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對固體物料進行多效蒸發脫水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使固體物料脫水的方法。
背景技術:
褐煤是煤化程度較低的煤種,其含水量很高,在空氣中容易風化,含有一定量的原 生腐殖酸,揮發份含量一般在45-55%之間。由于褐煤水份高,熱值低,易風化自燃,單位能 量的運輸成本高,不利于長距離輸送和儲存。褐煤直接燃燒熱效率也很低。褐煤作為原料 在液化、干餾和氣化過程中都需要把煤中的水份降至10%以下。故褐煤提質加工稱為褐煤 高效開發利用的關鍵。所謂褐煤提質是指褐煤在脫水、成型和熱分解等過程中,煤的組成和 結構發生變化,轉化成具有近似煙煤性質的提質煤。現有的各種褐煤提質技術在《褐煤提 質技術現狀及我國褐煤提質技術發展趨勢初探》(神華科技第二期作者邵俊杰-2009年4 月)一文中有了比較全面的描述。同本發明最相關的主要有D-K非蒸發脫水工藝和K-燃料技術。日本電源開發公 司(D)和川崎重工公司(K)從1976年開始研究并成功開發出了 D-K非蒸發脫水工藝。D-K 脫水工藝可實現褐煤水份在非蒸發條件下加熱,使水份以液體狀態從褐煤中脫出,其煤質 變化類似天然的煤化作用。K-燃料技術,即美國KFx公司的發明專利《含碳原料熱提質的方法和裝置》(中國 專利公開號CN 1989227A),該技術方案中,對含碳原料在加壓蒸汽環境中進行熱提質,以 去除水份和其它副產品。加工容器中可以采用多種水/固體分離裝置,以盡量多地從被提 質的裝料中去除水份。加熱介質吸入噴嘴和加工室通氣口策略設計在加工容器壁上,以盡 量減少加熱介質至容器排氣口的短路,并連續地從裝料和凝結蒸汽中去除熱水,使得從加 工容器中去除的提質原料在排出時不攜帶游離水份。提質后,可以對裝料進行再水合,以提 高運輸和儲存過程中的穩定性。但上述技術都存在著缺點。專利CN1989227A公開的蒸煮裝置結構復雜,尤其是 其中使氣體、液體和固體彼此分離的設備要靠單獨設置的液體分離器來進行,該液體分離 器包括位于裝置內部的多孔旋轉臺或多孔錐體和多孔管以及位于裝置底部的分離臺,其中 僅多孔管起到了液固分離作用,而多孔旋轉臺和分離臺則嚴重占用了裝置的內部空間,而 且該專利中要求多孔旋轉臺和分離臺可旋轉,則還需要在裝置內配備相應的動力設備和傳 動設備,且還要使這些動力設備和傳動設備能耐受裝置內的高溫和高壓,進一步使裝置復 雜化。此外,該專利中,多孔管僅起到排水作用,而蒸汽的進出則要依靠沿裝置高度方向上 設置有多個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這也使裝置復雜化。且該專利方法沒有利用蒸煮中產生 的閃蒸汽和熱水對原料進行預熱,因此,生蒸汽(熱能)消耗高(大約是本專利技術的2-3 倍)。此外,K-燃料技術蒸煮器設有上、下兩個鎖斗,連續蒸煮,間斷進(排)料,含有褐煤 的物料在差壓下通過鎖閥,物料中的固體物質對閥門磨損大;下鎖斗在排料前,難以做到將 游離水先排盡,對提質效率產生負面影響。而D-K非蒸發脫水技術目前只能實現半連續操作,這影響了裝置的生產能力和運行穩定性,且其蒸煮后的褐煤水含量仍然較高,有待于進一步降低水含量。故人們希望能進一步開發褐煤提質技術以克服上述缺點。發明概述本發明涉及一種對固體物料進行多效蒸發脫水的方法,包括提供多個蒸煮器,所述多個蒸煮器就所述固體物料的流向來說為并聯連接,其中 每個蒸煮器反復執行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的以下步驟i、裝入所述固體物料和熱水,用所述熱水對固體物料進行第一次加熱;ii、通入第一蒸汽對固體物料進行第二次加熱,并排出此步驟中所產生的冷凝 水;iii、通入第二蒸汽以對固體物料進行第三次加熱,并排出此步驟中所產生的冷凝 水;iv、通入飽和蒸汽以對固體物料進行第四次加熱,使固體物料達到預定加熱溫度, 并排出此步驟中所產生的冷凝水;V、通入過熱蒸汽對達到預定加熱溫度的固體物料進行蒸煮,使固體物料中所含的 水份蒸發,同時所述過熱蒸汽變為飽和蒸汽,蒸煮過程中排出該飽和蒸汽;vi、對蒸煮器進行第一次減壓,并排出第三蒸汽;vii、對蒸煮器進行第二次減壓,并排出第四蒸汽;viii、使蒸煮器內的壓力恢復至常壓,排出固體物料。