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單元模塊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燒爐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507588閱讀:39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單元模塊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燒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垃圾焚燒處理是目前國外應用最普遍的垃圾處理方法,此方法的最大優點是垃圾資源化和減量化處理程度高,已成為發達國家處理生活垃圾的主要途徑和電力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西方發達國家,垃圾焚燒技術的應用已經有將近130年的歷史,而且目前仍被認為是最有效、經濟的垃圾處理技術之一。近年來國內在垃圾焚燒處理常用設備方面進行了自主研發、引進消化、吸收,研制 開發出多種垃圾焚燒爐設備,部分產品已被應用與工程中,但設備性能參差不齊。現有典型機械往復式垃圾焚燒爐,各有優點,但實際應用中都存在以下一些問題和不足I)目前國內應用的單臺日處理100到500噸垃圾的燒爐較多,但單臺日處理600噸以上垃圾的焚燒爐少之又少,不適應大城市及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的需求。2)中國垃圾水分高、灰分高、成分復雜相互纏繞,現有的垃圾焚燒爐給料設備給料時負荷大,推料小車開始一個推料循環時會產生較大的沖擊力,給料設備運行不穩定,能耗好,壽命短。3)垃圾推入焚燒爐時,由于垃圾成分復雜容易抱團,推入焚燒爐的垃圾料層不均勻,一次風與垃圾接觸不充分、垃圾干燥效果差、燃燒不完全。4)爐排漏灰嚴重,焚燒爐渣熱酌減率高。5)爐排風孔容易堵塞,導致供風不均。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針對以上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單元模塊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燒爐,使單臺焚燒爐日處理能力達到600— 1200噸,并使垃圾連續、均勻的、充分的燃燒。本實用新型包括爐膛,所述爐膛包括前拱、后拱、側墻、爐膛出口,在靠近所述前拱一側的爐膛上方設置進料斗,在所述進料斗下方設置給料機,在所述給料機出料口的下方設置焚燒爐排機構;在所述焚燒爐排機構下方設置至少一個風室,在所述風室下方連接供風系統;在所述焚燒爐排機構的末端設置落渣井,在所述落渣井下方設置出渣機;在所述前拱上,于給料機出料口的上方設置均料裝置;所述焚燒爐排機構包括干燥段爐排、燃燒段爐排、燃盡段爐排、機架,所述干燥段爐排、燃燒段爐排、燃盡段爐排沿焚燒爐排的運動方向自靠近給料機的一端至落渣井的一端布置;在所述干燥段爐排、燃燒段爐排、燃盡段爐排之間分別設置過渡機構,所述干燥段爐排與機架通過獨立爐排片連接;所述干燥段爐排、燃燒段爐排、燃盡段爐排分別包括兩組爐排單元,所述每組爐排單元分別包括主軸、隔板、前墻板、后墻板、帶階梯落差的爐排;所述每個爐排分別包括兩組邊模塊、至少一組中間模塊,所述每組中間模塊均橫向設置在兩組邊模塊之間,所述邊模塊和中間模塊均由若干爐排片組成;所述前墻板、后墻板分別設置在隔板的前端、后端;在所述每個爐排單元的隔板上方分別設置若干支架,在所述每個支架的上部分別焊接若干個第二耳板,在所述每個第二耳板上分別焊接支撐圓鋼、支撐板;所述每個爐排片的下表面均設有與支撐圓鋼相配合的第一凹槽,上表面還設有與支撐板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每個爐排片分別插置在對應的支撐圓鋼和支撐板之間,且通過第二耳板與對應的支架連接;在所述支架下部設置第一耳板,在所述主軸上焊接接耳板和曲柄,所述第一耳板通過第一連桿與接耳板相連,所述曲柄與油缸相連,所述油缸水平布置,且還與主軸垂直設置;所述每個爐排片一側均分別設有凸沿,在另一側均分別設有與凸沿相對應的止口,所述相鄰的兩個爐排片搭接設置,且之間還設有間隙;所述每組邊模塊均通過側墻護板裝置固定于對應的機架上;在所述每個中間模塊、邊模塊的下方均設置一個風室,在所述風室下端設置進風口,所述每個進風口分別與對應的供風系統連接;所述供風系統包括干燥段供風系統、燃燒段供風系統、燃盡段供風系統。