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塑料薄膜凹凸版混合套印制袋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塑料印刷制袋機,特指系一種塑料薄膜凹凸版混合套印制袋機。
現有塑料薄膜凹版印刷機或凸版印刷機,一般具有精度較高,質量較穩定,但由于其結構所致,無法在同一機器上實現凹版與凸版混合套印,且設備成本高結構復雜,故障率高,維修保養費用高,一般中小企業沒有實力購買該設備,使其推廣應用受到較大的限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性能穩定、套印精度較高、設備成本低的塑料薄膜凹凸版混合套印制袋機。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方案實現的,在一機架上垂直于機架設有若干個導向槽,在導向槽上部,通過卡板卡裝有凹版輥或凸版輥,且在凹版輥上面至少卡裝有二個壓輥,在凸版輥上面至少卡裝有三個壓輥,在導向槽下部,通過卡板卡裝有凸版著墨輥,并設有油墨盤。在導向槽一側,設有凹版刮墨裝置。在相鄰導向槽中的凹版輥或凸版輥之間通過鏈條或齒輪相互傳動,在同一導向槽內,壓輥、凹版輥或凸版輥、凸版著墨輥之間通過摩擦傳動。在機架上設有若干個用以改變塑料薄膜走向的過渡輪及調節塑料薄膜張力的張力調節輪,在機架底部聯體安裝有兩臺用以風干塑料薄膜上的油墨的鼓風機,在機架頂部設有兩臺排風扇,用以抽除印刷時油墨揮發出的苯毒氣體。同時,在機架的一端還設有切烙制袋裝置,在機架的底部設有一電動機和一減速箱,減速箱的輸出一路通過鏈條至第一級印模輥;另一路以同樣速率輸出至設于機架上的切烙制袋的控制裝置凸輪,由凸輪控制制袋機構中的停車、切、烙裝置工作;第三路輸出至制袋機構中的摩擦壓輥組,使其牽引制袋機構中的薄膜。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剖視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卡板結構示意圖參見附
圖1、2、3本實用新型由機架1、電機2、減速機3、風機4、切烙制袋機構5、凸版輥6、凹版輥7、油墨盤8、凹版刮墨裝置9、壓輥10、過渡輪11、張力調節輪15,凸版著墨輥12,同步壓輥25,排風扇26組成。所述機架1為一角鋼焊接成的長方形架,電機2、減速機3聯體安裝在機架1底部,風機4也安裝在機架1底部,在機架1上垂直于機架設有若干導向槽13,其內通過卡板14卡裝有凸版輥6、凹版輥7、壓輥10、凸版著墨輥12,在凹版輥7上面至少裝有二個壓輥10,在凸版輥6上面至少裝有三個壓輥10,在導向槽13的下部設有二個凸版著墨輥12,油墨盤8安裝在凹版輥7和凸版著墨輥12的下面,凹版刮墨裝置9設于機架1上且處于導向槽13一側,同一導向槽13內的壓輥10、凹版輥7或凸版輥6、凸版著墨輥12之間通過摩擦傳動,相鄰導向槽13內的凸版輥6、凹版輥7之間通過齒輪或鏈條傳動,且凹版輥7、凹版刮墨裝置9與凸版輥6、凸版著墨輥12之間的距離在0.3~2米之間。過渡輪11、張力調節輪15安裝在機架1上,風機4安裝在機架1底部,排風扇26安裝在機架1頂部,且排風扇26與印模版輥的距離在1.5米以內。切烙制袋機構5由摩擦壓輥組16、17,烙輥18、切刀19、烙刀20、電磁鐵21、凸輪22、剎車桿23、行程開關24組成且安裝在機架1的一端,其結構與申請號為“94237220.4”的專利申請的結構一樣,剎車桿23、切刀19、烙刀20的動作由凸輪22控制。同步壓輥25安裝在切烙制袋機構5與印模版輥之間,且同步壓輥和印模版輥與烙刀20的距離在1.5米以內。減速機3的輸出,一路通過鏈條驅動印模版輥工作;一路以相同速率驅動設于機架1上的切烙制袋的控制裝置凸輪22工作,凸輪22則驅動行程開關24,行程開關24則驅動電磁鐵21動作進而驅動剎車桿23、切刀19、烙刀20工作;第三路輸出驅動摩擦壓輥組16,摩擦壓輥組16又驅動摩擦壓輥組17、烙輥18工作。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簡述于下塑料薄膜經多級套色、凹凸版混印后通過過渡輪及印模壓輥返回至第一級印模輥或同步壓輥的位置,而進入切烙制袋裝置制袋,或者先將塑料薄膜經多級過渡輪傳至最后一級壓輥,再經壓輥返回至第一級印模輥,進行多級套色、凹凸版混印后,進入右邊切烙制袋裝置制袋,通過調節張力調節輪15使相鄰兩印模輥之間達到精確套色,使印模輥與切烙制袋之間達到準確切烙,同時,由于將印刷前和印刷后的塑料薄膜經印模版輥或同步壓輥串壓在一起后,使塑料薄膜前后連為一整體,不易產生錯動,使套色保持精確穩定。