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座位和靠背、起到隔板等功能的構造物的制造方法及用該方法制造的構造物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417876閱讀:39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座位和靠背、起到隔板等功能的構造物的制造方法及用該方法制造的構造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構造物及其制造方法。更詳細地說,本發明涉及具有膜構件和使該膜構件形成面地對其周緣的全部或一部分予以保持的膜保持構件、具有座位或靠背、起到隔板等功能的面的構造物及其制造方法。
(術語說明)本說明書中的“膜構件”,是包括實施構造物(產品)所謀求的構造物形成強度、發揮彈力的張力的柔軟性或一切原材料的“膜構件”,例如包括網紋或薄膜或布料、無紡布等。另外,在本說明書中,“熱收縮性”指通過加熱產生收縮的性質,包括至少形成目的面并產生這樣一種收縮該收縮產生使構造物發揮必要的彈力的張力。
背景技術
日本專利特開2001-78852中揭示了如下一種構造物101的制造方法其具有由網紋薄板構成的膜構件和對該膜構件的周緣進行保持的框狀的膜支承構件103,安裝在椅子的框架上起到椅子座位功能。在該制造方法中,如圖36所示,在將具有熱收縮性的膜構件102在無張力下或以比構造物所需張力還弱的張力固定在膜支承構件103上后,將從兩面加熱后的鋁板112壓接在膜構件102上進行加壓,由此對膜構件102進行加熱,使膜構件102收縮,給構造物101張力,發揮必要的彈力,并形成平坦的座面。
但是,在該方法中,由于通過將加熱后的鋁板112直接壓接在膜構件102上對膜構件102進行加熱,故會有膜構件102熔化、或使膜構件102的網紋圖樣產生不均等作為椅子的構造物其性能和外觀受損的問題。
另外,因接近或接觸鋁板112,故也有膜支承構件103也被同時加熱的情況。因此,存在著膜支承構件103產生熔化或變形、作為椅子構造物的強度和性能及外觀受損的問題。特別是,較多用作為膜支承構件103原材料的聚丙烯等樹脂因較低的低溫區域的熱量產生軟化,故容易變形。
另外,從人類工程學或美觀上的問題等出發,雖然有謀求將座面或靠背面等做成曲面的情況,但以往的膜構件102因熱收縮而向四面八方大致均勻地膨脹,故只要例如將框狀的膜支承構件103做成彎曲的形狀,就難以將膜構件102膨脹成所希望的曲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賦予膜構件必需的張力的加熱處理時不會損害膜支承構件或膜構件功能和外觀的構造物的制造方法及構造物。另外,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將膜構件做成所希望的曲面狀的構造物的制造方法及構造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第1技術方案是構造物的制造方法,該構造物具有膜構件和使該膜構件形成面地對其周緣的全部或一部分進行保持的膜支承構件,作為膜構件使用具有熱收縮性的彈性原材料,在無張力下或以比構造物所需的張力還弱的張力將膜構件固定在膜支承構件上,然后,將膜支承構件的溫度維持在比該膜支承構件的熔融溫度還低的低溫狀態,并將膜構件加熱,使膜構件熱收縮,賦予該膜構件張力,使構造物發揮必要的彈力。因此,由于加熱成不會使膜支承構件熔融而使膜構件熱收縮,故可防止對膜構件進行加熱時使膜支承構件熔化、變形的現象,防止構造物的性能例如強度或外觀受損的情況。
這里,最好利用配置在離開膜構件的位置的加熱用熱源進行膜構件的加熱。該場合,膜構件不接觸加熱用熱源,可防止膜構件熔化。尤其在膜構件是網紋的場合,可防止網紋圖樣產生不均的情況。因此,可防止構造物性能例如強度或外觀受損的情況。
另外,最好是,膜構件的加熱由加熱板進行,而該加熱板離開膜構件配置在膜構件的至少一個面上,且具有與熱收縮后的所述膜構件平行的加熱面。在該場合,從離開膜構件的位置由加熱板進行加熱,膜構件不與加熱板接觸,可防止膜構件熔化,當膜構件是網紋時,可防止網紋圖樣產生不均的現象,可防止構造物的性能例如強度或外觀受損的情況。
另外,還最好是,膜構件的加熱由離開膜支承構件配置的加熱板來進行。在該場合,加熱板的熱量難以通過加熱板與膜支承構件之間所形成的空隙傳遞到膜支承構件上,可主要僅對膜構件進行加熱,膜支承構件的溫度可加熱到小于熔融溫度并使膜構件產生熱收縮。
另外,最好是,隨著膜構件的收縮變形的進行而使加熱板向膜構件移動地進行膜構件的加熱。在該場合,在避免加熱板與膜構件接觸的同時,也可盡量使它們之間的距離接近,并在短時間內賦予膜構件必要的張力。
對膜構件進行加熱的加熱板最好是,其周緣部被向膜構件突出的隔熱部圍住。在該場合,由隔熱部防止自然對流熱量傳遞和放射傳熱,防止加熱板的熱量傳遞給膜支承構件,可主要對膜構件進行加熱,可將膜支承構件的溫度加熱成小于熔融溫度并使膜構件產生熱收縮。此外,由于可抑制熱量從加熱板的周緣部流向膜支承構件側,即,由于可降低加熱板的熱量損失,故可有效地進行膜構件的加熱。還有,可使加熱板的溫度均勻,可對膜構件進行均勻的加熱。再有,隔熱部起到隔板的作用,防止加熱板與膜構件接觸。
另外,膜構件與膜支承構件,膜構件在無張力下或以比構造物所需的張力還弱的張力被配置在對膜支承構件進行射出成形的模具內,在膜構件的緣部被配置在對膜支承構件進行成形的空腔內的狀態下,通過將可塑性樹脂射出到空腔內的插入成形,將膜構件固定在膜支承構件上。因此,由于在插入成形的期間將膜構件維持成伸張狀態,或在將膜構件安裝在模具內時不必賦予膜構件預張力,故不必設置賦予張力的裝置,可將制造裝置簡單化。另外,由于膜構件的緣部與膜支承構件一體化,不會露出,故不需要從膜支承構件上將膜構件切下的修剪作業,可減少作業工序,可減少制造構造物所需的膜構件的量。此外,由于膜構件的緣部與膜支承構件一體化,故可提高構造物的外觀。這里,通過形成膜支承構件的熱可塑性樹脂進行收縮,膜構件易松弛,但通過對膜構件加熱來消除該松弛,可使膜構件具有張力。
另外,本發明是,在將由通過插入成形被一體化的膜構件和膜支承構件所構成的構造物即插入成形物脫模后導入加熱爐內,對膜構件進行加熱,并使其進行熱收縮。因此,通過在加熱爐中對膜構件進行加熱,可用均勻的溫度加熱膜構件,使膜構件均勻收縮,可均勻地賦予張力。此外,由于間接對膜構件進行加熱,換言之,不直接將加熱后的構件按壓在膜構件上,故可防止膜構件熔化或在網紋圖樣上產生不均這種現象。并且,通過使用大型的加熱爐,也可一次性對多個構造物進行加熱,可大量生產構造物。
與被加熱處理的膜構件的融點相比,膜支承構件的融點也可相當低,也有低于膜構件的加熱處理溫度的情況。而且,作為膜支承構件,可使用融點比膜構件的熱收縮溫度高的熱可塑性樹脂,例如作為膜支承構件,可使用聚酯,作為膜構件,可使用彈性的聚酯。在該場合,由于無需將膜支承構件維持成比熔融溫度低的低溫狀態用的裝置,故即使將膜構件與膜支承構件一體化后的構造物連續裝入加熱爐對膜構件進行加熱處理,膜支承構件的溫度也小于熔融溫度,可防止膜支承構件熔化或變形,可有效地進行加熱處理作業。
