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彈簧墊模具開模裝置,通過該裝置能夠將緊閉的模具自動開啟。
背景技術:
聚氨酯彈簧墊澆注模具包括模具本體以及固定于模具本體側面的把手。在聚氨酯彈簧墊澆注工藝中,為了滿足產品的尺寸以及性能要求,模具合模需要提供一定的壓力,以防在發泡過程中模具松動導致產品不合格。但在開模取產品的過程中,以前是人工使用鐵棒敲開,不僅耗力,效率低下,對模具也有一定的損耗。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自動打開彈簧墊模具的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彈簧墊模具自動開模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金屬框架以及設于兩個金屬框架之間的至少兩個橡膠輪。
優選地,所述的金屬框架為等腰直角三角形狀,橡膠輪沿著金屬框架的直角邊依次排列。
更優選地,所述的金屬框架的斜邊水平放置于流水線作業區域起始端,并位于彈簧墊澆注模具的把手的正下方。
優選地,所述的兩塊金屬框架平行設置。
優選地,所述的金屬框架為鋼板。
更優選地,所述的鋼板的厚度為10-15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置克服了目前流水線人工開模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彈簧墊模具自動開模裝置,通過該裝置可以實現流水線的自動開模,大大節省人力,提高生產效率,并有效的減小了模具的損壞,提升了流水線的自動化程度。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中的彈簧墊模具開模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中的彈簧墊模具開模裝置的使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
如圖1所示,為實施例中的彈簧墊模具開模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所述的彈簧墊模具開模裝置包括兩個金屬框架2以及設于兩個金屬框架2之間的9個橡膠輪1。所述的金屬框架2為等腰直角三角形狀,橡膠輪1沿著金屬框架2的直角邊依次排列。所述的金屬框架2的斜邊水平放置于流水線作業區域起始端,并位于彈簧墊澆注模具的把手3的正下方。所述的兩塊金屬框架2平行設置。金屬框架2為鋼板,厚度為10-15mm。
使用時,如圖2所示,將彈簧墊模具開模裝置放置于流水線操作臺的起始端,當彈簧墊澆注模具由流水線帶動從烘道中出來,彈簧墊澆注模具的把手3會接觸到該彈簧墊模具開模裝置的底端位置,由于彈簧墊模具開模裝置固定,把手3會受到來自彈簧墊模具開模裝置的垂直于直角邊的力,由力的分解可知,彈簧墊模具開模裝置會給把手3一個垂直向上的分力,導致把手3上抬,實現流水線的自動開模。使用橡膠輪1的目的是防止彈簧墊澆注模具的刮傷并減小把手3和彈簧墊模具開模裝置間的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