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至少一部分蒸煮器在其上述步驟Vii和步驟Viii之間還包 括步驟ix 對蒸煮器進行抽真空處理,以使固體物料中殘留的水份繼續蒸發,進一步降低 固體物料中的水份含量。在更優選的實施方案中,對于至少一部分蒸煮器來說,將來自其它處于步驟ii和 /或iii和/或iv的蒸煮器所排出的冷凝水用作所述熱水和/或單獨由熱水器來提供所述 熱水以使該蒸煮器進行步驟i ;和/或,將來自其它蒸煮器的所述第四蒸汽用作所述第一蒸 汽來使該蒸煮器進行步驟ii ;和/或,將來自其它蒸煮器的所述第三蒸汽用作所述第二蒸 汽來使該蒸煮器進行步驟iii ;和/或,將其它蒸煮器的步驟V中排出的飽和蒸汽用作該蒸 煮器的步驟iv中的飽和蒸汽。附圖簡述
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示意性工藝流程圖。附圖僅為舉例說明的目的,不以 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的范圍。發明詳述以下詳細介紹本發明的對固體物料進行多效蒸發脫水的方法。其中所述固體物料是含水的固體物質,例如褐煤。天然褐煤中均含有大量的水份。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褐煤是經過溫度大于30°C的水洗滌浸出后的褐煤,其也含有大 量的水份,希望能去除其中的水份。所述固體物料優選為塊狀或顆粒狀。本發明中所述的蒸汽是指水蒸氣。為了實現本發明的方法,要求提供多個蒸煮器,所述多個蒸煮器就所述固體物料 的流向來說為并聯連接,即,使來自共同的上游工序的固體物料并聯進入各個蒸煮器,進入 時機可同時進入或者彼此錯開一段時間,優選彼此錯開一段時間。固體物料分別在各個蒸煮器內進行處理,處理完畢后的固體物料則從各個蒸煮器中排出,排出時機可同時排出,或 者排出時機也要彼此錯開一段時間,優選彼此錯開一段時間。所排出的固體物料進入共同 的下游工序。所述一段時間可以根據下文所述的每個蒸煮器依次執行的各個步驟所耗費的 時間由本領域技術人員具體確定。本發明中的每個蒸煮器上包含固體物料入口、固體物料出口、蒸汽入口、蒸汽出 口、熱水入口、冷凝水出口。其中,固體物料入口設置在蒸煮器頂部附近,固體物料出口和冷 凝水出口設置在蒸煮器的底部附近,而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可以設置在蒸煮器上的任何合 適的位置,例如設置在蒸煮器的上部。熱水入口也可以設置在蒸煮器上的任何合適的位置, 例如設置在蒸煮器的中下部。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其中冷凝水出口和蒸汽出口可以合并 成一個出口,且優選設置在蒸煮器的底部附近。關于該蒸煮器內部的更詳細構造,可參見同 一申請人申請的另一專利《一種對固體物料進行蒸煮的蒸煮器》,通過引用將該專利的全文 并入本文。有很多輔助設備與本發明的蒸煮器相連。例如,該蒸煮器的固體物料入口處有上 鎖閥與之連接,而上鎖閥又與三通球閥和下料斗連接,固體物料依次經由下料斗、三通球閥 和上鎖閥從固體物料入口進入蒸煮器中,如圖1所示。蒸煮器的固體物料出口處有下鎖閥 與之連接,下鎖閥又依次與下料斗和布料器連接。其余各個出口或入口與相應的排放管線 例如排水管線和排汽管線或供料管線例如供水管線和供汽管線連接。