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鍋爐冷渣機排渣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排渣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新型鍋爐冷渣機排渣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冷渣機又稱冷渣器,冷渣機主要由筒體、進渣裝置、排渣裝置、動力傳動裝置、底架和電氣控制系統組成,冷渣機在排渣中常規使用的排渣管是豎直設置,排出的廢渣直接落在傳送帶上,存在以下問題:1、由于重力加速度的作用,對傳送帶的沖擊力較大,揚塵嚴重。2、排渣飛濺嚴重,為保證不漏渣,通過加裝擋渣皮子防止漏渣但效果較差,只能通過人工清理漏渣,勞動強度大。3、擋渣皮子極易磨損,經常更換,檢修、維護工作量大。4、擋渣皮子與輸送皮帶直接摩擦造成輸送皮帶使用壽命大大降低,檢修費用高。5、較高溫度的排渣直接落在輸送皮帶上縮短了皮帶的使用壽命。6、排渣管與渣的相對速度較高造成排渣管磨損嚴重。
【發明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鍋爐冷渣機排渣裝置,其使用壽命長且可有效防止揚塵。
[0004]具體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鍋爐冷渣機排渣裝置,包括出渣管、轉向斜管、端蓋和輸送皮帶,出渣管豎直設置,其下端與轉向斜管連通,且連接處位于轉向斜管的側面,轉向斜管為左低右高傾斜設置,端蓋設置于轉向斜管右端管口上,輸送皮帶位于轉向斜管下方。
[0005]所述轉向斜管中心線與出渣管中心線之間的夾角為30?80°。
[0006]所述轉向斜管中心線與出渣管中心線之間的夾角為45°。
[0007]所述端蓋與轉向斜管之間為可拆卸式連接。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轉向斜管改變出渣管中廢渣的下落方向,廢渣的慣性力全部作用在轉向斜管上,使落渣由直落變為貼壁流動,從而大大減小了渣的下落速度,各種磨損大大降低,濺渣現象完全消失,擋渣皮子不再需要,降低了制造成本,揚塵也大大降低,在轉向斜管右端設置有端蓋可以防止粉塵飄出同時可以打開觀察輸渣情況。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鍋爐冷渣機排渣裝置,包括出渣管1、轉向斜管2、端蓋3和輸送皮帶4,出渣管I豎直設置,其上端與冷渣機的出渣口連通,其下端與轉向斜管2連通,且連接處位于轉向斜管2的側面,轉向斜管2為左低右高傾斜設置,端蓋3設置于轉向斜管2右端管口上,輸送皮帶4位于轉向斜管2下方,所述轉向斜管2中心線與出渣管I中心線之間的夾角為45°,端蓋3與轉向斜管2之間為可拆卸式連接。
[0011]本實用新型通過轉向斜管2改變出渣管I中廢渣的下落方向,廢渣的慣性力全部作用在轉向斜管2上,使落渣由直落變為貼壁流動,從而大大減小了渣的下落速度,各種磨損大大降低,濺渣現象完全消失,擋渣皮子不再需要,降低了制造成本,揚塵也大大降低,在轉向斜管2右端設置有端蓋3可以防止粉塵飄出同時可以打開觀察輸渣情況。
【主權項】
1.一種新型鍋爐冷渣機排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渣管、轉向斜管、端蓋和輸送皮帶,出渣管豎直設置,其下端與轉向斜管連通,且連接處位于轉向斜管的側面,轉向斜管為左低右高傾斜設置,端蓋設置于轉向斜管右端管口上,輸送皮帶位于轉向斜管下方。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鍋爐冷渣機排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斜管中心線與出渣管中心線之間的夾角為30?80°。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鍋爐冷渣機排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斜管中心線與出渣管中心線之間的夾角為45°。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鍋爐冷渣機排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蓋與轉向斜管之間為可拆卸式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鍋爐冷渣機排渣裝置,包括出渣管、轉向斜管、端蓋和輸送皮帶,出渣管豎直設置,其下端與轉向斜管連通,且連接處位于轉向斜管的側面,轉向斜管為左低右高傾斜設置,端蓋設置于轉向斜管右端管口上,輸送皮帶位于轉向斜管下方。
【IPC分類】F23J1/06
【公開號】CN204756961
【申請號】CN201520452371
【發明人】趙紅巖, 田言峰, 郭建軍, 陶留剛, 陸慷, 鞏建華, 尤文杰, 田孝均, 趙曉鵬, 張瑞峰, 劉志軍, 李鵬, 張占偉
【申請人】河南神馬尼龍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