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易拆裝強制預混的紅外線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248111閱讀:471來源:國知局
一種易拆裝強制預混的紅外線集成灶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集成灶,尤其涉及一種易拆裝強制預混的紅外線集成灶。



背景技術:

浙江美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全預混大氣式燃燒灶具在無風狀態下,熱效率可達到75%左右,強風狀態下熱效率可達到70%左右,均遠超GB30720-2014《家用燃氣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一級能效的指標,即無風時熱效率不低于63%和強風時熱效率不低于59%。

眾所周知,紅外線燃燒器比大氣式燃燒器多了熱輻射傳熱,具有比大氣式燃燒器更高的熱效率,而現有的紅外線灶具均采用自然進風,且火力大小為無級調節,手動調節進風量,會出現燃氣和空氣配比不均衡,極易造成燃氣浪費,且室內煙氣排放超標。

現有的紅外線灶具多采用一體式燃燒板,燃燒時受熱脹冷縮影響,燃燒板易出現破裂,且大多和燃燒器引射管組成一體,且灶具多采用螺釘固定,保養維修時經常須要和灶具底盤拆卸后才能維修;燃燒面積比較大,密封面積也就比較大,增大了傳導散熱量,且安裝及維修時拆卸也比較繁瑣。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的集成灶拆裝不易的缺點,并進一步提高熱效率,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易拆裝強制預混的紅外線集成灶。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易拆裝強制預混的紅外線集成灶,包括柜式機身,機身設有灶具,機身上部設置有吸氣口,吸氣口連通集氣箱,風機的進風口設置在集氣箱內,風機還連接排氣管;

所述的灶具,包括燃氣管、點火器、燃燒器,燃氣管上設有穩壓閥,

所述的燃氣管通過有級調節旋塞閥連接所述的燃燒器,用以鼓入空氣的鼓風機也連接所述的燃燒器;

所述的有級調節旋塞閥上的霍爾元件與預存有燃氣與空氣的匹配數值的控制器連接,所述的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鼓風機的檔位調節開關;所述的霍爾元件將燃氣進氣的檔位信息輸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據燃氣進氣的檔位信息控制鼓風機的風量,以達成燃氣與空氣的合理配比;

盛液盤的底部設有環形壁面圍合成的安裝孔,所述的燃燒器設置在所述的安裝孔內,并封閉所述的安裝孔;鍋架設置在盛液盤內,鍋架的底部開口緊靠盛液盤的內側;所述的鍋架與盛液盤、燃燒器圍合成能夠阻斷空氣從下方進入的爐腔燃燒區;

所述的燃燒器,包括內燃燒部和外燃燒部,且內燃燒部壓設在外燃燒部中間的中心通道上,以向下固定外燃燒部;

外燃燒部包括環形集氣盤,集氣盤的中心通孔上氣密架設有隔離圈,隔離圈外套設有外燃燒板,外燃燒板的外邊緣通過密封裝置密封,且密封裝置的底部邊緣與集氣盤的周邊氣密貼合,隔離圈內插設有壓圈,壓圈和隔離圈間隙氣密配合,壓圈的頂面具有向外凸出的外凸邊,外凸邊向下壓緊外燃燒板的內邊緣,并氣密覆蓋住外燃燒板和隔離圈之間的間隙,以密封外燃燒板的內邊緣,集氣盤、外燃燒板、隔離圈和壓圈氣密圍合成環形的外燃燒腔,集氣盤的底部帶有向下凸出的環腔,環腔連接進氣座,外燃燒腔通過集氣盤底部的進氣孔與環腔連通,且外燃燒腔內的進氣孔處設有引導氣體沿著環形氣道進氣的氣流導向圈,氣流導向圈套設在隔離圈上;

