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貫流式低靜壓風管機室內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低靜壓風管機室內機,屬于空氣調節系統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普遍使用的低靜壓風管機室內機結構形式如圖1所示,設置離心風機22,平板換 熱器21位于出風口一側,其結構設置還包括電機、接水盤、控制器及鈑金結構件。離心風 機的優點是壓頭大、效率高。但實際上,在低靜壓的場合下,這一優勢并不能得到發揮。同 時,離心風機的出風口小,導致換熱器表面的氣流分布不均勻,加之換熱器本身的平板結構 和位置設置都對換熱面積有所限制,使換熱器的效率不能達到最佳,氣流噪聲也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貫流式低靜壓風管機室 內機,在適合低靜壓場合的同時,達到低噪音、出風均勻、換熱效率高的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貫流式低靜壓風管機室內機的結構特點是在所述室內機中設置貫流風葉,所 述貫流風葉位于室內機出風口 一側,換熱器組件位于室內機進風口 一側。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也在于設置換熱器組件為多折結構,所述多折換熱器組件圍繞貫 流風葉的進風一側外圍設置。
本實用新型在低靜壓風管機室內機中設置貫流風葉,通過充分發揮貫流風葉的氣流特
點,至少可以在以下方面獲得有益效果
1、 本實用新型貫流風葉的設置使低靜壓風管機室內機出風更為均勻,有利于提高換熱 效率;
2、 本實用新型較之離心風機降低了噪音;
3、 本實用新型整機高度不足200mm,而同等情況下采用離心風機的己有結構形式整機 高度大于230mm。
4、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換熱器組件為多折結構,并將其圍繞貫流風葉的進風一側外圍 設置,優化了風道設計,每折換熱片均能保證與氣流方向近似垂直,可以有效增大換熱面積、 增加氣流均勻性,因而更進一步提高換熱效果。
圖1為已有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原理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l塑封電機、2貫流風葉、3軸承支架、4吊耳、5頂框組件、6換熱器吊架、 7換熱器組件、8電機支架、9上風道、IO風舌、ll風舌底板、12接水盤組件、21平板換 熱器、22離心風機。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2、圖3和圖4,在室內機中設置貫流風葉2,貫流風葉2位于室內機出風口一 側,換熱器組件7位于室內機進風口一側;設置換熱器組件7為多折結構,多折換熱器組件 7圍繞貫流風葉2的進風一側外圍設置,電機l采用塑封電機,安全可靠。
具體實施中的相應結構設置也包括
換熱器組件7為三折,換熱器組件7通過室內機的左右擋板和換熱器吊架6進行固定, 電機支架8固定在頂框組件5上,塑封電機1通過管卡嵌在電機支架8內,上風道9與頂框 組件5固定,風舌10與風舌底板U固定,貫流風葉2通過塑封電機軸和軸承支架3固定, 接水盤組件12位于貫流風葉2的下方,吊耳4用于室內機的安裝。
權利要求1、貫流式低靜壓風管機室內機,其特征是在所述室內機中設置貫流風葉(2),所述貫流風葉(2)位于室內機出風口一側,換熱器組件(7)位于室內機進風口一側。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貫流式低靜壓風管機室內機,其特征是設置換熱器組件(7) 為多折結構,所述多折換熱器組件(7)圍繞貫流風葉(2)的進風一側外圍設置。
專利摘要貫流式低靜壓風管機室內機,其特征是設置貫流風葉,所述貫流風葉位于出風口一側,換熱器組件位于進風口一側。本實用新型有利于提高換熱效率,降低噪音。
文檔編號F24F3/00GK201229032SQ20082003836
公開日2009年4月29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08年6月18日
發明者曾曉程, 沈增友, 陳凌云 申請人:滁州揚子必威中央空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