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多通道組合新風凈化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739925閱讀:29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多通道組合新風凈化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新風凈化機,特別涉及一種多通道組合新風凈化機,屬于換氣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為了改善人居環境,空調器已在全球進入普及階段。但現有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新風換氣設備的結構比較簡單,只有新風通道、污風通道這2個通道,在新風通道、污風通道內,橫向設置有傳熱膜機芯,新風從室外進入新風通道、并經初效過濾凈化處理,再進入室內,及室內污氣經污風通道排出室外,也就是說,只能進行室內與室外的空氣交換。當嚴冬或酷暑季節,室內外溫差比較大,通過熱回收機芯,減少能量損失,起到節能減排的作用。 但無法進行室內污濁空氣的凈化處理。這說明現有空調設備與新風換氣設備的使用功能是受到很大限制的,無法滿足人們在空調設備的使用過程中,對節能和凈化的多方面要求。有時候,室內污濁空氣較嚴重,而通過熱交換機芯排放時,效果較差。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建筑材料對環境的嚴重污染、汽車及工業廢氣的排放等,已經對人居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對低碳環保環境的要求已成為人類共同的呼聲。但空調器的使用對人居環境帶來的空氣質量負面影響也是觸目驚心的。密閉房間帶來空氣質量問題首先是氧氣不足,二氧化碳的增多,其次是建筑物放出的諸如甲醛、二氧化硫等影響人類健康副產物也會得不到排放而增多,發生“空調病”。常用熱交換機芯采用紙片狀熱質交換材料,其換氣量還是較小,空氣凈化效率還是較低,影響了全熱交換器的綜合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全熱交換器的使用功能有限,當室外空氣進入室內時凈化效率低,或室內污濁空氣較嚴重時,排放效果較差,或在正常的室內外空氣交換的使用過程中,空氣凈化效率較低的缺陷,提供了一種多通道組合新風凈化機,可達到增加使用功能,室內空氣自行交換凈化,室內污濁空氣排放速度快,并提高制熱焓交換效率的目的。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通道組合新風凈化機,包括殼體、上蓋、下蓋、新風通道、污風通道、縱向隔板組件和電控裝置;所述殼體的下端面與下蓋的四周固定連接;殼體包括新風入口、新風出口、污風入口、污風出口 ;所述縱向隔板組件設置在新風通道與污風通道之間,在新風通道、污風通道內,橫向設置有傳熱膜機芯和導軌,所述傳熱膜機芯通過導軌插接,還包括內循環通道、旁通通道和泡沫支架;所述殼體分為左殼體和右殼體,所述左殼體為一體結構,左殼體包括左殼體左側和左殼體前側、左殼體后側,整體呈左凹形,所述新風出口、污風入口設置在左殼體左側,所述右殼體為一體結構,右殼體包括右殼體右側和右殼體前側、右殼體后側,整體呈右凹形,所述新風入口、污風出口設置在右殼體右側;所述傳熱膜機芯為一體結構的異相膜的全熱交換器傳熱機芯,簡稱異相膜機芯,包括新風通道部和污風通道部,所述異相膜機芯通過導軌與殼體插接;[0006]所述新風通道從右至左包括閥門A、閥電機A、新風入口組件、新風風道泡沫、新風前室、異相膜機芯的新風通道部、新風后室、過濾網、光催化凈化機、蝸殼A、新風出口組件;所述新風入口組件左端入口對準右殼體的新風入口,與右殼體固定連接,所述閥電機A設置在新風入口組件上方,與閥電機A固定連接,所述閥門A設置在閥電機A右側,與閥電機A固定連接,閥門A可以啟閉;所述新風風道泡沫設置在右殼體左側,新風風道泡沫包括新風入口風道,所述新風入口風道對準新風入口,與新風入口組件左端入口對接;所述蝸殼A包括蝸殼殼體A,所述蝸殼殼體A內為新風出口風道,所述新風出口組件與左殼體固定連接;還包括新風送風機,所述新風送風機設置在蝸殼A—側,其底部與下蓋以螺釘連接,新風送風機的風葉部分伸入新風出口風道內;所述污風通道從左至右包括污風入口組件、污風入口風道泡沫、污風前室、污風通道門框組件、異相膜機芯的污風通道部、蝸殼B、污風排出組件、閥電機B和閥門B ;所述污風入口組件設置在左殼體左側;所述污風入口風道泡沫設置在左殼體內側,污風入口風道泡沫包括污風入口風道、污風交換通道和泡沫門框A ;所述污風通道門框組件包括門框A,所述蝸殼B包括蝸殼殼體B,所述蝸殼殼體B內為污風排出風道,還包括污風排風機,所述污風 排風機設置在蝸殼B —側,其底部與下蓋以螺釘連接,污風排風機的風葉部分伸入污風排出風道內;所述內循環通道包括內循環啟閉門組件;所述內循環啟閉門組件包括內循環門框組件、內循環啟閉門、轉軸固定上、下面板和內循環電機;所述內循環門框組件包括門框B和U形槽,所述轉軸固定上面板與內循環門框組件的U形槽一側點焊連接,所述轉軸固定下面板與內循環門框組件的U形槽另一側點焊連接,所述內循環電機固定在轉軸固定上面板上,所述內循環啟閉門通過孔軸安裝在內循環電機及轉軸固定下面板上,并使內循環啟閉門緊貼內循環門框B的表面上,所述內循環門框組件左側固定在縱向隔板右端,內循環門框組件右側與污風通道門框組件固定連接,互成直角設置;所述旁通通道包括泡沫門框組件、旁通組件、旁通連接件和旁通泡沫;所述旁通通道泡沫門框組件與污風入口風道泡沫為一體結構,旁通通道泡沫門框組件在污風入口風道泡沫下部一側,旁通通道泡沫門框組件包括泡沫門框B和旁通通道入口風道;所述旁通組件包括旁通電機支架、旁通電機、旁通啟閉門、啟閉門連接板、轉動連桿,旁通組件通過其旁通電機支架固定在下蓋的內表面上;啟閉門連接板一端與旁通啟動門用螺絲固定,啟閉門連接板另一端與旁通電機支架固定連接,轉動連桿一端與旁通電機通過孔軸轉動連接,轉動連桿另一端與啟閉門連接板轉動連接;所述旁通連接件為各帶有彎邊的兩塊互成直角的平板,旁通連接件與左殼體前側、下蓋緊靠、并固定連接,形成旁通通道的中部風道;所述旁通泡沫設置在旁通組件與蝸殼B之間,旁通泡沫內的旁通通道后部風道與蝸殼B內的污風排出風道相通連;所述泡沫支架設置在右殼體內側、新風風道泡沫與蝸殼B之間;當內循環電機關閉,內循環啟閉門與門框B完全接觸,門框B關閉,新風送風機、閥門A和閥電機A開啟時,在新風通道中,新風可經閥門A、新風入口組件、新風入口風道、新風前室、異相膜機芯的新風通道部、新風后室,過濾網、光催化凈化機、新風出口風道、新風出口組件進入室內;當內循環電機關閉,內循環啟閉門與泡沫門框B完全接觸,門框B關閉,污風前室、異相膜機芯污風通道部通過門框A相通連,同時旁通電機關閉,旁通啟閉門與泡沫門框B完全接觸,泡沫門框B關閉,污風排風機、閥電機B和閥門B開啟時,在污風通道中,污風可經污風入口組件、污風入口風道、污風交換通道、泡沫門框A、污風前室、門框A、異相膜機芯污風通道部、污風排出風道、污風排出組件和閥門B排出室外;當內循環電機開啟時,內循環啟閉門逆時針轉動90度,與門框A完全接觸,門框A關閉,污風前室與新風后室通過門框B相通連,同時旁通電機關閉,旁通啟閉門與泡沫門框B完全接觸,泡沫門框B關閉,室內污風可經污風入口組件、污風入口風道、污風交換通道、泡沫門框A、污風前室、門框B、新風后室、過濾網、光催化凈化機、新風出口風道、新風出口組件進入室內;當不需要內循環時,內循環啟閉門順時針轉動90度,恢復與門框B完全接觸的狀態;門框B關閉;當污風量大,旁通電機開啟,旁通啟閉門順時針轉動60度,與泡沫門框A完全接觸,泡沫門框A關閉,污風通道與旁通通道入口風道通過泡沫門框B相通連,同時污風排風機、閥電機B和閥門B開啟時,污風經污風入口組件、污風入口風道、污風交換通道后,直接經泡沫門框B及旁通通道入口風道、中部、后部風道,再經污風排出風道、污風排出組件和閥門B排出室外;當污風量不大,不用旁通通道時,旁通電機關閉,旁通啟閉門逆時針轉動60度,恢復與泡沫門框B完全接觸的狀態,泡沫門框B關閉。