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定量供給纖維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定量供給纖維例如玻璃纖維、塑料纖維、纖 維素纖維的裝置,這些纖維特別是用作工程材料或塑料的添加物。
背景技術:
這種類型的裝置具有一存放纖維儲備的容器和一設置在該容器底 部上的定量給料裝置以及一沿輸送方向設置在定量給料裝置后面或下 面的秤。在已知的裝置中,對于纖維定量供給的精確控制尚有改進余 地,另外,由于結構方面的原因,纖維在輸送的過程中還存在著結團 的危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所規定類型的用于定量給料的裝置,通 過它可以比較精確地定量供給纖維,而其中應該基本上避免纖維結團 的危險。
為了實現這個目的,對于開頭所規定的裝置,賦給如下特征容 器底部具有至少一個出口,在容器中在底部區域內設置用來將纖維送 往所述出口的送料機構,在出口下方設置兩個可反向驅動的平行的刷 輥,在它們最靠近的部位其相反的旋轉方向是從上向下定向的。
用這種方式,輸送給刷輥或輥刷的纖維可以通過刷輥之間的通道 根據其轉速精確地均勻定量輸出,亦即以均勻的輸送流量輸送給秤。 如果在這個秤上按重量計得到規定的或希望的纖維量,那么便可以通 過從秤引出的一控制連線中止繼續定量供給。
這里,如果秤與定量供給裝置和/或刷輥的驅動裝置和/或送料機 構通過一控制裝置和/或通過一調節裝置連接,則是適宜的。由此,定 量供給可以基本實現預選和/或自動化。
各刷輥的軸可以相互平行地設置在一個水平平面內,刷輥可以具
有大致呈圓柱形的外形并優選具有相同的直徑,這就促4吏纖維均勻和 無結團地通過兩個刷輥或輥刷之間的中間區。同時,這里定量供給的 輸送流是垂直地亦即沿重力方向定向的。
刷輥的軸間距及其刷毛的長度可以這樣地相互匹配,使得兩個刷
輥的刷毛在其最靠近的區域內略微搭疊或接觸或彼此間具有lcm或者 更小的凈間距。例如,刷輥的刷毛可以搭疊約lcm或更少,尤其是約 1/2cm或更少。彼此的間距同樣可以是約lcm或1/2cm或更小或它們 之間的一個數值。因此,主要由這些刷輥構成的定量供給裝置可以與 待定量供給的纖維的長度適配。尤其是對于長纖維的情況,在兩個刷 輥之間有 一定距離是適宜的。
特別有利的是,刷輥的軸間距是可調的和/或可控制的和可固定 的。由此,裝置可以有選擇地與不同的纖維適配。例如,在纖維非常 短時可以這樣調整刷輥,使其刷毛或多或少地搭疊。對于長的刷毛, 則可以相應地選擇輥間間距,而對于中等長度的纖維,刷輥可以相互 這樣地相對調整,使得刷毛剛好還接觸或剛好不再接觸。
作為用來將纖維送往容器出口的送料機構,可以在容器內靠近其 底部的位置,亦即實際上剛剛在這個底部上方一點,設置至少兩個可 反方向驅動或旋轉的輸送螺桿,其螺旋線分別沿該輸送螺桿的軸向分 布改變其輸送方向,并且其螺旋線相互這樣設置,使它們總是將纖維 在它們之間從上向下輸送。從而實現了由這兩個輸送螺桿將纖維從 容器的所有壁上送走,所以實際上排除了在容器壁區域內的結團和/ 或形成過橋。纖維被輸送螺桿分別輸送到這樣的一個區域內,在該區 域,輸送方向反向。
這里,如果兩個輸送螺桿螺旋線的輸送方向的反向部位沿軸向并 排以及設置在容器底部的出口或通道口上方,則是適宜的。從而,纖 維可以在從各個側面向它輸送過來的位置實際上無阻礙地從容器中排 出,這受到輸送螺桿和重力的支持,并到達緊靠出口下方處的刷輥, 在那里進行其最終的定量供給。尤其是,兩個分別具有相反輸送方向 的輸送螺桿與刷輥相結合,得到了一種對于幾乎任意長度的纖維有效的且實際上無故障的定量供給裝置。
