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管殼式熱交換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852971閱讀:576來源:國知局
一種管殼式熱交換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殼式熱交換器,包括管殼、管束組件、隔環和端蓋;所述管束組件配合插設在管殼內,管殼通過進口、出口實現被加熱介質的進入與輸出;所述管束組件包括管板、換熱管,管板的一側半圓上分布有第一接孔,另一側半圓上分布第二接孔,對應的第一接孔與第二接孔之間均連接有U形的換熱管;所述隔環的中部設有隔離桿,將隔環分割成兩個半圓環;隔環設在管板的外側面上,隔環的兩個半圓環分別對應管板上的第一接孔、第二接孔;所述端蓋設在隔環的外端面上,端蓋上的進口管與出口管分別與隔環的兩側半圓環對應;本實用新型更好的提升了管殼式熱交換器的換熱效率,設計簡單,使用安全。
【專利說明】
一種管殼式熱交換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熱交換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管殼式熱交換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工業和船舶上使用的管殼式熱交換器,熱量的交換效率是熱交換器優良品質的判斷標準。船舶設備中產生的熱源較多,而動力來源的油品需要加熱后才能被很好的利用,由此可以通過有效的熱交換器進行轉化加以利用。
[0003]現有國內同類管殼式熱交換產品中,管束組件上所采用的無縫鋼管管徑較大,大部分的直徑為16_;相鄰鋼管之間的間距也較大,一般為22_,存在以下缺陷:(I)相同管殼內的換熱面積減少,需要達到等量換熱面積所需的換熱器的體積龐大;(2)端蓋上的進、出口隔離較為復雜,加工、安裝要求高,且隔離情況不夠直觀、不能有效的檢查,可能會出現介質未進彳丁熱交換如就有串流的情況。

【發明內容】

[0004]為解決現有熱交換器熱交換效率低、進出口隔離復雜等缺陷,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管殼式熱交換器。
[0005]—種管殼式熱交換器,包括管殼1、管束組件2、隔環4和端蓋3 ;所述管殼I為圓筒狀,其上設有進口 11、出口 12,進口 11和出口 12分設在管殼I的開口端、封閉端;
[0006]所述管束組件2包括管板6、換熱管5,管板6為圓形,其一側半圓上分布有第一接孔,另一側半圓上分布第二接孔,對應的第一接孔與第二接孔之間均連接有U形的換熱管5;所述管束組件2的換熱管5配合插設在管殼I內,管板6位于管殼I的開口端處;
[0007]所述隔環4的中部設有隔離桿41,將隔環4分割成兩個半圓環;所述隔環4設在管板6的外側面上,隔環4的兩個半圓環分別對應管板6上的第一接孔、第二接孔;
[0008]所述端蓋3上設有進口管31、出口管32,端蓋3設在隔環4的外端面上,進口管31與隔環4的一側半圓環對應,出口管32與隔環4的另一側半圓環對應;
[0009]工作時,熱源經過進口管31流入換熱管5內,被加熱介質通過管殼I的進口11流入管殼I內,通過熱源的循環流動保證被加熱介質的熱量交換。
[0010]所述換熱管5的外徑為10mm,相鄰兩根換熱管5之間的間距均為12.5mm。
[0011]所述端蓋3通過邊緣螺孔內的螺栓與管板6和管殼I連接,且隔環4的側面與端蓋3邊緣處的螺栓接觸,實現隔環4的徑向定位,通過螺栓的擰緊,實現隔環4的軸向定位。
[0012]在換熱管5上分布有環形的折流板7,相鄰兩塊折流板7呈錯開設置,實現與換熱管5內的熱源進行熱量交換。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
[0014]本實用新型更好的提升了管殼式熱交換器的效率,換熱管的外徑為10mm、間距為12.5mm,相比現有同體積的熱交換器,其熱交換面積提升2?3倍。隔環設計簡單,加工、安裝便捷,并能對端蓋上的進、出口進行有效的隔離,能夠直觀查看隔離的密封效果,可以有效讓兩種介質進行充分的換熱,不出現串流的現象,且在換熱管上分布有折流板,使得熱交換效率進一步的提尚。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縱截面示意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管束組件示意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隔環示意圖。