所述導軌包括左導軌、右導軌、上導軌和下導軌,所述左導軌兩端分別與左殼體后側和內循環門框組件固定連接,所述右導軌右側鑲坎在新風風道泡沫和泡沫支架左側的凹槽內,右導軌的一端與右殼體后側固定連接,所述上導軌和下導軌分別與上蓋、下蓋固定連接。所述異相膜機芯包括10塊以上的塑料波浪型條框架和9塊以上的異相膜,所述每個異相膜安裝在上、下呈異向90度設置的2塊塑料波浪型條框架之間。所述異相膜機芯包括250塊以上的塑料波浪型條框架和249塊以上的異相膜。所述異相膜包括基礎膜層和添加劑薄膜層,所述基礎膜層為阻燃型PP薄膜層。所述縱向隔板組件設置在新風通道的光催化凈化機、新風送風機與污風通道的污風前室之間。所述光催化凈化機與殼體插接連接,所述過濾網與光催化凈化機插接連接;過濾網采用的材料是I3U ;光催化凈化機為Ti02光催化復合+紫外燈。所述電控裝置設置在左殼體后側外,與左殼體后側固定連接,電控裝置包括電控盒和電控底板,所述電控底板固定設置在電控盒內,電控底板通過遙控器調節。在異相膜機芯后側還設置有檢查窗,所述檢查窗兩側分別與左、右殼體后側以螺釘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設置有新風通道結構、污風通道結構,具有新風通風功能、污風通風功能,還設置有內循環通道結構、旁通通道結構,可對室內空氣進行內循環,直接凈化處理,并在污濁空氣量大時,可快速排出室外;設置有熱交換機芯,可對交換的空氣進行預熱或預冷,并升級了熱交換機芯材料,提高了制熱焓交換效率。同時,改進了空氣凈化結構,增加了凈化效果,具體為(I)設置有內循環通道結構當內循環電機開啟時,門框A關閉,污風前室與新風后室通過門框B相通連,同時新風送風機開啟、閥門A和閥電機A關閉,污風排風機、閥電機B和閥門B關閉,室內污風可先經污風通道的污風入口組件、污風入口風道、污風交換通道、泡沫門框A、污風前室后,轉而經門框B經入新風通道的新風后室,再沿新風通道的過濾網、光催化凈化機、新風出口風道、新風出口組件進入室內,在經過過濾網、光催化凈化機時,室內污濁空氣得到凈化;(2)設置有旁通通道結構當污風量大,旁通電機開啟時,泡沫門框A關閉,污風交換通道與旁通通道入口風道通過泡沫門框B相通連,同時污風排風機、閥電機B和閥門B開啟,此時,污風經污風入口組件、污風入口風道、污風交換通道后,直接經泡沫門框B及旁通通道入口風道、中部、后部風道,再經污風排出風道、污風排出組件和閥門B直接排出室外,解決了通過污風通道的熱交換機芯排放時,污濁空氣排放太慢的缺陷;(3)設置有熱交換機芯,可對交換的空氣進行預熱或預冷,并升級了熱交換機芯材料,提高了制熱焓交換效率如圖4所示,當新風通道和污風通道工作時,新風和污風呈正交叉方式流經熱交換機芯,由于熱交換機芯的隔板兩側存在溫度差和水蒸氣壓力差引起全熱交換,在夏季,新風從室內涼爽的污濁出風中被降溫,反之,在冬季,新風從室內溫暖的污濁出風中被升溫,這樣通過熱交換機芯的全熱交換過程,無論夏季、冬季,室外新風都從室內出風中回收能量,達到節能目的,而采用異相膜的全熱交換器傳熱機芯,則進一步提高了 制熱焓交換效率,達57. 2% ;(4)改進了空氣凈化結構過濾網采用的材料是PU,型號為KFR_400A。作用是除塵、除臭、分解有機污染物、殺滅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多重功效,從而實現了凈化空氣的作用;光催化凈化機為Ti02光催化復合+紫外燈Ti02光催化可解決鉻、汞、鉛等重金屬離子污染,可分解、轉化硫化氫、二氧化硫等無機污染物,抗菌、殺菌迅速;紫外線可殺滅細菌繁殖體、病毒、支原體等各種微生物。

