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蒸發式中央空調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調,尤其涉及一種蒸發式中央空調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進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空調技術的應用已經日趨廣泛,很多公共建筑物、工廠的車間及普通居民家庭都已經安裝了空調。但空調的大量使用使能源更加緊缺,夏季用電高峰時期,空調耗電量已占全國總能耗30%-40%或更多,另外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也加劇了溫室效應,全球氣候變暖。傳統的空調方式存在氟制冷劑泄漏導致臭氧層破壞的嚴重后果,且氟制冷劑本身就是一種溫室氣體。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節能與環保業成為人們的共識。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利用水作為制冷劑,向外不排熱,使用環保的蒸發式中央空調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蒸發式中央空調系統,包括蒸發式空氣冷卻器、通風機、通風管道、空氣分配元件、排風機,其中通風機位于蒸發式空氣冷卻器與通風管道之間,空氣分配元件安裝在通風管道上,通過通風機的抽吸將蒸發式空氣冷卻器產生的新冷風傳給通風管道,由空氣分配元件將冷風在室內進行分配,排風機安裝在室內的墻壁上。
所述的蒸發式空氣冷卻器是由循環水泵、水槽、循環水管、水分布器和濕膜降溫組件組成,其中的濕膜降溫組件包括支架和降溫加濕介質,支架位于降溫加濕介質的四周用于支撐降溫加濕介質;水分布器位于濕膜降溫組件的上部,循環水管上部與水分布器連接,下部與循環水泵連接,循環水泵將循環水打入水槽,水槽內有一個浮球閥,用于調節水槽中的水位,濕膜降溫組件位于水槽上。
室外空氣進入降溫加濕介質進行充分熱交換,而使空氣降溫,并由通風機吸入,通過通風管道送至所需降溫的地點和場所。循環水泵不間斷的把底部水槽內水抽出,通過水分布器把水灑在降溫加濕介質上,蒸發失去的水分由水槽中的浮球閥來調節,不間斷補充失去的水分,并保持水槽水位不變。
所述的降溫加濕介質是一種蜂窩紙質介質。
所述的降溫加濕介質可以為一種加入化學材料的纖維紙漿加工成的波紋狀的纖維紙,它具有很好的吸濕性和濕挺性。
工作原理蒸發降溫是一種自然現象,當風吹過水面時導致水分蒸發,從而使空氣溫度下降,濕度增加。這一自然界本身的加濕降溫過程不需要任何額外能量的輸入,為了能再現這一物理過程,必須要有一個能夠讓水蒸發的表面以及能使該表面濕潤的供水系統,還需要讓空氣穿過該表面并能使整個系統有效運行的裝置。本實用新型提供了蒸發降溫所需的一切要素,即濕膜降溫組件提供了一個濕潤的表面,并提供了循環的供水系統,通風機加速了空氣的流動,有利于蒸發的進行。
對于干燥、半干燥地區如我國西北、東北地區,由于空氣比較干燥,可以讓空氣之間吹過濕潤的降溫加濕介質表面,將濕熱傳給水,水分蒸發以潛熱形式返回空氣,便能達到良好的降溫效果,但對于空氣濕度較大的地區,由于空氣中的水分較多,當空氣直接吹到降溫加濕介質表面時,并不能使大量的水分蒸發帶走熱量,這就需要預先對空氣進行處理,在原有的蒸發式空氣冷卻器前面加一個或多個蒸發式空氣冷卻器,新加的蒸發式空氣冷卻器結構與原有的蒸發式空氣冷卻器相同,只是所用的循環水為低溫水,即低于室外濕球溫度的水,目的是對空氣除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以水做為制冷劑,不用氟利昂,沒有壓縮機,減少了礦物燃料的消耗量,相應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了溫室效應。
2、蒸發式冷卻采用全新風方式,配合排風機,室內原有空氣及時被更換,因而改善了室內空氣質量品質、使室內環境更加舒適。
3、耗電量減少,相當于原來的1/5,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我國能源緊缺的現狀。投資幾運行費用低,前期投資只相當于傳統空調系統1/3-1/2,另外,該系統相對簡單無須專業人員維護,運行費用低。
4、應用范圍廣,在高溫或有異味的工業車間,如紡織、印染、服裝、制革、塑料、鋼鐵、印刷、電子、化工等行業,安裝常規空調費用太大,而用蒸發式中央空調系統可以實現崗位降溫或全面降溫,而綜合費用很低,還可給員工制作舒適的工作環境。
