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拼接式熱流道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拼接式熱流道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裝置中的熱流道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拼接式熱流道板。背景技術:
隨著熱流道技術的不斷發展及其在注射模中的廣泛應用,市場對熱流道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在一些大型模具(如汽車模具)中對熱流道結構型式上要求會更高。熱膨脹量的補償計算問題影響著熱流道系統定位精度以及熱流道系統的穩定性。當熱流道板過長、過大時,熱流道板變形受熱膨脹量的影響增大,熱流道板熱補償量計算的準確性無法保證。熱流道板的加熱或冷卻溫度的不同將影響著與其配合組件的配合精度,導致熱流道系統在注射過程中出現局部滲料、組件功能失效等問題。同時,為保證大面積熱流道板升溫所需功率,就需要更多的發熱管加熱,那么隨之就會出現兩組發管相臨處溫度集聚效應的產生,發熱管越多,產生集聚點越多,因每個集聚點溫度分布不均,使得熱流道板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發生不同方向的熱膨脹,熱膨脹量的大小影響著熱嘴、氣缸組位置的相對變化,而模具型腔的產品進料點位置始終不變,熱嘴會因熱流道板的相對位移而偏離產品進料點位置,最終導致熱嘴變形、螺牙咬死、閥針被卡等問題。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拼接式熱流道板,該拼接式熱流道板可縮短熱流道板長度,分散溫度集聚點,減小熱流道板的膨脹量,從而解決傳統大型熱流道板所存在的熱膨脹量大和熱變形問題。本實用新型解 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拼接式熱流道板,其特征在于:由至少兩塊分流拼接板拼接而成,各分流拼接板之間通過圓形鑲件連接,圓形鑲件中有與所連接的兩塊分流拼接板的流道孔相連通適配的鑲件流道孔;兩塊分流拼接板間用固定塊連結固定,使所述拼接式熱流道板連接成一整體。所述分流拼接板可以是按熱流道板的熱嘴排布及發熱管排布的位置根據熱流道板的形狀分割而成的幾個小塊分流板。兩塊分流拼接板間可以用定位銷定位,以防止分流拼接板轉動。這樣:將大型流道板的分割幾個小塊后,在減小流道板的熱膨脹量的同時減小了熱膨脹對熱嘴及閥針的影響,避免了滲漏膠的可能性和閥針卡死的現象。圓形鑲件可以采用傳熱快,熱膨脹量較大和有一定硬度的材料,如高鈹銅。本實用新型特別適用于大型熱流道系統。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縮短熱流道板長度,分散溫度集聚點,減小熱流道板的膨脹量,解決了傳統大型熱流道板所存在的熱膨脹量大和熱變形問題。且結構簡單,固定可靠。
[0011]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圖1是本實用新型拼接式熱流道板的整體裝配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兩塊分流拼接板拼接的外觀結構示意圖。圖3是兩塊分流拼接板拼接處的剖面圖。圖中:1為流道板、11為第一分流拼接板、12為第二分流拼接板、13為第三分流拼接板、2為圓形鑲件、25為鑲件流道孔、3為固定塊、4為定位銷、5為分流拼接板流道孔。
具體實施方式參見附圖,本實用新型一種拼接式熱流道板1,其特征在于:由至少兩塊分流拼接板11、12拼接而成,各分流拼接板11、12之間通過圓形鑲件2連接,圓形鑲件2中有與所連接的兩塊分流拼接板11、12的流道孔5相連通適配的鑲件流道孔25 ;兩塊分流拼接板11、12間用固定塊3連結固定,使所述拼接式熱流道板I連接成一整體。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分流拼接板11、12系按熱流道板I的出膠孔排布及發熱管排布的位置根據熱流道板的整體形狀分割而成的幾個小塊分流板。在本 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兩塊分流拼接板11、12間用定位銷4定位。在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中,所述拼接式熱流道板I由三塊分流拼接板11、12、13組成。
權利要求1.一種拼接式熱流道板,其特征在于:由至少兩塊分流拼接板(11、12)拼接而成,各分流拼接板(11、12)之間通過圓形鑲件(2)連接,圓形鑲件(2)中有與所連接的兩塊分流拼接板(11、12)的流道孔(5)相連通適配的鑲件流道孔(25);兩塊分流拼接板(11、12)間用固定塊(3)連結固定,使所述拼接式熱流道板(I)連接成一整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式熱流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拼接板(11、12)系按熱流道板(I)的出膠孔及發熱管排布的位置根據熱流道板的整體形狀分割而成的幾個小塊分流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拼接式熱流道板,其特征在于:兩塊分流拼接板(11、12)間用定位銷(4)定位。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拼接式熱流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式熱流道板(I)由三塊分流拼接板( 11、12、13)拼接組成。
專利摘要一種拼接式熱流道板,由至少兩塊分流拼接板(11、12)拼接而成,各分流拼接板(11、12)之間通過圓形鑲件(2)連接,圓形鑲件(2)中有與所連接的兩塊分流拼接板(11、12)的流道孔(5)相連通適配的鑲件流道孔(25);兩塊分流拼接板(11、12)間用固定塊(3)連結固定,使所述拼接式熱流道板(1)連接成一整體。其優點是可縮短熱流道板長度,分散溫度集聚點,減小熱流道板的膨脹量,解決了傳統大型熱流道板所存在的熱膨脹量大和熱變形問題。且結構簡單,固定可靠。
文檔編號B29C45/27GK203125877SQ201320013780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8日
發明者孫文華, 趙匡, 黃忠文 申請人:深圳市米高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