本實用新型干燥段供風系統除設置空氣預熱器外還摻入高溫煙氣,通過調節高溫煙氣摻入量,可將一次風溫提高到250— 280°C,可以更好的對垃圾進行干燥;由于摻入高溫煙氣,干燥段一次風含氧量較低,在干燥段垃圾料層上部形成低氧含量還原性氣氛的區 域,有利于抑制和減少NOx的生成。干燥段供風系統采用高壓風機供風,一次風風壓高穿透性更高,有利于干燥段較厚的料及料層的干燥。燃盡段供風系統不設置空氣預熱器,鼓風機直接將冷風送入燃盡段,用于未燃盡的物質燃燒和爐渣冷卻。本實用新型在干燥段爐排、燃燒段爐排和燃盡段爐排下方分別設置獨立的供風系統,有利于針對工況對各段一次風風量、風溫、風壓進行調節,使燃燒均勻,垃圾可以得到充分的燃燒。本實用新型采用單元模塊化結構,有利于不同處理能力焚燒爐的快速設計,大部分零部件結構相同,零部件種類少,互換性好,制造維護成本低。本實用新型整個爐排面可分(2 X 6+n X 6 )個區域,每個區域爐排片的運動速度和風量、風壓都可以單獨調節,一次風風溫、風壓分三段調節。本實用新型爐排片采用支撐圓鋼和支撐板固定,前后兩排爐排片沒有直接接觸,之間沒有摩擦,提高爐排片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所述相鄰的兩個爐排片搭接設置,且之間還設有間隙,避免爐排片之間漏渣,且留有間隙,防止熱膨脹。本實用新型日處理能力達到600—1200噸,設備運行穩定,能耗好,壽命長,垃圾干燥效果好、燃燒完全,降低爐排漏灰率,焚燒爐渣熱酌減率低,適用于各種生活垃圾的處理。本實用新型所述側墻護板裝置包括耐磨板,所述耐磨板與機架之間通過至少一根螺桿連接,在所述每根螺桿上分別套置彈簧,在所述每根彈簧遠離耐磨板的一端分別設置壓管,所述每根壓管分別套置在對應的螺桿上。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在彈簧和壓管的作用下耐磨板緊貼爐排片,避免因長時間摩擦爐排與側墻間間隙變大,避免爐渣從間隙處漏入風室,且有效避免一次風通過此縫隙造成爐排面布風不均。本實用新型所述每個爐排片的前端均設有第一卡口,在所述第一卡口內懸掛第一“Z”形小滑靴,在所述每個爐排片的下部均設有若干片翅片。“Z”形小滑靴在重力的作用下緊貼后排爐排片,避免灰渣從此處漏入風室,且減少爐排片之間的摩擦。本實用新型設有的若干翅片與小滑靴構成一曲線通道,一次風經通道進入焚燒爐時對爐排冷卻效果好;且曲線通道阻力較大,對一次風壓降貢獻份額較大,可避免因垃圾品質和料層厚度不均造成的爐排面出風不均,曲線通道還可以避免灰渣通過風道漏入風室,風道不易堵塞。本實用新型所述過渡機構包括連接爐排片,所述每塊連接爐排片的上端分別與相鄰的第二耳板的支撐圓鋼連接,在所述連接爐排片的下部連接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自由端連接在對應的后墻板上,所述連接爐排片為傾斜向下設置,所述連接爐排片下端設有第二卡口, 在所述第二卡口內懸掛第二“Z”形小滑靴,所述第二“Z”形小滑靴緊貼后列相鄰的爐排片的上表面。本實用新型采用過度裝置使干燥段爐排、燃燒段爐排和燃盡段爐排之間設有高度落差,垃圾掉落時可進一步的打撒、混合,有利于后續燃燒。本實用新型在所述支撐圓鋼上、沿支撐圓鋼長度方向焊接若干組成對布置的定位環,所述每個爐排片下表面設有定位凸起,所述每個爐排片下表面的定位凸起分別設置在每組的一對定位環之間,防止整個爐排面因熱膨脹產生位移,避免可能出現的卡塞損壞爐排。本實用新型所述側墻為中空結構的空冷墻,所述側墻包括外墻、內墻,在所述外墻上部設有冷風出口,在所述外墻下部設有冷風進口,在所述側墻內部、于冷風出口與冷風進口之間、且沿側墻長度方向同向設置三道隔墻,所述三道隔墻交錯設置,且之間還設有間隙。本實用新型通過風機將冷風從空冷墻進口送入,冷風沿墻內風道至空冷墻出口,可根據垃圾品質,將空冷墻出來的一次風匯入干燥段或燃燒段供風系統,好處是1)對焚燒爐側墻進行冷卻降低對側墻耐火材料的要求,延長側墻耐火材料使用壽命。2)降低內墻表面溫度,降低結焦發生概率。