所述的內燃燒部包括壓設在壓圈上的下殼體,下殼體上氣密架設有內燃燒板,上殼體將內燃燒板的外邊緣氣密扣合在下殼體上,上殼體、內燃燒板和下殼體內腔氣密圍合成內燃燒腔,小火芯穿過外燃燒部中間的通道并氣密通入內燃燒腔,小火芯帽和小火芯通過螺接將下殼體和外燃燒部上下夾緊,小火芯帽上開有出氣孔;

瓷針依次穿過外燃燒部中間的通道和內燃燒腔,并外露于內燃燒板,且內燃燒腔內設有將瓷針和內燃燒腔隔開的保護套,瓷針對接地的保護套脈沖放電實現點火。

進一步,燃氣管、鼓風機、進氣座和小火芯都連接一個連通器,所述盛液盤的安裝孔內還設有內盤,所述的內盤通過螺釘連接下方的連通器支架,連通器支架固定在燃氣灶機架上;集氣盤的中心通孔上帶有凸出的裙邊,所述的裙邊夾持在上定位片和下定位片之間;下殼體、壓圈、隔離圈、外燃燒板、集氣盤、內盤、盛液盤、上定位片和下定位片通過小火芯和小火芯帽固定在連通器支架上。

進一步,所述內盤、下定位片、上定位片、下殼體、內燃燒板上開有供點火針穿過的軸向貫通孔,且所述軸向貫通孔與盛液盤、集氣盤、外燃燒板、隔離圈、壓圈和上殼體的中心通孔貫通。

進一步,下殼體上固定套設有壓環和定位環,壓環的外邊緣設有向外凸出的固定耳,壓圈的底部具有向內凸出的內凸邊,壓環通過固定耳向下抵緊壓圈的內凸邊,并拉緊壓圈的外凸邊向下壓緊外燃燒板的內邊緣;

隔離圈的內壁設有臺階環面,定位環與臺階環面上下對應,以抵制隔離圈向上移動,穿過隔離圈的小火芯上套設有定位管,小火芯帽將下殼體氣密擰緊在定位管的頂面上。

進一步,密封裝置包括固定圈和壓圈,外燃燒板的底部邊緣架設在固定圈上,壓圈從側面將外燃燒板和固定圈上下夾緊,壓圈具有上壓面和下壓面,上壓面向下氣密壓合在外燃燒板的頂部邊緣,下壓面將固定圈向上氣密頂緊在外燃燒板的底部邊緣;

固定圈底部架設在集氣盤內,固定圈底部的豎直側邊與集氣盤的豎直側邊間隙配合,且集氣盤的頂面具有向中間傾斜的第一斜面,固定圈的底部具有向中間傾斜的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氣密貼合,進一步密封外燃燒室。

進一步,保護套的底端氣密鉚合在下殼體的底部,保護套的頂端延伸至內燃燒板內,保護套與內燃燒板之間具有第一安全間隙,瓷針依次穿過保護套和內燃燒板,且瓷針與保護套之間具有第二安全間隙。

進一步,保護套外壁面上具有第一臺階面,下殼體的內壁上設有與第一臺階面相平齊的第二臺階面,用于消除內燃燒板和下殼體之間的安裝間隙的密封環貼設在第一臺階面和第二臺階面上,且內燃燒板貼設在密封環上。

進一步,上殼體和下殼體可拆卸連接,下殼體的頂面設有向上的定位鉤,上殼體上設有與定位鉤相扣合的定位塊,定位塊具有引導定位鉤卡入的傾斜卡面,且定位塊的一側開設有供定位鉤穿過并滑動的滑槽。

進一步,所述上殼體上配有裝飾蓋,所述裝飾蓋、上殼體、上定位片上均設有方便手拿的搭子。

進一步,燃燒器設有溫度探頭,所述的溫度探頭連接所述的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的燃氣管上的自吸閥。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有級調節旋塞閥為中國專利CN202561170U中所公開的手動燃氣器具燃氣流量有級調節旋塞閥。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鍋架與盛液盤、燃燒器圍合成能夠阻斷空氣從下方補入的爐腔燃燒區,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阻斷空氣是指有關部件在存在裝配間隙的情況下限制空氣的自由流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1)進一步提高了熱效率,本實用新型在無風狀態下熱效率可達到80%左右,強風狀態下熱效率可達到75%左右,得熱面積大且均勻,烹飪快速、不易焦鍋。

