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聚酯瓶片增粘工藝系統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聚酯瓶片增粘工藝系統裝置,包括依次設置并由管道連接的進料裝置、大螺紋螺桿擠壓機、粗過濾器、反應釜、小螺紋螺桿擠壓機、精過濾器,第一縮聚釜和第二縮聚釜;通過第一縮聚釜和第二縮聚釜對聚酯瓶片溶液進行雙重縮聚增粘,提高粘度,滿足較高的工業絲粘度要求;同時,采用大螺紋螺桿擠壓機和小螺紋螺桿擠壓機,對聚酯瓶片進行兩級擠壓熔融,使聚酯瓶片熔融更徹底,聚酯瓶片利用率更高;采用可切換的雙聯粗過濾器和可切換的雙聯精過濾器,工作過程持續不間斷,工作效率高;縮聚釜出口處設置齒輪計量泵,控制液體流量,使液體混合攪拌均勻;整體設備運行可靠。
【專利說明】一種聚酯瓶片增粘工藝系統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資源再生領域,具體涉及聚酯瓶片回收利用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近20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人們包裝理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產品所用的包裝材料不斷翻新,其中塑料包裝材料發展得最快,逐漸地在包裝領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塑料包裝材料中聚酯飲料瓶的發展迅猛,倍受人們青睞。
[0003]聚酯瓶的主要成分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簡稱聚酯),它是英國ICI公司開發成功的一種新型合成塑料材料,由于聚酯樹脂具有優良的機械性能和耐磨性能,較好的耐蠕變性能和剛性,吸水性能低,尺寸穩定性高,熱穩定性能好,電絕緣性能優異和優良的耐化學性能等優點,所以聚酯樹脂很快得到普遍發展。聚酯樹脂首先被用于制造纖維,后來杜邦公司研究開發了瓶用聚酯樹脂,開始了聚酯瓶的應用。聚酯瓶具有無嗅、無味、無毒、質量輕、強度大、氣密性好、透明度好等特點,其中聚酯瓶良好的透明性使產品具有展示性,這是其他包裝材料所不能比擬的。所以聚酯瓶在食品包裝中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尤其是碳酸飲料、礦泉水、食用油等產品包裝幾乎都是聚酯瓶。
[0004]我國的聚酯瓶樹脂發展迅速,聚酯瓶用量急劇增大。1995年瓶級聚酯樹脂的用量為10萬噸,其中國產6萬噸。1999年瓶級聚酯樹脂用量40萬噸,2000年用量達到52萬噸,并完全國產化。由于瓶級聚酯樹脂需求仍在增長,以及人們對未來瓶級聚酯用量的良好預測,世界各國生產聚酯的大公司紛紛擴大瓶級聚酯樹脂的生產能力。在亞洲地區,臺塑集團在美國及臺灣兩地各增加年產15萬噸的瓶級聚酯生產能力;臺灣遠東紡織在海峽兩岸擴產,年產能力將達到40萬噸瓶級聚酯;新光合纖正計劃將其在臺灣及泰國的生產能力提高到年產50萬噸;從而使全球瓶級聚酯樹脂生產能力迅速增長。
[0005]我國瓶級聚酯樹脂用量,大部分專家認為今后五年將以20%?30%的年增長率增長,到2005年將為143萬噸瓶級。如此巨大數量的聚酯樹脂投入市場,進入消費必然提出聚酯瓶的回收問題。由于食品領域不允許使用物理回收的一次性廢舊聚酯瓶、聚酯薄膜,所以幾乎全部聚酯瓶、聚酯薄膜都是一次性包裝物。廢舊的聚酯瓶進入環境,不能自發降解,將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所以廢舊聚酯瓶等聚酯包裝物必須回收。
[0006]目前世界廢舊聚酯瓶的回收量每年在60萬噸,回收率達18%,而國內的回收率在6%?10%。為此必須加大回收力度,提高廢舊聚酯瓶回收率。但是廢舊聚酯瓶回收非常不易,影響因素很多,所以在世界范圍內,聚酯瓶的回收率都很低。
[0007]傳統的生產滌綸工業長絲的方法以原生聚酯切片為原料。該原料的特點是純度高、粘度穩定、含水少。因工業絲強度大,強度一般為7.00-8.20cN/dteX,所以要求熔體的粘度比生產紡織滌綸纖維要大,應為0.82-0.910±0.001dl/g,而原生聚酯切片的粘度一般為