這里,如果輸送螺桿螺旋線輸送方向的反向部位設置在該輸送螺 桿的中間,并且如果通道口或出口優選位于容器底部的中心,則是適 宜的。可以實現將纖維相當均勻地輸送給刷輥。為了預防纖維結團和/ 或形成過橋,進一步有利的是,容器的水平橫截面是圓的或扁長的例 如卵形或橢圓形,并且,在扁長的橫截面形狀中,相互背向的較短的 壁區分別是中凸狀向外彎曲的孤形,特別是圃孤,它們必要時轉變成 直線或同樣彎曲的較長壁區。從而避免存在角部區域,在這種角部區 域里面可能出現造成纖維結團和/或形成過橋的死區。
下面借助于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在部分示意圖中
表示
圖1 按本發明的帶有側開門裝置的示意圖,可觀察到兩個平行 的和可以反方向驅動的輸送螺桿,其中還可看到其位于容器外面的驅 動電機,
圖2 本發明裝置的在輸送螺桿、出口和位于它下面的刷輥區域 內的縱向剖開的側視圖,其中可以看到,輸送螺桿分別以其末端突出 于容器壁,
圖3 上方打開的的容器的俯視圖,可觀察到平行的、在其輸送 方向的中心反向的輸送螺桿,
圖4 帶有兩個輸送螺桿、 一個位于它們和容器底部之間的楔形 結構和兩個可反向旋轉的用來定量給料的刷輥的定量供給裝置的橫剖 視圖,
圖5 在具有最大可能的尺寸的刷輥區域內的出口的側視圖,
圖6 相應于圖5的視圖,其中,出口通過一個可在三角形結構
內部調整的滑閥部分地關閉,
圖7 相應于圖5和6的視圖,其中,出口通過可從兩側相向移
動的滑閥關閉。
具體實施方式
總體用l表示的裝置用于定量供給纖維,例如玻璃纖維、塑料纖 維或纖維素纖維,這些纖維例如可以用作工程材料或塑料的添加物。
為此,所述裝置具有一存放纖維儲備的容器2、 一還要詳細說明
的定量給料裝置以及一在圖中未詳細示出的設置在定量給料裝置后面 或下面的秤。
尤其是在圖2和5至7中可以看到,容器2的底部3有一出口 4, 在容器2中在底部區域內,在底部3的上方設置還要詳細說明的用來 將纖維送往出口 4的送料機構,在出口 4的下方按圖4設置兩個可反 方向驅動的在一運行開動甬道5a內部的平行的刷輥5,兩刷輥在其最 接近的部位的相反的旋轉方向是從上向下定向的。在圖2中和部分地 也在圖1中可以看到用于刷輥5的驅動裝置6。
為了達到良好的定量給料結果,未詳細示出的秤可以通過一控制 裝置和/或通過一調節裝置與定量供給裝置連接,亦即例如與刷輥5的 驅動裝置6或有時還有送料機構連接,如果秤發出了希望的纖維量的 信號,則定量給料就可以結束。
按照圖4,刷輥5的軸7相互平行地設置在一共同的水平平面內。 這里,刷輥或輥刷具有一種大致呈圓柱形的外部形狀并優選具有相同 的直徑,使得在它們之間向下輸送的纖維沿重力方向垂直向下輸送。
在圖4中,刷輥5的軸7的距離和刷毛8的長度這樣地相互匹配, 使得兩個刷輥5的刷毛8在兩刷輥最接近的區域內正好略微接觸。它 們也可以相互搭疊或者甚至彼此間有一凈間距,這要根據應該定量供 給很短的還是較長的還是長的纖維而定。這里,軸7或刷輥5的距離 是可調的和/或可控制的和可固定的,以便可以與不同長度的纖維進行 適配。為了簡單起見,與此有關的調整機構在圖中未畫出。
作為送料機構,在容器2內在其底部3附近或剛好在這個底部的 上方設置兩個可反向驅動的并且在使用位置旋轉的輸送螺捍9,其螺 旋線10分別在所述輸送螺桿9的軸向分布中改變輸送方向,這在圖2 和3中可以特別清楚地看出。這里,它們是這樣設置其螺旋線10的, 即,使其總是在它們之間從上向下輸送纖維。
