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溜井探測設備升降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溜井探測設備升降裝置,屬于無軌道升降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包括托盤、光電管陣等;托盤上設有兩組光電管陣,其光線接受端面向上;托盤上設置有風機Ⅰ、風機Ⅱ,風機Ⅰ靠托盤周邊設置;風機Ⅱ設置于托盤相互垂直的兩條直徑上;牽引繩一端固定于托盤上,另一端繞過定滑輪后與卷揚機卷筒相連;定滑輪固定在支架上;聚光發光管為兩個,設置于固定桿的一個端部,其發光斷面向下,并與托盤上的兩組光電管陣對應;固定桿的另一端固定于支架上。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采用光電探測,風力驅動校正使得托盤和置于其上的探測設備在下行或上升過程中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從而有利于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及保證探測設備的安全。
【專利說明】
一種溜井探測設備升降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探測設備升降裝置,特別是一種溜井探測設備升降裝置,屬于無軌道升降技術。
【背景技術】
[0002]礦石溜井是地下采礦作業中利用礦石自重將其由高水平向底水平匯集運搬的常用設施,通常,各階段(或分段)的采出礦石通過分支溜井下放匯集到主溜井,再通過運輸、提升設備將礦石運送到地表。
[0003]通常情況下,礦石在溜井內的運移過程中,會對井壁產生較大的沖擊破壞,其破壞的形式多為位于主溜井壁上的分支溜井出口不斷受到運動礦石的沖刷破壞并塌落擴大、分支溜井出口對面下部一定距離的主溜井壁受到來自分支溜井的礦石的沖擊荷載破壞,從而引起其上部失穩,逐漸垮落破壞,并逐漸向周邊擴大,以致形成較大的塌落空區,甚至貫穿到周邊其它工程,因而嚴重影響礦石的正常運輸和生產安全。
[0004]了解溜井的運行狀況及破壞狀態,目前多采用三維激光掃描儀測量溜井的空間形態,在淺井條件下,通常采用接桿或簡單吊繩方法將探測儀器送到指定位置,但對于過百米或數百米的溜井,一方面由于儀器在探測過程中的穩定性難以保證,另一方面過長的接桿的重量使之難以操作。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溜井探測設備升降裝置,該裝置在深溜井探測情況下,能保證探測設備在升降探測過程中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0006]本實用新型所述溜井探測設備升降裝置包括托盤1、光電管陣2、牽引繩3、風機14、風機Π 5、聚光發光管6、固定桿7、定滑輪8、支架9;托盤I上設有兩組光電管陣2,其光線接受端面向上;托盤I上設置有風機14、風機Π 5,風機14靠托盤I周邊設置,其風向為托盤I的圓周切向,用于阻止托盤I繞垂直軸旋轉;風機Π 5設置于托盤I相互垂直的兩條直徑上,其風向與直徑方向一致,用于阻止托盤I向溜井壁擺動;牽引繩3—端固定于托盤I上,另一端繞過定滑輪8后與卷揚機卷筒11相連;定滑輪8固定在支架9上;聚光發光管6為兩個,設置于固定桿7的一個端部,其發光斷面向下,并與托盤I上的兩組光電管陣2對應;固定桿7的另一端固定于支架9上;托盤I的下方固定有探測設備13。
[0007]優選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牽引繩3可采用雙繩,也可采用單繩。
[0008]優選的,本實用新型所述光電管陣2可布滿整個托盤I。
[0009]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裝置工作時,安裝有探測儀器13的托盤I通過卷揚機卷筒11和牽引繩3升降于井筒12中時,通過檢測托盤I上的光電管陣2中哪一個光電管接受到上部聚光發光管6發出的集光,判斷托盤I是否偏離初始中心軸,若有偏離,則驅動相應風機工作,通過風力反力,糾正偏移,若托盤I為繞中心軸旋轉偏移,啟動風機14,若托盤I為偏離中心軸擺動,則啟動風機Π5,且風向均與偏移方向相同,通過4個風機的不同風向和風力組合,達到使得托盤I及其探測儀器在工作過程中,始終處于初始中軸線上。
[0010]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光電檢測定位和風機控制系統為現有成熟技術。
