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包裝裝置,具體公開了一種料帶狀五金件的包裝裝置。
背景技術:
五金件,是指用金、銀、銅、鐵、錫等金屬通過加工,鑄造得到的工具,用于固定、加工、裝飾等。五金件加工后的半成品是料帶狀的,在出廠之前還需要將料帶進行裁切,再對五金件進行包裝。
傳統的料帶狀在機械輸送至裁切工位后,通過機械裁切的方式實現五金件與金屬料帶分離,通常依次分離會有4-10個五金件,分離后的五金件將會被一組機械手搬運機構通過真空吸附或其他機械抓取方式搬運到指定的五金件分離工位,五金件到達分離工后會被機械手搬運機構以同樣的方式運送至包裝帶的準確位置,實現將五金件從料帶之間的原間距分離至包裝帶所需要的間距,最后將五金件擺放至包裝帶的腔內,完成包裝動作。傳統的料帶狀五金件包裝裝置需要配合各種機械手進行搬運,機械手成本高且經常需要維修調試,每次僅能搬運4-10個五金件,工作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有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料帶狀五金件的包裝裝置,設置有專門的運輸模具,每次能夠運輸10個以上的五金件,運輸效率高、準確度高、成本低。
為解決現有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一種料帶狀五金件的包裝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相互平行的包裝帶軌道和料帶軌道,包裝帶軌道兩端分別設有第一收卷機構和第一收卷配合機構,第一收卷機構連接有第一電機,料帶軌道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二收卷機構和第二收卷配合機構,第二收卷機構連接有第二電機,底座上還設有包裝機構;
包裝機構包括運輸模具,運輸模具包括n條運輸軌道,n>10,運輸軌道與水平面成α夾角,α為銳角,運輸軌道的底端和頂端分別為下料口和進料口,下料口位于包裝軌道中部的上方,進料口位于料帶軌道的一側,運輸模具固定連接高頻電磁振動器的輸出端;底座上還固定有支撐板,支撐板上固定有第一氣缸,第一氣缸的輸出端固定有裁切夾刀,裁切夾刀位于料帶軌道的中部。
進一步的,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均為伺服電機。
進一步的,運輸軌道設有n=20條。
進一步的,運輸軌道與水平面的夾角α為30°。
進一步的,高頻電磁振動器固定于底座上。
進一步的,裁切夾刀靠近進料口的一側設有凹陷的夾持部,夾持部的開口朝向進料口。
進一步的,夾持部呈三角棱柱形,夾持部的開口沿三角棱柱一條棱設置。
進一步的,相鄰兩個運輸軌道靠近下料口一端的間距為d,d與包裝帶上相鄰兩個腔的間距相等,相鄰兩個運輸軌道靠近進料口一端的間距為d,d與料帶上相鄰兩個五金件的間距相等。
進一步的,底座上還固定有第二氣缸,第二氣缸的輸出端固定有限位擋板,限位擋板位于下料口遠離進料口的一側。
包裝帶收卷于第一收卷配合機構,包裝帶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收卷機構的收卷軸心,料帶收卷與第二收卷配合機構,料帶的一端穿過裁切夾刀并固定于第二收卷機構的收卷軸心,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分別帶動第一收卷裝置和第二收卷裝置運作,包裝帶和料帶到達指定位置后,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停止運作,第一氣缸驅動裁切夾刀下壓,配合運輸模具對料帶進行裁切,使五金件與料帶分離,五金件從進料口進入運輸軌道,高頻電磁振動器產生振動力并施加于運輸模具上,運輸模具來回振動,使五金件更加快速順暢地通過運輸軌道,最后各個五金件從各個下料口分別落入包裝帶的各個腔內,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恢復運作,將已完成包裝操作的料帶和包裝帶運走,將未加工的地方運輸道制定位置,再重復以上的保證操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公開一種料帶狀五金件的包裝裝置,設置有專門的運輸模具,每次能夠運輸10個以上五金件,并配合振篩機構進行振篩,使五金件的運輸速度更加快、運輸動作更加順暢,簡化操作,加工效率高,成本低,根據料帶上五金件的間距和包裝帶上各腔的間距設計運輸模具,包裝的精度更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另一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包裝機構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運輸模具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圖4中沿a-a的切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為:底座100、包裝帶軌道110、料帶軌道120、第一收卷機構130、第一電機131、第一收卷配合機構140、第二收卷機構150、第二電機151、第二收卷配合機構160、包裝機構200、運輸模具210、運輸軌道211、下料口212、進料口213、高頻電磁振動器220、支撐板230、第一氣缸240、裁切夾刀250、夾持部251、第二氣缸260、限位擋板270。