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潤滑油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便捷潤滑油桶,屬于潤滑油桶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大型車輛由于其長時間不停的工作,其各個零件之間需要使用大量的潤滑油來保證各個零件的壽命,以至于大型車輛擁有者會大量的購買桶裝潤滑油來使用,但現有的潤滑油桶的桶蓋上不設置氣孔,所以出油口在倒油的時候,空氣也需要由出油口進入,會攪亂流出的潤滑油,使潤滑油特別不好倒;現有的桶蓋往往通過螺紋與通身進行連接,當螺紋沾上油且氣溫非常冰冷使油的粘度提高時,桶蓋非常難以從桶身上擰下來,如果需要擰下來時非常不方便,而且通過螺紋連接在螺紋上沾上潤滑油并受到顛簸時,十分容易將緊密咬合的螺紋震松開;桶蓋的出油口一般設有蓋,蓋與出油口通過螺紋連接,蓋上設有環形提手,但環形提手與蓋之間僅通過一根連接臂連接,并與出油口和蓋之間設有多跟連接筋,當拉斷連接筋通過連接臂來旋轉蓋時,一點受力旋轉非常不方便,桶上往往設有環形槽,以便于不適合通過提手提起時,可以通過環形槽將桶身提起,但天冷塑料材質較脆時或桶內液體太重時,環形槽壁可能會被提至斷裂,非常不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捷潤滑油桶,可以使出油口順暢的出油,桶蓋容易取下且不易在外界顛簸下松動,蓋上的環形提手在拉斷連接筋后,可以為旋轉蓋起到增大力臂的作用,桶身的環形槽不易斷裂。
[000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便捷潤滑油桶,包括桶蓋和桶,桶蓋包括伸縮出油口,桶上設有提手,桶蓋上設有氣孔,氣孔上設有氣孔蓋,氣孔蓋通過螺紋與氣孔連接,出油口上設有蓋,蓋通過螺紋與出油口連接,蓋上設有圓環形提手,圓環形提手分別通過兩根對稱的連接臂與蓋連接,以及通過連接筋與出油口連接,蓋側面設有抓手,抓手底部依次通過封條連接,封條的首和尾連接,桶身頸部設有以梯形為草圖環形拉伸的環形槽,環形槽上均勻分布錐臺型凹陷,且環形槽內壁與桶身之間設有加強筋。
[0005]所述的便捷潤滑油桶,當需要倒油時,只需要通過圓環形提手拉斷連接筋,使除圓環形提手與蓋通過連接臂連接的部分可以被拉起,通過拉起部分用力,來增大力臂,使蓋非常容易被擰開,提高了方便程度,將蓋擰下后,將氣孔上的氣孔蓋取下,可提起潤滑油桶進行倒油,空氣會由氣孔進入桶內,保證了壓力的平衡,潤滑油可以順暢的流出;采用了抓手設計,使用8個到12個抓手,向外拉抓手即可打開桶蓋,非常方便,且不需要擔心天冷時潤滑油黏住螺紋,抓手可以扣住桶上的橫沿,且抓手底部均通過封條連接,當桶未開封時,封條未被撕下,且封條首尾連接,抓手無法被向外拉,也就避免了桶蓋在顛簸中脫落的問題,環形槽上設置了錐臺形凹陷,使環形槽空心部分減短,且設置了加強筋,使手指伸入并將桶提起后,大大的縮短了力臂,使環形槽不會輕易達到斷裂點,大大的提高了強度,避免了提取時環形槽斷裂。
[0006]所述的便捷潤滑油桶,出油口內設有封口層,封口層設有扇形開口,封口層頂部設有旋轉層,旋轉層通過轉軸與封口層連接,旋轉層形狀與封口層相對應,旋轉層上設有扇形開口 B,扇形開口 B形狀與扇形開口相對應。可以通過旋轉旋轉層,來調整扇形開口 B和扇形開口重合度,來調節進氣速度,從而控制出油量,使油可以順暢的流出,且可以按需要調節流量,進一步提高了順暢出油的能力。
[0007]所述的便捷潤滑油桶,封口層與氣孔連接處設有環形凹陷,延伸到扇形開口兩端設有“V”型開口。當不需要控制出油量時,可通過環形凹陷將封口層以及與其連接的旋轉層一同撕掉,將進氣孔全部放開,方便放油。
[0008]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為:
[0009]所述的便捷潤滑油桶,當需要倒油時,只需要通過圓環形提手拉斷連接筋,使除圓環形提手與蓋通過連接臂連接的部分可以被拉起,通過拉起部分用力,來增大力臂,使蓋非常容易被擰開,提高了方便程度,將蓋擰下后,將氣孔上的氣孔蓋取下,可提起潤滑油桶進行倒油,空氣會由氣孔進入桶內,保證了壓力的平衡,潤滑油可以順暢的流出;采用了抓手設計,使用8個到12個抓手,向外拉抓手即可打開桶蓋,非常方便,且不需要擔心天冷時潤滑油黏住螺紋,抓手可以扣住桶上的橫沿,且抓手底部均通過封條連接,當桶未開封時封條未被撕下,且封條首尾連接,抓手無法被向外拉,也就避免了桶蓋在顛簸中脫落的問題,環形槽上設置了錐臺形凹陷,使環形槽空心部分減短,且設置了加強筋,使手指伸入并將桶提起后,大大的縮短了力臂,使環形槽不會輕易達到斷裂點,大大的提高了強度,避免了提取時環形槽斷裂。
[0010]所述的封口層,可以通過旋轉旋轉層,來調整扇形開口 B和扇形開口重合度,來調節進氣速度,從而控制出油量,使油可以順暢的流出,且可以按需要調節流量,進一步提高了順暢出油的能力。
