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鍋爐相關設備,具體是一種防堵塞的分層拋灑的鍋爐煤粉進料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使用中的鏈條鍋爐存在煤種適應性差,燃燒不充分的缺陷且無法拖硫,燃煤含硫量大造成灰渣結焦、結塊,經常損壞鍋爐的出渣裝里,造成停爐,其中之一原因是現有鏈條鍋爐的閘扳煤斗給煤不合理,閘板開啟燃煤擠壓進入爐膛,煤塊和煤粉混合不勻,疏密不均所造成。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堵塞的分層拋灑的鍋爐煤粉進料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防堵塞的分層拋灑的鍋爐煤粉進料裝置,包括分級箱,所述分級箱上端設置有破碎裝置,所述破碎裝置上端設置有進料斗;所述進料斗內設置有防塵裝置,所述防塵裝置包括一端鉸接于進料斗右壁的擋塵板,所述擋塵板向左下傾斜且其自由端延伸至進料斗左壁,所述擋塵板下端通過彈簧與進料斗右壁上的彈簧座相連,所述彈簧座位于擋塵板下方;所述破碎裝置內設置有與進料斗連通的破碎腔,所述破碎腔為上大下小設置,所述破碎腔內設置有與其適配的轉軸,所述轉軸為傾斜設置且其外套裝有螺旋粉碎刀具,所述轉軸下端延伸至破碎裝置外并與驅動其動作的電機相連;所述破碎腔下端設置有落料腔,所述破碎裝置通過落料腔與分級箱內部連通;所述分級箱內設置有導向滾筒,所述分級箱內左側設置有與導向滾筒適配的導向斜坡,所述導向斜坡位于落料腔下方;所述導向滾筒與分級箱頂部構成煤粉過道,所述煤粉過道處設置有調節煤量的閘板,所述閘板穿過分級箱與調節手柄相連;所述煤粉過道下方的分級箱右壁上從上到下依次設置有第一防堵篩板、第二防堵篩板及第三防堵篩板,所述第一防堵篩板、第二防堵篩板及第三防堵篩板的網眼依次變小,所述第一防堵篩板、第二防堵篩板及第三防堵篩板均呈左低右高傾斜布置;所述分級箱下端設置有逆時針輸送的爐排,所述分級箱右側下端設置有與爐排適配的出料口。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破碎腔左壁為豎直狀且右壁為傾斜狀。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防堵篩板、第二防堵篩板及第三防堵篩板的長度依次變短。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防堵篩板、第二防堵篩板及第三防堵篩板均由不銹鋼金屬制成的防堵篩板。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防堵篩板設有多個通孔,所述通孔內均插嵌一件異形短管,所述異形短管的小口徑端端面與防堵篩板的上表面平齊,所述異形短管的大口徑端與防堵篩板的下表面齊平,且異形短管由小口徑端向大口徑端圓滑過渡。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異形管為金屬板材折卷成型。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防堵篩板上還設置有多組向下平行布置的導向條棱。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煤塊從進料斗進入,由于所述破碎腔為上大下小設置且轉軸為傾斜設置,使得從破碎腔內的煤塊越往下產生的擠壓力越大,煤塊會逐漸變小,完成煤塊的粉碎,粉碎后的煤粉從落料腔落入分級箱內,并在導向斜坡及導向滾筒的作用下被輸送至分級箱右上側的煤粉過道后落下;閘板及調節手柄的設置用于調節煤粉過道的開度進而調節煤粉的量;落下的煤粉經第一防堵篩板、第二防堵篩板及第三防堵篩板依次過濾,由于所述第一防堵篩板、第二防堵篩板及第三防堵篩板的網眼依次變小,所以大顆粒煤粉在第一防堵篩板的作用下被輸送至爐排的左側,并被爐排向右帶動輸送,在經過第二防堵篩板下方時,大顆粒煤粉會被鋪上一層被第二防堵篩板篩選下來的中顆粒煤粉,同理在經過第三防堵篩板下方時,還會被鋪上一層由第三防堵篩板篩選后的小顆粒煤粉,從而使得進入鍋爐前的爐排上的煤粉顆粒從上到下逐漸變大,得到厚度均勻、通風阻力小、布風均勻的煤層,從而提高燃燒效果,避免結焦、結塊,節約能源;設置防塵裝置,添加煤塊時,煤塊能夠擠壓打開擋塵板,在煤塊添加后,擋塵板在彈簧的作用下復位,避免粉塵從進來斗處逸出,提高周圍的環境安全;設置異形短管,異形短管的內孔道則構成防堵篩板“篩選通道”,異形短管的一端口徑大而另一端口徑小,使得凡粒徑大于異形短管小口徑端的顆粒均被截下,凡粒徑小于或等于異形短管小口徑端的顆粒均可順利的通過異形短管,解決篩板易堵塞的問題,避免因堵塞引起的停機整修,降低維修成本。
綜上所述,本發明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能夠在煤塊進入鍋爐前完成煤塊的粉碎及分層,得到厚度均勻、通風阻力小、布風均勻的煤層,從而提高燃燒效果,避免結焦、結塊,節約能源;粉塵逸出少,提高周邊環境;篩板不易堵塞,降低停機維修頻率。