[0019]上圖中序號:管殼1、進口 11、出口 12、管束組件2、端蓋3、進口管31、出口管32、隔環
4、隔咼桿41、換熱管5、管板6、折流板7。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參見圖1、圖2,一種管殼式熱交換器,包括管殼1、管束組件2、隔環4和端蓋3;所述管殼I為圓筒狀,其上設有進口 11、出口 12,進口 11和出口 12分設在管殼I的開口端、封閉端;
[0021]參見圖3,所述管束組件2包括管板6、換熱管5,管板6為圓形,其一側半圓上分布有第一接孔,另一側半圓上分布第二接孔,對應的第一接孔與第二接孔之間均連接有U形的換熱管5 ;所述換熱管5的外徑為10mm,相鄰兩根換熱管5之間的間距均為12.5mm;在換熱管5上分布有環形的折流板7,相鄰兩塊折流板7呈錯開設置,實現與換熱管5內熱源的熱量交換;所述管束組件2的換熱管5配合插設在管殼I內,管板6位于管殼I的開口端處;
[0022]參見圖4,所述隔環4的中部設有隔離桿41,將隔環4分割成兩個半圓環;所述隔環4設在管板6的外側面上,隔環4的兩個半圓環分別對應管板6上的第一接孔、第二接孔;
[0023]所述端蓋3上設有進口管31、出口管32,端蓋3設在隔環4的外端面上,進口管31與隔環4的一側半圓環對應,出口管32與隔環4的另一側半圓環對應;所述端蓋3通過邊緣螺孔內的螺栓與管板6和管殼I連接,且隔環4的側面與端蓋3邊緣處的螺栓接觸,實現隔環4的徑向定位,通過螺栓的擰緊,實現隔環4的軸向定位。
[0024]工作時,熱源經過進口管31流入換熱管5內,被加熱介質通過管殼I的進口11流入管殼I內,通過熱源在換熱管5內的循環流動保證被加熱介質的熱量交換。
【主權項】
1.一種管殼式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殼(I)、管束組件(2)、隔環(4)和端蓋(3);所述管殼(I)為圓筒狀,其上設有進口(11)、出口(12),進口(11)和出口(12)分設在管殼(I)的開口端、封閉端; 所述管束組件(2)包括管板(6)、換熱管(5),管板(6)為圓形,其一側半圓上分布有第一接孔,另一側半圓上分布第二接孔,對應的第一接孔與第二接孔之間均連接有U形的換熱管(5);所述管束組件(2)的換熱管(5)配合插設在管殼(I)內,管板(6)位于管殼(I)的開口端處; 所述隔環(4)的中部設有隔離桿(41),將隔環(4)分割成兩個半圓環;所述隔環(4)設在管板(6)的外側面上,隔環(4)的兩個半圓環分別對應管板(6)上的第一接孔、第二接孔; 所述端蓋(3)上設有進口管(31)、出口管(32),端蓋(3)設在隔環(4)的外端面上,進口管(31)與隔環(4)的一側半圓環對應,出口管(32)與隔環(4)的另一側半圓環對應; 工作時,熱源經過進口管(31)流入換熱管(5)內,被加熱介質通過管殼(I)的進口(11)流入管殼(I)內,通過熱源的循環流動保證被加熱介質的熱量交換。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殼式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管(5)的外徑為I Omm,相鄰兩根換熱管(5 )之間的間距均為12.5m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殼式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蓋(3)通過邊緣螺孔內的螺栓與管板(6)和管殼(I)連接,且隔環(4)的側面與端蓋(3)邊緣處的螺栓接觸,實現隔環(4)的徑向定位,通過螺栓的擰緊,實現隔環(4)的軸向定位。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殼式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在換熱管(5)上分布有環形的折流板(7),相鄰兩塊折流板(7)呈錯開設置,實現與換熱管(5)內的熱源進行熱量交換。
【文檔編號】F28D7/06GK205537222SQ201620334634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0日
【發明人】張志華
【申請人】安慶泰邦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