(2)煙氣排放物有了極大的改善,氮氧化物NOx小于10PPm,(GB16410《家用燃氣灶具》中NOx的分五級等級,一級為150PPm,五級為40PPm),CO的排放小于200PPm以下。

(3)內燃燒部和外燃燒部相互獨立,安裝方便,使用壽命更長,且維修拆卸時只須轉動上殼體并擰開一顆小火芯帽,即可拆開整個燃燒器,拆裝方便;

(4)燃燒所需的空氣量根據燃氣進氣量由鼓風機定量鼓入,由傳統的射流自然吸氣變為強制式,消除調節空氣量的人為誤差因素,便于調節,可以使得空氣按照最優燃燒匹配比例精確補充,空氣與燃氣在連通器中混合后進入燃燒器燃燒,使得空氣與燃氣充分燃燒,不僅熱效率較高,且完全燃燒,節能減排,綠色環保;

(5)使用了有級調節旋塞閥來精確控制燃氣輸入量,與各檔位功率精確對應,配套設有溫度探頭和控制器,實現了智能控制;

(6)鍋架與盛液盤、燃燒器圍合成能夠阻斷空氣從下方進入的爐腔燃燒區,不僅隔絕了空氣的二次補入,使得燃燒的空氣與燃氣一直保持既定的最優匹配比例,且鍋底與燃燒區圍合,減少了熱量的損失,同時保護燃燒區域的結構不被溢灑出來的液體侵蝕,連接部位也不易銹蝕;

(7)能大大降底零件庫存及資金占用,且組裝方便,速度快,加工工藝簡單;

(8)一體化集成設置,美觀大方,方便實用。

附圖說明

圖1是燃燒器結構爆炸圖

圖2是燃燒器剖視圖

圖3是下殼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上殼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壓圈結構示意圖

圖6是外燃燒板結構示意圖

圖7是壓環結構示意圖

圖8是集氣盤結構示意圖

圖9是隔離圈結構示意圖

圖10是密封環結構示意圖

圖11是裝飾蓋結構示意圖

圖12是下殼體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13是實施例一中側吸式的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14是圖13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15是實施例二中環吸式的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16是圖15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一種易拆裝強制預混的紅外線集成灶,包括柜式機身800,機身800設有灶具,機身800上部設置有吸氣口,吸氣口連通集氣箱,風機的進風口設置在集氣箱內,風機還連接排氣管;

所述的灶具,包括燃氣管、點火器901、燃燒器100,燃氣管上設有穩壓閥902,

所述的燃氣管通過有級調節旋塞閥903連接所述的燃燒器100,用以鼓入空氣的鼓風機904也連接所述的燃燒器100;

所述的有級調節旋塞閥903上的霍爾元件與預存有燃氣與空氣的匹配數值的控制器連接,所述的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鼓風機904的檔位調節開關;所述的霍爾元件將燃氣進氣的檔位信息輸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據燃氣進氣的檔位信息控制鼓風機的風量,以達成燃氣與空氣的合理配比;

盛液盤200的底部設有環形壁面圍合成的安裝孔201,所述的燃燒器100設置在所述的安裝孔201內,并封閉所述的安裝孔201;鍋架400設置在盛液盤200內,鍋架400的底部開口緊靠盛液盤200的內側;所述的鍋架400與盛液盤200、燃燒器100圍合成能夠阻斷空氣從下方進入的爐腔燃燒區;

所述的燃燒器100,包括內燃燒部和外燃燒部,且內燃燒部壓設在外燃燒部中間的中心通道上,以向下固定外燃燒部;

