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直壓曲肘式注塑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曲肘式注塑機,具體地說為一種直壓式、曲肘式注塑機。
當前注塑機廣泛使用于塑料行業中,考查現有注塑機,根據工藝要求,其鎖模過程是先合模,然后加力鎖模,以防止注塑時模具開縫,料液外溢。前一段合模所需動力小于后段鎖模。其鎖模方式,一般有直壓式、曲肘式和直壓曲肘式注塑機,直壓式注塑機的優點是鎖模行程可以改變且比曲肘式長,模具厚調整容易,鎖模開閉速度可在大范圍內調整,但速度比曲肘式慢,所需動力大,油的用量大,能源消耗大,成本高,而曲肘式注塑機與上述優缺點相反。由于曲肘式注塑機鎖模力量大,靠模質量好,特別是注塑件較大時被廣泛使用。但當注塑機模具面積大、制品規格尺寸大或一模出多種制品時,只使用曲肘式注塑機,相應的曲肘機構就顯得粗大而滯重,占地面積也加大,且行程短,開模時陰陽模具間距小,取出制品或故障檢修困難。所以現在多采用直壓式與曲肘式結合設計的直壓曲肘式注塑機,以直壓式合模油缸產生合模運動,以曲肘機構緊鎖模具。雖然可以解決合模速度快,鎖模有力的問題,但鎖模時其反作用力仍作用于合模油缸上,造成油缸相大,用油量多,消耗動力大的缺欠。其原因是沒有充分發揮合模油缸和曲肘機構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缺欠提供一種利用油缸快速進退的,直壓式合模,曲肘機構鎖模的,由支撐機構支撐的,設備占地少,動力消耗少,工作可靠的直壓曲肘式注塑機。
本實用新型可以用如下的方法來達到,一種直壓曲肘式注射機,由機臺1、固定模板2、鎖模板3、曲肘4機構、活動模板5、底座6、合模油缸和導桿7所組成,曲肘機構置于活動模板5和鎖模板3之間,合模油缸設置在活動模板5和底座6之間,在活動模板5和底座6之間設置有支撐機構。
本發明之直壓曲肘式注塑機還可以如下來設計,在活動相板和底座6之間,沿中心軸兩側設有支撐板8,支撐板8一端鉸接于底座6或機臺1上,兩側支撐板8之間連接有伸縮缸9,以及彈簧10,支撐板8內外側機臺1上設有止動片12。支撐板8機構可設計為鋸齒狀,與之相配合的活動模板5邊緣即與支撐板鋸齒面接觸的平面,設置成斜面。支撐結構還可設計成三角板形,一端鉸接于機臺1上,下部制成蝸輪結構,并設置一螺桿,蝸輪15、蝸桿16結構連接有動力裝置。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下面優點合模采用油壓機構,鎖模采用曲肘機構,用支撐板承擔鎖模壓力,支撐板可設計成板狀、鋸齒狀或三角板狀。所以既保持了合模速度快,鎖模有力、可靠,開啟空間大,有利于操作的優點,又使得工藝設計合理,所需動力小,油缸裝置小,設備簡單占地少,降低了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附圖圖面說明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支撐板式曲肘注塑機構造主視圖;圖2上圖的俯視圖;圖3支撐機構為鋸齒板構造圖;圖4支撐板為三角板的構造圖;圖5支撐板為三角板式曲肘注塑機構造主視圖;圖6支撐板為三角板式,三角板與蝸輪蝸桿關系俯視圖,已忽略其它結構。
以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本直壓曲肘式注塑機主要是考慮合模時,所需動力不大的因素,利用合模油缸合模行程長,模具開啟寬闊及合模速度快,及鎖模時,利用曲肘機構,鎖模力大且安全可靠的優點,所要解決的是鎖模時活動模板5的強力支撐。為此,在底座6與活動模板5之間加設有支撐結構,使鎖模力不加于合模油缸上,最終使力傳送至機臺1。如
