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型煤熱風爐的熱交換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風爐中熱交換器的改進。
背景技術:
已有燃煤熱風爐的熱交換系統的煙道大都采用直管式或螺旋板式,這樣的結構是為了防止煙氣中不完全燃燒的碳掛在煙道的壁上,煙道壁上掛碳會降低熱風爐的熱效率,煙道還需要經常打掃,費時費力,縮短了供熱周期,而且還容易造成煙道的腐蝕,因此不得不用加長煙道的辦法來獲得熱交換面積的增加。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型煤熱風爐的熱交換器,它應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熱交換率高、出口排煙溫度低,清理更換方便的特點。本發明由一“M”形扁管1構成,在“M”形扁管1窄端的上下兩側外緣上分別固定有扁翼2,“M”形扁管1的左端為進煙孔3,其右端為出煙孔4。本發明具有便于加工、結構緊湊、體積小、煙氣在熱交換器內沖刷時間長、熱交換率高、出口排煙溫度低、清理更換方便的優點。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實施方式由一“M”形扁管1構成,在“M”形扁管1窄端的上下兩側外緣上分別固定有扁翼2,“M”形扁管1的左端為進煙孔3,其右端為出煙孔4。扁翼2分別沿“M”形扁管1窄端的上下兩側外緣固定,扁翼2的長度分別與“M”形扁管1窄端的上下兩側外緣等長。“M”形扁管1上的出煙孔4的橫截面積小于進煙孔3的橫截面積。“M”形扁管1上的出煙孔4的橫截面積是進煙孔3橫截面積的三分之二。“M”形扁管1的正面和背面的管壁上設有圓形凹槽5。
權利要求
1.型煤熱風爐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它由一“M”形扁管(1)構成,在“M”形扁管(1)窄端的上下兩側外緣上分別固定有扁翼(2),“M”形扁管(1)的左端為進煙孔(3),其右端為出煙孔(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型煤熱風爐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扁翼(2)分別沿“M”形扁管(1)窄端的上下兩側外緣固定,扁翼(2)的長度分別與“M”形扁管(1)窄端的上下兩側外緣等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型煤熱風爐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M”形扁管(1)上的出煙孔(4)的橫截面積小于進煙孔(3)的橫截面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型煤熱風爐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M”形扁管(1)上的出煙孔(4)的橫截面積是進煙孔(3)橫截面積的三分之二。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型煤熱風爐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M”形扁管(1)的正面和背面的管壁上設有圓形凹槽(5)。
全文摘要
型煤熱風爐的熱交換器,它涉及熱風爐中熱交換器的改進。已有燃煤熱風爐的熱交換系統的煙道大都采用直管式或螺旋板式,這樣的結構是為了防止煙氣中不完全燃燒的碳掛在煙道的壁上,煙道壁上掛碳會降低熱風爐的熱效率,煙道還需要經常打掃,費時費力,縮短了供熱周期,而且還容易造成煙道的腐蝕,因此不得不用加長煙道的辦法來獲得熱交換面積的增加。本發明由一“M”形扁管(1)構成,在“M”形扁管(1)窄端的上下兩側外緣上分別固定有扁翼(2),“M”形扁管(1)的左端為進煙孔(3),其右端為出煙孔(4)。本發明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煙氣在熱交換器內沖刷時間長、熱交換率高、出口排煙溫度低、清理更換方便的優點。
文檔編號F24H9/00GK1512114SQ0216079
公開日2004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2002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02年12月31日
發明者李承韓, 尹應源, 張榮春 申請人:李承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