外燃燒部包括環形集氣盤111,集氣盤111的中心通孔上氣密架設有隔離圈112,隔離圈112外套設有外燃燒板113,外燃燒板113的外邊緣通過密封裝置密封,且密封裝置的底部邊緣與集氣盤111的周邊氣密貼合,隔離圈112內插設有壓圈114,壓圈114和隔離圈112間隙氣密配合,壓圈114的頂面具有向外凸出的外凸邊1141,外凸邊1141向下壓緊外燃燒板113的內邊緣,并氣密覆蓋住外燃燒板113和隔離圈112之間的間隙,以密封外燃燒板113的內邊緣,集氣盤111、外燃燒板113、隔離圈112和壓圈114氣密圍合成環形的外燃燒腔,集氣盤111的底部帶有向下凸出的環腔1112,環腔1112連接進氣座1111,外燃燒腔通過集氣盤111底部的進氣孔1113與環腔1112連通,且外燃燒腔內的進氣孔1113處設有引導氣體沿著環形氣道進氣的氣流導向圈1121,氣流導向圈1121套設在隔離圈112上;

所述的內燃燒部包括壓設在壓圈114上的下殼體121,下殼體121上氣密架設有內燃燒板124,上殼體125將內燃燒板124的外邊緣氣密扣合在下殼體121上,上殼體125、內燃燒板124和下殼體121內腔氣密圍合成內燃燒腔,小火芯501穿過外燃燒部中間的通道并氣密通入內燃燒腔,小火芯帽122和小火芯501通過螺接將下殼體121和外燃燒部上下夾緊,小火芯帽122上開有出氣孔;

瓷針504依次穿過外燃燒部中間的通道和內燃燒腔,并外露于內燃燒板124,且內燃燒腔內設有將瓷針504和內燃燒腔隔開的保護套1221,瓷針504對接地的保護套1221脈沖放電實現點火。

燃氣管、鼓風機904、進氣座1111和小火芯501都連接一個連通器503,所述盛液盤200的安裝孔內還設有內盤300,所述的內盤300通過螺釘連接下方的連通器支架600,連通器支架600固定在燃氣灶機架上;集氣盤111的中心通孔上帶有凸出的裙邊,所述的裙邊夾持在上定位片703和下定位片701之間;下殼體121、壓圈114、隔離圈112、外燃燒板113、集氣盤111、內盤300、盛液盤200、上定位片703和下定位片701通過小火芯501和小火芯帽122固定在連通器支架600上。

所述內盤300、下定位片702、上定位片703、下殼體121、內燃燒板124上開有供瓷針504穿過的軸向貫通孔,且所述軸向貫通孔與盛液盤200、集氣盤111、外燃燒板113、隔離圈112、壓圈114和上殼體125的中心通孔貫通。

下殼體121上固定套設有壓環1211和定位環1212,壓環1211的外邊緣設有向外凸出的固定耳12111,壓圈114的底部具有向內凸出的內凸邊1142,壓環1211通過固定耳12111向下抵緊壓圈114的內凸邊1142,并拉緊壓圈114的外凸邊1141向下壓緊外燃燒板114的內邊緣;

隔離圈112的內壁設有臺階環面1121,定位環1212與臺階環面1121上下對應,以抵制隔離圈112向上移動,穿過隔離圈112的小火芯501上套設有定位管115,小火芯帽122將下殼體121氣密擰緊在定位管115的頂面上。

密封裝置包括固定圈1132和壓圈1131,外燃燒板113的底部邊緣架設在固定圈1132上,壓圈1131從側面將外燃燒板113和固定圈1132上下夾緊,壓圈1131具有上壓面和下壓面,上壓面向下氣密壓合在外燃燒板113的頂部邊緣,下壓面將固定圈1132向上氣密頂緊在外燃燒板113的底部邊緣;

固定圈1132底部架設在集氣盤111內,固定圈1132底部的豎直側邊與集氣盤111的豎直側邊間隙配合,方便固定圈和集氣盤的安裝和拆卸,且集氣盤111的頂面具有向中間傾斜的第一斜面1114,固定圈1132的底部具有向中間傾斜的第二斜面11321,第一斜面1114和第二斜面11321氣密貼合,進一步密封外燃燒室。