所有這些輔助設備和 相應管線以能夠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方式進行布置,這些具體布置方式不是本發明的內容, 且也并不限于圖1中所示的具體方式。其中每個蒸煮器反復執行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的以下步驟i、裝入所述固體物料和熱水,用所述熱水對固體物料進行第一次加熱。其中所述 固體物料從所述固體物料入口裝入所述蒸煮器,裝填到一定料位后停止裝料并關閉所述固 體物料入口。裝料之前、過程中或之后,通過熱水入口向所述蒸煮器中通入熱水,所述熱水 是溫度高于所述固體物料的水。所述熱水可以是單獨由熱水器提供的熱水或者可以是來自 其它處于步驟ii和/或iii和/或iv的蒸煮器所排放的冷凝水。優選使用來自其它處于 步驟ii和/或iii和/或iv的蒸煮器所排放冷凝水。待所述熱水達到期望的液位后,停 止供入熱水,并關閉所述熱水入口。在所述熱水充分加熱所述固體物料后,可優選地經由所 述冷凝水出口將用畢的熱水排出蒸煮器,所排出的用畢的熱水可以用于其它目的,例如用 于原始固體物料進行洗滌浸出處理,以除去其中所含的細粉和硫份。或者,該用畢的熱水可 以在該步驟i中暫不排出,而待進行以下步驟ii或iii時,在通入的第一蒸汽或第二蒸汽 的壓力的作用下與步驟ii或iii中產生的冷凝水一起排出。ii、通入第一蒸汽對固體物料進行第二次加熱,并排出此步驟中所產生的冷凝水。 其中所述第一蒸汽從所述蒸汽入口通入。所述第一蒸汽具有第一焓值,下文將對本發明中 所使用的各個蒸汽的焓值順序進行比較。加熱過程中,一部分第一蒸汽會發生相變而變成 冷凝水,該冷凝水在該步驟ii過程中從所述冷凝水出口排出。在本發明的方法中,對第一 蒸汽的來源不做任何限制,只要它具有第一焓值即可。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案中,將來自 其它蒸煮器的下文所述的第四蒸汽用作所述第一蒸汽。iii、通入第二蒸汽以對固體物料進行第三次加熱,并排出此步驟中所產生的冷凝 水;其中所述第二蒸汽也由所述蒸汽入口通入。所述第二蒸汽具有第二焓值,下文將對本發明中所使用的各個蒸汽的焓值順序進行比較。加熱過程中,一部分第二蒸汽會發生相變而 變成冷凝水,該冷凝水在該步驟iii過程中從所述冷凝水出口排出。在本發明的方法中,對 第二蒸汽的來源不做任何限制,只要它具有第二焓值即可。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案中,將 來自其它蒸煮器的下文所述的第三蒸汽用作所述第二蒸汽。iv、通入飽和蒸汽以對固體物料進行第四次加熱,使固體物料達到預定加熱溫度, 并排出此步驟中所產生的冷凝水。其中所述飽和蒸汽是指在某溫度下處于該溫度所對應 的飽和蒸氣壓下的水蒸氣。其中所述預定加熱溫度可以是任何想要的溫度,該溫度要大于 100°C,其具體值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設定。其中所述飽和蒸汽也從所述蒸汽入口通入蒸煮器 中。在本發明的方法中,對飽和蒸汽的來源不做任何限制,只要它是飽和蒸汽且其焓值高于 所述第二焓值即可。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案中,將其它蒸煮器的步驟V中排出的飽和蒸 汽用作該蒸煮器的步驟iv中的飽和蒸汽。V、通入過熱蒸汽對達到預定加熱溫度的固體物料進行蒸煮,使固體物料中所含的 水份蒸發,同時所述過熱蒸汽變為飽和蒸汽,蒸煮過程中排出該飽和蒸汽。所述過熱蒸汽是 指在飽和蒸汽基礎上繼續升高溫度所獲得的蒸汽,其焓值比飽和蒸汽高。在通入過熱蒸汽 后,過熱蒸汽可加熱固體物料使固體物料中的水份蒸發,同時過熱蒸汽溫度降低而變成飽 和蒸汽,所蒸發的水份也變成飽和蒸汽,這些飽和蒸汽在蒸煮過程中通過所述飽和蒸汽出 口排出蒸煮器,所排出的飽和蒸汽可通入其它處于步驟iv的蒸煮器中使用,這樣可以充分 利用這部分飽和蒸汽的熱能。