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新型塑料提手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098084閱讀:691來源:國知局
一種新型塑料提手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塑料提手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提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金屬提手,由鐵絲或鋼絲變成弧形,其上套有一個塑料套管,這種鐵制產品易生銹,或是在折彎時鍍層易脫落而生銹,當容器灌裝化工產品時,金屬提手易與產品發生化學反應,影響美觀和使用性能;另外,塑料套管容易在提手上滑來滑去,使用極為不方便;另外一種是單個注塑零部件形式的塑料提手,此種提手往往力學結構差,握感不好,加強筋等結構均裸露在外面,美觀性欠佳。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基于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制造簡便、安裝方便、適用性廣泛、手感、觀感倶佳的新型塑料提手連接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塑料提手連接結構,包括套管和提手,所述提手具有提手帶和卡扣,
[0005]所述套管的內壁設有成型凸起和若干道內凸的卡合筋,
[0006]所述提手通過第一轉動連接組件與容器相連,
[0007]所述第一轉動連接組件包括相互卡合的卡扣和容器上的連接部,
[0008]所述提手帶的中段具有提手加固結構,該提手加固結構包括垂直提手的若干擋片,擋片之間具有與提手帶成一定角度的豎壁,且設有若干道與套管上卡合筋相互卡合的卡合槽,卡合筋與卡合槽相互卡合形成第二轉動連接組件,卡合槽的兩側設有槽邊筋,
[0009]該提手加固結構兩端具有外加強筋,外加強筋與擋片形成提手的加強結構。
[0010]提手通過第一轉動連接組件與容器相連具有如下優點:產品在靜置時,提手可以自然垂落于容器側邊,不會阻礙堆碼;提運時,提手可以通自然擺動,握感舒適;傾倒時,容器可自由旋轉,使用方便。
[0011]豎壁、擋片、槽邊筋等加強結構,可以強化提手帶的力學性能,同時被設置在套管內,不影響美觀。
[0012]第二轉動連接組件在裝配時充分利用套管注塑成型后的收縮原理:套管注塑成型并脫模后,由于塑料制品存在后收縮特性,管內卡合筋尺寸大于冷卻定型尺寸,此時將套管立即套裝在已經冷卻定型的提手帶相應裝配位置,等待套管冷卻定型后,即實現兩者卡合,且不易脫落。
[0013]考慮套管注塑成型后的脫模方便,套管的內壁設置成型凸起,保證足夠的脫模角度。
[0014]進一步地,所述卡扣為凸起,所述凸起在中心或偏心位置通過連接柱連在提手帶上,相應地,連接部為容納該凸起的槽孔。凸起為圓形時多采用中心對稱設置;卡扣向提手帶外偏心,第一連接安裝方便;卡扣向提手帶內偏心,則可強化第一連接的載荷強度。
[0015]更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柱設置有工藝孔,以便降低柱體壁厚減少縮痕。
[0016]進一步地,所述卡扣為孔,相應地,連接部為插入該孔的凸塊。
[0017]進一步地,所述卡合槽具有兩道。套管具有一道或兩道卡合筋時可方便成型,三道及以上則成型難度相對增加,選用兩道即可強化卡合牢度,降低脫落風險,又可易于成型制造。
[0018]更進一步地,所述槽邊筋配置有缺口。設置缺口,便于套管裝配。
[0019]進一步地,所述提手帶與豎壁通過內加強筋強化,內加強筋隨機分布于提手帶與豎壁形成的腔室內。內加強筋的個數和分布可以根據提手帶制作簡便性和牢固性方面做調整。
[0020]進一步地,所述內加強筋與擋片、內加強筋與槽邊筋之間設有通孔。通孔既可節省材料,又可有效避免縮痕。
[0021]進一步地,所述提手帶為扇形截面,提手帶的兩端為寬端部,寬端部上布置若干橫向或豎向提手帶加強筋。扇面截面及加強筋均有強化載荷的作用。
[0022]進一步地,所述套管表面設有防滑圈。設置防滑圈,可以增加握感,防滑脫,并可增加美感。
[002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4]1.提手通過第一轉動連接組件與容器相連:產品在靜置時,提手可以自然垂落于容器側邊,不會阻礙堆碼;提運時,提手可以通自然擺動,握感舒適;傾倒時,容器可自由旋轉,使用方便;
[0025]2.豎壁、擋片、槽邊筋等加強結構,可以強化提手帶的力學性能,同時被設置在套管內,不影響美觀;
[0026]3.第二轉動連接組件在裝配時充分利用套管注塑成型后的收縮原理實現兩者卡合,且不易脫落。
[0027]4.套管的內壁設有的成型凸起,套管注塑成型后脫模方便。
【附圖說明】
[002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2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30]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31]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4是圖3中套管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5是圖3中提手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6是圖5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35]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提手上內加強筋另一種分布形式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36]圖8是圖7中E-E處的斷面圖。
[0037]圖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38]圖10是圖9中套管的結構示意圖。
[0039]圖11是圖9中H-H處的斷面圖。
[0040]圖12是圖9中H' -H'處的斷面圖。
[0041]圖13是圖9中提手的結構示意圖。
[0042]圖14是本實用新型中套管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0043]圖15是本實用新型中第一轉動連接組件的第一種形式的裝配圖。
[0044]圖16是本實用新型中第一轉動連接組件的第二種形式的裝配圖。
[0045]圖17是圖16基礎上卡扣向提手帶內偏心的結構圖。
[0046]圖18是圖16基礎上卡扣向提手帶外偏心的結構圖。
[0047]圖19是圖16基礎上凸起為非圓形的裝配圖。
[0048]圖20是圖19基礎上卡扣向提手帶外偏心的結構圖。
[0049]圖21是圖19基礎上卡扣向提手帶內偏心的結構圖。
[0050]圖中:1.套管,2.提手,3.第一轉動連接組件,4.連接部,5.第二轉動連接組件,
1-1.內壁,1-2.卡合筋,1-3.防滑圈,1-4.成型凸起,2-1.提手帶,2-2.卡扣,2-3.擋片,
2-4.外加強筋,2-5.豎壁,2-6.卡合槽,2-7.槽邊筋,2-8.內加強筋,2-9.通孔,2-11.寬端部,2-12.缺口,2-2-1.凸起,2-2-2.孔,2-2-3.連接柱,2-2-4.工藝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51]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52]如圖1?2所示,一種新型塑料提手連接結構,包括套管I和提手2,提手2具有提手帶2-1和卡扣2-2,提手帶2-1為扇形截面,提手帶2-1的兩端為寬端部2-11,寬端部2-11上布置若干橫向或豎向提手帶加強筋。
[0053]實施例1
[0054]如圖1?8所示,套管I的內壁1-1設有成型凸起1-4和一道內凸的卡合筋1_2,提手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