[0011]所述的環形凹陷,當不需要控制出油量時,可通過環形凹陷將封口層以及與其連接的旋轉層一同撕掉,將進氣孔全部放開,方便放油。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主視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俯視圖。
[0014]圖中:1、出油口 ;2、桶蓋;3、氣孔;4、氣孔蓋;5、蓋;6、圓環形提手;7、連接臂;8、連接筋;9、抓手;10、封條;11、桶;12、提手;13、環形槽;14、錐臺型凹陷。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16]實施例1: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便捷潤滑油桶,包括桶蓋2和桶11,桶蓋2包括伸縮出油口 1,桶11上設有提手12,桶蓋2上設有氣孔3,氣孔3上設有氣孔蓋4,氣孔蓋4通過螺紋與氣孔3連接,出油口 I上設有蓋5,蓋5通過螺紋與出油口 I連接,蓋5上設有圓環形提手6,圓環形提手6分別通過兩根對稱的連接臂7與蓋5連接,以及通過連接筋8與出油口 I連接,蓋5側面設有抓手9,抓手9底部依次通過封條10連接,封條10的首和尾連接,桶I身頸部設有以梯形為草圖環形拉伸的環形槽13,環形槽13上均勻分布錐臺型凹陷14,且環形槽13內壁與桶身之間設有加強筋。
[0017]實施例2:在實施例1所述的結構基礎上,出油口 I內設有封口層,封口層設有扇形開口,封口層頂部設有旋轉層,旋轉層通過轉軸與封口層連接,旋轉層形狀與封口層相對應,旋轉層上設有扇形開口 B,扇形開口 B形狀與扇形開口相對應。
[0018]實施例3:在實施例2所述的結構基礎上,封口層與氣孔連接處設有環形凹陷,延伸到扇形開口兩端設有“V”型開口。
[0019]操作步驟與工作原理:
[0020]所述的便捷潤滑油桶,當需要倒油時,只需要通過圓環形提手6拉斷連接筋8,使除圓環形提手6與蓋5通過連接臂7連接的部分可以被拉起,通過拉起部分用力,來增大力臂,使蓋5非常容易被擰開,提高了方便程度,將蓋5擰下后,將氣孔3上的氣孔蓋4取下,可提起潤滑油桶進行倒油,空氣會由氣孔3進入桶內,保證了壓力的平衡,潤滑油可以順暢的流出;采用了抓手設計,使用8個到12個抓手,向外拉抓手9即可打開桶蓋2,非常方便,且不需要擔心天冷時潤滑油黏住螺紋,抓手9可以扣住桶上的橫沿,且抓手9底部均通過封條10連接,當桶未開封時,封條10未被撕下,且封條10首尾連接,抓手9無法被向外拉,也就避免了桶蓋2在顛簸中脫落的問題,環形槽上設置了錐臺形凹陷,使環形槽空心部分減短,且設置了加強筋,使手指伸入并將桶提起后,大大的縮短了力臂,使環形槽不會輕易達到斷裂點,大大的提高了強度,避免了提取時環形槽斷裂。
【主權項】
1.一種便捷潤滑油桶,包括桶蓋和桶,桶蓋包括伸縮出油口(I),桶上設有提手,其特征在于,桶蓋⑵上設有氣孔(3),氣孔(3)上設有氣孔蓋(4),氣孔蓋(4)通過螺紋與氣孔(3)連接,出油口⑴上設有蓋(5),蓋(5)通過螺紋與出油口(I)連接,蓋(5)上設有圓環形提手出),圓環形提手(6)分別通過兩根對稱的連接臂(7)與蓋(5)連接,以及通過連接筋⑶與出油口⑴連接,蓋(5)側面設有抓手(9),抓手(9)底部依次通過封條(10)連接,封條(10)的首和尾連接,桶身頸部設有以梯形為草圖環形拉伸的環形槽,環形槽上均勻分布錐臺型凹陷,且環形槽內壁與桶身之間設有加強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潤滑油桶,其特征在于,出油口(I)內設有封口層,封口層設有扇形開口,封口層頂部設有旋轉層,旋轉層通過轉軸與封口層連接,旋轉層形狀與封口層相對應,旋轉層上設有扇形開口 B,扇形開口 B形狀與扇形開口相對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潤滑油桶,其特征在于,封口層與氣孔(3)連接處設有環形凹陷,延伸到扇形開口兩端設有“V”型開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便捷潤滑油桶,屬于潤滑油桶領域,包括桶蓋和桶,桶蓋包括伸縮出油口,桶上設有提手,桶蓋上設有氣孔,氣孔上設有氣孔蓋,氣孔蓋通過螺紋與氣孔連接,出油口上設有蓋,蓋通過螺紋與出油口連接,蓋上設有圓環形提手,圓環形提手分別通過兩根對稱的連接臂與蓋連接,以及通過連接筋與出油口連接,蓋側面設有抓手,抓手底部依次通過封條連接,封條的首和尾連接,桶身頸部設有以梯形為草圖環形拉伸的環形槽,環形槽上均勻分布錐臺型凹陷,且環形槽內壁與桶身之間設有加強筋,可以使出油口順暢的出油,桶蓋容易取下且不易在外界顛簸下松動,蓋上的環形提手在拉斷連接筋后,可以為旋轉蓋起到增大力臂的作用,桶身的環形槽不易斷裂。
【IPC分類】B65D25-28, B65D1-12, B65D51-16, B65D1-40
【公開號】CN204606417
【申請號】CN201520132753
【發明人】韓衛
【申請人】山東龍海石化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2日
【申請日】2015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