本發明的構造物的制造方法中,構造物具有膜構件和使該膜構件形成面地對其周緣的全部或一部分進行保持的膜支承構件,作為膜構件,使用使同一加熱溫度下的熱收縮量不同的至少2種彈性原材料組合后的結構,在無張力下或以比構造物所需的張力還弱的張力將膜構件固定在膜支承構件上,然后對膜構件進行加熱,使膜構件產生熱收縮,賦予該膜構件張力,使構造物發揮必要的彈力,同時,利用膜構件的熱收縮量的差別使張力不均勻分布,將膜構件的面形成非平坦的例如曲面的三維的面。因此,利用膜構件的熱收縮量的差別,可將膜構件作成所需的曲面形狀。由此,從人類工程學或美觀上的問題等出發,可將座面或靠背面等作成優異的形狀,另外,可提高設計的自由度,并可提高構造物的外觀和性能。
這里,膜構件也可作成,應形成直線的方向的熱收縮量比應形成曲線的方向的熱收縮量大。在該場合,熱收縮量大的彈性原材料形成直線,受形成該直線的彈性原材料的限制,熱收縮量小的彈性原材料形成曲線,其結果,膜構件就形成曲面。
另外,可提供利用上述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構造物,在對膜構件賦予必要張力的加熱處理時,不會損害膜支承構件或膜構件的功能和外觀。而且,可提供這樣一種構造物其膜構件從人類工程學或美觀上這一點出發被伸張為優異的曲面。該構造物例如可用作為一般用椅子、辦公用椅子、作業用椅子、護理用椅子等所有椅子,進一步用作為自行車、二輪摩托車、四輪汽車、公共汽車等車輛的座位、靠背、托板、頭枕等,甚至用作為隔板或面板。
附圖的簡單說明

圖1A~圖1C是說明本發明構造物制造順序一例子的縱剖視圖,圖1A是在模具上設置有膜構件的狀態,圖1B是對膜構件實施加熱處理的狀態,圖1C表示加熱處理結束后的狀態。
圖2是表示將本發明的構造物作成椅子的座位的例子的一部分剖視立體圖。
圖3表示對膜構件進行加熱的加熱裝置的一例子,是表示加熱板上的熱源配置例子的大致俯視圖。
圖4是表示用隔熱性夾具主要對膜構件進行加熱的例子的大致中央剖視的側視圖。
圖5是表示用隔熱性夾具主要對膜構件進行加熱的另一例子的大致中央剖視的側視圖。
圖6是表示主要對膜構件進行加熱用的又一例子的大致主要剖視的側視圖。
圖7A~圖7C是表示本發明第2實施例的構造物制造順序一例子的縱剖視側視圖,圖7A是在模具上設置有膜構件的狀態,圖7B是對膜構件進行加熱處理的狀態,圖7C表示構造物制成后的狀態。
圖8是表示本發明第3實施例的構造物一例子的立體圖。
圖9A~9B表示將同一加熱溫度下的熱收縮量不同的2種彈性原材料予以組合而成的膜構件的一例子,圖9A表示縱向使用聚酯線、橫向使用彈性線的例子,圖9B表示縱向使用彈性線、橫向使用聚酯線的例子。
圖10A~10B表示將同一加熱溫度下的熱收縮量不同的2種彈性原材料予以組合而成的膜構件的另一例子,圖10A表示縱向配置彈性線、橫向交替配置彈性線和聚酯線的例子,圖10B表示縱向配置聚酯線、橫向交替配置彈性線和聚酯線的例子。
圖11是表示縱線和橫線配置密度關系的示圖,圖11A表示將縱線和橫線的密度作成相同時的例子,圖11B表示橫線的密度大于縱線的密度時的例子。
圖12是表示膜構件及膜支承構件固定裝置的另外形態的俯視圖,是省略了膜構件的一部分的示圖。
圖13是圖12的大致中央剖視的側視圖。
圖14是表示將構造物應用于椅子座位時安裝在椅子的框架上狀態的說明圖。
圖15A~15C是表示罩子構件的制造順序的縱剖側視圖,圖15A表示在模具上安裝構造物的狀態,圖15B表示將樹脂射出后的狀態,圖15C表示罩子構件一體化后的構造物制成后的狀態。
圖16A~16B是表示構造物澆口位置的一例子的俯視圖,圖16A表示膜支承構件的澆口位置,圖16B表示罩子構件的澆口位置。
圖17是表示另一截面形狀的構造物例子的橫剖視圖。
圖18A~18C是表示構造物制造順序的另一例子的縱剖視圖,圖18A表示在模具上放置了膜構件的狀態,圖18B表示將樹脂射出、形成膜支承構件的狀態,圖18C表示將上模取下后的狀態。
圖19A~19C是表示在圖18A~18C的工序中形成的構造物上對罩子構件連續地進行射出成形的工序的示圖,圖19A表示安裝罩子構件用的上模的狀態,圖19B表示將樹脂射出形成罩子構件的狀態,圖19C表示使從模具取出的罩子構件一體化后的構造物的縱剖視圖。
圖20A~20B是表示構造物制造順序的另一例子的縱剖視圖,圖20A表示對膜支承構件進行插入成形后的狀態,圖20B表示通過雙色射出成形對罩子構件進行成形的狀態。
圖21是表示將罩子構件粘接在膜支承構件上狀態的說明圖。
圖22是對截面為橢圓形的膜支承構件進行成形的模具的縱剖視圖。
圖23是表示由L形膜支承構件構成的構造物和椅子的腳框架的安裝關系的縱剖視圖。
圖24是表示空腔內膜構件與射出樹脂關系的一例子的說明圖。
圖25是表示空腔內膜構件與射出樹脂關系的另一例子的說明圖。
圖26是表示具有避讓部的膜構件的立體圖。
圖27是表示圖26的膜構件與射出樹脂關系的一例子的說明圖。
圖28是表示空腔內的圖26的膜構件與射出樹脂關系的另一例子的說明圖。
圖29是表示具有避讓部和流通孔的膜構件的立體圖。
圖30是表示在另外形狀的模具上安裝有膜構件的狀態的說明圖。
圖31是表示其他形狀的構造物一例子的縱剖側視圖。
圖32是表示膜構件與膜支承構件的另一固定結構的縱剖視圖。
圖33是表示另一形狀的構造物的縱剖側視圖。
圖34是表示又一形狀的構造物的縱剖側視圖。
圖35A~35B是表示又一其他形狀的構造物的縱剖側視圖,圖35A表示組合前,圖35B表示組合后。
圖36是表示以往構造物的制造方法的縱剖側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所示的最佳形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結構。
圖1表示本發明方法應用于椅子座位的制造的第1實施例。例如,如圖2所示,構成該椅子座位的構造物1包括膜構件2、和使該膜構件2形成面地對膜構件2的周緣一部分或全部進行保持的膜支承構件3,用來安裝在椅子的框架上例如腳框架等上起到椅子的構成零件例如座位的功能。在無張力下或以比構造物1所需的張力還弱的張力將該構造物1的膜構件2固定在膜支承構件3上后,僅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將膜支承構件3的溫度維持成比該膜支承構件3的熔融溫度還低的低溫狀態,并將膜構件2加熱成產生熱收縮的程度,使膜構件2熱收縮,賦予該膜構件2張力,使構造物1發揮必要的彈力。