保護套1221的底端氣密鉚合在下殼體121的底部,保護套1221的頂端延伸至內燃燒板124內,保護套1221與內燃燒板124之間具有第一安全間隙,瓷針504依次穿過保護套1221和內燃燒板124,且瓷針504與保護套1221之間具有第二安全間隙。

保護套1221外壁面上具有第一臺階面,下殼體121的內壁上設有與第一臺階面相平齊的第二臺階面,用于消除內燃燒板124和下殼體121之間的安裝間隙的密封環123貼設在第一臺階面和第二臺階面上,且內燃燒板124貼設在密封環123上。

上殼體125和下殼體121可拆卸連接,下殼體121的頂面設有向上的定位鉤1213,上殼體125上設有與定位鉤1213相扣合的定位塊1252,定位塊1252具有引導定位鉤1213卡入的傾斜卡面,且定位塊1252的一側開設有供定位鉤1213穿過并滑動的滑槽1251。

所述上殼體125上配有裝飾蓋126,所述裝飾蓋126、上殼體125、上定位片703上均設有方便手拿的搭子1261。

燃燒器1設有溫度探頭,所述的溫度探頭連接所述的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的燃氣管上的自吸閥905。

氣流導向圈1121使得經進氣孔1113進入的氣流沿外燃燒腔的內壁運動,冷卻了外燃燒腔的壁面,減少了燃燒器100的散熱,提高了熱效率,且能同時降低燃燒器100周邊的溫度,如降低盛液盤200和灶具面板的溫度,進一步提高熱效率。

隔離圈112和氣流導向圈1121一體式設置構成隔離圈組件。

下殼體121、壓環1211、定位環1212、密封環123和保護套1221一體式設置組成下殼體組件,壓環1211、定位環1212焊接在下殼體121的下部,密封環123貼設在第一臺階面和第二臺階面上,內燃燒板被上殼體125壓緊在密封環123上,密封環123向圓心方向延伸的延伸塊1231上可設置用于防止內燃燒板124底面不平整的墊片1233,延伸塊1231上開有通氣孔1232,便于下殼體121內腔內的氣體穿過,內燃燒板124的外周邊設有一圈安裝邊,安裝邊上未設置內出火孔,上殼體125扣合在內燃燒板124的安裝邊上,以減少熱量損失。

已有灶具的瓷針或探針一般都設計在燃燒器周邊,不會和燃燒腔有交集,以防止瓷針高壓放電(漏電),點燃燃燒腔內的氣體而直接爆燃回火,本實用新型使用保護套1221隔離瓷針504和內燃燒腔,防止瓷針漏電,保護套1221與內燃燒板124之間具有第一安全間隙,瓷針504與保護套1221之間具有第二安全間隙,防止瓷針漏電。且瓷針504高于保護套1221,確保工作時瓷針504向保護套1221高壓放電時先點燃內燃燒板124,同時確保瓷針504能感應火焰。內燃燒板124采用陶瓷燃燒板。

定位塊1252沿上殼體125的周向設置,將定位鉤1213穿過滑槽1251,旋轉上殼體125,定位鉤1213沿著卡面上升,當上殼體125無法轉動時,定位鉤1213和定位塊1252卡緊,上殼體125、內燃燒板124和下殼體121上下固定,密封環123上面和內燃燒板124的下面氣密貼合,密封環123的下面和第一臺階面、第二臺階面氣密貼合。

集氣盤111、外燃燒板113、隔離圈112和壓圈114的中心通孔構成外燃燒部中間的通道,瓷針504可依次穿過盛液盤200、內盤300、下定位片702、集氣盤111、上定位片703、外燃燒板113、隔離圈112、壓圈114、下殼體121、保護套1221、內燃燒板124、上殼體125、裝飾蓋126。