0.6dl/g,因此需對原生聚酯切片進行增粘,增大聚酯的分子量,即進行縮聚反應,由于是固相縮聚,所以稱此過程為固相增粘。實用新型內容
[0008]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聚酯瓶片增粘工藝系統裝置,通過第一縮聚釜和第二縮聚釜對聚酯瓶片溶液進行雙重縮聚增粘,提高粘度,滿足較高的工業絲粘度要求;同時,采用大螺紋螺桿擠壓機和小螺紋螺桿擠壓機,對聚酯瓶片進行兩級擠壓熔融,使聚酯瓶片熔融更徹底,聚酯瓶片利用率更高;采用可切換的雙聯粗過濾器和可切換的雙聯精過濾器,工作過程持續不間斷,工作效率高;縮聚釜出口處設置齒輪計量泵,控制液體流量,使液體混合攪拌均勻;整體設備運行可靠。
[0009]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聚酯瓶片增粘工藝系統裝置,包括依次設置并由管道連接的的進料裝置、大螺紋螺桿擠壓機、粗過濾器、反應釜、小螺紋螺桿擠壓機、精過濾器,第一縮聚釜和第二縮聚釜;所述進料裝置包括箱體和螺旋輸送器,箱體頂部一側設置進料口,頂部中心設置電機,電機帶動進料裝置內部的螺桿旋轉,進料裝置箱體一側設置熱吹風口,箱體底部出口與大螺紋螺桿擠壓機進口連通;所述第一縮聚釜為立式結構,所述第二縮聚釜為臥式結構,所述第一縮聚釜出口與第二縮聚釜進口連接。
[0010]進一步的,所述大螺紋螺桿擠壓機和小螺紋螺桿擠壓機包括進料口、齒輪箱、料筒、加熱塊及螺桿,進料口設置在料筒前端,加熱塊均勻設置在料筒周圍,并以保溫層將加熱塊固定于料筒外壁,螺桿設置于料筒內部,螺桿軸線與料筒軸線重疊,齒輪箱設置于料筒前部頂端,并與螺桿連接。
[0011]進一步的,所述粗過濾器為過濾精度為40 μ m的雙聯可切換過濾器;所述精過濾器為過濾精度為30 μ m的雙聯可切換過濾器。
[0012]進一步的,所述反應釜頂部開口與真空泵連接。
[0013]進一步的,所述進料裝置與大螺紋螺桿擠壓機連接口處設置開關閥門。
[0014]進一步的,所述反應釜與小螺紋螺桿擠壓機連接口處設置開關閥門。
[0015]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縮聚釜出口與第二縮聚釜進口連接處設置第一齒輪計量泵,第二縮聚釜出口處設置第二齒輪計量泵。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 I)縮聚釜:采用第一縮聚釜和第二縮聚釜雙重縮聚,使聚酯瓶片回收后的產物粘度更高,滿足較高的工業絲粘度要求;
[0018](2)進料裝置:利用電機帶動螺桿旋轉,強制進料,解決了瓶片進料困難的問題,箱體一側設置熱吹風口,吹進熱風干燥瓶片,為后續步驟做準備;
[0019](3)螺桿擠壓機:采用大螺紋螺桿擠壓機和小螺紋螺桿擠壓機,對聚酯瓶片進行兩級擠壓熔融,使聚酯瓶片熔融更徹底,聚酯瓶片利用率更高;
[0020](4)過濾器:采用過濾精度為40 μ m的可切換的雙聯粗過濾器和過濾精度為30 μ m可切換的雙聯精過濾器,過濾更徹底,且工作過程持續不間斷,工作效率高;
[0021](5)真空泵:反應釜頂部開口與真空泵連接,是反應在負壓下進行,反應效果更好;
[0022](6)開關閥門:進料裝置與大螺紋螺桿擠壓機連接口處和反應釜與小螺紋螺桿擠壓機連接口處都設置開關閥門,當設備停止工作時關閉閥門,防止液體在停止工作時流動,損壞設備;
[0023](7)齒輪計量泵:縮聚釜出口處設置齒輪計量泵,控制液體流量,使液體混合攪拌均勻;整體設備運行可靠。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聚酯瓶片增粘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0026]如圖1所示為聚酯瓶片增粘工藝流程圖,瓶片從進料裝置I的進料口 11進入進料裝置內部,通過電機12帶動進料裝置內部的螺桿13旋轉,同時熱吹風口 14吹進熱風干燥瓶片,瓶片隨螺桿旋轉強制進入大螺紋螺桿擠壓機2。干燥后的瓶片料進入大螺紋螺桿擠壓機2進行熔融擠壓成熔體,熔體進入過濾精度為40 μ m的可切換的雙聯粗過濾器3進行過濾,過濾后的液體進入反應釜4內均化反應,反應釜4頂部開口與真空泵連接,使反應在真空條件下進行,反應效果更好。進反應后的液體進入小螺紋螺桿擠壓機4繼續熔融擠壓,使聚酯瓶片熔融更徹底,聚酯瓶片利用率更高。擠壓后熔體進入過濾精度為30 μ m可切換的雙聯精過濾器5過濾,最大程度的過濾雜質,使液體向產物方向移動。過濾后的液體通過立式的第一縮聚釜7和臥式的第二縮聚釜8,采用第一縮聚釜和第二縮聚釜雙重縮聚,使聚酯瓶片回收后的產物粘度更高,滿足較高的工業絲粘度要求。同時,在第一縮聚釜出口與第二縮聚釜進口連接處設置第一齒輪計量泵,第二縮聚釜出口處設置第二齒輪計量泵,控制液體流量,使液體混合攪拌均勻,整體設備運行可靠。