在本實施例中,膜支承構件3作成具有依靠自身可支承膜構件2的張力的剛性的結構。即,即使膜支承構件3不安裝在其他構造物例如椅子的腳框架等上,作為構造物1也具有保持外形的剛性,以使膜構件2獲得必要的張力。因此,在將構造物1安裝在框架4上時,不必賦予膜構件2必要的張力,故可容易進行安裝作業。順便說一下,本實施例場合的膜構件2和對其全周緣進行保持的膜支承構件3的形狀作成大致矩形的板狀和大致矩形的框狀,但作為構造物1的形狀并不特別限定于此。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膜構件2例如使用聚酯線和彈性聚酯線的織物所構成的網紋薄板,例如商品名為戴野伏洛肋(ダイヤフロ一ラ東洋紡株式會社制)的網紋薄板。但是,膜構件2只要是具有熱收縮性的彈性原材料就可以,并不限定于該例子。通過將膜構件2作成網紋,可獲得高通氣性且乘坐心情良好的舒適的構造物1。另外,膜支承構件3為熱可塑性的合成樹脂制。形成膜支承構件3的熱可塑性樹脂最好采用例如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PP(聚丙烯)等的烯烴類樹脂。如本實施例所述,通過將膜支承構件3作成烯烴類樹脂制并將膜構件2作成聚酯制,若在它們的接合處不使用螺絲等,則不使構造物1分離也可原樣地進行再循環使用。座位所使用的構件,全部利用塑料或彈性體形成,不使用金屬零件,在廢棄時不必分開廢棄,可容易進行廢棄和再循環利用。但是,這種情況不是膜構件2和膜支承構件3的材料被限定于本實施例的例子的意思。
在本實施例中,在通過對膜支承構件3進行射出成形來成形這些膜構件2和膜支承構件3時,作為插入件裝入預先形成的膜構件2而被一體化。但是,膜構件2和膜支承構件3的固定方法并不限定于此。
插入成形例如如圖1A所示,在由將膜支承構件3和膜構件2插入成形用的上模7及下模8所構成的模具5內,將具有熱收縮性的膜構件2安裝成無張力或施加有比構造物1所需張力還弱的張力的狀態后,將模具閉合,通過向空腔6內射出熱可塑性樹脂并使其固化,對膜支承構件3進行成形。然后根據需要,將從模具中取出的插入成形件即構造物1安裝在支承座60上后,如圖1B所示,進行加熱處理,使膜構件2熱收縮,賦予張力,發揮構造物1的必要的彈力。
這里,在本實施例的下模8的空腔6內,設有在構造物1的膜支承構件3上形成上下方向的貫通孔9用的芯銷10。在將膜構件2安裝在模具5上時,膜構件2的緣部被各芯銷10插進后進行臨時固定定位。因此,即使不從模具5的外部對膜構件2進行支承,也可將周緣正確地定位,以被收納在空腔6內。另外,由于不必在模具5的外部設置對膜構件2進行支承的裝置,故可使制造裝置簡單化。而且,由于膜構件2的緣部不從空腔6內露出地與膜支承構件3一體化,故不必從膜支承構件3上對膜構件2進行修剪的修邊作業,可減少作業工序,可減少對構造物1進行制造所必需的膜構件2的量。此外,由于膜構件2的周緣11與膜支承構件3一體化,故可提高構造物1的外觀。
這里,由于膜構件2是網紋薄板,故在通過膜支承構件3的射出成形而將膜構件2一體化時使樹脂蔓延,以在網紋織物的線與線之間通過樹脂并覆蓋膜構件2。由此,預先形成的膜構件2與通過射出成形而形成的膜支承構件3一體化固定。
并且,在將射出到空腔6內的熱可塑性樹脂固化后,通過未圖示的突出裝置的動作,將作為構造物1的成形件從模具5中取出后,如圖1B所示,放置在加熱處理裝置的支承座60上。加熱處理是這樣進行的將膜支承構件3的溫度維持成比該膜支承構件3的熔融溫度還低的低溫狀態并加熱到使膜構件2產生熱收縮的程度。此時,在對膜支承構件3進行射出成形時,由于膜構件2的被上模7和下模8夾持的部分未被加熱到產生收縮的程度,故產生某種程度松弛。并且,由于膜支承構件3固化時產生收縮,故膜構件2的松弛更大。可通過加熱所產生的收縮來消除該松弛,并賦予規定的張力。
對加熱處理所用的膜構件2進行加熱的裝置53,在本實施例中使用例如通過電加熱器加熱的金屬制的加熱板。但是,加熱裝置53并不限定于該電加熱器的例子。例如,也可使用將熱風、蒸氣、光等作為加熱源的加熱裝置,也可不通過加熱板而直接將電加熱器的熱量施加在膜構件2上。
為使熱量不賦予膜支承構件3,加熱板53形成為比膜支承構件3的內側壁面所形成的內輪廓形狀較小的相似形狀,例如在本實施例的場合形成為四個角為圓形的矩形,且具有與通過熱收縮而張緊的膜構件2大致平行的加熱面。此時,可將膜構件2整體均勻加熱。但是,加熱板53的形狀并不限定于此。另外,對加熱板53進行加熱用的加熱器54最好設置成使加熱板53中的溫度分布均勻。例如,如圖3所示,將多個加熱器54等間隔配置在加熱板53上。由此,加熱板53中的溫度分布就均勻,就可均勻地對膜構件2整體進行加熱。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B所示,在膜構件2的表面側和背面側的兩面配置加熱板53。此時,可從膜構件2的表、背兩面同時加熱,同時使表面和背面收縮,因此不會產生變形或翹曲,且可在短時間內使膜構件2收縮,賦予必要的張力,使處理迅速化,是較佳的。另外,可使膜構件2的表面側和背面側的熱收縮量均勻,可賦予膜構件2均勻的張力。但是,加熱板53的配置不一定限于本實施例的例子。例如,也可僅在膜構件2的表、背面中的任一方配置加熱板53。另外,也可僅在膜構件2的表、背面中的任一方側配置加熱板53、在另一方側配置例如經鏡面加工后的金屬板等作為熱反射板,從該一方側通過加熱板53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從該另一方側利用熱反射板反射后的熱量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
這里,作為將膜支承構件3中的溫度維持成比該膜支承構件3的熔融溫度還低的低溫狀態、并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的措施,例如可舉出下面例子。作為第1措施是如圖1B所示,采用比膜支承構件3的內輪廓形狀小的相似形狀的加熱板53,且在加熱板53與膜支承構件3之間設有空隙L1。此時,因為空隙L1,加熱板53的熱量難以傳遞到膜支承構件3,可主要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可防止膜支承構件3熔化的現象。作為第2措施是如圖1B所示,設置從加熱板53的周緣部向膜構件2突出的作為隔熱部的隔熱板55。此時,利用隔熱板55來防止加熱板53的熱量通過自然對流傳熱而傳遞到膜支承構件3上,可主要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可防止膜支承構件3熔化。此外,由于可抑制熱量從加熱板53的緣部向膜支承構件3側流動,故在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時可有效地降低熱量損失。還有,由于隔熱板55防止來自周圍的冷氣的進入,故可使隔熱板55周圍的內側的加熱板53的溫度均勻,可均勻地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再有,隔熱板55起到隔板作用,防止加熱板53與膜構件2接觸。而對于隔熱板55,最好使用例如陶瓷等熱傳導率小的隔熱性材料,但并不限于這種材質。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為更可靠地防止加熱板53的熱量傳遞給膜支承構件3,設置隔熱板55并在隔熱板55與膜支承構件3之間設定空隙L1,但根據情況,也可是僅對某一方進行實施的結構。
