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熱鍋爐端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鍋爐。具體涉及一種電熱鍋爐端蓋。屬制熱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電鍋爐端蓋內既有鍋爐本體內蒸汽或水傳過來的熱量,又有電纜因導電自身產生的熱量。以往的電熱鍋爐端蓋未考慮散熱問題,端蓋內的電纜易過熱、老化。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散熱性能良好的電熱鍋爐端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電熱鍋爐端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筒體,筒體內腔后部填充保溫材料,保溫材料前側用封板封閉,筒體前部筒壁上開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出風口外側設置擋風板,筒體前端設置蓋板,蓋板正面開設百葉窗,百葉窗與筒體內腔相連通。
鍋爐正常工作狀態下,整個端蓋形成了對電熱管、電纜的保護,防止人接觸到電。依靠筒體內腔后部填充的保溫材料阻擋住鍋爐本體散發過來的熱量,筒體內腔前部的進風口、出風口之間形成自生通風通道,蓋板上百葉窗進入的一部分冷風,都對電纜進行冷卻,出風口外側設擋風板以防鍋爐運行時異物、水等進入端蓋造成電纜短路。
本實用新型端蓋既形成了對內部電熱管、電纜的保護,又很好的解決了散熱問題,確保了電纜的使用壽命,保證電熱鍋爐長期高效的運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熱鍋爐端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側視圖。
圖中電熱管1、電纜2、進風口3、蓋板4、保溫材料5、封板6、出風口7、擋風板8、螺栓9、筒體10和百葉窗11。電熱管1、電纜2是為了說明安裝結構的虛擬示意件。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2,本實用新型電熱鍋爐端蓋,主要由進風口3、蓋板4、保溫材料5、封板6、出風口7、擋風板8、螺栓9、筒體10和百葉窗11組成。
所述筒體10內腔后部填充保溫材料5,保溫材料5前側用封板6封閉,筒體10前部筒壁上開設有進風口3和出風口7,出風口7外側設置擋風板8,筒體10前端設置蓋板4,蓋板4與筒體10前緣用螺栓9固定連接。蓋板4正面開設百葉窗11,百葉窗11與筒體10內腔相連通。
如附圖1所示,只要松開螺栓9,把蓋板4、封板6卸下后就可對電熱管1、電纜2進行檢修更換。
權利要求1.一種電熱鍋爐端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筒體(10),筒體(10)內腔后部填充保溫材料(5),保溫材料(5)前側用封板(6)封閉,筒體(10)前部筒壁上開設有進風口(3)和出風口(7),出風口(7)外側設置擋風板(8),筒體(10)前端設置蓋板(4),蓋板(4)正面開設百葉窗(11),百葉窗(11)與筒體(10)內腔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熱鍋爐端蓋,其特征在于蓋板(4)與筒體(10)前緣用螺栓(9)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熱鍋爐端蓋,屬制熱設備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筒體(10),筒體(10)內腔后部填充保溫材料(5),保溫材料(5)前側用封板(6)封閉,筒體(10)前部筒壁上開設有進風口(3)和出風口(7),出風口(7)外側設置擋風板(8),筒體(10)前端設置蓋板(4),蓋板(4)正面開設百葉窗(11),百葉窗(11)與筒體(10)內腔相連通。本實用新型端蓋既形成了對內部電熱管、電纜的保護,又很好的解決了散熱問題,確保了電纜的使用壽命,保證電熱鍋爐長期高效的運行。
文檔編號F24H9/00GK2926920SQ200620073249
公開日2007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30日
發明者雷欽祥, 陸建旻, 劉偉 申請人:江蘇雙良鍋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