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電梯對重后置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889640閱讀:681來源:國知局
一種電梯對重后置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梯對重后置裝置,轎廂反繩輪設置于電梯轎廂底部,鋼絲繩的第一自由端固定電梯井道頂部,然后延伸纏繞在對重系統及曳引機,繼續延伸纏繞至導向輪組,繼續延伸纏繞至轎廂反繩輪,最后返回固定到所述電梯井道頂部,由于轎廂反繩輪安裝在電梯轎廂底部,更好的降低了電梯頂層距井道頂部的高度方向的垂直距離,降低對重后置時電梯對頂層高度的要求。本實用新型的電梯對重后置裝置,合理安裝布局導向輪組的位置、節省動力、提高了電梯的產品市場競爭力。
【專利說明】
一種電梯對重后置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梯對重后置方案,特別涉及一種電梯對重后置裝置。【背景技術】
[0002]對重后置是將電梯的對重塊(平衡塊)布置在電梯轎廂的后側的一種布置方式。
[0003]常規的電梯對重后置是為了使電梯受力點盡量與電梯中心接近,電梯對重后置時需要在電梯轎廂頂上布置反繩輪,例如CN104709800A公開了一種用于電梯的曳引裝置,但是電梯對重后置時會導致電梯的頂層建筑高度偏大,在此,電梯的頂層高度是指電梯最頂層的水平面距離井道頂部的高度方向的垂直距離。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電梯對重后置裝置,實現解決電梯對重后置時,電梯頂層建筑高度偏大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6]提供一種電梯對重后置裝置,包括鋼絲繩、電梯轎廂、對重系統、曳引機、導向輪組、轎廂反繩輪、電梯井道,其中,
[0007]所述轎廂反繩輪設置于電梯轎廂底部;
[0008]所述鋼絲繩的第一自由端固定電梯井道頂部,然后延伸纏繞在對重系統及曳引機,繼續延伸纏繞至導向輪組,繼續延伸纏繞至轎廂反繩輪,最后返回固定到所述電梯井道頂部。
[0009]進一步的,上述電梯對重后置裝置中,所述轎廂反繩輪的數量為2個。[〇〇1〇]進一步的,上述電梯對重后置裝置中,2個轎廂反繩輪按預設間隔設置。
[0011]進一步的,上述電梯對重后置裝置中,所述導向輪組包括下導輪、上導輪,其中,
[0012]所述下導輪設于電梯轎廂與曳引輪之間的電梯井道垂直空間的底部,所述上導設于電梯轎廂與下導輪之間的電梯井道垂直空間的頂部。
[0013]進一步的,上述電梯對重后置裝置中,還包括:
[0014]設置于曳引機上的曳引輪,所述曳引輪通過鋼絲繩與曳引機連接;
[0015]設置于對重系統上的對重反繩輪,所述對重反繩輪通過鋼絲繩與對重系統連接。
[0016]進一步的,上述電梯對重后置裝置中,所述下導輪的數量為2個。
[0017]進一步的,上述電梯對重后置裝置中,2個下導輪按預設間隔設置。
[0018]進一步的,上述電梯對重后置裝置中,所述上導輪的數量為2個。
[0019]進一步的,上述電梯對重后置裝置中,2個上導輪按預設間隔設置。
[0020]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轎廂反繩輪設置于電梯轎廂底部,所述鋼絲繩的第一自由端固定電梯井道頂部,然后延伸纏繞在對重系統及曳引機,繼續延伸纏繞至導向輪組,繼續延伸纏繞至轎廂反繩輪,最后返回固定到所述電梯井道頂部,降低對重后置時電梯對頂層高度的要求,實現對重后置時將轎廂反繩輪布置在電梯轎廂底部,合理安裝布局導向輪組的位置,節省動力,提高了電梯的產品市場競爭力。【附圖說明】
[0021]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所作的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〇〇2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繞繩示意圖;[〇〇2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平面圖;[〇〇24]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立視圖;[〇〇25]圖4為圖3的剖視圖。
[0026]標號說明:1-曳引輪,2-下導輪,3-上導輪,4-轎廂反繩輪,5-對重反繩輪,6-鋼絲繩,7-電梯轎廂,8-對重系統,9-曳引機,10-導向輪組,11-電梯井道。【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0028]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梯對重后置裝置,包括鋼絲繩6、電梯轎廂7、對重系統8、曳引機9、導向輪組10、轎廂反繩輪4、電梯井道11,其中,
[0029]轎廂反繩輪4設置于電梯轎廂7底部,由于轎廂反繩輪4安裝在電梯轎廂7底部,更好的降低了電梯頂層距電梯井道11頂部的高度方向的垂直距離,降低對重后置時電梯對頂層高度的要求;
[0030]鋼絲繩6的第一自由端固定電梯井道11頂部,然后延伸纏繞在對重系統8及曳引機 9,繼續延伸纏繞至導向輪組,繼續延伸纏繞至轎廂反繩輪4,最后返回固定到電梯井道11頂部,合理的繞線方式,節省動力,提高市場競爭力。
[0031]優選的,如圖1、2所示,轎廂反繩輪4的數量為2個,增強電梯轎廂7升降運動的穩定性。
[0032]優選的,如圖1、2所示,2個轎廂反繩輪4按預設間隔設置,由于2個轎廂反繩輪4之間的合理間隔設置,起到節省動力的效果。
[0033]優選的,如圖1、2、4所示,導向輪組10包括下導輪2、上導輪3,其中,
[0034]下導輪2設于電梯轎廂7與曳引輪1之間的電梯井道11垂直空間的底部,上導輪3設于電梯轎廂7與下導輪2之間的電梯井道11垂直空間的頂部,合理安裝布局導向輪組的位置,節省動力。
