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糧食貯藏庫通風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572250閱讀:68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糧食貯藏庫通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通風裝置,尤其是一種采用濕膜進行保濕、降溫的通風裝置,特別適用于糧食貯藏庫使用。
背景技術
通風裝置是糧食貯藏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通過裝置的通風功能,防止糧庫中的呼吸熱使糧食溫度升高,以達到確保糧食貯藏安全和延長貯藏期的目的。
現有糧食貯藏庫常用的通風形式主要分為正壓鼓風式和負壓排出式,也有的大型糧庫兩者并用。正壓鼓風式是通過在貯藏庫通風道的入口設置具有一定風壓和流量的風機,將室外的低溫空氣送入貯藏庫中;因為設置的風機風壓和流量較大,通風阻力較大,所以通風均勻性易受影響。負壓排出式是在貯藏庫的通風道出口設置一定數量的排氣扇,通過排氣使糧食內部產生一定的負壓,從而使室外的低溫空氣被吸入到貯藏庫內,起到降溫的作用。
我國大部分糧食貯藏庫,都承擔著國家貯備糧的貯藏任務,為了確保這些糧食的長期、安全貯藏,糧食入庫時水分較低,通常情況下比適宜水分低1-2%。在長期的通風過程中,糧食的水分進一步失去,以入庫水分在13%左右的水稻為例,通過3年的貯藏,糧食水分一般降低1-2%左右。糧食水分降低1%,就等于糧食重量減少了1%,這不但嚴重影響糧食經營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也給國家和國家貯備糧經營企業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由于糧食水分過低,糧食的生物活性同時受到影響,其食用品質和加工特性都有所下降,嚴重時甚至失去食用價值。另外,在其他農產品的貯藏過程中,也存在產品失水的問題。
糧食貯藏庫的容積較大,糧食翻垛困難,貯藏過程中的通風使部分糧食嚴重失水。采用普通的加濕裝置,空氣濕度難以控制;如果空氣中含有的水滴或水分霧化不完全,則空氣中的水分會在與糧食最初的接觸面等處發生積累,使糧食結露、水分過度升高。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糧食就會發霉而腐敗變質。所以糧食貯藏庫的加濕需要更加慎重和可靠。
國外已經有許多設施設置了超聲波加濕、噴霧加濕裝置。不過,由于超聲波加濕和噴霧加濕的霧化程度易受外界條件和水質的影響,通風過程中易產生結露現象。還有少量的設施也設置了濕膜加濕裝置,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貯藏中的農產品的失水問題。
濕膜通風降溫裝置在溫室、樓宇空調等方面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不過,在這些應用中,濕膜的主要作用是降溫,對空氣濕度要求不嚴。因此,既沒有濕度檢測機構,也沒有加水濕膜面積調節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糧食貯藏庫用通風裝置,通過通風時濕膜表面水分的蒸發,貯藏庫空氣中的水分完全霧化,有效降低通風溫度和糧食溫度,改善糧食貯藏條件,防止糧食由于通風引起的失水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糧食貯藏庫用通風裝置,通過在通風道和糧食中預埋濕度測定傳感器,在線檢測空氣和糧食的水分含量的變化,通過調節濕膜面積隨時調整通風空氣的濕度,達到既減少糧食失水,又確保糧食貯藏安全的目標,裝置可靠性好、自動控制程度高。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糧食貯藏庫用通風裝置,新建糧庫的通風口設置固定式的濕膜通風裝置,或在現有貯備庫的通風入口設置移動式的濕膜通風裝置,這樣既降低了設備成本,又不需要對貯藏庫進行大規模的改造,設備簡單易行、運行成本低廉。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糧食貯藏庫用通風裝置,它至少由風機和通風道構成,風機的送風口與通風道相連,用于將降溫氣流通過通風道送入糧食貯藏庫內,對其內部貯藏的糧食進行通風降溫處理,通風道內還進一步設有濕膜組件,風機工作時在通風道內形成的氣流經過該濕膜組件進行加濕后送入糧食貯藏庫,用于調節糧食貯藏庫內糧食的濕度。