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特征、技術手段以及所達到的具體目的、功能,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考圖1至圖5。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一種料帶狀五金件的包裝裝置,包括底座100,底座100上固定有相互平行的包裝帶軌道110和料帶軌道120,包裝帶軌道110兩端分別設有第一收卷機構130和第一收卷配合機構140,第一收卷機構130連接有第一電機131,料帶軌道120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二收卷機構150和第二收卷配合機構160,第二收卷機構150連接有第二電機151,底座100上還設有包裝機構200;包裝機構200包括運輸模具210,運輸模具210包括n條運輸軌道211,n>10,運輸軌道211與水平面成α夾角,α為銳角,運輸軌道211的底端和頂端分別為下料口212和進料口213,下料口212位于包裝軌道110中部的上方,進料口213位于料帶軌道120的一側,運輸模具210固定連接高頻電磁振動器220的輸出端,高頻電磁振動器220固定于底座100上,高頻電磁振動器200可用于各種振動機械,如給料機、小型輸送機、振動篩、振動平臺及倉壁振動等場合,使用靈活方便,振動強度可用控制器隨意調節;底座100上還固定有支撐板230,支撐板230上固定有第一氣缸240,第一氣缸240的輸出端固定有裁切夾刀250,裁切夾刀250位于料帶軌道120的中部。
包裝帶收卷于第一收卷配合機構140,包裝帶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收卷機構130的收卷軸心,料帶收卷與第二收卷配合機構160,料帶的一端穿過裁切夾刀250并固定于第二收卷機構150的收卷軸心,第一電機131和第二電機151分別帶動第一收卷裝置130和第二收卷裝置150運作,包裝帶和料帶到達指定位置后,第一電機131和第二電機151停止運作,第一氣缸240驅動裁切夾刀250下壓,配合運輸模具210對料帶進行裁切,使五金件與料帶分離,五金件從進料口213進入運輸軌道211,高頻電磁振動器220產生振動力并施加于運輸模具210上,運輸模具210來回振動,使五金件更加快速順暢地通過運輸軌道211,最后各個五金件從各個下料口212分別落入包裝帶的各個腔內,第一電機131和第二電機151恢復運作,將已完成包裝操作的料帶和包裝帶運走,將未加工的地方運輸道制定位置,再重復以上的包裝操作。
本發明設置有專門的運輸模具,每次能夠運輸多個五金件,并配合高頻電磁振動器進行振篩,使五金件的運輸速度更加快、運輸動作更加順暢,簡化操作,加工效率高,成本低,根據料帶上五金件的間距和包裝帶上各腔的間距設計運輸模具,包裝的精度更高。
為進一步提高本裝置的精確度,基于上述實施例,第一電機131和第二電機151均為伺服電機,伺服電機可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準確,可以將電壓信號轉化為轉矩和轉速以驅動控制對象,能夠精確控制未加工的包裝帶和未使用的料帶對準運輸模具210的下料口212和進料口213,自動化程度高。
基于上述實施例,運輸軌道211設有n=20條,一次能夠同時對20個的五金件進行包裝加工。
基于上述實施例,運輸軌道211與水平面的夾角α為30°,能夠使五金件沿運輸軌道211下滑順暢且速度不會過快,使包裝動作更加穩定。
為使對料帶的裁切動作更加穩定,基于上述實施例,裁切夾刀250靠近進料口213的一側設有凹陷的夾持部251,夾持部251的開口朝向進料口213,夾持部251呈三角棱柱形,夾持部251的開口沿三角棱柱一條棱設置,料帶位于夾持部251內,料帶上固定的五金件暴露在夾持部251開口外,夾持更加穩固,裁切時,裁切夾刀250帶動料帶向下運動,夾持部251配合進料口213形成一個剪切力,對料帶進行裁切,使五金件與料帶分離。
基于上述實施例,相鄰兩個運輸軌道211靠近下料口212一端的間距為d,d與包裝帶上相鄰兩個腔的間距相等,相鄰兩個運輸軌道211靠近進料口213一端的間距為d,d與料帶上相鄰兩個五金件的間距相等。對料帶進行裁切時,能夠有效確保每個五金件都落入進料口213,同時能夠確保經過運輸軌道211后五金件準確落入包裝帶的各個腔內,包裝動作更加順暢連貫,且精確度高。
基于上述實施例,底座100上還固定有第二氣缸260,第二氣缸260的輸出端固定有限位擋板270,限位擋板270位于下料口212遠離進料口213的一側,料帶和包裝帶到達指定位置后,第二氣缸260帶動限位擋板270向下料口212平移,擋在下料口212的一側,五金件經過運輸軌道211下滑到達下料口212后仍具有一個水平方向的速度,限位擋板270能夠有效阻擋五金件向前沖,進而確保五金件能夠從下料口212落入下方包裝帶的腔內。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