圖I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分解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新風通道、污風通道結構圖(內循環啟閉門關閉狀態);圖3-1是新風風道泡沫立體結構圖;圖3-2是泡沫支架立體結構圖;圖4是異相膜機芯熱交換原理示意圖;圖5是異相膜機芯組裝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是異相膜結構主視剖視圖;圖7是污風通道門框組件立體結構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內循環通道結構圖(內循環啟閉門打開狀態);圖9-1是內循環啟閉門組件分解圖;圖9-2是內循環啟閉門組件組裝圖(內循環啟閉門打開狀態);圖10是本實用新型去掉上蓋時的俯視圖;圖11是圖4的A-A剖視圖;圖12是圖4的B-B剖視圖;圖13是旁通通道關閉時的結構示意圖;圖14是旁通通道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0044]圖15-1是旁通組件分解圖;圖15-2是旁通組件組裝圖;圖16是污風入口風道泡沫立體結構圖。附圖標記說明I殼體、11左殼體、111左殼體左側、112左殼體前側、113左殼體后側、114新風出口、115污風入口、12右殼體、121右殼體右側、122右殼體前側、123右殼體后側、124新風入口、125污風出口 ;2上蓋、3下蓋;4新風通道、41新風入口組件、411閥門A、412閥電機A、42新風風道泡沫、421新 風入口風道、43新風前室、44異相膜機芯的新風通道部、45新風后室、46過濾網、47光催化凈化機、48蝸殼A、481蝸殼殼體A、482新風出口風道、483新風送風機、49新風出口組件;5污風通道、51污風入口組件、52污風入口風道泡沫、521污風入口風道、522污風交換通道、523泡沫門框A、53污風前室、54污風通道門框組件、541門框A、55異相膜機芯的污風通道部、56蝸殼B、561蝸殼殼體B、562污風排出風道、563污風排風機、57污風排出組件、571閥電機B、572閥門B、58泡沫支架;6內循環通道、61內循環啟閉門組件、611內循環門框組件、612內循環啟閉門、613轉軸固定上面板、614轉軸固定下面板、615內循環電機、616門框B、617U形槽、62縱向隔板組件;7旁通通道、71泡沫門框組件、711泡沫門框B、712旁通通道入口風道、72旁通組件、721旁通電機支架、722旁通電機、723旁通啟閉門、724啟閉門連接板、725轉動連桿、73旁通連接件、731旁通通道的中部風道、74旁通泡沫、741旁通通道后部風道;8電控裝置、801電控盒、802電控底板;9異相膜機芯、901塑料波浪型條框架、902異相膜;10導軌、101左導軌、102右導軌、103上導軌、104下導軌。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如圖I-圖16所示,一種多通道組合新風凈化機,包括殼體I、上蓋2、下蓋3、新風通道4、污風通道5、內循環通道6、旁通通道7和電控裝置8 ;所述殼體I的下端面與下蓋3的四周固定連接;所述殼體I包括左殼體11和右殼體12,所述左殼體11為一體結構,左殼體11包括左殼體左側111、左殼體前側112和左殼體后側113,整體呈左凹形,所述左殼體左側111設置有新風出口 114和污風入口 115 ;所述右殼體12為一體結構,右殼體12包括右殼體右側121、右殼體前側122和右殼體后側123,整體呈右凹形,右殼體右側121設置有新風入口 124、污風出口 125 ;在新風通道4、污風通道5內,橫向設置有異相膜機芯9和導軌10,所述異相膜機芯9包括新風通道部44和污風通道部55 ;所述新風通道4從右至左包括閥門A411、閥電機A412、新風入口組件41、新風風道泡沫42、新風前室43、異相膜機芯的新風通道部44、新風后室45、過濾網46、光催化凈化機47、蝸殼A48、新風出口組件49 ;所述新風入口組件41左端入口對準右殼體12的新風入口 124,與右殼體12固定連接,所述閥電機A412設置在新風入口組件41上方,與新風入口組件41固定連接,所述閥門A411設置在閥電機A412右側,與閥電機A412固定連接,閥門A411可以啟閉;所述新風風道泡沫42設置在右殼體12左側,新風風道泡沫42包括新風入口風道421,所述新風入口風道421對準新風入口 