所述過熱蒸汽可由上文所述的蒸汽入口通入,或者由另設的 過熱蒸汽入口通入。理論上此步驟ν中不再產生新的冷凝水,但實際生產中由于煤灰堵塞 導致排水不暢,還可能存在一些以前的步驟中所未排盡的冷凝水,故在這個步驟中繼續通 過冷凝水出口排出冷凝水。步驟V進行預定的時間,該預定的時間可根據過熱蒸汽焓值、期 望的固體物料的水含量以及蒸煮器內壓力等諸多具體因素而具體確定。vi、對蒸煮器進行第一次減壓,并排出第三蒸汽。所述減壓通過打開所述蒸汽出口 向外排放蒸煮器內的蒸汽來進行,本文中將減壓過程中所排出的蒸汽稱為第三蒸汽,該第 三蒸汽在減壓排出過程中從蒸煮器內的溫度條件下的飽和態變為不飽和態。隨著減壓的進 行,固體物料中的水份還會發生閃蒸作用,又產生一部分蒸汽,進一步降低了這些固體物料 中的水份含量,減壓閃蒸所產生的蒸汽也包含在所述第三蒸汽中并隨之排出蒸煮器。該第 三蒸汽可通入處于步驟iii的其它蒸煮器中以充當該其它蒸煮器中的所述第二蒸汽,這同 時使處于步驟vi的蒸煮器與處于步驟iii的蒸煮器二者之間進行均壓,待此兩個蒸煮器壓 力達到一致后,所述第一次減壓完成。vii、對蒸煮器進行第二次減壓,并排出第四蒸汽。第一次減壓完成后,蒸煮器內還 存在一定的壓力,此時,通過打開所述蒸汽出口向外排放蒸煮器內的蒸汽來進行第二次減 壓,該減壓過程中所排出的蒸汽稱為第四蒸汽。隨著減壓的進行,固體物料中的水份繼續發 生閃蒸作用,產生一部分蒸汽,再進一步降低了這些固體物料中的水份含量,這次減壓閃蒸 所產生的蒸汽也包含在所述第四蒸汽中并隨之排出蒸煮器。該第四蒸汽可通入處于步驟ii 的其它蒸煮器中以充當該其它蒸煮器中的所述第一蒸汽,這同時使處于步驟vii的蒸煮器 與處于步驟ii的蒸煮器二者之間進行均壓,待此兩個蒸煮器壓力達到一致后,所述第二次 減壓完成,此時蒸煮器內的壓力已經接近于常壓。viii、使蒸煮器恢復至常壓,排出固體物料。其中恢復常壓的操作可通過打開任何一個口使蒸煮器與外界大氣相通來進行。待蒸煮器內壓力恢復至常壓后,打開固體物料出 口,排出經過充分脫水的固體物料。由于該排料操作在常壓下進行,故可減輕固體物料對出 料閥門的磨損。所排出的固體物料進入后續工段進行其它處理。在本發明的優選的實施方案中,至少一部分蒸煮器在其步驟Vii和步驟Viii之間 還包括步驟ix 對蒸煮器進行抽真空處理,以使固體物料中殘留的水份繼續蒸發,進一步 降低固體物料中的水份含量。所述抽真空通過設在蒸煮器上的抽真空口來進行。該抽真空 口可以是一個單獨設置的抽真空口,也可以利用已有的各出口或入口來兼作抽真空口。優 選用所述固體物料入口、蒸汽出口、熱水入口、冷凝水出口中的任何一個口兼作抽真空口, 更優選用所述固體物料出口和所述冷凝水出口來兼作抽真空口,最優選用所述冷凝水出口 來兼作抽真空口,這樣做的好處是在抽真空作用下,能夠將在非抽真空條件下難以排盡的 冷凝水盡可能多地排出,甚至排盡。通過抽真空使蒸煮器內達到一定程度的負壓,例如表壓 為-80至_90kPa,這可促使固體物料中的水份進一步蒸發,進一步降低固體物料中的水份 含量。該抽真空處理進行預定的時間。在本發明的更優選的實施方案中,對于至少一部分蒸煮器來說,將來自其它處于 步驟ii和/或iii和/或iv的蒸煮器所排出的冷凝水用作所述熱水和/或單獨由熱水器 來提供所述熱水以使該蒸煮器進行步驟i ;和/或,將來自其它蒸煮器的所述第四蒸汽用作 所述第一蒸汽來使該蒸煮器進行步驟ii ;和/或,將來自其它蒸煮器的所述第三蒸汽用作 所述第二蒸汽來使該蒸煮器進行步驟iii ;和/或,將其它蒸煮器的步驟ν中排出的飽和蒸 汽用作該蒸煮器的步驟iv中的飽和蒸汽。這樣做的好處是充分利用了冷凝水以及各種蒸 汽的熱能,實現了熱效率的最大化。本發明中,各種蒸汽的焓值順序如下過熱蒸汽>飽和蒸汽>第三蒸汽>第四蒸 汽;或者,過熱蒸汽>飽和蒸汽>第二蒸汽>第一蒸汽。對多個蒸煮器的數目和各個蒸煮器所處的步驟進行調節,以實現每一時刻總有至