兩輸送螺桿9的螺旋線10的輸送方向的轉向部位沿軸線方向并排 以及設置在容器底部3的出口 4的上方,使得從各個方面向這個部位 輸送過來的纖維直接到達出口 4,并且還通過輸送螺桿9的輸送作用 向下穿過出口 4運動,在那里它們可以被刷輥5抓取并進行定量給料。
這里,在本實施例中,螺旋線IO輸送方向的反向部位大致位于輸 送螺桿9的軸向中心9a處,亦即通道口或出口 4也位于容器底部3 的中心。由此預防纖維在容器2內結團。
如圖1和3所示,容器2的水平橫截面是扁長形的并且同時倒圓, 其中這個扁長的橫截面形狀的相互背向的較短壁區分別是中凸狀向外 彎曲的弧形,優選為圓弧。尤其在圖1中可以清楚看到,容器壁11 通過兩個離開一定距離的半圓和位于它們之間的直線段構成。輸送螺 桿9的軸向延伸相應于這種容器形狀的縱向,其中,短壁區的倒圓同 樣有助于避免造成結團的死區。
此外,在圖1至3中可以看出,輸送螺桿9以其末端和包圍它的 殼體12在水平方向突出于容器壁11。從而確保位于容器2內的纖 維向下僅僅出現在輸送螺桿9作用到的區域上,并在此抓取纖維,向 容器中心和出口 4輸送。
按圖2和4至7,在容器2的底部3上鄰近通道口或出口 4處, 在設置于輸送螺桿9和底部3之間的空腔內有一基本上填滿這個空腔 的楔形或三角形結構13,它也可以分布在殼體12的整個長度上。因 為底部3向外與輸送螺桿的直徑形狀匹配地倒圓,如在圖4中清楚地 看到的那樣,并以這個倒圓部14過渡到壁11,因此,如圖4,在這個 區域內可以最好地避免死區,從而實際上排除了纖維結團。其中,按 圖2向出口 4兩側延伸的楔形結構13可以是一種三角形型材或一種相 應地折彎成角的板材。
按圖5至7,可以借助于一滑閥15改變通道口 4的大小,滑閥可 以或遠或近地在出口區內移動。其中在圖6中可以看到,在出口4處 所設的滑閥15設置在底部3上側,并相對于楔形結構13可移動地設 置在它里面。為此,楔形結構13在其朝向出口 4的末端具有一用于滑閥15的相應的開孔。在圖4中可以看出,滑閥15是怎樣配合在橫截 面相當于一等邊或等腰三角形的楔形結構13內并在它里面移動的,并 且它本身同樣具有一種大致呈三角形或楔形的橫截面,以其外部輪廓 與楔形結構13的內輪廓相配,從而,當滑閥15在出口上移動時,在 它上面在輸送螺桿9之間也不會留出值得一提的死區。
滑閥15可以在整個出口 4路段上移動,并用作可開啟的封口件。 但是在本實施例中規定在設置于出口 4兩側的相互對齊或相互補充 的楔形結構13內分別包含一個這樣的滑閥,并且兩滑閥15可相互相 向移動,必要時甚至相互嵌入,從而,即使對于很小的通道,出口 4 也可以設置在輸送螺桿9的輸送方向的反向部位區域內。
尤其是在圖2和3中,但也在圖1和4中,可以看到,輸送螺桿 9具有一橫截面呈圓形的芯部9b,螺旋線IO設置在它上面,這些螺旋 線在其圓周上可以具有缺口 9c,以便能夠更好地預防纖維結團和/或形 成過橋。其中,兩個輸送螺桿9的螺旋線IO在最接近的區域內可以相 互貼近,使得位于所述螺旋線之間的輸送空腔實際上分別相互補充, 并總是向出口 4運動。
裝置1為了定量供給纖維具有一容器2,在其底部上方一段小的 距離處具有兩個可反向驅動的輸送螺桿9,它們在中間區域改變其輸 送方向,并從容器壁和底部向最接近底部的部位和向容器中心輸送, 在那里設有一出口 4以及在它下面設有兩個平行的反方向旋轉的刷輥 5,其轉速或圓周速度可以大于輸送螺桿9的速度,以便使纖維從刷輥 之間穿過向下輸送,同時定量給料和防止結團。