124,與新風入口組件41左端入口對接;所述蝸殼A48包括蝸殼殼體A481,所述蝸殼殼體A481內為新風出口風道482,所述新風出口組件49與左殼體11固定連接;還包括新風送風機483,所述新風送風機483設置在蝸殼A48 一側,其底部與下蓋3以螺釘連接,新風送風機483的風葉部分伸入新風出口風道482內;所述污風通道5從左至右包括污風入口組件51、污風入口風道泡沫52、污風前室53、污風通道門框組件54、異相膜機芯的污風通道部55、蝸殼B56、污風排出組件57、閥電機B571和閥門B572 ;所述污風入口組件51設置在左殼體11左側;所述污風入口風道泡沫52設置在左殼體11內側,污風入口風道泡沫52包括污風入口風道521、污風交換通道522 和泡沫門框A523 ;所述污風通道門框組件54包括門框A541,所述蝸殼B56包括蝸殼殼體B561,所述蝸殼殼體B561內為污風排出風道562,還包括污風排風機563,所述污風排風機563設置在蝸殼B56 —側,其底部與下蓋3以螺釘連接,污風排風機563的風葉部分伸入污風排出風道562內;在右殼體12內側、新風風道泡沫42與污風通道5的蝸殼B56之間設置有泡沫支架58 ;所述內循環通道6包括內循環啟閉門組件61 ;所述內循環啟閉門組件61包括內循環門框組件611、內循環啟閉門612、轉軸固定上、下面板613、614和內循環電機615 ;所述內循環門框組件611包括門框B616和U形槽617,所述轉軸固定上面板613與內循環門框組件611的U形槽617 —側點焊連接,所述轉軸固定下面板614與內循環門框組件的U形槽617另一側點焊連接,所述內循環電機615固定在轉軸固定上面板613上,所述內循環啟閉門612通過孔軸安裝在內循環電機615及轉軸固定下面板614上,并使內循環啟閉門612緊貼內循環門框B616的表面上;在新風通道4與污風通道5之間設置有縱向隔板組件62,所述內循環門框組件611左側固定在縱向隔板組件62右端,內循環門框組件611右側與污風通道門框組件54固定連接,互成直角設置;所述旁通通道7包括泡沫門框組件71、旁通組件72、旁通連接件73和旁通泡沫74 ;所述旁通通道泡沫門框組件71與污風入口風道泡沫52為一體結構,旁通通道泡沫門框組件71在污風入口風道泡沫52下部一側,旁通通道泡沫門框組件71包括泡沫門框B711和旁通通道入口風道712 ;所述旁通組件72包括旁通電機支架721、旁通電機722、旁通啟閉門723、啟閉門連接板724、轉動連桿725,旁通組件72通過其旁通電機支架721固定在下蓋3的內表面上;啟閉門連接板724 —端與旁通啟動門723用螺絲固定,啟閉門連接板724另一端與旁通電機支架721固定連接,轉動連桿725 —端與旁通電機722通過孔軸轉動連接,轉動連桿725另一端與啟閉門連接板724轉動連接;所述旁通連接件73為各帶有彎邊的兩塊互成直角的平板,旁通連接件73與左殼體前側112、下蓋3緊靠、并固定連接,形成旁通通道的中部風道731 ;所述旁通泡沫74設置在旁通組件72與蝸殼B56之間,旁通泡沫74內的旁通通道后部風道741與蝸殼B56內的污風排出風道562相通連;新風風道泡沫42、蝸殼A48、污風入口風道泡沫52和泡沫門框組件71、蝸殼B56、泡沫支架58、及旁通泡沫74與相鄰左、右、上、下周邊件都是緊緊相貼的,而起到固定作用。[0064]所述導軌10包括左導軌101、右導軌102、上導軌103和下導軌104,所述左導軌101兩端分別與左殼體后側113和內循環門框組件611固定連接,所述右導軌102右側鑲坎在新風風道泡沫42和泡沫支架58左側的凹槽內,右導軌102的一端與右殼體12后側固定連接,所述上導軌103和下導軌104分別與上蓋2、下蓋3固定連接。所述異相膜機芯9包括250塊塑料波浪型條框架901和249塊異相膜902,所述每個異相膜902安裝在上、下呈異向90度設置的2塊塑料波浪型條框架901之間。所述異相膜902包括基礎膜層903和添加劑薄膜層904,所述基礎膜層903為阻燃型PP薄膜層。