5、降溫效果好,如表1所示表1 蒸發式中央空調系統溫度下降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外形結構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蒸發式空氣冷卻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所示,一種蒸發式中央空調系統,包括蒸發式空氣冷卻器1、通風機2、通風管道3、空氣分配元件4、排風機5,其中通風機2位于蒸發式空氣冷卻器1與通風管道3之間,通過通風機2的抽吸將蒸發式空氣冷卻器1產生的新冷風傳給通風管道3,由空氣分配元件4將冷風在室內進行分配,排風機5安裝在室內的墻壁上。
如圖2所示的蒸發式空氣冷卻器1是由循環水泵6、水槽7、循環水管8、水分布器9和濕膜降溫組件組成,其中的濕膜降溫組件包括支架10和降溫加濕介質11,支架10位于降溫加濕介質11的四周用于支撐降溫加濕介質11;水分布器9位于濕膜降溫組件的上部,循環水管8上部與水分布器9連接,下部與循環水泵6連接,循環水泵6將循環水打入水槽7,水槽7內有一個浮球閥,用于調節水槽7中的水位,濕膜降溫組件位于水槽7上。
應用實例(一)張家口市帝達購物中心的中央空調,原來為集中式單風道系統,送風、回風各有一套容量相同的風機,其配置如下1、冷水機組 4F-17 配套電機132KW1臺2、冷卻水塔 150T/h配套電機10KW 1臺3、冷水泵 75T/h 配套電機7.5KW1臺4、離心通風機 91800M3/h 37KW2臺合計輸入功率238KW5、水的消耗量(1)、壓縮機冷卻水量消耗24噸/天(2)、冷卻水塔的飄散0.3% 5.4噸/天以每天運行12小時計,整套系統每天消耗電能約2856KW°h,消耗水量為24.5噸/天,每年運行按3個月計,共計消耗電能25.7萬KW·h左右,消耗水2682噸,每年的維修費用約1-2萬元,具內部工作人員講,該系統自建成后,一直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一到夏季,悶熱難耐,幾次改造均不理想。使用本實用新型的蒸發式中央空調系統后,保留了原來的兩臺離心風機,兩條風道均變為送風道,在樓道天井部及每層端部增加若干節能型通風機,總運行動力約為81KW,比原來減少142.5KW,還不包括停用每層各角落7.5匹分體空調,每小時僅消耗水量1噸,每月節約電費約4.55萬元。該系統運行一個月觀察,原來最熱的三四層,現在室溫均在26-28℃,風量大的部位更低,出風口氣流溫度在18-21℃之間,相對濕度60-65%左右,效果已經很好。
(二)唐山購物中心1、室內要求溫度26±1℃2、空調使用面積4385m23、原系統方案常規中央空調形式為風機盤管+新風系統現改為本實用新型的蒸發式中央空調系統4、改變方案的效益比較①直接投資減少一半,原來為130萬元,現在為65萬元。
②運行費用原方案輸入動力184KW,現在輸入動力為36.6KW。耗電量相當于原來的1/5。
③室內空氣品質原方案,空氣品質一般,現方案,室內空氣每小時更換30次,品質優。
④管理費用原方案須有專業人員操作、維修、人員較多。現方案,不須專業人員,1人即可。
權利要求1.蒸發式中央空調系統,包括蒸發式空氣冷卻器、通風機、通風管道、空氣分配元件、排風機,其特征在于通風機位于蒸發式空氣冷卻器與通風管道之間,空氣分配元件安裝在通風管道上,排風機安裝在室內的墻壁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發式中央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發式空氣冷卻器是由循環水泵、水槽、循環水管、水分布器和濕膜降溫組件組成,其中水分布器位于濕膜降溫組件的上部,循環水管上部與水分布器連接,下部與循環水泵連接,濕膜降溫組件位于水槽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蒸發式中央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濕膜降溫組件包括支架和降溫加濕介質,支架位于降溫加濕介質的四周用于支撐降溫加濕介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蒸發式中央空調系統,包括蒸發式空氣冷卻器、通風機、通風管道、空氣分配元件、排風機,其中通風機位于蒸發式空氣冷卻器與通風管道之間,通過通風機的抽吸將蒸發式空氣冷卻器產生的新冷風傳給通風管道,由空氣分配元件將冷風在室內進行分配,排風機安裝在室內的墻壁上。所述的蒸發式空氣冷卻器是由循環水泵、水槽、循環水管、水分布器和濕膜降溫組件組成。該系統以水做為制冷劑,不用氟利昂,沒有壓縮機,減少了礦物燃料的消耗量,相應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了溫室效應,同時采用全新風方式,配合排風機,室內原有空氣及時被更換,因而改善了室內空氣質量品質、使室內環境更加舒適。
文檔編號F24F3/06GK2913921SQ20052012793
公開日2007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28日
發明者焦景田 申請人:焦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