權利要求1.用于定量供給纖維例如玻璃纖維、塑料纖維或纖維素纖維的裝置(1),這些纖維特別是用作工程材料或塑料的添加物,所述裝置具有一存放纖維儲備的容器和一設置在這個容器(2)底部上的定量給料裝置以及一沿輸送方向設置在定量給料裝置后面或下面的秤,其特征為容器(2)的底部(3)具有至少一個出口(4),在容器(2)中在底部區域內設置用來將纖維送往所述出口(4)的送料機構,在出口(4)下方設置兩個可反方驅動的平行的刷輥(5),其相反的旋轉方向在它們最靠近的部位處是從上向下定向的。
2. 按權利要求l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所述秤通過一控制裝置 和/或通過一調節裝置與定量給料裝置和/或與刷輥(5 )的驅動裝置(6 ) 和/或送料機構連接。
3. 按權利要求l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各刷輥(5)的軸(7) 相互平行地設置在一共同的水平平面內,所述刷輥(5 )具有一大致呈 圓柱形的外形或輥形并優選具有相同的直徑。
4. 按權利要求1至3之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刷輥(5) 的軸(7)的間距和刷毛(8)的長度這樣地相匹配,使得在兩個刷輥 最接近的區域內這兩個刷輥(5)的刷毛略微搭疊或者接觸,或者彼此 間具有一大致為lcm或更小的凈間距。
5. 按權利要求1至3之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刷輥(5) 的軸(7)的間距是可調的和/或可控制的和可固定的。
6. 按權利要求1至3之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作為送料 機構,在容器(2)內在其底部(3)附近設置至少兩個可反向驅動的 或旋轉的輸送螺桿(9),其螺旋線(10)分別在所述輸送螺桿(9)的 軸向分布內改變輸送方向,并且以其螺旋線(10)相互這樣設置,即, 使它們總是將纖維在它們之間從上向下輸送。
7. 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兩輸送螺桿(9)的螺 旋線(10)輸送方向的反向部位沿軸向相互并排以及設置在容器底部(3)出口 (4)的上方。
8.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為輸送螺桿(9)螺旋線 (10)輸送方向的反向部位設置在這些輸送螺桿(9)的中間,通道口或出口 (4)優選位于容器底部(3)的中心。
專利摘要本申請涉及一種用于定量供給纖維例如玻璃纖維、塑料纖維或纖維素纖維的裝置(1),這些纖維特別是用作工程材料或塑料的添加物,所述裝置具有一存放纖維儲備的容器和一設置在這個容器(2)底部上的定量給料裝置以及一沿輸送方向設置在定量給料裝置后面或下面的秤。為了能夠比較精確地定量供給纖維并且避免纖維結團的危險,提出容器(2)的底部(3)具有至少一個出口(4),在容器(2)中在底部區域內設置用來將纖維送往所述出口(4)的送料機構,在出口(4)下方設置兩個可反方向驅動的平行的刷輥(5),其相反的旋轉方向在它們最靠近的部位處是從上向下定向的。
文檔編號B29C70/04GK201070838SQ20072000145
公開日2008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16日 優先權日2007年2月16日
發明者克薩韋爾·克諾普夫勒 申請人:摩臺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