作為將膜支承構件3中的溫度維持成比該膜支承構件3的熔融溫度還低的低溫狀態并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的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子。例如,也可使用由陶瓷等隔熱性材料構成的將膜支承構件3遮住的夾具,并在該狀態下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例如,如圖4所示的隔熱性夾具56被形成為與膜支承構件3對應的框狀,且可分成上側構件56a和下側構件56b。通過用上側構件56a和下側構件56b夾入膜支承構件3,將膜支承構件3覆蓋,僅框狀的膜支承構件3內側的膜構件2露出。此時,即使膜構件2的加熱溫度高于膜支承構件3的熔融溫度,也可利用隔熱性夾具56來防止膜支承構件3被加熱,故即使不對加熱裝置53實施特別的措施,也可僅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可防止膜支承構件3熔化。此外,也可設置使膜支承構件3的溫度下降的冷卻裝置。如圖5所示,也可使用在與膜構件2相對的位置設有加熱器54并在膜支承構件3的周圍具有冷卻裝置57的加熱裝置58,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冷卻裝置57是例如使冷卻水流動的冷卻水路。此時,利用冷卻裝置57使膜支承構件3周圍的溫度下降,將膜支承構件3中的溫度維持成比該膜支承構件3的熔融溫度還低的低溫狀態,并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
另外,作為加熱裝置53,在使用發生熱風、蒸氣和光等的裝置時,也可如圖6所示那樣,不與膜支承構件3接觸,而僅以膜構件2為對象吹出熱風或蒸氣,或照射光。此時,如圖6的虛線所示,在熱風、蒸氣和光等不與膜支承構件3接觸的范圍內,也可使加熱裝置53移動。當然,在使用圖4所示的隔熱性夾具56的場合,這種措施就不需要。另外,在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時,也可向膜支承構件3吹冷風。
這里,最好從離開膜構件2的位置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此時,可防止膜構件2與加熱板53接觸而產生熔化、或膜構件2的網紋圖樣產生不均的現象,可防止構造物的功能或外觀受損的情況。例如在本實施例中,在成為與膜構件2非接觸的位置配置加熱板53。但是,在作為椅子的構造物的強度上無性能下降之虞、且從外部看不到膜構件2的情況下,例如安裝覆蓋膜構件2的表皮構件時,也可在膜構件2的背面側等上使加熱板53與膜構件2接觸。例如,配置在膜構件2的背面側的下側加熱板53b也可配置在與膜構件2大致接觸的位置,換言之,也可配置在不對膜構件2進行推壓而與膜構件2接觸的位置。
另外,加熱裝置53最好是可移動的,以跟隨膜構件2的收縮變形。此時,盡量使加熱裝置53與膜構件2的距離短,可在短時間內賦予膜構件2必要的張力。例如,在本實施例中,使用為了接近膜構件2而伸長、為了離開膜構件2而收縮的伸縮自如的缸裝置59,將膜構件2的松弛突出的一側的、本實施例場合是配置在膜構件2表面側的上側加熱板53a支承成可升降。當然,在向膜構件2背面(內)側松弛那樣的場合,也可用缸裝置59使下側加熱板53a升降。如圖1B所示,在膜構件松弛的加熱初始階段,該缸裝置59不與膜構件2接觸而在離開膜構件2的位置對加熱板53進行支承,隨著加熱的進行使膜構件2的松弛消除,如圖1C所示,缸裝置59伸長,以使加熱板53接近膜構件2。加熱板53的移動控制,即缸裝置59的伸縮控制也可是自動或手動的任一種。自動控制時,預先求得例如加熱時間與膜構件2變形的相關關系,也可根據加熱時間使加熱板53移動,或者,也可預先設置對膜構件2與加熱板53的距離進行檢測的傳感器,根據該傳感器的輸出信號,使加熱板53移動,使膜構件2與加熱板53保持一定距離。另外,加熱板53的移動也可是階段性的即斷續的、或連續的任一種形式。例如在本實施例中,使上側加熱板53a移動,以使在熱收縮后膜構件2形成的面與上側加熱板53a的加熱面的距離階段性變化為40mm→30mm→15mm。而在圖1B的例子中,雖然使上側加熱板53a移動,但也可使下側加熱板53b移動,或者也可使上側加熱板53a和下側加熱板53b雙方移動。將加熱裝置53設置成可移動雖然是較佳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該結構。
這里,作為膜構件2,在采用由聚酯線和彈性聚酯線的織物構成的網紋薄板的本實施例的場合,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時的溫度和加熱時間最好是例如下面的范圍。與膜構件2大致接觸配置時的加熱板53、例如下側加熱板53b的溫度最好作成例如120~250℃左右的范圍,作成180~190℃左右的范圍更好。配置成與膜構件2非接觸時的加熱板53,例如上側加熱板53a的溫度最好作成例如180~300℃左右的范圍,作成190~240℃左右的范圍更好。加熱時間最好作成例如40~120秒左右。膜構件2的加熱中的膜支承構件3的溫度最好是常溫或接近常溫的溫度,而該加熱中的膜構件2和膜支承構件3的溫度差最好是5~200℃左右,為150℃以上更好。但是,最佳的加熱條件是根據被選擇的膜構件2的原材料等可變化的,未必限定于上述的條件。
如上所述,通過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則如圖1C所示,可使膜構件2收縮,使構造物1具有必要的彈力。這里,當將較大的負荷作用于剛加熱后的膜構件2上時,由于膜構件2容易產生變形,因此,為了不作用這種負荷,最好對膜構件2進行散熱或冷卻。例如,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加熱賦予膜支承構件3必要的張力,然后,將構造物1安裝在另外的構造物例如框架4上稍放置一段時間,進行自然冷卻。此時,可防止熱收縮時膜支承構件3的變形。構造物1安裝在框架4上并不限定于螺釘緊固,例如將卡止爪與膜支承構件3一體形成,也可將其一次性操作地卡止在框架4或支承件側的支承部例如孔或凹部中。
下面,說明圖7A~7C的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在下面說明的另一實施例中,對于與上述實施例相同的結構要素,標上相同的符號,省略詳細的說明。
該構造物的制造方法是,首先,在無張力下或以比構造物1所必要的張力還弱的張力將膜構件2預先配置在對膜支承構件3進行射出成形的模具5內,在將膜構件2的緣部配置在對膜支承構件3進行成形的空腔6內的狀態下,通過將熱可塑性樹脂射出到空腔6內的插入成形,而成形為這樣一種狀態在無張力下或以比構造物1所必要的張力還弱的張力,將膜構件2固定在膜支承構件3上。接著,將從模具5中取出的插入成形件的未完成的構造物引入加熱爐61內,利用爐內環境將膜支承構件3的溫度維持成比膜支承構件3的熔融溫度還低的低溫狀態,并將膜構件2加熱,使膜構件2產生熱收縮,賦予該膜構件2張力,發揮構造物1的必要的彈力。
