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懸掛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懸掛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連接不銹鋼冶煉設備
AOD (氬氧爐)和U型托圈的懸掛裝置。
背景技術:
AOD爐殼與U型托圈之間需用懸掛裝置進行連接,相關的懸掛裝置為單根 螺栓,螺栓的兩端分別穿設入AOD爐殼和U型托圈的孔中,然后用螺母進行鎖 固。
因此,上述相關的懸掛裝置的強度較低,必須具有較多個懸掛點, 一般為 六個懸掛點才能將AOD爐殼和U型托圈比較安全地連接在一起,如此AOD爐殼 更換時,拆卸或者安裝懸掛裝置的時間較長,不利于提高AOD爐的作業率。
另外,由于AOD爐殼的變形量比U型托圈的變形量大,上述相關的懸掛裝 置的兩端均是分別與AOD爐殼與U型托圈固定連接,對于適應AOD爐殼與U型 托圈不等量熱變形的能力較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型的懸掛裝置,以克服上述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懸掛裝置,其能適應爐殼與托圈的不等量 的熱變形,以起到自調節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懸掛裝置,以實現爐殼與托圈的快速 組裝及拆卸。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一個或多個目的可采用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懸掛 裝置,其包括至少一個吊掛螺栓,所述吊掛螺栓的一端為托圈連接部,另一端 為爐殼連接部;所述托圈連接部通過一個連接軸能轉動地連接在一個托圈上,所述爐殼連接部通過一個結合組件能轉動地連接在一個爐殼上。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吊掛螺栓的托圈連接部上設有一個連接孔,所 述托圈上固定有至少并排設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排放方向與所述爐殼的 切向位置平行,所述兩個固定板之間具有一個供所述托圈連接部放置的容置部, 所述至少兩個固定板上分別貫穿有一個對應的通孔;上述連接軸穿過所述固定 板的通孔和所述連接孔,將所述托圈連接部與托圈連接在一起。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懸掛裝置包括兩個所述吊掛螺栓;所述托圈上 固定有三個所述固定板,相鄰的所述固定板之間具有一個所述容置部。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連接軸的軸向一端設有一圈的凹槽, 一個止動 板卡設在該凹槽內,并與所述托圈上的同定板相連接。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每個所述吊掛螺栓與連接軸之間設有一個軸套。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結合組件包括一個螺母,所述螺母與所述爐殼 連接部螺紋連接而將所述吊掛螺栓連接在所述爐殼上。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結合組件還包括一個球面墊圈和一個錐面墊圈, 所述錐面墊圈設置在所述爐殼上,所述球面墊圈位于所述螺母與錐面墊圈之間; 所述球面墊圈與錐面墊圈相配合的一面呈球面,所述錐面墊圈與球面墊圈相配 合的一面呈錐面。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螺母的外部套設有一個保護罩。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保護罩包括一個能結合在所述吊掛螺栓的爐殼 連接部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的下部固定連接有一個罩殼,所述罩殼內具 有用于容納上述螺母的容置空間;所述第二螺母的上部固定連接有 -個倒U型 罩。
本實用新型的懸掛裝置特點及優點是
1、由于其吊掛螺栓的托圈連接部能以連接軸為軸心進行轉動地連接在托圈 上,爐殼連接部借助結合組件也能轉動地連接在爐殼上,即,懸掛裝置具有自 調節作用,使得爐殼和托圈之間能進行相對位移,從而有效地適應爐殼與托圈
5的不等量的熱變形;亦可保證A0D爐在任何傾動位置都能保證爐體在托圈中的
正確位置,而不會產生竄動。
2、 其吊掛螺栓的托圈連接部通過連接軸和止動板即能與托圈上的固定板連
接,爐殼連接部通過螺母和墊圈即能與爐殼連接,從而通過所述懸掛裝置能實
現爐殼與托圈的快速組裝與拆卸,進而能實現爐殼的在線快速更換;
進一步而言,懸掛裝置可有兩個吊掛螺栓同時連接于一個連接軸上,當拆 裝連接軸時,兩個吊掛螺栓的托圈連接部能同時地與托圈進行組裝或拆卸,進 一步提高了其組裝或拆卸的效率;而且,使得懸掛裝置的強度較高,相對于上 述相關的懸掛裝置可具有較少的懸掛點(此處為三個懸掛點)即能將爐殼和托 圈結合在一起。
3、 A0D爐處于任何傾動位置時(垂直的,水平的,倒置等),均能安全可 靠地把爐體負荷(包括靜,動載荷)均勻地傳給IJ型托圈。
4、 可傳遞足夠大的傾動力矩,使爐體能正反向旋轉,滿足生產操作。