作為糧食貯藏庫用通風裝置的核心部分,濕膜組件至少由濕膜機構、供水機構、檢測機構和控制機構組成;供水機構與濕膜機構相連并為其供水,檢測機構分別安裝在糧食貯藏庫和通風道內,控制機構接收檢測機構輸出的信號,并根據該信號控制供水機構為濕膜機構供水。
濕膜機構為一個以上的濕膜單元,每個濕膜單元都設有覆蓋在通風道橫截面上的濕膜,不同濕膜單元內濕膜的面積彼此不等,通過為面積不同的濕膜單元供水,組合調節供水濕膜的總面積,實現糧食貯藏庫的濕度控制。如果各個濕膜單元的濕膜面積都是相同的,組合調節將比較困難,例如在實際調節中,如果使用等面積濕膜調節,要達到5%的調節精度,則濕膜要分為20個單元;而不等面積的濕膜,則只需要6個單元就可達到3.5%的調節精度效果。
供水機構由與水箱相連的水泵和與水泵相連的供水管組成,該供水管設置在每個濕膜單元內的濕膜上方并為其供水,在濕膜的下方設有盛水托盤和濕膜機構支架,盛水托盤上設有回流管與水箱連接,濕膜固定在濕膜機構支架上,每個濕膜單元內都設有獨立的供水管和回流管。
該裝置的檢測機構為分別設置在通風道和貯藏庫內的溫度、濕度傳感器,傳感器的輸出與控制機構的輸入相連。
控制機構包括控制器和供水電磁閥,檢測機構的輸出信號輸入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設置在水泵與濕膜單元供水管之間的供水電磁閥,調節各個濕膜單元的供水量;另外,控制機構還可以為定壓回流閥,該定壓回流閥與水源相連,通過水壓調節控制水源供水。
為了及時提醒操作者的注意,控制器上還設有報警器,檢測機構的輸出與報警器的輸入相連,當檢測機構檢測到的溫度、濕度超出預定數值,報警器報警;同時,控制器控制供水機構停止對濕膜單元供水,裝置停止加濕。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1、濕膜通風保濕降溫裝置,通過通風時濕膜表面水分的蒸發,可以確保進入糧食貯藏庫的空氣中的水分霧化完全。
2、通過在通風道和糧食中預埋濕度測定傳感器,可以在線檢測空氣和糧食的水分含量的變化,并通過調節濕膜面積隨時調整通風空氣的濕度,達到既減少糧食失水,又確保糧食貯藏安全的目標。
3、通過濕膜蒸發,可以有效的降低通風溫度和糧食溫度,改善糧食貯藏條件。
4、可以在新建糧庫的通風口設置固定的裝置、也可以在現有國家糧食貯備庫的通風入口采用移動式的濕膜通風裝置,這樣既降低了設備成本,又不需要對貯藏庫進行大規模的改造。
5、采用濕膜通風保濕降溫裝置,設備簡單易行、運行成本低廉、裝置可靠性好、自動控制程度高。


圖1為本實用新型濕膜通風、保濕、降溫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濕膜機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地說明。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濕膜通風、保濕、降溫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從圖1可知,該裝置主要由貯藏庫1、濕膜組件2和通風組件3組成,貯藏庫1設有排氣口11和通風道12,濕膜組件2和通風組件3沿進入貯藏庫1的方向順次設置在通風道12內,通過濕膜組件2加濕降溫后的空氣通過通風組件3進入貯藏庫1,進行熱交換后經排氣口11排出。
濕膜組件2還進一步設置檢測控制機構4,該檢測控制機構4檢測貯藏庫1內的溫度、濕度后,控制濕膜組件2的加濕量,合理調節貯藏庫1內的溫濕程度。
通風組件3通常采用設置在通風道12內的風機31,將通過濕膜組件2加濕、調溫處理過的空氣吹入貯藏庫1內部。
如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濕膜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從圖2可知,濕膜機構2包括一個以上濕膜單元21,每個濕膜單元21主要包括濕膜211和供水件,供水件由供水管212和與其相連的供水管路216組成,供水件設置在濕膜211的上方,為濕膜211供水,通過濕膜211后未被蒸發的水分通過管路回流,與供水管212匯集,通常是在濕膜211的下方放置一盛水托盤213,其下方還設有起到保護和支撐作用的支架214,匯集在盛水托盤213內的水,通過回流管路流入水箱215,與水箱215內的水流匯合,通過水泵217為裝置循環提供水源。濕膜211整體覆蓋設置在通風道12的橫截面上,不同濕膜單元21內的濕膜211面積不等,可以根據加濕的不同需要開啟帶有不同濕膜211面積的濕膜單元21,通過不同面積的濕膜211的組合,形成的濕膜總面積是不同的,達到濕度調節效果;如果各個濕膜單元的濕膜面積都是相同的,組合調節將比較困難,例如在實際調節中,如果使用等面積濕膜調節,要達到5%的調節精度,則濕膜要分為20個單元;而不等面積的濕膜,則只需要6個單元就可達到3.5%的調節精度效果。