圖1、2所示,支撐結構可為一板狀,兩側各設一塊,因為鎖模時曲肘4肘壁伸直后,對模具加有予應力,所以支撐結構須可靠,不要單側設置,也最好不用柱式,以免變形。其一端鉸接于底座6上,另一端底角處設有滑輪11以平衡支撐板8重力;以小油量伸縮缸9跨接兩側支撐板8間,固定在一塊支撐板8上;兩支撐板8間還跨接有彈簧10;兩支撐板8內側機臺1上各置有止動片12,以控制支撐板8的開合角度。注塑機運轉過程為合模開始時,先啟動合模油缸,快速推進活動模板5、曲肘4及鎖模板3沿導桿7滑動,當陰陽模具靠近合模時,底座6與鎖模板3間距可容納下支撐板8時,由于彈簧10的作用,拉動支撐板8處于支撐位置,支撐板8的支撐狀態由止動片12加以限制。此時停止合模油缸,而開啟曲肘油缸,使受力曲肘桿伸直,通過支撐板8頂住底座6而鎖緊模具。注塑機完成后,開模,首先讓曲肘油缸卸壓,受力曲肘折彎撤掉壓力,然后啟動伸縮缸9克服彈簧10力使支撐板8離開活動模板5,再啟動合模油缸使活動模板5沿導桿7向底座6移動,使陰陽模具間距最大。如此反復完成操作周期。其動作程序、時間、行程距離等,皆可利用現有技術如設置行程開關、電動信號傳遞、控制閥門等解決。此外,可以只用伸縮油缸往復運動,開閉支撐板8,從而省略彈簧10;伸縮油缸也可以在支撐板8兩外側各設置一個。還可以用電機代替伸縮油缸做動力。
其模具開合距離,即合模油缸行程距離,可由調換支撐板來完成。由于每一種產品的注塑數量一般都較多,不用常調換模板及鎖模壓力,也就不用常調換支撐板,所以該實施例適合于工業生產的需要。
實施例2,其支撐板改用鋸齒板13,見圖3,其他同上例。與支撐板鋸齒面相配合的活動模板5接觸面處加工成一斜面,模板可以牢固地卡于鋸齒的齒平面上,因簡單省略圖示,調整斜面卡于不同鋸齒上,可以調整活動模板5的運動范圍。用此支撐板簡易調整模具行程,主要是在經常換模具或經常調整模具間距時應用。
另一實施例3見圖4、5,支撐板呈三角板形,一端鉸接于機臺1上,三角板14下部設計成蝸輪結構,在兩側三角板14下部還裝置有反向螺紋結構的蝸桿16,蝸桿置于機臺1下面,蝸桿16可固定一齒輪17,其轉動由動力裝置如電機減速后帶動齒輪17旋轉來實現,三角板14與蝸輪蝸桿關系見圖6,圖中未標識其它設備,為三角板14與蝸輪15、蝸桿16、齒輪17關系的俯視圖。當合模氣缸將活動模板5推到合模位置時,電機帶動齒輪17、蝸桿16轉動,使支撐板即三角板14,在蝸輪結構帶動下,向內移動支撐于活動模板5上,然后開動曲肘油缸鎖模。注塑完成后,壓力減小,再開動電機使蝸桿16反向轉動,松開支撐,開模。支撐板鉸接可根據板的大小、支撐力等因素設計它與機臺鉸接的位置。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支撐板也可以上、下布置,但結構實現較困難。
權利要求1.一種直壓曲肘式注射機,由機臺(1)、固定模板(2)、鎖模板(3)、曲肘(4)機構、活動模板(5)、底座(6)、合模油缸和導桿(7)所組成,曲肘(4)機構置于活動模板(5)和鎖模板(3)之間,合模油缸設置在活動模板(5)和底座(6)之間,其特征在于活動模板(5)和底座(6)之間設置支撐機構。
2.如權利1所述之直壓曲肘式注塑機,其特征在于活動模板(5)和底座(6)之間沿中心軸兩側設置的支撐板(8),一端鉸接于底座(6)上,兩側支撐板(8)之間連接有伸縮缸(9),還連接有彈簧(10),支撐板(8)內側機臺(1)上設有止動片(12)。
3.如權利1、2所述之直壓曲肘式注塑機,其特征在于支撐板(8)機構為鋸齒狀板(13),相配合的活動模板(5)邊緣設置成斜面。
4.如權利1所述之直壓曲肘式注塑機,其特征在于支撐板機構為三角形板(14),一端鉸接在機臺(1)上,三角板(14)下部制成蝸輪結構,蝸輪(15)、蝸桿(16)結構連接有動力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直壓曲肘式注塑機的結構,在兩側設有支撐結構,一端鉸接于底座上,另一端可開合,用以支撐活動模板。支撐板之間連接有伸縮缸和彈簧,還可以采用鋸齒板狀或三角形支撐板結構。用油缸或電機帶動支撐板開合。該結構合模速度快,鎖模力量大,充分發揮了合模油缸和曲肘的作用,所以該注塑機設計合理、可靠,功率消耗少,占地面積小,成本低。
文檔編號B29C45/64GK2292655SQ97217999
公開日1998年9月30日 申請日期1997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1997年6月16日
發明者蔡桂森 申請人:蔡桂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