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煤粉燃燒器管頭連接結構,應用于燃煤熱力系統中。
背景技術:
現有的頭部外流風道與頭部煤風道原先是機加工配合的,由于燃燒器工作在高溫環境下,這就造成兩道管頭熱膨脹不一,致使配合面出現較大位移,造成燃燒器性能的降低,不能符合使用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煤粉燃燒器使用性能的煤粉燃燒器管頭連接結構。
為此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兩管頭(1)呈法蘭結構,兩管頭(1)之間通過彈性管(2)實現連接,所述彈性管(2)兩端卡設在對應管頭(1)內端,并在各自管頭(1)外套設連接頭(3),連接頭(3)和對應的管頭(1)形成對彈性管(2)的定位,兩連接頭(3)對接形成固連。
所述連接頭(3)同時從環向形成對所述彈性管(2)的限位。
所述彈性管(2)為波紋管結構形式。
所述彈性管(2)和連接頭(3)之間設置彈性墊(4)。
本發明的優點是:1)本發明在兩管頭間預置可伸縮的彈性管,這樣在使用時,兩管頭由于熱膨脹形成的間隙可由彈性管加以補償,且收縮時亦可由彈性管加以補償,從而保證了燃燒器的工作穩定性能;
2)本發明的彈性管采用波紋狀結構形式,此結構形式的彈性管補償性能穩定,更進一步的保證了燃燒器工作的穩定性能;
3)本發明的彈性管由連接頭、管頭形成定位,使得彈性管得到固定,同時彈性管由連接頭在環向上形成限位,這樣彈性管在補償時,只能從軸向進行補償,而在徑向上的位移得到限位,這樣就限制了彈性管的振幅,防止其長期運動造成松動,因此本發明通過管頭和和連接頭、連接頭本身形成對彈性管的雙重定位,更加保證了彈性管能穩定的發揮其工作性能;
4)進一步的本發明彈性管和連接頭之間設置彈性墊,彈性墊的存在進一步實現了彈性管的限制,從而更加能使彈性管長期、穩定的發揮其應有的補償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管頭、2為彈性管、3為連接頭、4為彈性墊。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兩管頭1呈法蘭結構,兩管頭1之間通過彈性管2實現連接,所述彈性管2兩端卡設在對應管頭1內端,并在各自管頭1外套設連接頭3,連接頭3和對應的管頭1形成對彈性管2的定位,兩連接頭3對接形成固連。
所述連接頭3同時從環向形成對所述彈性管2的限位。
所述彈性管2為波紋管結構形式。
所述彈性管2和連接頭3之間設置彈性墊4。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為:本發明首先將彈性管2卡設在對應管頭1內端,然后將對應的連接頭3套設在管頭1的外端,連接頭3和管頭1將彈性管2形成定位,最后將兩連接頭3實現對接,形成固連,此時同時形成了對彈性管2環形定位,使彈性管2的位移只能從軸向得到釋放,從而確保了彈性管2能長期、穩定的保持其工作性能,這樣保證了燃燒器工作的穩定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