通風裝置在實際的安裝使用過程中,一個以上的濕膜211之間既可以彼此連接,也可以相互不連接,甚至可以設置為上下兩層,不過,每層濕膜211是通過上、下固定板固定的,每個濕膜單元都設有獨立的上、下固定板和回流管等回流裝置。濕膜的總面積除掉無法通風的底座和供水管等部分,應將通風道的橫截面整個封堵,亦即應保證所有通過通風道的空氣都通過濕膜,而所通過的濕膜可能全部供水用于加濕,也可能是部分供水。
如圖1所示,檢測控制機構4包括檢測機構41和控制機構42,檢測機構41設置在通風道12和貯藏庫1內,控制機構42與濕膜組件2相連,控制其加濕程度,檢測機構41的輸出與控制機構42的輸入相連,實現對濕膜組件2的控制。
檢測機構41為分別包括設置在通風道12和貯藏庫1內的溫度、濕度傳感器411、412和設置在水箱215內部的水位計413。
控制機構42包括設置在濕膜組件2內的一個以上控制閥和與檢測機構41的輸出端相連,根據接收到的檢測信號,輸出并對控制閥實施相應控制的控制件421。
控制閥包括補水閥422和供水電磁閥424,補水閥422與水箱215連接,通過水量調節,控制水箱215的供水,供水電磁閥424設置在水泵217與濕膜211的供水管212之間,用于控制調節各個濕膜單元21的供水量。
控制閥還進一步包括定壓回流閥423,定壓回流閥423與水箱215相連,通過水壓調節控制水箱215的供水。當水壓達到一定壓力值時,開啟定壓回流閥423使水直接回流,防止濕膜供水單元的開啟數量少時管道中的壓力過高,如果調節要求不是很高,濕膜單元數量較少,定壓回流閥423也可以不設置。同時,此處還可以通過補水閥422和供水電磁閥424完成調節,水箱215中的水位計413與補水閥422相連,當水箱215中的水量達不到預定要求時,水位計413對其液面做相應指示并通過機械運動帶動補水閥422補水。
為了隨時監控裝置的運行狀態,在421控制件上還設有報警器43。
在認為需要通風的時候,裝置會按照預先設定的程序或糧食水分檢測儀的信號,自動啟動供水件和風機31。在風機31的作用下,高溫、低濕的空氣通過濕膜211被降溫和加濕。而通過調節濕膜211的供水面積,可以確定空氣的加濕比例。濕膜面積的調整是通過供水電磁閥424控制濕膜濕膜單元21來實現的。如圖2所示,濕膜單元21是將整個濕膜211分割成面積不等的從上到下直通的多個單元,每個單元都有獨立的供水管212和供水電磁閥424,通常通過水泵217供水。通過對加濕降溫空氣和未加濕空氣的混合,調節空氣的濕度到設定的范圍。濕度調節精度最高可以達到1%以內。
報警器43的設定范圍根據不同貯藏庫所貯藏物品的不同要求,調節到適宜的范圍,如果空氣濕度、糧食濕度和供水壓力超出了設定范圍,則報警器43就會自動報警,控制機構控制該裝置停止加濕和降溫,直到其檢測數值再次降低,達不到預定要求時,重新啟動該裝置的工作。其預定范圍可以被視為安全范圍。
在認為需要或者檢測機構41檢測到貯藏庫內部貯藏物品的溫度和濕度需要進行保濕通風降溫時,整個裝置開始運行。風機31啟動的同時,水泵217啟動,供水件開始給濕膜211供水。每個濕膜單元21內的供水電磁閥424可以按照控制件421的指令自動開關任一濕膜單元21的水路。供水壓力通過定壓回流閥423保持穩定。經過濕膜211后,未被蒸發的水流入盛水托盤213后通過回流管路回流到水箱215,以節約用水。水箱215設置有補水閥422和水位計423以保證水源供給。通過濕膜211蒸發加濕降溫后的空氣被風機31鼓入貯藏庫1內。冷空氣與貯藏庫內的貯藏物品進行充分的熱濕交換后,通過排氣口11排出。通風道12和貯藏庫1中的傳感器411、412檢測溫濕度數據后傳遞到控制件后,通過預先設定的程序進行計算,如果濕度過高,則減少濕膜211的濕膜單元21的開啟數量,反之則增加。在不需要加濕時,可以關閉加濕裝置而僅僅進行通風。如果其水分超過了安全范圍,則裝置自動停機,報警器43發出警報。
通風組件3的設計必須保證通過供水濕膜的空氣與通過未供水濕膜的空氣混合良好,防止空氣濕度不均對糧食貯藏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風裝置的工作過程如下當通風裝置開始工作時,裝置總電源開啟,檢測機構開始工作,檢測糧食貯藏庫內的濕度,如果濕度正常或過低,控制機構計算需要供水的濕膜面積,調節電磁閥為濕膜供水,同時開啟水泵和風機。如果糧食貯藏庫內的濕度過高,同樣開啟風機,加快貯藏庫內的空氣流通。
