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真空爐對流加熱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真空爐對流加熱裝置,主要為保溫隔熱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雙層結構的保溫隔熱籠,所述雙層結構的保溫隔熱籠主要由外層和內層組成,所述內層與外層間的空隙形成對流通道,且內層四周開有若干通風孔;一電機,電機設置于雙層結構的保溫隔熱籠其中一側,且電機軸末端的風葉置于內層與外層間的對流通道中,內層靠近風葉的一側端面上開有孔,貫通風對流通道和內層腔體,所述工件置于內層腔體中。通過將保溫隔熱籠設計為雙層結構,工件置于內層腔體內,利用保溫隔熱籠側面設置的電機帶動起電機軸末端的風葉,利用風對流通道、通風孔以及靠近風葉一側的內層上的孔形成風道,高效的完成工件的加熱操作。
【專利說明】一種真空爐對流加熱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真空爐對流加熱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加熱均勻,效率高的真空爐對流加熱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真空爐在加熱工件過程中,一般是不充入氣體進行對流加熱的,且由于工件所在的爐體在真空狀態下,加熱往往是通過輻射來完成的。因此,同一批次爐體中工件較多時,未被輻射的工件陰面,存在加溫速度很慢的情況,并且針對同一塊工件上,存在著工件正反面加熱溫度不均勻的情況,而這種現象常常會導致工件開裂和變形,最終帶來品質上的不良。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真空爐對流加熱裝置,工件置于其中,力口熱均勻,效率高。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真空爐對流加熱裝置,主要為保溫隔熱籠,其創新點在于包括:一雙層結構的保溫隔熱籠,所述雙層結構的保溫隔熱籠主要由外層和內層組成,所述內層與外層間的空隙形成對流通道,且內層四周開有若干通風孔;一電機,電機設置于雙層結構的保溫隔熱籠其中一側,且電機軸末端的風葉置于內層與外層間的對流通道中,內層靠近風葉的一側端面上開有孔,貫通風對流通道和內層腔體,所述工件置于內層腔體中。
[0005]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通過將保溫隔熱籠設計為雙層結構,外層與內層間留有間隙作為風對流通道,工件置于內層腔體內,并在內層四周開有若干通風孔,利用保溫隔熱籠側面設置的電機帶動起電機軸末端的風葉,并保證風葉置于外層與內層間風對流通道中,利用靠近風葉一側的內層上的孔形成風道,用以實現工件的均勻受熱,從而快速高效的完成工件的加熱操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時本發明一種真空對流加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7]圖1所示的一種真空爐對流加熱裝置,主要由雙層結構的保溫隔熱籠和電機4組成,雙層結構的保溫隔熱籠主要由外層I和內層2組成,內層2與外層I間的空隙形成對流通道5,且內層2四周開有若干通風孔6。電機4設置于雙層結構的保溫隔熱籠其中一側,且電機軸末端的風葉3置于內層與外層間的對流通道5中,內層2靠近風葉3的一側端面上開有孔7,貫通風對流通道5和內層腔體8,此時工件置于內層腔體8中,從而使得工件均勻受熱。[0008]具體工作時,為解決真空爐在加熱過程中的爐溫均勻性問題,在真空爐加熱時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氣體,按圖所示電機4帶動風葉3旋轉,從而使產生的風進入風對流通道5以及內層2側面開孔所形成的風道,接著經過內層四周分布的通風孔6,進入到內層腔體8,從而控制工件加熱過程中爐溫的均勻性。
【權利要求】
1.一種真空爐對流加熱裝置,主要為保溫隔熱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雙層結構的保溫隔熱籠,所述雙層結構的保溫隔熱籠主要由外層和內層組成,所述內層與外層間的空隙形成對流通道,且內層四周開有若干通風孔;一電機,電機設置于雙層結構的保溫隔熱籠其中一側,且電機軸末端的風葉置于內層與外層間的對流通道中,內層靠近風葉的一側端面上開有孔,貫通風對流通道和內層腔體,所述工件置于內層腔體中。
【文檔編號】F27B5/14GK103575094SQ201210263896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7日
【發明者】李榮華 申請人:蘇州工業園區杰士通真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