徑向調節機構中間位置處,二次翻折及軸向調節機構設置在首次翻折及徑向調節機構外側,首次翻折及徑向調節機構、二次翻折及軸向調節機構呈M型,輸出導向機構設置在首次翻折及徑向調節機構下方。使用時,薄膜經分切刀導向輥104后被分切刀108從中間裁剪開,再通過M板前翻折板202和后翻折板203分別向前、向后翻折,再經過M板前翻折輥204及M板后翻折輥205反向翻折,最后再經過輸出導向后輥309和輸出導向前輥308進行導向,并經調節手柄232-235的調節,實現將一卷薄膜500分切成合規的處于對面位置的兩片薄膜(后片薄膜501及前片薄膜502),以便下道成型和制袋工序使用。
本發明中,基座板300、左基板302和右基板301構成了最基本的框架支撐機構,基座板300固定在包裝機上面,左基板302和右基板301固定在基座板300上面,分別支撐起M板的左框架板200和右框架板201,用以固定和支撐首次翻折及徑向調節機構、二次翻折及軸向調節機構,分切刀前基座100和后基座101固定在右框架板201上,用以固定和支撐中間分切機構,輸出導向左框架板304通過輸出導向左墊塊303固定在基座板300,輸出導向右框架板305也采用同樣的方式固定在基座板300上,用以固定和支撐輸出導向機構。
中間分切機構包括分切刀前基座100、分切刀后基座101、分切刀前支架102、分切刀后支架103、分切刀導向輥104、分切刀支軸105、分切刀支撐塊106、分切刀支座107和分切刀108組成,分切刀前支架102和分切刀后支架103分別固定在分切刀前基座100和分切刀后基座101上面,分切刀導向輥104固定在分切刀前支架102和分切刀后支架103之間,以便對薄膜分切前有個引導作用,分切刀支軸105固定在分切刀前支架102和分切刀后支架103之間,上面安裝分切刀支撐塊106,分切刀支座107上開有長腰孔,分切刀支座107通過長腰孔安裝在分切刀支撐塊106上面,分切刀108安裝并鎖定在分切刀支座107上面。
M板前翻折板202和后翻折板203用于薄膜的首次翻折,M板前翻折板202左側固定在徑向前調節塊二218上,徑向前調節塊二218和檢測左支座220兩者一起通過直線軸承219連接在徑向前導桿二214上,M板前翻折板202的右側固定在徑向前調節塊一210上,徑向前調節塊一210的后側有開孔且該開孔內裝直線軸承212從而將M板前翻折板202和徑向前導桿一208連接起來,徑向前調節塊一210的前側有螺紋孔與徑向前調節螺桿206連接,同樣,M板后翻折板203左側固定在徑向后調節塊二216上,徑向后調節塊二216通過直線軸承217連接在徑向后導桿二215上,M板后翻折板203的右側固定在徑向后調節塊211上,徑向后調節塊211的前側有開孔且該開孔內裝直線軸承213從而將M板后翻折板203和徑向后導桿二209連接起來,徑向后調節塊211的后側有螺紋孔與徑向后調節螺桿207連接。徑向前導桿二214、徑向前導桿一208、徑向后導桿一209和徑向后導桿二215固定在M板左框架板200和M板右框架板201之間,徑向前調節螺桿206和徑向后調節螺桿207的左側分別連接徑向前調節手柄234和徑向后調節手柄235,并且都與M板左框架板200和M板右框架板201通過軸承連接,而且在M板左框架板200的外側的徑向前調節螺桿206和徑向后調節螺桿207上分別安裝了徑向前鎖緊手柄236和徑向后鎖緊手柄237。
M板后輥桿242固定在M板左框架板200和M板右框架板201之間,上面安裝M板后翻折輥205。M板左框架板200和M板右框架板201上的前端開有長腰孔,M板前輥桿241的左右兩端分別固定在軸向左調節塊229和軸向右調節塊243上,分別穿過M板左框架板200和M板右框架板201上的長腰孔,軸向左固定座230和軸向右固定座244分別固定在M板左框架板200和M板右框架板201前部兩側,軸向左調節螺桿238和軸向右調節螺桿245分別經過軸向左固定座230和軸向右固定座244前后通孔里的內嵌滑動軸承,然后分別與軸向左調節塊229和軸向右調節塊243通過螺紋連接,軸向左后限位鎖緊螺母239和軸向右后限位鎖緊螺母246分別用來限定軸向左調節螺桿238和軸向右調節螺桿245在軸向左調節塊229和軸向右調節塊243的長度并將對應位置鎖緊,軸向左調節螺桿238和軸向右調節螺桿245的前側分別安裝軸向左調節手柄232和軸向右調節手柄233,用以調節M板前翻折輥204向前或向后移動,并在調整完成后分別通過軸向左前鎖緊螺母240和軸向右前鎖緊螺母247來進行鎖定。
檢測左支座220和檢測右支座221的下端分別安裝檢測左支塊222和檢測右支塊223,檢測左支塊222和檢測右支塊223的前端安裝了檢測桿224,檢測桿224的左右兩側分別安裝了檢測固定座一225和檢測固定座二226,測固定座一225和檢測固定座二226的上端分別安裝檢測頭一227和檢測頭二228,的檢測頭一227和檢測頭二228主要用來安裝檢測傳感器的探頭,以便進行M板的軸向調節。
輸出導向機構由輸出導向左框架板304、輸出導向右框架板305、輸出導向后支柱306、輸出導向前支柱307、輸出導向前輥308和輸出導向后輥309組成,輸出導向后支柱306和輸出導向前支柱307固定在輸出導向左框架板304和輸出導向右框架板305上,輸出導向前輥308和輸出導向后輥309固定在輸出導向左框架板304和輸出導向右框架板305上,以將后片薄膜501和前片薄膜502對向置放,以便下道成型和制袋工序使用。
如附圖8至附圖11所示,為本發明用在進行薄膜分切導向時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用圖:
經過展開的薄膜500被分切刀108從中間裁剪開,前面的一片薄膜通過M板后導向板202向前翻折,再通過M板前翻折輥204向后翻折,最后經過輸出導向前輥309成為圖示的前片薄膜502,同樣,后面的一片薄膜通過M板后導向板203向后翻折,再通過M板后翻折輥205向前翻折,最后經過輸出導向后輥308成為圖示的后片薄膜501。前片薄膜502上若是包裝袋對應的正面,則后片薄膜501上就是包裝袋對應的反面,這兩者是整齊對應的。若圖案正反面左右對應不整齊,則松開徑向前鎖緊手柄236或徑向后鎖緊手柄237,通過徑向前調節手柄234或徑向后調節手柄235將需要調整的那片薄膜向左或向右調整,完成后鎖定徑向前鎖緊手柄236或徑向后鎖緊手柄237;若圖案正反面前后對應不整齊(本發明已經經過計算和設計,若零部件完全理想,安裝不存在偏差,圖案正反面前后對應應該是整齊的;若確實不整齊,這個量也不會太大),則可松開軸向左前鎖緊螺母240或軸向右前鎖緊螺母247,通過軸向左調節手柄232和軸向右調節手柄233,將需要調整的那片薄膜向前或向后微調整,完成后鎖定軸向左前鎖緊螺母240或軸向右前鎖緊螺母247。
本發明并不受上述實施方式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