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耐火泥坯干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耐火材料生產設備,特別涉及一種耐火泥坯干燥裝置。
背景技術:
耐火材料成型后,由于含有8-17%的水份,在入窯煅燒前必須進行干燥,當前的干 燥工藝均采用地道方式,將熱風送入干燥窯中的地下通道中進行干燥。這種干燥方法由于 地下管道的吸熱、散熱,造成熱利用效率偏低,只有60%左右。同時建設地下管道施工難度 大、基建投資大;且地下管道長時間使用后易剝落堵塞,不易清理、疏通。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耐火泥坯干燥裝置,以克服目前干燥裝置熱利用 率低,施工難度大,投資大且不易清理疏通的缺陷。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耐火泥坯干燥裝置,包括干燥室內放置耐火泥坯的干燥架,干燥架下方布有 除塵袋,除塵袋與一端連接有熱風源的管道相連,管道上連接有引風裝置。連接有熱風源的管道分為干燥室內和干燥室外兩部分,前者起散熱干燥作用,因 此不必裹保溫材料;而后者為傳遞管道部分,與熱風源相連接,裹保溫材料制成的保溫層, 以降低熱損耗。根據干燥架的位置設置多個出風口,出風口可設有出風大小控制裝置如風閥。所述的引風裝置配備有變頻器,以控制風機轉速達到調節風量的目的。是常用抽 風設備。本實用新型采用外裹保溫材料的鐵皮管道,一端與熱風源連接,另一端延伸安裝 引風機后進入干燥室內,位于干燥室內的熱風管道按干燥架的位置布置數個出風口,每個 出風口可用閥門控制出風時大小,每個出風口選用除塵袋連接平鋪在干燥架下方的地面 上。當開啟風機通熱風時,除塵袋就會均勻由下而上布風,以確保干燥架上泥坯受風均勻。所述的干燥架為耐火材料通用裝備,由角鋼焊接而成,可碼放泥坯。多個干燥架層 疊后可放置于干燥車上,車滾為鋼滾,在鋼軌上行走。所述的除塵袋可耐200°C以下高溫,結實耐用。所述的保溫材料為一般保溫石棉。熱風源可以是耐火材料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余熱。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耐火泥坯干燥裝置,提高了熱利用率,出風均勻,干燥效果好, 而且基建投資小,地面安裝簡便,易于檢修,可以減少投資,經濟效益可觀。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耐火泥坯干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以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 于此實施例1一種耐火泥坯干燥裝置,結合圖1,包括干燥室內放置耐火泥坯的干燥架6,干燥 架6下方布有除塵袋5,除塵袋5與一端連接有熱風源的管道1相連,管道1上連接有引風 機2。干燥室外的管道部分外層裹有保溫石棉制成的保溫層7。安裝分風管3,根據干燥架6的位置設置多個出風口,出風口設有出風大小控制裝 置風閥4。所述的引風機2配備有變頻器,以控制風機轉速達到調節風量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耐火泥坯干燥裝置,包括干燥室內放置耐火泥坯的干燥架,其特征在于,干燥 架下方布有除塵袋,除塵袋與一端連接有熱風源的管道相連,管道上連接有引風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泥坯干燥裝置,其特征在于,管道位于干燥室外的部分外 層包覆有保溫層。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火泥坯干燥裝置,其特征在于,根據干燥架的位置設置多 個出風口,出風口設有出風大小控制裝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耐火泥坯干燥裝置,其特征在于,引風裝置配備有變頻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耐火材料生產設備,特別涉及一種耐火泥坯干燥裝置。包括干燥室內放置耐火泥坯的干燥架,干燥架下方布有除塵袋,除塵袋與一端連接有熱風源的管道相連,管道上連接有引風裝置。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耐火泥坯干燥裝置,提高了熱利用率,出風均勻,干燥效果好,而且基建投資小,地面安裝簡便,易于檢修,可以減少投資,經濟效益可觀。
文檔編號F26B21/12GK201935533SQ20102068762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30日
發明者徐志強, 黃克忠 申請人:河南容安熱工新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