[0035]優選的,如圖3、4所示,還包括設置于曳引機9上的曳引輪1,曳引輪1通過鋼絲繩6 與曳引機9連接,設置于對重系統8上的對重反繩輪5,對重反繩輪5通過鋼絲繩6與對重系統 8連接,由于曳引輪1 一端連著電梯轎廂7側的鋼絲繩6的獨特繞線方法有效避開轎廂投影面 (轎廂上下方),同時曳引機9有效避開電梯轎廂7的投影面(轎廂上下方),實現對重后置時將轎廂反繩輪4布置在電梯轎廂7底部,降低對重后置時電梯對頂層高度的要求。
[0036]優選的,如圖1所示,下導輪2的數量為2個,由于鋼絲繩6在下導輪2上水平滑動,使得鋼絲繩6更加順滑平穩的滑動。
[0037]優選的,如圖1所示,2個下導輪2按預設間隔設置,合理的設置2個下導輪的間隔, 起到節省動力的效果。
[0038]優選的,如圖1所示,上導輪3的數量為2個,由于鋼絲繩6在上導輪3上水平滑動,使得鋼絲繩6更加順滑平穩的滑動。[〇〇39]優選的,如圖1所示,2個上導輪3按預設間隔設置,合理的設置2個上導輪的間隔, 達到節省動力的效果。
[004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中,轎廂反繩輪設置于電梯轎廂底部,鋼絲繩的第一自由端固定電梯井道頂部,然后延伸纏繞在對重系統及曳引機,繼續延伸纏繞至導向輪組,繼續延伸纏繞至轎廂反繩輪,最后返回固定到所述電梯井道頂部,由于轎廂反繩輪安裝在電梯轎廂底部,更好的降低了電梯頂層距井道頂部的高度方向的垂直距離,降低對重后置時電梯對頂層高度的要求,合理安裝布局導向輪組的位置,節省動力,提高市場競爭力。[0041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申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申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申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申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申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0042]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涵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此外,顯然“包括”一詞不排除其他單元或步驟,單數不排除復數。裝置權利要求中陳述的多個單元或裝置也可以由一個單元或裝置通過軟件或者硬件來實現。第一,第二等詞語用來表示名稱,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順序。
【主權項】
1.一種電梯對重后置裝置,包括鋼絲繩(6)、電梯轎廂(7)、對重系統(8)、曳引機(9)、導 向輪組、轎廂反繩輪(4 )、電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轎廂反繩輪(4)設置于電梯轎廂(7)底部;所述鋼絲繩(6)的第一自由端固定電梯井道頂部,然后延伸纏繞在對重系統(8)及曳引 機(9),繼續延伸纏繞至導向輪組,繼續延伸纏繞至轎廂反繩輪(4),最后返回固定到所述電 梯井道頂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對重后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轎廂反繩輪(4)的數量 為2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梯對重后置裝置,其特征在于,2個轎廂反繩輪(4)按預設間隔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對重后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輪組包括下導輪 (2)、上導輪(3),其中,所述下導輪(2)設于電梯轎廂(7)與曳引輪(1)之間的電梯井道垂直空間的底部,所述 上導輪(3)設于電梯轎廂(7)與下導輪(2)之間的電梯井道垂直空間的頂部。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對重后置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曳引機(9)上的曳引輪(1),所述曳引輪(1)通過鋼絲繩(6)與曳引機(9)連接;設置于對重系統(8)上的對重反繩輪(5),所述對重反繩輪(5)通過鋼絲繩(6)與對重系 統(8)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梯對重后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導輪(2)的數量為2 個。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梯對重后置裝置,其特征在于,2個下導輪(2)按預設間隔設置。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梯對重后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導輪(3)的數量為2 個。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梯對重后置裝置,其特征在于,2個上導輪(3)按預設間隔設置。
【文檔編號】B66B11/00GK205575337SQ201620401377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5月6日
【發明人】周曉鋒, 何瀟
【申請人】馮克電梯(上海)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