在異相膜機芯9后側還設置有檢查窗905,所述檢查窗905兩側分別與左殼體后側113、右殼體后側123以螺釘連接。所述光催化凈化機47與殼體I插接連接,所述過濾網46與光催化凈化機47插接 連接;過濾網46采用的材料是I3U ;光催化凈化機47為Ti02光催化復合+紫外燈。所述電控裝置8設置在左殼體后側113外,與左殼體后側113固定連接,電控裝置8包括電控盒801和電控底板802,所述電控底板802固定設置在電控盒801內,電控底板802通過遙控器(圖中未顯示)調節。當內循環電機615關閉,內循環啟閉門612與門框B616完全接觸,門框B616關閉,新風送風機483、閥門A411和閥電機A412開啟時,在新風通道4中,新風可經閥門A411、新風入口組件41、新風入口風道421、新風前室43、異相膜機芯的新風通道部44、新風后室45、過濾網46、光催化凈化機47、新風出口風道482、新風出口組件49進入室內;當內循環電機615關閉,內循環啟閉門612與門框B616完全接觸,門框B616關閉,污風前室53、異相膜機芯污風通道部55通過泡沫門框A523相通連,同時旁通電機722關閉,旁通啟閉門723與泡沫門框B711完全接觸,泡沫門框B711關閉,污風排風機563、閥電機B571和閥門B572開啟時,在污風通道5中,污風可經污風入口組件51、污風入口風道521、污風交換通道522、泡沫門框A523、污風前室53、門框A541、異相膜機芯污風通道部55、污風排出風道562、污風排出組件57和閥門B572排出室外;當內循環電機615開啟,內循環啟閉門612逆時針轉動90度,與門框A541完全接觸,門框A541關閉,污風前室53與新風后室45通過門框B616相通連,同時旁通電機722關閉,旁通啟閉門723與泡沫門框B711完全接觸,泡沫門框B711關閉,及新風送風機483開啟、閥門A411和閥電機A412關閉,污風排風機563、閥電機B571和閥門B572關閉,室內污風可經污風入口組件51、污風入口風道521、污風交換通道522、泡沫門框A523、污風前室53、門框B616、新風后室45、過濾網46、光催化凈化機47、新風出口風道482、新風出口組件49進入室內;當不需要內循環時,內循環啟閉門612順時針轉動90度,恢復與門框B616完全接觸的狀態;門框B616關閉。當污風量大,旁通電機722開啟,旁通啟閉門723順時針轉動60度,與泡沫門框A523完全接觸,泡沫門框A523關閉,污風通道5與旁通通道入口風道712通過泡沫門框B711相通連,同時污風排風機563、閥電機B571和閥門B572開啟時,污風經污風入口組件51、污風入口風道521、污風交換通道522后,直接經泡沫門框B711及旁通通道入口風道、中部、后部風道712、731、741,再經污風排出風道562、污風排出組件57和閥門B572排出室夕卜。當污風量不大,不用旁通通道7時,旁通電機722關閉,旁通啟閉門723逆時針轉動60度,恢復與泡沫門框B711完全接觸的狀態,泡沫門框B711關閉。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 本實用新型較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
的一種,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的通常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多通道組合新風凈化機,包括殼體、上蓋、下蓋、新風通道、污風通道、縱向隔板組件和電控裝置;所述殼體的下端面與下蓋的四周固定連接;殼體包括新風入口、新風出口、污風入口、污風出口 ;所述縱向隔板組件設置在新風通道與污風通道之間,在新風通道、污風通道內,橫向設置有傳熱膜機芯和導軌,所述傳熱膜機芯通過導軌插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內循環通道、旁通通道和泡沫支架;所述殼體分為左殼體和右殼體,所述左殼體為一體結構,左殼體包括左殼體左側和左殼體前側、左殼體后側,整體呈左凹形,所述新風出口、污風入口設置在左殼體左 