這里,作為將膜支承構件3的溫度維持成比膜支承構件3的熔融溫度還低的低溫狀態并進行加熱的措施是,在膜支承構件3的熔融溫度比膜構件2的加熱處理(熱收縮)所必要的溫度低的場合,通過使用圖4的隔熱性夾具56,并通過在將熔融溫度比使膜構件2收縮的溫度高的高溫的樹脂例如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聚酯類樹脂用于膜支承構件3時,設定成溫度比膜支承構件3的熔融溫度低、比使膜構件2收縮的溫度高的爐內環境溫度來實現。此時,即使將膜構件2和膜支承構件3被一體化的構造物1引入加熱爐6內進行加熱,也可防止膜支承構件3熔化或變形的情況。膜構件2也可使用例如與上述的實施例相同的構件。但是,膜構件2和膜支承構件3不一定限定于這些材料,也可使用膜支承構件3的融點比膜構件2產生收縮的溫度為較高溫度的其他材料的組合。但是,在如圖4所示那樣的、用由陶瓷等隔熱性材料構成的夾具56覆蓋膜支承構件3時,不必將融點為比使膜構件2收縮的溫度較高溫度的材料用于膜支承構件3。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時的加熱爐61內的溫度最好是例如120~250℃左右的范圍,更好的是180~190℃左右的范圍。另外,加熱時間最好是例如40~120秒左右的范圍。在將膜支承構件3射出成形時將膜構件2與膜支承構件3一體化的方法,由于可作成例如與上述的第1實施例相同,故詳細說明省略。
這里,加熱爐61最好使用遠紅外線爐。此時,遠紅外線具有加熱至構成膜構件2的樹脂材料的內部、使膜構件2均勻收縮并可賦予均勻張力的優點。但是,只要是加熱爐61可加熱到可賦予膜構件2必要的張力的溫度,其種類并不限定該例子。
膜構件2和膜支承構件3是一體成形件的構造物1被放入加熱爐61內進行加熱。符號62是膜構件2加熱時對膜支承構件3進行支承的支承座。通過使用加熱爐61,能以均勻的溫度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因此,可使膜構件2均勻收縮,賦予均勻的張力。另外,由于將熱量間接賦予膜構件2,換言之,不直接將加熱后的構件推壓在膜構件2上,故可防止膜構件2熔化、或網紋圖樣產生不均的現象。另外,通過使用大型的加熱爐61,還可一次性地對多個構造物1進行加熱,可大量生產構造物1。例如,也可將多個構造物1載放在耐熱性皮帶輸送機上,作成在加熱爐61中依次移動的連續處理爐。
下面主要用圖8說明本發明第3實施例。該構造物的制造方法是,作為膜構件2,使用使同一加熱溫度下的熱收縮量不同的至少2種彈性原材料組合后的結構,在通過加熱處理使膜構件2產生熱收縮并賦予該膜構件2張力、發揮構造物必要的彈力時,利用膜構件2的熱收縮量的差別形成三維的面。
本實施例的膜支承構件3作成任意的三維形狀,例如像圖8所示那樣的、座位的前部向下彎曲后的大致矩形的框狀。并且,膜構件2是將向座面的前后方向(也稱為縱向)伸張的縱線63和與該縱線63正交的向左右方向(也稱為橫向)伸張的橫線64編織而成的網紋薄板,且采用橫線64的熱收縮量比縱線63大而可獲得較強張力的結構。例如在本實施例中,縱線63使用粗細為300登尼爾的聚酯線,橫線64使用粗細為1850登尼爾的彈性聚酯線。因此,在膜支承構件3的彎曲部65中,橫線64將該彎曲部65、65間直線連接,縱線63受橫線64限制并通過橫線64而形成與膜支承構件3的彎曲部65對應的曲線。其結果,膜構件2與膜支承構件3的彎曲部65對應而形成曲面。
這樣,通過將同一加熱條件下的熱收縮量不同的至少2種彈性原材料的組合方法等進行各種變更,從而可將膜構件2所構成的構造物的面作成任意的三維形狀,在用于椅子構造物等的場合,可提高其設計自由度,并可提高外觀和性能。最好將該場合的縱線63的收縮率((原來長度-收縮后的長度)/原來長度×100)作成例如3.3~6.6%左右,將橫線64的收縮率作成例如8.5~9.0%左右。但是,原材料所要求的收縮率,是可根據椅子形狀和膜構件2形成的面所要求的彈力等進行改變的,不一定限定于上述例子。另外,將膜構件2安裝在膜支承構件3上的方法和措施、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的方法和措施等,最好作成與第1或第2實施例相同,但未必限定于這些例子。
但是,形成所需曲面用的膜構件2的結構不一定限于上述例子。
例如,使縱線和橫線的原材料不相同也是一個較佳的實施例。例如,如圖9A和圖9B所示,除了將縱線方向和橫線方向的一方作成彈性線66、將另一方作成聚酯線67外,也可像圖10A和圖10B所示那樣,將縱線和橫線的一方作成交替配置彈性線66和聚酯線67的結構,將另一方作成彈性線66或聚酯線67。或者,使用縱線和橫線的柔軟度即彈性系數不同的彈性線。而作為彈性線,可使用彈性聚酯線,例如佩路普萊(東洋紡株式會社的注冊商標)或哈伊兔萊(東麗·杜邦公司的注冊商標,日文東レ·デュポン社の登録商標)等。
另外,即使是由相同原材料構成的線,也可通過制造方法使收縮量不同。例如,由于彈性線的收縮量有上限,故在膜構件2的制造階段的編織工序中的加工時,一旦提高使彈性線融在一起時的溫度,則由于此時的彈性線的收縮量變大,故將膜構件2安裝在膜支承構件3上后進行的對膜構件2的張力賦予工序中的彈性線收縮量變小。例如,按190℃制成的膜構件2,在張力賦予工序中的彈性線的收縮量比按170℃制成的膜構件2小。若利用上述性質,則通過調節膜構件2制造時的溫度,可將對膜構件2的張力賦予工序中的彈性線的收縮量調整為所需的收縮量。此外,例如聚酯線,由于其收縮量也因染色時對線進行加熱的溫度和進行加熱的次數等的染色方法而有所不同,故通過選擇該染色方法,可將對膜構件2的張力賦予工序中的聚酯線的收縮量調整為所需的收縮量。此外,通過對構成膜構件2的線的截面形狀或線的粗細等進行適當選擇,也可將對膜構件2的張力賦予工序中的該彈性線的收縮量調整為所需的收縮量。
此外,例如像圖11A~圖11B所示那樣,使構成膜構件2的縱線63和橫線64的密度即投梭根數不相同,也可在縱向和橫向使膜構件2的收縮量、張力不相同。此外,也可組合上述方法來使用。作為膜構件2,也可使用在縱向和橫向熱收縮量有所不同的薄膜等。而且,也可使膜構件2中的一部分和其他部分的熱收縮量不相同。
