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模具頂出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模具頂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公知的注塑模具一般采用斜頂結構出模,由于斜頂結構占用空間較大,因而,在有限的空間內,需要將斜頂結構的尺寸做的相對較小,也就使得斜頂結構的強度較小,在頂模過程中,這種項出結構經常發生斷裂,影響生產效率。并且頂桿大多是固定在頂針板組件上,其結構較為復雜,頂出機構包括面針板、位于面針板下表面的底針板,面針板和底針板通過螺栓固定在一起,形成頂針板組件,頂桿的下端部固定在該頂針板組件上,面針板、底針板通過螺栓固定在底板上,這種結構較為復雜,拆裝過程費時費力,影響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模具頂出裝置,其具有較高的強度,不易發生斷裂并實現頂針的快速拆卸。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模具頂出裝置,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頂塊、上頂板、下頂板和壓板,頂塊與上頂板之間安裝有一直頂桿及斜頂桿,項塊與下頂板之間安裝有一頂針,頂針穿過上頂板并可與上頂板相對滑動,其下端穿過下頂板,下端有一凸沿夾于下頂板與壓板之間,壓板通過螺栓固定于下頂板下方;下頂板的下表面與注塑機頂棍連接;斜頂桿通過萬向節與上頂板連接;上項板的下表面有一沿本裝置高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桿,限位桿與下頂板組成移動副連接,在上頂板與下頂板之間還安裝有一復位彈簧。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強度較大,能夠承受較大的壓力,不易斷裂;2、項出過程不會偏離角度,能夠準確定位;3、拆卸時,只需要將壓板從下壓板上拆卸,就可以快速的拆卸頂針,從而實現快速拆裝,有利于提尚生廣效率。
【附圖說明】
[000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參見附圖,本實用新型一種模具頂出裝置,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頂塊1、上頂板2、下頂板3和壓板4,頂塊I與上頂板2之間安裝有一直頂桿5及斜頂桿6,項塊I與下頂板3之間安裝有一頂針7,頂針7穿過上頂板2并可與上頂板相對滑動,其下端穿過下頂板3,下端有一凸沿夾于下頂板3與壓板4之間,壓板4通過螺栓固定于下頂板3下方;下頂板3的下表面與注塑機頂棍11連接;斜頂桿6通過萬向節9與上頂板2連接;上項板2的下表面有一沿本裝置高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桿8,限位桿8與下頂板3組成移動副連接,在上頂板2與下頂板3之間還安裝有一復位彈簧10。
[0009]初始狀態時,下頂板3未受到注塑機項棍11向上的推力,當注塑機頂棍啟動,下頂板3受到向上的推力,復位彈簧1被壓縮,則上頂板2受到彈簧1的推力,向上運動,此時,直頂桿5和斜頂桿6同時作用,將頂塊I向上推,從而完成出模動作。
[0010]本實用新型只需要通過下頂板3和壓板4來實現頂針7的固定,省略了傳統的底針板,簡化了模具結構,頂針7易于安裝拆卸。
【主權項】
1.一種模具頂出裝置,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頂塊、上頂板、下頂板和壓板,頂塊與上頂板之間安裝有一直頂桿及斜頂桿,項塊與下頂板之間安裝有一頂針,頂針穿過上頂板并可與上頂板相對滑動,其下端穿過下頂板,下端有一凸沿夾于下頂板與壓板之間,壓板通過螺栓固定于下頂板下方;下頂板的下表面與注塑機頂棍連接;斜頂桿通過萬向節與上頂板連接;上項板的下表面有一沿本裝置高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桿,限位桿與下頂板組成移動副連接,在上頂板與下頂板之間還安裝有一復位彈簧。
【專利摘要】一種模具頂出裝置,包括頂塊、上頂板、下頂板和壓板,頂塊與上頂板之間安裝有一直頂桿及斜頂桿,項塊與下頂板之間安裝有一頂針,頂針下端穿過下頂板,有一凸沿夾于下頂板與壓板之間,壓板通過螺栓固定于下頂板下方;下頂板的下表面與注塑機頂棍連接;斜頂桿通過萬向節與上頂板連接;上項板的下表面有一沿本裝置高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桿,限位桿與下頂板組成移動副連接,在上頂板與下頂板之間還安裝有一復位彈簧。其優點是能夠承受較大的壓力,不易斷裂;能夠準確定位;拆卸時,只需要將壓板從下壓板上拆卸,就可以快速的拆卸頂針,從而實現快速拆裝,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
【IPC分類】B29C45/40, B29C45/33
【公開號】CN205310713
【申請號】CN201620057011
【發明人】李和菊
【申請人】李和菊
【公開日】2016年6月15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