側,所述右殼體為一體結構,右殼體包括右殼體右側和右殼體前偵U、右殼體后側,整體呈右凹形,所述新風入口、污風出口設置在右殼體右側;所述傳熱膜機芯為一體結構的異相膜的全熱交換器傳熱機芯,簡稱異相膜機芯,包括新風通道部和污風通道部,所述異相膜機芯通過導軌與殼體插接; 所述新風通道從右至左包括閥門A、閥電機A、新風入口組件、新風風道泡沫、新風前室、異相膜機芯的新風通道部、新風后室、過濾網、光催化凈化機、蝸殼A、新風出口組件;所述新風入口組件左端入口對準右殼體的新風入口,與右殼體固定連接,所述閥電機A設置在新風入口組件上方,與閥電機A固定連接,所述閥門A設置在閥電機A右側,與閥電機A固定連接,閥門A可以啟閉;所述新風風道泡沫設置在右殼體左側,新風風道泡沫包括新風入口風道,所述新風入口風道對準新風入口,與新風入口組件左端入口對接;所述蝸殼A包括蝸殼殼體A,所述蝸殼殼體A內為新風出口風道,所述新風出口組件與左殼體固定連接;還包括新風送風機,所述新風送風機設置在蝸殼A —側,其底部與下蓋以螺釘連接,新風送風機的風葉部分伸入新風出口風道內; 所述污風通道從左至右包括污風入口組件、污風入口風道泡沫、污風前室、污風通道門框組件、異相膜機芯的污風通道部、蝸殼B、污風排出組件、閥電機B和閥門B ;所述污風入口組件設置在左殼體左側;所述污風入口風道泡沫設置在左殼體內側,污風入口風道泡沫包括污風入口風道、污風交換通道和泡沫門框A ;所述污風通道門框組件包括門框A,所述蝸殼B包括蝸殼殼體B,所述蝸殼殼體B內為污風排出風道,還包括污風排風機,所述污風排風機設置在蝸殼B—側,其底部與下蓋以螺釘連接,污風排風機的風葉部分伸入污風排出風道內; 所述內循環通道包括內循環啟閉門組件;所述內循環啟閉門組件包括內循環門框組件、內循環啟閉門、轉軸固定上、下面板和內循環電機;所述內循環門框組件包括門框B和U形槽,所述轉軸固定上面板與內循環門框組件的U形槽一側點焊連接,所述轉軸固定下面板與內循環門框組件的U形槽另一側點焊連接,所述內循環電機固定在轉軸固定上面板上,所述內循環啟閉門通過孔軸安裝在內循環電機及轉軸固定下面板上,并使內循環啟閉門緊貼內循環門框B的表面上,所述內循環門框組件左側固定在縱向隔板右端,內循環門框組件右側與污風通道門框組件固定連接,互成直角設置; 所述旁通通道包括泡沫門框組件、旁通組件、旁通連接件和旁通泡沫;所述旁通通道泡沫門框組件與污風入口風道泡沫為一體結構,旁通通道泡沫門框組件在污風入口風道泡沫下部一側,旁通通道泡沫門框組件包括泡沫門框B和旁通通道入口風道;所述旁通組件包括旁通電機支架、旁通電機、旁通啟閉門、啟閉門連接板、轉動連桿,旁通組件通過其旁通電機支架固定在下蓋的內表面上;啟閉門連接板一端與旁通啟動門用螺絲固定,啟閉門連接板另一端與旁通電機支架固定連接,轉動連桿一端與旁通電機通過孔軸轉動連接,轉動連桿另一端與啟閉門連接板轉動連接;所述旁通連接件為各帶有彎邊的兩塊互成直角的平板,旁通連接件與左殼體前側、下蓋緊靠、并固定連接,形成旁通通道的中部風道;所述旁通泡沫設置在旁通組件與蝸殼B之間,旁通泡沫內的旁通通道后部風道與蝸殼B內的污風排出風道相通連; 所述泡沫支架設置在右殼體內側、新風風道泡沫與蝸殼B之間; 當內循環電機關閉,內循環啟閉門與門框B完全接觸,門框B關閉,新風送風機、閥門A和閥電機A開啟時,在新風通道中,新風可經閥門A、新風入口組件、新風入口風道、新風前室、異相膜機芯的新風通道部、新風后室,過濾網、光催化凈化機、新風出口風道、新風出口組件進入室內; 當內循環電機關閉,內循環啟閉門與泡沫門框B完全接觸,門框B關閉,污風前室、異相膜機芯污風通道部通過門框A相通連,同時旁通電機關閉,旁通啟閉門與泡沫門框B完全接觸,泡沫門框B關閉,污風排風機、閥電機B和閥門B開啟時,在污風通道中,污風可經污風入口組件、污風入口風道、污風交換通道、泡沫門框A、污風前室、門框A、異相膜機芯污風通道部、污風排出風道、污風排出組件和閥門B排出室外; 