[0027]所述大螺紋螺桿擠壓機5和小螺紋螺桿擠壓機2包括進料口、齒輪箱、料筒、加熱塊及螺桿,進料口設置在料筒前端,加熱塊均勻設置在料筒周圍,并以保溫層將加熱塊固定于料筒外壁,螺桿設置于料筒內部,螺桿軸線與料筒軸線重疊,齒輪箱設置于料筒前部頂立而,并與螺桿連接。
[0028]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當視權利要求書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聚酯瓶片增粘工藝系統裝置,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設置并由管道連接的進料裝置(I)、大螺紋螺桿擠壓機(2)、粗過濾器(3)、反應釜(4)、小螺紋螺桿擠壓機(5)、精過濾器(6),第一縮聚釜(7)和第二縮聚釜(8);所述進料裝置(I)包括箱體和螺旋輸送器,箱體頂部一側設置進料口(11),頂部中心設置電機(12),電機(12)帶動進料裝置(I)內部的螺桿(13)旋轉,進料裝置(I)箱體一側設置熱吹風口( 14),箱體底部出口與大螺紋螺桿擠壓機(2)進口連通;所述第一縮聚釜(7)為立式結構,所述第二縮聚釜(8)為臥式結構,所述第一縮聚釜(7)出口與第二縮聚釜(8)進口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瓶片增粘工藝系統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大螺紋螺桿擠壓機(2)和小螺紋螺桿擠壓機(5)包括進料口、齒輪箱、料筒、加熱塊及螺桿,進料口設置在料筒前端,加熱塊均勻設置在料筒周圍,并以保溫層將加熱塊固定于料筒外壁,螺桿設置于料筒內部,螺桿軸線與料筒軸線重疊,齒輪箱設置于料筒前部頂端,并與螺桿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瓶片增粘工藝系統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粗過濾器(3)為過濾精度為40 μ m的雙聯可切換過濾器;所述精過濾器(6)為過濾精度為30 μ m的雙聯可切換過濾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瓶片增粘工藝系統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反應釜(4)頂部開口與真空泵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瓶片增粘工藝系統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進料裝置(I)與大螺紋螺桿擠壓機(2)連接口處設置開關閥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瓶片增粘工藝系統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反應釜(4)與小螺紋螺桿擠壓機(5)連接口處設置開關閥門。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瓶片增粘工藝系統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縮聚釜(7)出口與第二縮聚釜(8)進口連接處設置第一齒輪計量泵,第二縮聚釜(8)出口處設置第二齒輪計量泵。
【文檔編號】B29B17/00GK203557667SQ201320736093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0日
【發明者】嚴加軍, 錢玉 申請人:鹽城市華普輕紡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