3)提高一次風風溫,利于垃圾干燥和燃燒。本實用新型所述給料機包括機架、推料小車、推料液壓缸,所述推料小車與推料液壓缸的活塞桿連接,所述推料液壓缸的軸線與推料小車車架的長度方向同向;在所述推料小車的底部、沿推料液壓缸的運動方向固定連接導向輪;在所述推料小車下方的機架上設置支撐輪;所述推料小車為階梯式雙層結構,包括上層推料爐排片和下層推料爐排片,所述下層推料爐排片前端的下方設有卡口,在所述卡口內懸掛刮刀。本實用新型推料小車采用這種結構可以極大的降低開始推料時的沖擊力,推料時下層小車先接觸垃圾,先將部分垃圾向前推動,垃圾松動后上層小車與下層小車一起將垃圾推入焚燒爐,因此推料小車在推垃圾時受力平穩,不會產生較強的沖擊力。從而使給料系統運行平穩,能耗降低,系統使用壽命延長。本實用新型所述均料裝置包括至少一組均料刀,所述每組均料刀均沿爐膛寬度方向設置;所述每組均料刀均包括均料連接軸,在所述均料連接軸上、沿軸向方向設置至少一片扇形剪切刀,所述每根均料連接軸的兩端分別與對應的均料連接桿連接,所述每根均料連接桿的自由端分別與均料液壓缸連接。本實用新型均料機構采用上述方案,通過設置均料剪切刀,剪切刀在液壓缸的推動下對垃圾料層進行攪動、均勻,避免因垃圾成分復雜含水率高相互纏繞導致進入焚燒爐的垃圾料層厚度不均現象。進入焚燒爐的垃圾料層厚度差可以控制在10%以內,料層厚度可根據垃圾成分及爐內工況變化在600— 1200mm范圍內調節。從而可以準確的控制進入焚燒爐的垃圾量,可以更好的對焚燒爐燃燒工況進行調整,以達到最佳狀態。本實用新型所述出渣機包括進渣口、底板、集污斗、出渣推塊,所述出渣推塊設置在進渣口靠近焚燒爐排機構一側的出渣機內部,所述集污斗設置在出渣機底部,在所述出渣機靠近出渣推塊的一端,向下傾斜設置若干與出渣機內部連通的進水管。本實用新型當出渣機內水位降低時,采用具有一定壓力的水從傾斜進水管向出渣機內補水,水流對出渣機推塊前部的底板進行沖洗,將沉積在底板上的泥漿沖到集污斗中,方便定期人工清理,使出渣機能夠長時間連續穩定的工作。本實用新型在所述前拱和后拱上、于靠近爐膛出口處分別設置噴嘴,使垃圾焚燒更充分。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均料刀的示意圖;圖3為圖2的A-A向剖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焚燒爐排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過渡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爐排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的B-B向剖視圖;圖8為圖7中I的放大圖(爐排片安裝和風道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中爐排片橫向定位及膨脹示意圖;圖10為圖9的C部放大圖;圖11為圖6的D部放大圖(側墻護板裝置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實用新型中爐排的單元模塊分布示意圖;圖13為本實用新型中給料機結構示意圖;圖14為本實用新型中側墻結構示意圖;圖15為圖14的C-C向剖視圖;圖16為本實用新型中出渣機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16所示,本實用新型設有爐膛1,所述爐膛I包括前拱1-1、后拱1-2、側墻1-3、爐膛出口 1-4,在靠近所述前拱1-1 一側的爐膛I上方設置進料斗2,在所述進料斗2下方設置給料機3,在所述給料機3出料口 3-1的下方設置焚燒爐排機構4 ;在所述焚燒爐排機構4下方設置至少一個風室5,在所述風室5下方連接供風系統33 ;在所述焚燒爐排機構4的末端設置落渣井6,在所述落渣井6下方設置出渣機7 ;在所述靠近進料斗2下端的前拱1-1上,于給料機出料口 3-1的上方設置均料裝置8,在所述前拱1-1和后拱1-2上、于靠近爐膛出口 1-4處分別設置噴嘴9。