上述實施例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一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的范圍內,可作各種變形。例如,膜構件2和膜支承構件3的形狀不限定于本實施例的例子。例如像圖13所示那樣,也可將膜構件2作成筒狀或袋狀,將膜支承構件3包住。另外,膜支承構件3只要是使膜構件2可形成作為目的的形狀的面即可,不一定限定形成封閉的環狀,可以是半環狀或U字形、L字形的結構,此外,也可以是未圖示的從框架突出的2根棒材。膜支承構件3又可是對膜構件2的周緣全部或一部分進行保持的結構,最好是對膜構件2的周緣的至少相對的2條邊進行保持的結構。這里,所述的相對的2條邊不必要是平行關系,而是包括三角形等多邊形的相交的2條邊或非平行的2條邊或圓形甚至橢圓形的相對位置關系的一部分等、可使膜構件2產生張力的一切形狀和位置關系。例如像圖12、13所示那樣,膜支承構件3也可是用連接構件52將對膜構件2的相對的1對側緣部進行保持的保持構件51間連接后的大致H形狀。在這種形狀的膜支承構件3與膜構件2組合的場合,也可從未被膜支承構件3所保持的一側配置加熱板或其他的加熱裝置。而在如圖12所示那樣膜構件2為袋狀的場合,也可在膜構件2上預先設置螺釘緊固用的孔,或者也可使螺釘緊固用的螺栓貫通與保持構件51或連接構件52相對的膜構件2。另外,在圖1及圖2等所示的例子中,膜支承構件3的截面形狀雖然是矩形,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作成圓形或管子形狀,或作成多邊形或L形狀等根據需要的形狀。這些形狀可根據椅子在框架上的安裝或設計等進行設定。
另外,作為膜構件2,也可是具有熱收縮性且作為構造物1具有所必要的彈性及強度的膜狀物,例如也可是尼龍制的網紋薄板。但并不限定于網紋薄板,也可以是薄膜或乙烯或布料、無紡布等其他材質。作為薄膜,例如可使用聚氯乙烯制的薄膜。
在第1實施例中,利用熱可塑性樹脂成形了膜支承構件3,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使用以低于膜構件2的溫度進行硬化的熱硬化性樹脂。此時,將膜支承構件3加熱到硬化的程度,并將膜構件2與膜支承構件3一體化,然后可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使其收縮。另外,形成膜支承構件3的熱可塑性樹脂并不限定于烯烴類樹脂,例如,可使用聚酯那樣一般用作膜支承構件3的已知或新型的材質。而膜支承構件3和膜構件2中任一種都可用聚酯構成。此時也可將構造物1原樣地進行再循環利用。
此外,作為網紋式面板,也可用于汽車的座位靠背等。本發明的構造物1也可是隔板。在構造物1是隔板的場合等,膜支承構件3也可作成將比膜構件2的周緣短的線狀或點狀的保持部分散配置在膜構件2的周緣上的結構,利用這些多個保持部對膜構件2進行支承。
另外,作為本發明的用途,當然是一般用椅子、辦公用椅子、作業用椅子、護理用椅子等的所有椅子,應用于自行車、二輪摩托車、四輪汽車、公共汽車等車輛的座位、靠背、托板、頭枕等是有效的。
然而,雖然構造物1直接可用作為椅子的座位或靠背等,但根據場合,表皮構件也可安裝成將膜構件2和膜支承構件3的上表面及外側面的整體遮住的狀態。由此,可將露出在膜支承構件3上表面上的膜構件2的周緣部分遮住,可將外觀作成任意的顏色和圖案。此外,該場合,在表皮構件和膜支承構件3之間,也可例如夾裝聚氨酯類等的泡沫樹脂或纖維狀的緩沖材料等。由此,可防止硬質的膜支承構件3直接碰到就座者的身體,防止給就座者造成疼痛或不舒服感,使使用心情良好。
此外,當將該構造物1安裝在椅子上時,例如如圖14、圖17及圖21所示,也可設置將構造物1的膜支承構件3和膜構件2的一體化部分予以覆蓋隱藏的罩子構件13。此時,由于可利用罩子構件13將一體化部分予以覆蓋隱藏,故可使外觀良好,并可使膜構件2和膜支承構件3的接合加強。雖然罩子構件13作成烯烴類樹脂制或聚酯制構件,但最好將構造物1整體作成原樣地進行再循環利用。另外,通過將罩子構件13作成例如彈性的樹脂制構件,可防止硬質的構件直接碰到就座者的身體,防止給就座者造成疼痛或不舒服感,使使用心情良好。另一方面,若將罩子構件13作成例如硬度高的樹脂制構件,則可提高構造物1的強度。
這里,罩子構件13在膜支承構件3上的安裝是例如通過圖15A~15C所示的順序的插入成形方式進行。此時,如圖14所示,最好在罩子構件13上一體形成嵌入構造物1的貫通孔9的突柱14,利用貫通的螺栓15將椅子的框架4或固定在其上的支承件而螺釘緊固在該突柱14上。在該場合,可提供在外觀上不露出螺栓等的座位。
即,如圖15A所示,用定位用的芯銷17將通過加熱處理使膜構件2收縮之前的膜支承構件3及膜構件2的一體成形件安裝在對罩子構件13進行射出成形的模具16的空腔內。并且,如圖15B所示,射出稱為PET或PP的熱可塑性樹脂。當在熱可塑性樹脂固化后將其取出時,可獲得罩子構件13與膜支承構件3一體化的構造物1。然后,對膜構件2實施加熱處理,使膜構件2收縮,賦予構造物1必要的張力。如此,由于罩子構件13與膜構件2固定在膜支承構件3上的部分一體化,故可增強膜構件2的保持力。在本例子中,雖然在進行加熱處理前將罩子構件13安裝在膜構件2上,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在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處理后,罩上罩子構件13作成一體化。
在將罩子構件13插入成形的場合,如圖16A~16C所示,最好使對膜支承構件3進行射出成形時的澆口18的位置和對罩子構件13進行射出成形時的澆口19的位置不相同。例如,若隔開180度設置2處澆口18,并與它們錯開90°地隔開180度設置2處澆口19,則由于可不重合各射出成形時產生的熔接痕的位置20、21,故可增強構造物1的強度。具體地說,熔接痕20、21之間若離開例如10mm以上,則構造物1的剛性基本上不受影響,實質上無問題。
另外,罩子構件13也可至少覆蓋膜構件2和膜支承構件3的固定部分,但根據場合,也可如圖17所示那樣將從膜支承構件3的上表面到外側面整體覆蓋而被一體化。該場合,由于可用膜支承構件3和罩子構件13兩方形成橫截面為矩形的框狀物,故可將膜支承構件3和膜構件2的固定面隱藏而使外觀良好,此外,由于構造物1外觀看上去像一個構件一樣,故可使外觀良好。
另外,當例如在膜支承構件3的下表面和內側面露出與膜構件2之間的固定面時,也可設置從內側將該固定面部分覆蓋隱藏的罩子構件13。在該場合,由于也可利用罩子構件13將膜支承構件3和膜構件2的一體化部分覆蓋隱藏,故可使外觀良好。
此外,對膜支承構件3進行射出成形的模具5和對罩子構件13進行射出成形的模具16也可共用模具的一部分。例如,如圖18A~圖19C所示,在共用下模8時,首先如圖18A所示,在利用下模8的芯銷10用松弛的張力安裝膜構件2后,將上模7閉合,從澆口18將熱可塑性樹脂射出到空腔內,形成膜支承構件3。并且,在膜支承構件3固化后,取下上模7,在將膜支承構件3和膜構件2的一體成形件仍留在下模8上的狀態下(圖18C),合上形成罩子構件13用的上模16(參照圖19A)。且如圖19B所示,從罩子構件形成用的澆口19射出熱可塑性樹脂形成罩子構件13。在罩子構件13固化后,如圖19C所示,取出構造物1,對膜構件2實施加熱處理,獲得必要的張力。
另外,如圖20A~圖20B所示,也可使用具有滑塊41的模具7,而該滑塊41可在與射出成形件之間形成成形罩子構件13的空腔。此時,當對膜支承構件3射出成形時,如圖20A所示,將樹脂射出到滑塊41被固定在內側的閉合位置上的模具內,成形膜支承構件3。然后,使滑塊41滑動,并固定在外側的打開位置上,將樹脂射出到膜支承構件3與滑塊41之間的空間內,如圖20B那樣成形罩子構件13。另外,作為罩子構件13的材料也可以采用熱硬化性樹脂、通過壓縮成形或多工位成形來形成罩子構件13。采用該模具7,只要使滑塊41滑動,就可形成膜支承構件3和膜構件2與罩子構件13的一體成形件作為構造物1,故可降低模具成本和成形作業的勞力。