內盤300、下定位片702、導熱片701、上定位片703、定位管115、下殼體121上開有供小火芯501穿過的小火芯軸向貫通孔,使得小火芯501可依次穿過盛液盤200、內盤300、下定位片702、集氣盤111、導熱片701、上定位片703、外燃燒板113、隔離圈112、壓圈114、定位管115和上殼體125。

機身800的爐腔內安裝灶具,集成灶在使用時所產生的油煙在風機的作用下,將由設置在機身800側蓋上的吸氣口進入排氣管排出。

連通器503的一側固定在連通器支架600上,連通器503上設有鼓風機連接口5033、內燃燒部燃氣噴嘴5031、外燃燒部燃氣噴嘴5032;提供給外燃燒部燃燒所需的燃氣從外燃燒部燃氣噴嘴5032進入外燃燒部混合管與鼓風機鼓入的空氣進行混合后依次穿過主通道管502、進氣座1111后進入外燃燒腔,并在外燃燒板113上的外出火孔上燃燒;提供給內燃燒部燃燒所需的燃氣從內燃燒部燃氣噴嘴5031進入小火芯混合管與鼓風機鼓入的空氣進行混合后穿過小火芯501,最后經小火芯帽122進入內燃燒腔,并在內燃燒板124上的內出火孔處燃燒。

安裝時,先將盛液盤200放置在集成灶外殼的相應位置,再把內盤300放置在安裝孔201的頂部,并使用螺釘將內盤300固定在連通器支架600上,隨后依次放置下定位片701、導熱片702、集氣盤111、上定位片703、隔離圈組件、外燃燒板113、下殼體組件;集氣盤111的集氣盤111的底部設有向內側凸出的裙邊,上定位片703和下定位片701通過夾緊裙邊來固定集氣盤111;盛液盤200、內盤300、下定位片701、導熱片702、集氣盤111、上定位片703、隔離圈組件、外燃燒板113、壓圈114、定位管115和下殼體組件通過小火芯404和小火芯帽4041的夾緊固定在連通器支架600上;然后將內燃燒板124放入下殼體組件,并將上殼體125旋緊在下殼體121上,再將裝飾蓋126放在上殼體125上;最后,將鍋架100設置在盛液盤301內即可。

上定位片703和下定位片701之間設置片狀的導熱片702,所述的導熱片702一方面可以起到墊片的作用,維持連接面的平整,同時使用導熱材料制作的導熱片702,還能起到加強導熱的作用。

設置在燃氣管道上的有級調節旋塞閥上的霍爾元件采集到燃氣進氣量的信息后,及時反饋到控制器中,控制器按照預存的燃氣與空氣最優匹配比例的關系控制鼓風機的鼓風量,使得輸入的空氣和燃氣保持最優配比,又因為鍋架400與盛液盤200、燃燒器100圍合成能夠阻斷空氣從下方和側面進入的爐腔燃燒區,杜絕了空氣的二次補入,使得燃燒器100燃燒時的燃氣與空氣一直保持最優配比,能實現完全燃燒,不僅熱效率較高,而且節能環保。

燃燒器100內設有溫度探頭,所述的溫度探頭連接所述的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的燃氣管上的自吸閥905,當所述的燃燒器100內燃燒溫度過高時,溫度探頭及時將超溫信號傳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過控制自吸閥905,切斷燃氣輸送,有效起到防火災的作用。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所述的集成灶為環吸式,吸氣口801沿周向設置在爐腔壁面上,集成灶在使用時所產生的油煙在風機的作用下,將由爐腔壁面上的吸氣口801進入排氣管排出。所述的爐腔朝向人的一側開有把手孔802,用于放置炒鍋的把手,如圖15所示,其他均與實施例一相同。

本說明書實施例所述的內容僅僅是對實用新型構思的實現形式的列舉,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應當被視為僅限于實施例所陳述的具體形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也及于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構思所能夠想到的等同技術手段。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