[0011 ] 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適用于垂直深溜井探測。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光電定位檢測和風機反力作用,使得托盤和置于其上的探測設備在下行或上升過程中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從而有利于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及保證探測設備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裝置的全局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裝置托盤部分示意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上部分裝置示意圖。
[0016]圖4是本實用新型裝置單繩牽引方案示意圖。
[0017]圖中各標號:1-托盤,2-光電管陣,3-牽引繩,4-風機I,5-風機Π,6_聚光發光管,7-固定桿,8-定滑輪,9-支架,I O-滑輪軸、11 -卷揚機卷筒、12-井筒、13-探測儀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所述內容。
[0019]實施例1
[0020]本實用新型所述溜井探測設備升降裝置包括托盤1、光電管陣2、牽引繩3、風機14、風機Π 5、聚光發光管6、固定桿7、定滑輪8、支架9;托盤I上設有兩組光電管陣2,其光線接受端面向上;托盤I上設置有風機14、風機Π 5,風機14靠托盤I周邊設置,其風向為托盤I的圓周切向,用于阻止托盤I繞垂直軸旋轉;風機Π 5設置于托盤I相互垂直的兩條直徑上,其風向與直徑方向一致,用于阻止托盤I向溜井壁擺動;牽引繩3—端固定于托盤I上,另一端繞過定滑輪8后與卷揚機卷筒11相連;定滑輪8固定在支架9上;聚光發光管6為兩個,設置于固定桿7的一個端部,其發光斷面向下,并與托盤I上的兩組光電管陣2對應;固定桿7的另一端固定于支架9上,托盤I的下方固定有探測設備13;所述牽引繩3采用雙繩,如圖1?4所示。
[0021]實施例2
[0022]本實用新型所述溜井探測設備升降裝置包括托盤1、光電管陣2、牽引繩3、風機14、風機Π 5、聚光發光管6、固定桿7、定滑輪8、支架9;托盤I上設有光電管陣2,光電管陣2布滿整個托盤I,其光線接受端面向上;托盤I上設置有風機14、風機Π 5,風機14靠托盤I周邊設置,其風向為托盤I的圓周切向,用于阻止托盤I繞垂直軸旋轉;風機Π5設置于托盤I相互垂直的兩條直徑上,其風向與直徑方向一致,用于阻止托盤I向溜井壁擺動;牽引繩3—端固定于托盤I上,另一端繞過定滑輪8后與卷揚機卷筒11相連;定滑輪8固定在支架9上;聚光發光管6為兩個,設置于固定桿7的一個端部,其發光斷面向下,并與托盤I上的兩組光電管陣2對應;固定桿7的另一端固定于支架9上,托盤I的下方固定有探測設備13。本實施例所述牽引繩3采用單繩;所述托盤I采用具有較大比重的材料(如鋼材),以增加裝置的穩定性。
【主權項】
1.一種溜井探測設備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盤(1)、光電管陣(2)、牽引繩(3)、風機1(4)、風機Π (5)、聚光發光管(6)、固定桿(7)、定滑輪(8)、支架(9);托盤(I)上設有兩組光電管陣(2),其光線接受端面向上;托盤(I)上設置有風機1(4)、風機Π (5),風機1(4)靠托盤(I)周邊設置,其風向為托盤(I)的圓周切向;風機Π (5 )設置于托盤(I)相互垂直的兩條直徑上,其風向與直徑方向一致;牽引繩(3)—端固定于托盤(I)上,另一端繞過定滑輪(8)后與卷揚機卷筒(11)相連;定滑輪(8)固定在支架(9)上;聚光發光管(6)為兩個,設置于固定桿(7)的一個端部,其發光斷面向下,并與托盤(I)上的兩組光電管陣(2)對應;固定桿(7)的另一端固定于支架(9)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溜井探測設備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牽引繩(3)可采用雙繩,也可采用單繩。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溜井探測設備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光電管陣(2)可布滿整個托盤(I)。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溜井探測設備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托盤(I)的下方固定有探測設備(13)。
【文檔編號】B66D3/04GK205472402SQ201620031483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4日
【發明人】候克鵬, 李心, 李心一
【申請人】昆明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