此外,如圖21所示,也可將通過預先射出成形等制成的罩子構件13,通過熔接或粘接等方式固定成將膜支承構件3的與膜構件2的固定面覆蓋。該場合與通過射出成形而與膜支承構件3及膜構件2的一體成形件一體化的情況相比,可價廉地將罩子構件13一體化。粘接罩子構件13所使用的粘接劑是烯烴類樹脂制或聚酯制,最好是可將構造物1整體原樣地進行再循環利用。
此外,通過使膜構件2完全埋設在膜支承構件3中地一體化,從而也可不需要罩子構件13。由于可將膜支承構件3和膜構件2的一體化部分隱藏,故可提高外觀。在將膜構件2完全埋設在膜支承構件3中的場合,如圖22所示,例如,在各模具7、8上設置對膜構件2從表背兩側進行按壓并離開空腔6的表背兩型面進行支承的支承構件即芯銷23、24。在該場合,由于通過支承構件即芯銷23、24離開空腔6的型面支承膜構件2,故不會露出在膜支承構件3的表背兩面。這里,最好是在各芯銷23、24的前端形成相互嵌合的凸部23a和凹部24a。這樣,當將膜構件2夾住且各芯銷23、24對接時,凸部23a貫通膜構件2并可將其固定,因此,可抑制熱可塑性樹脂被射出時膜構件2的錯位。
另外,也可使膜構件2露出在膜支承構件3的下表面側并一體化。在該場合,例如像圖23那樣,將膜支承構件3放在椅子的框架4上,通過對膜構件2和膜支承構件3的一體化部分進行按壓,就可增強膜構件2的固定。
此外,如圖24或圖25所示,也可使膜構件2與相對于澆口18的空腔面進行面接觸地進行安裝。在該場合,由于也可對膜構件2進行按壓而使從澆口18射出的熱可塑性樹脂27推壓在與澆口18相對一側的面上,故可防止插入成形時膜構件2的錯位。這里,雖膜構件2與模具5面接觸,但并不限于此,即使是線接觸或點接觸,也可通過將膜構件2推壓在模具5上,來抑制膜構件2的插入成形時的錯位。
如圖26~圖28所示,也可在將膜構件2與設有空腔6內澆口18的型面作面接觸安裝的同時,在與膜構件2的澆口18相對的位置,形成可通過樹脂的避讓部26。這里,作為避讓部26的形狀,如圖26所示,可作成從膜構件2的緣部切入的形狀,或者也可作成如圖29所示那樣用雙點劃線表示的孔形狀。在該場合,由于從澆口18射出的熱可塑性樹脂27可通過膜構件2的避讓部26而容易地繞入到膜構件2的背側,故可將膜構件2從背側推壓在澆口18側的面上。而且,熱可塑性樹脂27不會受到膜構件2妨礙地可均勻地遍及到空腔6內。圖27表示在上模7上配置澆口18并且膜構件2面接觸地安裝在空腔6上型面的情況,圖28表示在下模7上配置澆口18并且膜構件2面接觸地安裝在空腔6下型面的情況。
另外,如圖22所示,對于將膜構件2完全埋設在膜支承構件3中的構造物1,也可使用在相對于模具澆口的部位形成避讓部26的膜構件2。此時,從澆口射出的熱可塑性樹脂可通過膜構件2的避讓部26而容易地繞入到膜構件2的背側,因此,可將熱可塑性樹脂均勻地遍及到空腔6內。此時,如圖29所示,最好在避讓部26的附近設置流通孔40。這樣,熱可塑性樹脂可通過避讓部26和流通孔40而容易地遍及到膜構件2的表背側。
另外,模具內的膜構件2的支承也可以是,不設置芯銷10而在模具5的型面即空腔面上形成卡止突起,并將膜構件2鉤掛在其上而安裝在模具5上。此時,若有必要在構造物1上設置貫通孔9,則也可在射出成形后進行孔加工。或者,在空腔6面上不設置卡止突起,而將膜構件2放置在下模8上。在這些場合下,由于也可將膜構件2的周緣收容在空腔6中,故可省略由模具5的外部對膜構件2進行支承的裝置并將制造裝置簡單化,不需要進行修邊作業就可提高作業性和外觀,還可減少制造一個構造物1所需要的膜構件2的量。
又如圖30所示,也可在模具8上設置推壓構件28,將膜構件2推壓固定在空腔面上。這里,推壓構件28兼作芯銷。該推壓構件28不插入膜構件2地僅將膜構件2推壓在空腔6的型面上。此時,可防止在膜支承構件3進行射出成形時膜構件2因熱可塑性樹脂27的射出而活動的現象。
此外,不限于在通過射出成形而形成膜支承構件3時對預先形成的膜構件2進行一體化,也可在通過壓縮成形法或鑄塑法等其他方法而形成膜支承構件3時對膜構件2進行一體化。另外,膜構件2和膜支承構件3不限于利用插入成形等固定成一體的情況,在預先分別地形成膜構件2和膜支承構件3之后,也可在無張力下或以比構造物1所需的張力還弱的張力將膜構件2利用粘接、螺釘緊固等方式固定在膜支承構件3上。
這里,作為將預先分別形成的膜構件2和膜支承構件3一體化的措施,可應用各種措施。例如,可形成表面具有突起的膜支承構件3,在該突起上鉤掛膜構件2的周緣進行一體化。或者,也可將膜構件2的周緣粘接在膜支承構件3的表面上,或用螺栓等的螺釘緊固或訂書機緊固方式進行一體化。
還有,如圖31所示,也可將膜構件2直接縫制或熔接或粘接在膜支承構件3的表面上。這里,雖然將膜支承構件3作成截面為鉤子狀,但并不限于此,也可將膜構件2直接縫制或熔接或粘接在圖2所示那樣的膜支承構件3上。在這些場合,膜支承構件3最好通過雙色成形等方法作成,具有適于將膜構件2縫制或熔接或粘接的安裝部3e、和構造物1具備必要強度的框部3f的2種材質。作為安裝部3e,例如對于縫制用是作成容易進行縫制的柔軟的材質,對于熔接用是作成容易熔化的材質,對于粘接用是作成容易粘接的材質。這樣,可加強與膜構件2之間的接合,可使構造物1具有必要的強度。
如上所述,在將膜構件2直接縫制或熔接或粘接在膜支承構件3上的場合,由于也不必在將膜構件2安裝在膜支承構件3上時賦予膜構件2作為完成品所要求的張力,故可容易地進行制造作業。而縫制的線材或粘接劑是烯烴類樹脂制或聚酯制,可將構造物1整體保持原樣地進行再循環利用,故較佳。
此外,如圖32所示,由于膜支承構件3更位于膜構件2的周緣部,故也可用固定部29通過縫制或熔接或粘接來固定膜構件2之間。這里,作為膜支承構件3,例如也可將4根棒狀構件組合進行使用。此時,在將膜構件2安裝在各膜支承構件3上的狀態下配置成矩形并固定在框架4上。然后,對膜構件2加熱獲得張力。采用此安裝方式,由于膜構件2在膜支承構件3上被卷繞一次,故在負荷作用于膜構件2時,膜構件2鉤掛在膜支承構件3上,可加強安裝強度。另外,通過用粘接或熔接、螺釘緊固等方式將罩子構件13一體化,從而座位或靠背等獲得剛性。在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處理前將罩子構件13一體化的場合,經得住膜構件2張力的剛性的框狀物完成后,就可賦予膜構件2必要的張力。由于不僅可由固定部29而且可由罩子構件13或與框架4的一體化部分來承受作用于膜構件2上的負荷,因此,固定部29的強度也可較小。此時,也可價廉地通過射出成形將膜支承構件3與膜構件2一體化。
此外,如圖33及圖34所示,也可用沿長度方向一分為二的半個構件31、32構成膜支承構件3,在它們之間利用粘接或螺釘緊固、嵌合或縫制等方式夾入膜構件2的周緣而作成一體化。作為半個構件31、32,可使用成形件或擠出材料,可是與如圖33所示那樣相同形狀的2塊平板形狀,或也可如圖34所示,一方是截面為L字形的半個構件31、另一方是安裝在其內側的平坦形狀的半個構件32。另外,各半個構件31、32之間的接觸面不限于平坦面,也可作成具有細小凹凸的面。此時,可加強粘接或熔接或縫制的力。