所述給料機3包括機架3-1、推料小車3-2、推料液壓缸3_3,所述推料小車3_2與推料液壓缸3-3的活塞桿連接,所述推料液壓缸3-3的軸線與推料小車3-2車架的長度方向同向;在所述推料小車3-2的底部、沿推料液壓缸3-3的運動方向固定連接導向輪3-4 ;在所述推料小車3-2下方的機架3-1上設置支撐輪3-5 ;所述推料小車3-2為階梯式雙層結構,包括上層推料爐排片3-6和下層推料爐排片3-7,所述下層推料爐排片3-7前端的下方設有卡口 3-8,在所述卡口 3-8內懸掛刮刀3-9。所述均料裝置8包括至少一組均料刀8-1,所述每組均料刀8-1均沿爐膛I寬度方向設置;所述每組均料刀8-1均包括均料連接軸8-2,在所述均料連接軸8-2上、沿軸向方向設置至少一片扇形剪切刀8-3,所述每根均料連接軸8-2的兩端分別與對應的均料連接桿8-4連接,所述每根均料連接桿8-4的自由端分別與均料液壓缸8-5連接。所述焚燒爐排機構4包括干燥段爐排4-1、燃燒段爐排4-2、燃盡段爐排4_3、機架4-6,所述干燥段爐排4-1、燃燒段爐排4-2、燃盡段爐排4-3沿焚燒爐排的運動方向自靠近給料機3的一端至落渣井6的一端布置;在所述干燥段爐排4-1、燃燒段爐排4-2、燃盡段爐排4-3之間分別設置過渡機構10,所述干燥段爐排4-1與機架4-6通過獨立爐排片37連接;所述干燥段爐排4-1、燃燒段爐排4-2、燃盡段爐排4-3分別包括兩組爐排單元4-5,所述每組爐排單元4-5分別包括主軸14、隔板15、前墻板16、后墻板17、帶階梯落差的爐排18 ;所述每個爐排18分別包括兩組邊模塊18-1、至少一組中間模塊18-2,所述每組中間模塊18-2均橫向設置在兩組邊模塊18-1之間,所述邊模塊·18-1和中間模塊18-2均由若干爐排片18-3組成;所述前墻板16、后墻板17分別設置在隔板15的前后端;在所述每個爐排單元4-5的隔板15上方分別設置若干支架19,在所述每個支架19的上部分別焊接若干個第二耳板20,在所述每個第二耳板20上分別焊接支撐圓鋼21、支撐板22 ;所述每個爐排片18-3的下表面均設有與支撐圓鋼21相配合的第一凹槽23,上表面還設有與支撐板22相配合的第二凹槽24,所述每個爐排片18-3分別插置在對應的支撐圓鋼21和支撐板22之間,且通過第二耳板20與對應的支架19連接;在所述支架19下部設置第一耳板25,在所述主軸14上焊接接耳板26和曲柄27,所述第一耳板25通過第一連桿28與接耳板26相連,所述曲柄27與油缸29相連,所述油缸29水平布置,且還與主軸14垂直設置。所述每個爐排片18-3 —側均分別設有凸沿18-3-1,在另一側均分別設有與凸沿18-3-1相對應的止口 18-3-2,所述相鄰的兩個爐排片18-3搭接設置,且之間還設有間隙;所述每組邊模塊18-1均通過側墻護板裝置30固定于對應的機架4-6上;在所述每個中間模塊18-2、邊模塊18-1的下方均設置一個風室5,在所述風室5下端設置進風口 32,所述每個進風口 32分別與對應的供風系統33連接;所述供風系統33包括干燥段供風系統11、燃燒段供風系統12、燃盡段供風系統13。所述每個爐排片18-3的前端均設有第一^^口 18-3-4,在所述第一^^口 18_3_4內懸掛第一 “Z”形小滑靴34,在所述每個爐排片18-3的下部均設有若干片翅片35。所述過渡機構10包括連接爐排片10-1,所述每塊連接爐排片10-1的上端分別與相鄰的第二耳板20的支撐圓鋼21連接,在所述連接爐排片10-1的下部連接支撐桿10-2,所述支撐桿10-2的自由端連接在對應的后墻板17上,所述連接爐排片10-1為傾斜向下設置,所述連接爐排片10-1下端設有第二卡口 10-1-1,在所述第二卡口 10-1-1內懸掛第二“Z”形小滑靴36,所述第二 “Z”形小滑靴36緊貼后列相鄰的爐排片18-3的上表面。在所述支撐圓鋼21上、沿支撐圓鋼21長度方向焊接若干組成對布置的定位環21-1,所述每個爐排片18-3下表面設有定位凸起18-3-5,所述每個爐排片18-3下表面的定位凸起18-3-5分別設置在每組的一對定位環21-1之間。所述側墻護板裝置30包括耐磨板30-1,所述耐磨板30-1與機架4_6之間通過兩根螺桿30-2連接,在所述每根螺桿30-2上分別套置彈簧30-3,在所述每根彈簧30_3遠離耐磨板30-1的一端分別設置壓管30-4,所述每根壓管30-4分別套置在對應的螺桿30-2上。[0050]所述側墻1-3為中空結構的空冷墻,所述側墻1-3包括外墻1-3-1、內墻1-3-2,在所述外墻1-3-1上部設有冷風出口 39,在所述外墻1-3-1下部設有冷風進口 38,在所述側墻1-3內部、于冷風出口 1-3-1與冷風進口 1-3-2之間、且沿側墻1-3長度方向同向設置三道隔墻1-3-3,所述三道隔墻1-3-3交錯設置,且之間還設有間隙。所述出渣機7包括進渣口 7-1、底板7-2、集污斗7-3、出渣推塊7-4,所述出渣推塊7-4設置在進渣口 7-1靠近焚燒爐排機構4 一側的出渣機7的內部,所述集污斗7-3設置在出渣機7的底部,在所述出渣機7靠近出渣推塊7-4的一端,向下傾斜設置若干與出渣機7·內部連通的進水管7-5。