5、 其結構使AOD爐殼、U型托圈的強度和變形的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
6、 考慮到變形的產生,能以預先確定的方式傳遞載荷,并避免因靜不定力 的存在而使支承系統受附加載荷。
7、 結構簡單可靠,并能減緩動載荷和沖擊力,同時易于安裝,調整和維護。
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 型的范圍。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懸掛裝置結合在爐殼和托圈上的主視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懸掛裝置結合在爐殼和托圈上的仰視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懸掛裝置結合在爐殼和托圈上的右視示意圖; 圖4是圖1中的A部放大示意圖(圖中省略止動板); 圖5是圖1中的B部放大示意6圖6是圖3中的C部放大示意圖(圖中省略止動板);
圖7是沿圖6中的D—D線的剖面放大示意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吊掛螺栓的主視示意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吊掛螺栓的側視示意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連接軸的主視示意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連接軸的仰視示意圖12是本實用新型的止動板的主視示意圖13是本實用新型的球面墊圈的剖面示意圖14是本實用新型的錐面墊圈的剖面示意圖15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罩的主視半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 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標號。
如圖l一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懸掛裝置X,其用于連接爐殼L和托 圈T。該懸掛裝置X包括至少一個吊掛螺栓1,吊掛螺栓1的一端為托圈連接部 11,另一端為爐殼連接部12;托圈連接部11通過一個連接軸2能轉動地連接 在托圈T上,爐殼連接部12通過一個結合組件能轉動地連接在一個爐殼L上。
配合圖7—圖9所示,在較佳的實施方式中,吊掛螺栓1的托圈連接部11 上設有一個連接孔13,托圈T上固定有至少兩個并排設置的固定板3,固定板 3的排放方向與爐殼L的切向位置平行,所述兩個固定板3之間具有一個供所 述托圈連接部11放置的容置部31,每個所述固定板3上貫穿有一個對應的通 孔32 (通孔32的中心線與爐殼L的切向位置平行);上述連接軸2穿過所述固 定板3的通孔32和所述連接孔13,將所述托圈連接部11與托圈T連接在一起, 且托圈連接部11可以連接軸2為軸心進行轉動。
在本實施方式中,具有兩個吊掛螺栓1,托圈T上固定有三個并排設置的固定板3,相鄰的固定板3之間均具有一個容置部31。
配合圖10所示,連接軸2的軸向一端設有一圈的凹槽21, 一個止動板22 卡設在該凹槽21內,并與托圈T上的固定板3連接。具體是,止動板22具有 兩個平板221,兩個平板221的中間對應處分別設有一個半圓222,以便于套設 在連接軸2的凹槽21上;每個平板221上具有孔223,借助螺絲等連接件即可 將連接止動板22與固定板3連接在一起,進而將連接軸2與固定板3固定在一 起。
在具體操作時,將吊掛螺栓1的托圈連接部11放入固定板3之間的容置部 31,使各托圈連接部ll的連接孔13與各固定板3的通孔32對齊;接著,將連 接軸2的一端穿入通孔32和連接孔13后,將止動板22夾設在連接軸2的凹槽 21內,借助螺絲等連接件將止動板22與靠近止動板22 —側的固定板3固定在 一起;而由于止動板22是卡設在凹槽21內,進而可使連接軸2限位在固定板 3上。
另外,吊掛螺栓1與連接軸2之間還可設有一個軸套23。 在較佳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結合組件包括一個螺母41。所述螺母4與所述 爐殼連接部12螺紋連接而將所述吊掛螺栓1連接在所述爐殼L上。具體是,爐 殼L與懸掛裝置X的結合位置具有一個縱向(圖l中的上下方向)設置的貫通 孔,吊掛螺栓1的爐殼連接部12從下往上穿過該貫通孔后,螺母4與其爐殼連 接部12螺紋連接,以將吊掛螺栓l連接在爐殼上。
配合圖13、 14所示,結合組件還包括一個球面墊圈42和一個錐面墊圈43。 錐面墊圈43設置在爐殼L上。球面墊圈42位于所述螺母41與錐面墊圈43之 間。球面墊圈42與錐面墊圈43相配合的一面421呈球面,錐面墊圈43與球面 墊圈42相配合的一面431呈錐面。當吊掛螺栓1的爐殼連接部12與爐殼L通 過螺母41、球面墊圈42和錐面墊圈43結合后,由于球面墊圈42與錐面墊圈 43之間的配合面分別為球面和錐面,使得爐殼連接部12能相對于爐殼L進行 轉動。其中,爐殼L上的貫通孔的直徑應大于容設在其中的吊掛螺栓的直徑,以使吊掛螺栓在其中具有轉動空間。
配合圖15所示,在較佳的實施方式中,螺母41的外部套設有一個保護罩