在裝置的整個工作過程中,定時檢測貯藏庫和通風道內的溫度、濕度狀況。如果濕度接近設定的上、下限,則強制裝置停止加濕;如果濕度在設定的范圍內,裝置繼續運行;如果濕度達到或超過設定值,報警器報警,裝置停止運行。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糧食貯藏庫用通風裝置,它至少由風機和通風道構成,風機的送風口與通風道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風道內還進一步設有濕膜組件,用于使氣流從其一側向另一側穿透通過后加濕的濕膜組件與風機沿進入貯藏庫的方向順次設置在通風道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糧食貯藏庫用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濕膜組件由濕膜機構、供水機構、檢測機構和控制機構組成;供水機構與濕膜機構相連并為其供水,檢測機構分別固定安裝在糧食貯藏庫和通風道內,控制機構的輸入與檢測機構的輸出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糧食貯藏庫用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濕膜機構為一個以上的濕膜單元,每個濕膜單元內都設有覆蓋在通風道橫截面上的濕膜,不同濕膜單元內濕膜的面積彼此不等,不同面積的濕膜組合后,將通風道的橫截面完全封閉。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糧食貯藏庫用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水機構由與水箱相連的水泵和與水泵相連的供水管組成,該供水管設置在每個濕膜單元內的濕膜上方并為其供水,在濕膜的下方設有盛水托盤和濕膜機構支架,盛水托盤上設有回流管與水箱連接,濕膜固定在濕膜機構支架上,每個濕膜單元內都設有獨立的供水管和回流管。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糧食貯藏庫用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箱內還固定有用于調整水箱供水量的補水閥和用于顯示水箱水位高低的水位計,補水閥與水位計兩者彼此相連,并分別與控制裝置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糧食貯藏庫用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檢測機構為分別設置在通風道和貯藏庫內的濕度傳感器,傳感器的輸出與控制機構的輸入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2或6所述的糧食貯藏庫用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機構包括控制器和供水電磁閥,檢測機構的輸出信號輸入控制器,供水電磁閥設在濕膜單元的供水管上,控制器的輸出與供水電磁閥相連。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糧食貯藏庫用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機構還進一步包括定壓回流閥,通過水壓調節控制水源供水的定壓回流閥與水箱相連。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糧食貯藏庫用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上還設有用于根據檢測機構的不同檢測結果,控制通風裝置工作狀況并報警的報警器,檢測機構的輸出與報警器的輸入相連。
專利摘要一種糧食貯藏庫通風裝置,該裝置至少由風機和通風道構成,風機的送風口與通風道相連,將降溫氣流送入貯藏庫內,對其內部貯藏的糧食通風降溫處理,通風道內設有濕膜組件,風機工作時在通風道內形成的氣流經過濕膜組件加濕后送入貯藏庫,調節糧食濕度。本實用新型確保進入貯藏庫的空氣中的水分霧化完全,可在線檢測空氣和貯藏物水分含量的變化,并通過調節濕膜面積隨時調整通風空氣的濕度,既避免貯藏物失水,又確保其安全,裝置簡單易行、運行成本低廉、可靠性好、自動控制程度高。
文檔編號F24F7/04GK2640978SQ0327068
公開日2004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3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03年8月13日
發明者李再貴, 殷麗君, 彭高軍, 王琳 申請人:中國農業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