少一個蒸煮器在進行步驟i,至少一個蒸煮器在進行步驟ii,......,以此類推,......至
少一個蒸煮器正在進行步驟viii。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還使得至少一個蒸煮器正在進行 步驟ix。并在進行各步驟時對各蒸煮器上的各個出口和入口進行調節,以使得其開啟或關 閉的狀態能夠滿足實現各步驟時的要求。且對各蒸煮器之間的蒸汽管路、水管路和閥門進 行布置和調節,以使得各蒸煮器之間能夠在需要時進行所要求的蒸汽的流通和冷凝水的流 通。這樣的出口、入口、管路和閥門的布置和調節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在此不再贅述。 如此可以實現在整體上基本連續的蒸煮操作。圖1示意性地示出了多個蒸煮器并聯連接以及各蒸煮器之間的管路和閥門布置 的示例性圖,其中這些管路和閥門布置方式以能夠實現本發明的目的為要求進行布置,本 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現這種布置,且布置方式并不限于圖中所示的具體方式。本發明中的所述“多個”為至少2個,例如6個,例如8個、9個或更多個。值得指 出的是,雖然附圖以及以下實施例中以8個或9個蒸煮器為例進行舉例說明,但這僅僅是為 了實施例表述方便和便于理解本發明起見,并不意味著一定要8個或9個蒸煮器才能實現 或連續實現本發明的方法。如上文所述,本發明中所述多個為至少2個。本領域技術人員 會根據各個步驟所需要的具體時間來計算具體采用多少個蒸煮器才能實現本發明的方法 的連續操作。實施例以下實施例僅用于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舉例說明,不打算以任何方式限制本 發明的范圍。例如,雖然以下實施例中以含水的褐煤作為所述固體物料進行蒸發脫水,但本 領域技術人員會理解,本發明的方法不僅僅限于對含水的褐煤進行蒸發脫水,而是適用于 任何含水的固體物料。又例如,實施例中列舉的具體數字僅僅是為了提供實驗細節的目的, 并不意圖對權利要求有任何限制。再例如,雖然在實施例中列出的是本發明的優選方案,但 并不意味著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就僅限于該優選方案。本專利的保護范圍僅由權利要求確 定。實施例1各蒸煮器的步驟按照圖1所示,提供8個蒸煮器,編號分別為1-8,含水的褐煤依 次經過稱量系統、卸料器和皮帶輸送機,從每個蒸煮器頂部的下料斗、三通球閥和上鎖閥 分別進入這8個蒸煮器,每個蒸煮器均按照時間先后的順序在反復執行本文所述的步驟 i-viii,且在任意的某一時刻,各蒸煮器執行的操作如下蒸煮器1進行步驟i,蒸煮器2進 行步驟ii,...依次類推...,蒸煮器8進行步驟viii,沒有進行抽真空處理。其中,將蒸煮 器5排出的飽和蒸汽用作蒸煮器4的飽和蒸汽,將蒸煮器6排出的第三蒸汽用作蒸煮器3中 的第二蒸汽直至兩個蒸煮器之間達到均壓,將蒸煮器7排出的第四蒸汽用作蒸煮器2中的 第一蒸汽直至兩個蒸煮器之間達到均壓。其中步驟vi進行30分鐘,通入的飽和蒸汽(含煤 中揮發分等不凝氣體)壓力為4. OMPa (表壓,本文中所有的壓力均為表壓),溫度為230 252°C,對應的飽和蒸汽(100%水蒸汽)壓力為2. 7-4. OMPa ;步驟ν進行15分鐘,通入的過 熱蒸汽溫度為400°C,壓力為4MPa。提質后的褐煤從各蒸煮器的固體物料出口排出并經下 鎖閥、下料斗、布料器達到皮帶輸送機,然后被送往后續工序。褐煤原煤和提質后的煤的性 質如下表1所示表 權利要求