權利要求1.單元模塊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燒爐,包括爐膛,所述爐膛包括前拱、后拱、側墻、爐膛出口,在靠近所述前拱一側的爐膛上方設置進料斗,在所述進料斗下方設置給料機,在所述給料機出料口的下方設置焚燒爐排機構;在所述焚燒爐排機構下方設置至少一個風室,在所述風室下方連接供風系統;在所述焚燒爐排機構的末端設置落渣井,在所述落渣井下方設置出渣機;在所述前拱上,于給料機出料口的上方設置均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燒爐排機構包括干燥段爐排、燃燒段爐排、燃盡段爐排、機架,所述干燥段爐排、燃燒段爐排、燃盡段爐排沿焚燒爐排的運動方向自靠近給料機的一端至落渣井的一端布置;在所述干燥段爐排、燃燒段爐排、燃盡段爐排之間分別設置過渡機構,所述干燥段爐排與機架通過獨立爐排片連接;所述干燥段爐排、燃燒段爐排、燃盡段爐排分別包括兩組爐排單元,所述每組爐排單元分別包括主軸、隔板、前墻板、后墻板、帶階梯落差的爐排;所述每個爐排分別包括兩組邊模塊、至少一組中間模塊,所述每組中間模塊均橫向設置在兩組邊模塊之間,所述邊模塊和中間模塊均由若干爐排片組成;所述前墻板、后墻板分別設置在隔板的前端、后端;在所述每個爐排單元的隔板上方分別設置若干支架,在所述每個支架的上部分別焊接若干個第二耳板,在所述每個第二耳板上分別焊接支撐圓鋼、支撐板;所述每個爐排片的下表面均設有與支撐圓鋼相配合的第一凹槽,上表面還設有與支撐板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每個爐排片分別插置在對應的支撐圓鋼和支撐板之間,且通過第二耳板與對應的支架連接;在所述支架下部設置第一耳板,在所述主軸上焊接接耳板和曲柄,所述第一耳板通過第一連桿與接耳板相連,所述曲柄與油缸相連,所述油缸水平布置,且還與主軸垂直設置;所述每個爐排片一側均分別設有凸沿,在另一側均分別設有與凸沿相對應的止口,所述相鄰的兩個爐排片搭接設置,且之間還設有間隙;所述每組邊模塊均通過側墻護板裝置固定于對應的機架上;在所述每個中間模塊、邊模塊的下方均設置一個風室,在所述風室下端設置進風口,所述每個進風口分別與對應的供風系統連接;所述供風系統包括干燥段供風系統、燃燒段供風系統、燃盡段供風系統。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元模塊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墻護板裝置包括耐磨板,所述耐磨板與機架之間通過至少一根螺桿連接,在所述每根螺桿上分別套置彈簧,在所述每根彈簧遠離耐磨板的一端分別設置壓管,所述每根壓管分別套置在對應的螺桿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元模塊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爐排片的前端均設有第一卡口,在所述第一卡口內懸掛第一“Z”形小滑靴,在所述每個爐排片的下部均設有若干片翅片。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元模塊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機構包括連接爐排片,所述每塊連接爐排片的上端分別與相鄰的第二耳板的支撐圓鋼連接,在所述連接爐排片的下部連接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自由端連接在對應的后墻板上,所述連接爐排片為傾斜向下設置,所述連接爐排片下端設有第二卡口,在所述第二卡口內懸掛第二 “Z”形小滑靴,所述第二 “Z”形小滑靴緊貼后列相鄰的爐排片的上表面。