同時,由于將印模版輥和同步壓輥與烙刀20的間距控制在1.5米以內,使印出的薄膜馬上進入制袋機構制袋,積累誤差小,使切烙、套色保持準確穩定。由于將排風扇26與印模版輥的距離控制在1.5米以內,使排風扇26可隨時有效地抽除印刷時揮發出的有害氣體。切烙制袋機構中的停車、烙合、切斷裝置是由凸輪22控制的,且凸輪22是由驅動印模版輥的同一動力以同一速率驅動旋轉的,亦即當印模版輥旋轉一圈時,凸輪22也旋轉一圈,此時,凸輪22驅動行程開關24進而驅動電磁鐵21動作一次,使剎車桿23,切刀19、烙刀20工作一次制出一個塑料袋。減速機的第三路輸出驅動摩擦壓輥組16,摩擦壓輥組16又進而驅動摩擦壓輥組17、烙輥18工作,使其牽引切烙制袋機構中的薄膜。本實用新型中,由于驅動印模版輥的動力,同時以11的速率驅動切烙制袋機構的控制裝置,使印刷與制袋同步一致,且在同一機器上既裝有凹版、凹版刮墨裝置,又裝有凸版、凸版著墨輥,加上印版輥、壓輥、凸版著墨輥均采用卡裝的方式,使凹凸版輥互換非常方便,因而,使凹凸版混合套印自動制袋可在同一機器實現。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結構,不僅可以單獨使用凹版印刷或單獨使用凸版印刷,還可實現凹凸版混合印刷,并且一邊印刷一邊制袋,還一邊隨機抽除有害氣體保護人體健康。該機套印、制袋準確穩定,一機多用且結構簡單、制造容易、成本低,是一種適于中小企業廣泛使用的塑料薄膜凹凸版多色混印制袋設備。
權利要求1.塑料薄膜凹凸版混合套印制袋機,包括機架1、電機2、減速機3、風機4、切烙制袋機構5、凸版輥6、凹版輥7、油墨盤8、凹版刮墨裝置9、壓輥10、過渡輪11、張力調節輪15,凸版著墨輥12,同步壓輥25,排風扇26,所述機架1為一角鋼焊接成的長方形架,電機2、減速機3安裝在機架1底部,切烙制袋機構5由摩擦壓輥組16、17,烙輥18、切刀19、烙刀20、電磁鐵21、凸輪22、剎車桿23、行程開關24組成且安裝在機架1的一端,剎車桿23、切刀19、烙刀20的動作由凸輪22控制,其特征在于在機架1上垂直于機架設有若干導向槽13,其內通過卡板14卡裝有凸版輥6、凹版輥7、壓輥10、凸版著墨輥12,且在凹版輥7上面至少裝有二個壓輥10,在凸版輥6上面至少裝有三個壓輥10,在導向槽13的下部設有二個凸版著墨輥12,油墨盤8安裝在凹版輥7和凸版著墨輥12的下面,凹版刮墨裝置9設于機架1上且處于導向槽13一側,同一導向槽13內的壓輥10、凹版輥7或凸版輥6、凸版著墨輥12之間通過摩擦傳動,相鄰導向槽13內的凸版輥6、凹版輥7之間通過齒輪或鏈條傳動,且凹版輥7、凹版刮墨裝置9與凸版輥6、凸版著墨輥12之間的距離在0.3~2米之間,過渡輪11、張力調節輪15安裝在機架1上,風機4安裝在機架1底部,排風扇26安裝在機架1頂部,且排風扇26與印模版輥的距離在1.5米以內,同步壓輥25安裝在切烙制袋機構5與印模版輥之間,且同步壓輥和印模版輥與烙刀20的距離在1.5米以內,減速機3的輸出,一路通過鏈條驅動印模版輥工作;一路以相同速率驅動設于機架1上的切烙制袋的控制裝置凸輪22工作,凸輪22則驅動行程開關24,行程開關24則驅動電磁鐵21動作進而驅動剎車桿23、切刀19、烙刀20工作;第三路輸出驅動摩擦壓輥組16,摩擦壓輥組16又驅動摩擦壓輥組17、烙輥18工作。
專利摘要塑料薄膜凹凸版混合套印制袋機,是在一機架上垂直于機架設有若干個導向槽,在導向槽上部,通過卡板卡裝有凹版輥或凸版輥,在導向槽下部,通過卡板卡裝有凸版著墨輥,并設有油墨盤,本實用新型不僅可以單獨使用凹版印刷或單獨使用凸版印刷,還可實現凹凸版混合印刷,并且一邊印刷一邊制袋,該機套色準確穩定,一機多用且結構簡單、制造容易、成本低,是一種適于中小企業使用的塑料薄膜凹凸版多色混印制袋設備。
文檔編號B29D22/00GK2203925SQ9423760
公開日1995年7月26日 申請日期1994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1994年6月22日
發明者劉美蓮 申請人:劉美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