1. 一種對固體物料進行多效蒸發脫水的方法,包括提供多個蒸煮器,所述多個蒸煮器就所述固體物料的流向來說為并聯連接,其中每個 蒸煮器反復執行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的以下步驟1.裝入所述固體物料和熱水,用所述熱水對固體物料進行第一次加熱;ii、通入第一蒸汽對固體物料進行第二次加熱,并排出此步驟中所產生的冷凝水;iii、通入第二蒸汽以對固體物料進行第三次加熱,并排出此步驟中所產生的冷凝水;iv、通入飽和蒸汽以對固體物料進行第四次加熱,使固體物料達到預定加熱溫度,并排 出此步驟中所產生的冷凝水;V、通入過熱蒸汽對達到預定加熱溫度的固體物料進行蒸煮,使固體物料中所含的水份 蒸發,同時所述過熱蒸汽變為飽和蒸汽,蒸煮過程中排出該飽和蒸汽;vi、對蒸煮器進行第一次減壓,并排出第三蒸汽;vii、對蒸煮器進行第二次減壓,并排出第四蒸汽;viii、使蒸煮器內的壓力恢復至常壓,排出固體物料。
2.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至少一部分蒸煮器在其步驟vii和步驟viii之間還包括步 驟ix 對蒸煮器進行抽真空處理,以使固體物料中殘留的水份繼續蒸發,進一步降低固體 物料中的水份含量。
3.權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對于至少一部分蒸煮器來說,將來自其它處于步驟ii 和/或iii和/或iv的蒸煮器所排出的冷凝水用作所述熱水和/或單獨由熱水器來提供 所述熱水以使該蒸煮器進行步驟i ;和/或,將來自其它蒸煮器的所述第四蒸汽用作所述第 一蒸汽來使該蒸煮器進行步驟ii ;和/或,將來自其它蒸煮器的所述第三蒸汽用作所述第 二蒸汽來使該蒸煮器進行步驟iii ;和/或,將其它蒸煮器的步驟ν中排出的飽和蒸汽用作 該蒸煮器的步驟iv中的飽和蒸汽。
4.權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每個蒸煮器上包含固體物料入口、固體物料出口、蒸汽 入口、蒸汽出口、熱水入口和冷凝水出口。
5.權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固體物料入口、蒸汽出口或冷凝水出口兼作抽真空口。
6.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固體物料是褐煤,該褐煤中含有水份。
7.權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褐煤是經過溫度大于30°C的水洗滌浸出后的褐煤。
8.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個為至少2個,優選至少4個,更優選至少6個。
9.權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蒸汽出口與所述冷凝水出口是同一個口。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對固體物料進行多效蒸發脫水的方法,包括提供多個蒸煮器,所述多個蒸煮器就所述固體物料的流向來說為并聯連接,其中每個蒸煮器反復執行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的對固體物料按照從低溫到高溫的順序進行逐級加熱并蒸發脫水的步驟。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在最終出料前還對至少一部分蒸煮器進行抽真空處理。
文檔編號F26B23/00GK102072613SQ20111002201
公開日2011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0日
發明者徐斌, 褚臘林, 馬紅松 申請人: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