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元模塊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燒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撐圓鋼上、沿支撐圓鋼長度方向焊接若干組成對布置的定位環,所述每個爐排片下表面設有定位凸起,所述每個爐排片下表面的定位凸起分別設置在每組的一對定位環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元模塊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墻為中空結構的空冷墻,所述側墻包括外墻、內墻,在所述外墻上部設有冷風出口,在所述外墻下部設有冷風進口,在所述側墻內部、于冷風出口與冷風進口之間、且沿側墻長度方向同向設置三道隔墻,所述三道隔墻交錯設置,且之間還設有間隙。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元模塊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給料機包括機架、推料小車、推料液壓缸,所述推料小車與推料液壓缸的活塞桿連接,所述推料液壓缸的軸線與推料小車車架的長度方向同向;在所述推料小車的底部、沿推料液壓缸的運動方向固定連接導向輪;在所述推料小車下方的機架上設置支撐輪;所述推料小車為階梯式雙層結構,包括上層推料爐排片和下層推料爐排片,所述下層推料爐排片前端的下方設有卡口,在所述卡口內懸掛刮刀。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元模塊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料裝置包括至少一組均料刀,所述每組均料刀均沿爐膛寬度方向設置;所述每組均料刀均包括均料連接軸,在所述均料連接軸上、沿軸向方向設置至少一片扇形剪切刀,所述每根均料連接軸的兩端分別與對應的均料連接桿連接,所述每根均料連接桿的自由端分別與均料液壓缸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元模塊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渣機包括進渣口、底板、集污斗、出渣推塊,所述出渣推塊設置在進渣口靠近焚燒爐排機構一側的出渣機內部,所述集污斗設置在出渣機底部,在所述出渣機靠近出渣推塊的一端,向下傾斜設置若干與出渣機內部連通的進水管。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元模塊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燒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拱和后拱上、于靠近爐膛出口處分別設置噴嘴。
專利摘要單元模塊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燒爐,涉及一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備,包括焚燒爐排機構、風室、供風系統;焚燒爐排機構包括干燥段爐排、燃燒段爐排、燃盡段爐排、機架;干燥段爐排、燃燒段爐排、燃盡段爐排分別包括兩組爐排單元,每組爐排單元分別包括主軸、隔板、前墻板、后墻板、帶階梯落差的爐排;每個爐排分別包括兩組邊模塊、至少一組中間模塊,邊模塊和中間模塊均由若干爐排片組成;每組邊模塊均通過側墻護板裝置固定于對應的機架上;在每個中間模塊、邊模塊的下方均設置一個風室,在風室下端設置進風口,每個進風口分別與對應的供風系統連接;供風系統包括干燥段供風系統、燃燒段供風系統、燃盡段供風系統。本實用新型運行穩定,能耗好,壽命長。
文檔編號F23G5/44GK202511287SQ201220182370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6日
發明者嚴圣軍, 何志剛, 李軍, 杜發勤, 陳竹 申請人:江蘇天楹環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