如圖35A~35B所示,也可使用膜支承構件3,而其由在互相相對的面上形成凸部31a和凹部32a的半個構件31、32構成。通過將膜構件2夾入在凸部31a和凹部32a之間地進行嵌合,而可更加強膜構件2的保持力。此外,最好在凸部31a的前端形成突起31b。這樣,通過熔化突起31b的部分,可牢固地進行與凹部32a的熔接。或者,也可將突起31b插入膜構件2,此時也可謀求止脫。
此外,也可在膜支承構件3上預先形成安裝在框架4上用的槽或爪,在將膜構件2夾入在該槽或爪上的狀態下,將膜支承構件3安裝在框架4上。此時,也可例如將膜構件2的周緣預先卷裝在框架4上,從其上填埋膜支承構件3,或在預先將膜構件2的周緣放入膜支承構件3的槽內的狀態下,將膜支承構件3填埋在框架4中。此時,將膜構件2安裝在框架4上后進行加熱。另外,在該場合,也可用嵌合的緊固力固定膜支承構件3和框架4,或利用螺釘緊固等將膜支承構件3和框架4固定。在通過螺釘緊固等將膜支承構件3和框架4固定時,使螺釘緊固用的螺栓貫通膜構件2,可進一步加強膜構件2的保持力。還有,通過在膜支承構件3的槽與框架4之間形成互相嵌合的凸部和凹部,可將膜構件2夾入在這些凸部和凹部之間,從而可進一步加強膜構件2的保持力。
權利要求
1.一種構造物的制造方法,所述構造物具有膜構件;對該膜構件的周緣的全部或一部分進行保持、以使該膜構件形成面的膜支承構件,其特征在于,作為所述膜構件使用具有熱收縮性的彈性原材料,在無張力狀態下或以比構造物所需的張力還弱的張力將所述膜構件固定在所述膜支承構件上,然后,將所述膜支承構件的溫度維持在比該膜支承構件的熔融溫度還低的低溫狀態,并將所述膜構件加熱,使所述膜構件熱收縮,以賦予該膜構件張力,使構造物發揮必要的彈力。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造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通過配置在離開所述膜構件的位置上的加熱用熱源來進行。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造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利用加熱板進行,而該加熱板離開所述膜構件而配置在所述膜構件的至少一面,且具有與熱收縮后的所述膜構件平行的加熱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構造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利用離開所述膜支承構件配置的加熱板來進行。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構造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隨著所述膜構件的收縮變形而使所述加熱板向所述膜構件移動。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構造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板具有向所述膜構件突出的隔熱部。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造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無張力狀態或以比構造物所必需的張力還弱的張力將所述膜構件配置在對所述膜支承構件進行射出成形的模具內、并且膜構件的緣部被配置在對所述膜支承構件進行成形的空腔內后,通過將熱可塑性樹脂射出到所述空腔內進行插入成形,將所述膜構件固定在所述膜支承構件上。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構造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所述插入成形的成形物脫模后將其引入到加熱爐內,對所述膜構件進行加熱并使其熱收縮。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構造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為所述膜支承構件,使用融點比所述膜構件的熱收縮溫度高的熱可塑性樹脂。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構造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支承構件是聚酯,所述膜構件是彈性聚酯。
11.一種構造物的制造方法,所述構件物具有膜構件;對該膜構件的周緣的全部或一部分進行保持、以使該膜構件形成面的膜支承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構件使用同一加熱溫度下熱收縮量不同的至少2種彈性原材料組合而成,在無張力下或以比構造物所需的張力還弱的張力將所述膜構件固定在所述膜支承構件上,然后對所述膜構件進行加熱,使所述膜構件產生熱收縮,以賦予該膜構件張力,使構造物發揮必要的彈力,同時,利用所述膜構件的熱收縮量的差別來形成三維的面。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構造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構件的直線方向的熱收縮量大于曲線方向的熱收縮量。
13.一種構造物,其特征在于,利用權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進行制造。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構造物及其制造方法,在由膜構件和將膜構件周緣的全部或一部分進行保持的膜支承構件所構成的構造物中,在通過加熱處理賦予膜構件張力時,防止膜支承構件和膜構件的功能或外觀受損,對于這種方法,作為膜構件(2)使用具有熱收縮性的彈性原材料,在無張力下或以比構造物所需的張力還弱的張力將膜構件(2)固定在膜支承構件(3)上,然后將膜支承構件(3)的溫度維持成比該膜支承構件(3)的熔融溫度還低的低溫狀態并對膜構件(2)進行加熱,使膜構件(2)產生熱收縮,賦予該膜構件(2)張力,使構造物發揮必要的彈力。
文檔編號B29C45/14GK1826069SQ0382702
公開日2006年8月30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9日 優先權日2003年9月9日
發明者堀內和幸, 菊地賢 申請人:鷹野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