附圖說明
圖1為防堵塞的分層拋灑的鍋爐煤粉進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防堵塞的分層拋灑的鍋爐煤粉進料裝置中防堵篩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防堵塞的分層拋灑的鍋爐煤粉進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分級箱,2-導向滾筒,3-導向斜坡,4-電機,5-落料腔,6-轉軸,7-螺旋粉碎刀具,8-破碎腔,9-進料斗,10-破碎裝置,11-閘板,12-調節手柄,13-第一防堵篩板,14-第二防堵篩板,15-第三防堵篩板,16-爐排,17-擋塵板,18-彈簧,19-彈簧座,20-出料口,21-防堵篩板,22-異形短管,23-導向條棱,24-小口徑端,25-大口徑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一種防堵塞的分層拋灑的鍋爐煤粉進料裝置,包括分級箱1,所述分級箱1上端設置有破碎裝置10,所述破碎裝置10上端設置有進料斗9;所述進料斗9內設置有防塵裝置,所述防塵裝置包括一端鉸接于進料斗9右壁的擋塵板17,所述擋塵板17向左下傾斜且其自由端延伸至進料斗9左壁,所述擋塵板17下端通過彈簧18與進料斗9右壁上的彈簧座19相連,所述彈簧座19位于擋塵板17下方;所述破碎裝置10內設置有與進料斗9連通的破碎腔8,所述破碎腔8為上大下小設置,所述破碎腔8內設置有與其適配的轉軸6,所述轉軸6為傾斜設置且其外套裝有螺旋粉碎刀具7,所述轉軸6下端延伸至破碎裝置10外并與驅動其動作的電機4相連;所述破碎腔8下端設置有落料腔5,所述破碎裝置10通過落料腔5與分級箱1內部連通;所述分級箱1內設置有導向滾筒2,所述分級箱1內左側設置有與導向滾筒2適配的導向斜坡3,所述導向斜坡3位于落料腔5下方;所述導向滾筒2與分級箱1頂部構成煤粉過道,所述煤粉過道處設置有調節煤量的閘板11,所述閘板11穿過分級箱1與調節手柄12相連;所述煤粉過道下方的分級箱1右壁上從上到下依次設置有第一防堵篩板13、第二防堵篩板14及第三防堵篩板15,所述第一防堵篩板13、第二防堵篩板14及第三防堵篩板15的網眼依次變小,所述第一防堵篩板13、第二防堵篩板14及第三防堵篩板15的長度依次變短,所述第一防堵篩板13、第二防堵篩板14及第三防堵篩板15均呈左低右高傾斜布置;所述第一防堵篩板13、第二防堵篩板14及第三防堵篩板15均由不銹鋼金屬制成的防堵篩板,所述防堵篩板21設有多個通孔,所述通孔內均插嵌一件異形短管22,所述異形短管22的小口徑端24端面與防堵篩板21的上表面平齊,所述異形短管22的大口徑端25與防堵篩板21的下表面齊平,且異形短管22由小口徑端24向大口徑端25圓滑過渡,所述異形管22為金屬板材折卷成型;所述分級箱1下端設置有逆時針輸送的爐排16,所述分級箱右側下端設置有與爐排適配的出料口。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煤塊從進料斗9進入,由于所述破碎腔8為上大下小設置且轉軸為傾斜設置,使得從破碎腔8內的煤塊越往下產生的擠壓力越大,煤塊會逐漸變小,完成煤塊的粉碎,粉碎后的煤粉從落料腔4落入分級箱1內,并在導向斜坡3及導向滾筒2的作用下被輸送至分級箱1右上側的煤粉過道后落下;閘板11及調節手柄12的設置用于調節煤粉過道的開度進而調節煤粉的量;落下的煤粉經第一防堵篩板13、第二防堵篩板14及第三防堵篩板15依次過濾,由于所述第一防堵篩板13、第二防堵篩板14及第三防堵篩板15的網眼依次變小,所以大顆粒煤粉在第一防堵篩板13的作用下被輸送至爐排16的左側,并被爐排16向右帶動輸送,在經過第二防堵篩板14下方時,大顆粒煤粉會被鋪上一層被第二防堵篩板篩14選下來的中顆粒煤粉,同理在經過第三防堵篩板15下方時,還會被鋪上一層由第三防堵篩板15篩選后的小顆粒煤粉,從而使得進入鍋爐前的爐排16上的煤粉顆粒從上到下逐漸變大,得到厚度均勻、通風阻力小、布風均勻的煤層,從而提高燃燒效果,避免結焦、結塊,節約能源;設置防塵裝置,添加煤塊時,煤塊能夠擠壓打開擋塵板17,在煤塊添加后,擋塵板17在彈簧18的作用下復位,避免粉塵從進來斗9處逸出,提高周圍的環境安全;設置異形短管22,異形短管22的內孔道則構成防堵篩板21“篩選通道”,異形短管22的一端口徑大而另一端口徑小,使得凡粒徑大于異形短管小口徑端24的顆粒均被截下,凡粒徑小于或等于異形短管小口徑端24的顆粒均可順利的通過異形短管22,解決篩板易堵塞的問題,避免因堵塞引起的停機整修,降低維修成本。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左”、“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