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接布料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型焦生產過程中型焦半成品進入窯爐時時接布料裝置,特別是一種自 動接布料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在型焦生產過程中,型焦的半成品進入窯爐時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將半成品 經過輸送帶運送到指定位置,再經過人工碼放到窯體接料機中,隨后送入窯體內進行在加 工。這種傳統的方法存在很多弊端,運送過程中半成品的磨損大,自動化程度低,而且不能 實現連續化生產,這不僅造成企業本身資源的浪費,工人的勞動強度也相對較大,嚴重影響 生產效率和生產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諸多不足,提供一種可實現連續化生產的自動接 布料機。實現上述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接布料機,該接布料機設置在成型機 與窯體接料機之間,包括機架,該機架上方設有由多跟托輥并列排布構成的輥排,所述各托 輥的端部裝有單根托輥驅動機,各托輥上均勻套裝有多段獨立輥道;所述托輥與機架之間 裝有輥排臺面,該輥排臺面與托輥端部的固定套固接,機架下部設有輥排驅動機,該輥排驅 動機與輥排臺面連接傳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結構簡單,大大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實現型焦生產過程 中的高效自動化的連續生產,提高工作效率,增大生產量。
圖1為本發明的安裝位置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中輥排結構示意圖。圖中成型機1,接布料機2,窯體接料機3,窯體4,單根托輥驅動機5,托輥固定套 6,托輥7,輥道8,機架9,輥排驅動機10,輥排臺面11。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參見附圖1-3,本實施例中,這種接布料機設置在成型機1與窯體接料機3之間,包 括機架9,該機架9上方設有由多跟托輥7并列排布構成的輥排,各托輥7的端部裝有單根 托輥驅動機5,各托輥7上均勻套裝有多段獨立輥道8,本實施例中的輥道8段數為三段,即 構成三個工位。托輥7與機架9之間裝有輥排臺面11,該輥排臺面11與各托輥7端部的托 輥固定套6固接,機架9下部設有輥排驅動機10,該輥排驅動機10與輥排臺面11連接傳動。輥道8與托輥7間為活動連接,各段輥道8單獨轉動,獨立作業。設置在托輥7端部的一段輥道8與成型機1的出料口相對應。即本實施例中的最 前方的工位與成型機的出料口對應。本發明的工作過程是由成型機加工后的半成品,進過成型機的出料口首先進入 與其相對應的第一工位的輥道上,然后輥排驅動機控制輥排向前推動一個工位,第二批半 成品被推入第二個工位的輥道上,在向前推進一個工位,第三批半成品進入到第三個工位 的輥道上,這時,在輥排驅動機的驅動下,輥排整體與窯體接料機的入口相對應,半成品在 各自工位的托輥和輥道的轉動下,被送入接料機,最后進入窯體,然后輥排驅動機控制輥排 整體回歸到最初的工位,等待下一次輸送。
權利要求
一種自動接布料機,該接布料機設置在成型機與窯體接料機之間,包括機架,該機架上方設有由多跟托輥并列排布構成的輥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托輥的端部裝有單根托輥驅動機,各托輥上均勻套裝有多段獨立輥道;所述托輥與機架之間裝有輥排臺面,該輥排臺面與托輥端部的固定套固接,機架下部設有輥排驅動機,該輥排驅動機與輥排臺面連接傳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接布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輥道與托輥間為活動連接, 各段輥道單獨作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接布料機,其特征在于,設置在托輥端部的輥道與成型 機的出料口相對應。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型焦生產過程中型焦半成品進入窯爐時時接布料裝置,特別是一種自動接布料機。該接布料機設置在成型機與窯體接料機之間,包括機架,該機架上方設有由多跟托輥并列排布構成的輥排,所述各托輥的端部裝有單根托輥驅動機,各托輥上均勻套裝有多段獨立輥道;所述托輥與機架之間裝有輥排臺面,該輥排臺面與托輥端部的固定套固接,機架下部設有輥排驅動機,該輥排驅動機與輥排臺面連接傳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結構簡單,大大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實現型焦生產過程中的高效自動化的連續生產,提高工作效率,增大生產量。
文檔編號F27D3/00GK101893381SQ20101024524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5日
發明者康廣民, 王洪彪 申請人:唐山金強恒業壓力型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