5,用于保護螺母41和爐殼連接部12。所述保護罩5包括一個能結合在所述吊 掛螺栓的爐殼連接部的第二螺母51,第二螺母51的下部固定連接有一個罩殼 52,罩殼52內具有用于容納上述螺母41的容置空間53。第二螺母51的上部 固定連接有一個倒U型罩54,用于容納從第二螺母51中伸出的爐殼連接部12, 以避免爐殼連接部12外露。
在具體操作時,將吊掛螺栓1的爐殼連接部12從下往上穿過爐殼L的貫通 孔后,將錐面墊面43和球面墊圈42依次套入爐殼連接部12;接著,再將螺母 41套入爐殼連接部12并鎖緊,使爐殼連接部12牢固地固定在爐殼L上。再接 著,將保護罩5套入爐殼連接部12,使螺母41位于保護罩5的容置空間53內, 且從第二螺母51伸出的爐殼連接部12恰好位于倒U型罩54內,從而避免螺母 41和爐殼連接部12外露,提高吊掛螺栓的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 型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 下所作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懸掛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懸掛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吊掛螺栓,所述吊掛螺栓的一端為托圈連接部,另一端為爐殼連接部;所述托圈連接部通過一個連接軸能轉動地連接在一個托圈上,所述爐殼連接部通過一個結合組件能轉動地連接在一個爐殼上。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懸掛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吊掛螺栓的托圈連接部 上設有一個連接孔,所述托圈上固定有至少并排設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 排放方向與所述爐殼的切向位置平行,所述兩個固定板之間具有一個供所述托 圈連接部放置的容置部,所述至少兩個固定板上分別貫穿有一個對應的通孔; 上述連接軸穿過所述固定板的通孔和所述連接孔,將所述托圈連接部與托圈連 接在一起。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懸掛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懸掛裝置包括兩個所述 吊掛螺栓;所述托圈上固定有三個所述固定板,相鄰的所述固定板之間具有一 個所述容置部。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懸掛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連接軸的軸向一端設有 一圈的凹槽, 一個止動板卡設在該凹槽內,并與所述托圈上的固定板相連接。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懸掛裝置,其特征是,每個所述吊掛螺栓與連接軸 之間設有一個軸套。
6、 如權利要求l一5任一項所述的懸掛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結合組件包 括一個螺母,所述螺母與所述爐殼連接部螺紋連接而將所述吊掛螺栓連接在所 述爐殼上。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懸掛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結合組件還包括一個球 面墊圈和一個錐面墊圈,所述錐面墊圈設置在所述爐殼上,所述球面墊圈位于 所述螺母與錐面墊圈之間;所述球面墊圈與錐面墊圈相配合的一面呈球面,所 述錐面墊圈與球面墊圈相配合的一面呈錐面。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懸掛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螺母的外部套設有一個 保護罩。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懸掛裝置,其特征是,所述保護罩包括一個能結合在所述吊掛螺栓的爐殼連接部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的下部固定連接有一個罩殼,所述罩殼內具有用于容納上述螺母的容置空間;所述第二螺母的上部 固定連接有一個倒U型罩。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懸掛裝置,其包括至少一個吊掛螺栓,所述吊掛螺栓的一端為托圈連接部,另一端為爐殼連接部;所述托圈連接部通過一個連接軸能轉動地連接在一個托圈上,所述爐殼連接部通過一個結合組件能轉動地連接在一個爐殼上。本實用新型的懸掛裝置具有自調節作用,使得爐殼和托圈之間能進行相對位移,從而有效地適應爐殼與托圈的不等量的熱變形。
文檔編號F27D99/00GK201352075SQ200820234020
公開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30日
發明者歡 寧, 寧振宇, 康嘯飛, 張溫永, 戈義彬, 強 李, 王德寬, 程志旺 申請人: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