當內循環電機開啟時,內循環啟閉門逆時針轉動90度,與門框A完全接觸,門框A關閉,污風前室與新風后室通過門框B相通連,同時旁通電機關閉,旁通啟閉門與泡沫門框B完全接觸,泡沫門框B關閉,室內污風可經污風入口組件、污風入口風道、污風交換通道、泡沫門框A、污風前室、門框B、新風后室、過濾網、光催化凈化機、新風出口風道、新風出口組件進入室內;當不需要內循環時,內循環啟閉門順時針轉動90度,恢復與門框B完全接觸的狀態;門框B關閉; 當污風量大,旁通電機開啟,旁通啟閉門順時針轉動60度,與泡沫門框A完全接觸,泡沫門框A關閉,污風通道與旁通通道入口風道通過泡沫門框B相通連,同時污風排風機、閥電機B和閥門B開啟時,污風經污風入口組件、污風入口風道、污風交換通道后,直接經泡沫門框B及旁通通道入口風道、中部、后部風道,再經污風排出風道、污風排出組件和閥門B排出室外;當污風量不大,不用旁通通道時,旁通電機關閉,旁通啟閉門逆時針轉動60度,恢復與泡沫門框B完全接觸的狀態,泡沫門框B關閉。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多通道組合新風凈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包括左導軌、右導軌、上導軌和下導軌,所述左導軌兩端分別與左殼體后側和內循環門框組件固定連接,所述右導軌右側鑲坎在新風風道泡沫和泡沫支架左側的凹槽內,右導軌的一端與右殼體后側固定連接,所述上導軌和下導軌分別與上蓋、下蓋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多通道組合新風凈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異相膜機芯包括10塊以上的塑料波浪型條框架和9塊以上的異相膜,所述每個異相膜安裝在上、下呈異向90度設置的2塊塑料波浪型條框架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多通道組合新風凈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異相膜機芯包括250塊以上的塑料波浪型條框架和249塊以上的異相膜。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多通道組合新風凈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異相膜包括基礎膜層和添加劑薄膜層,所述基礎膜層為阻燃型PP薄膜層。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多通道組合新風凈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隔板組件設置在新風通道的光催化凈化機、新風送風機與污風通道的污風前室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I或6所述的一種多通道組合新風凈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凈化機與殼體插接連接,所述過濾網與光催化凈化機插接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多通道組合新風凈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控裝置設置在左殼體后側外,與左殼體后側固定連接,電控裝置包括電控盒和電控底板,所述電控底板固定設置在電控盒內,電控底板通過遙控器調節。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多通道組合新風凈化機,其特征在于在異相膜機芯后側還設置有檢查窗,所述檢查窗兩側分別與左、右殼體后側以螺釘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多通道組合新風凈化機,屬于換氣設備技術領域,包括殼體、新風通道和污風通道,還包括內循環通道、旁通通道、過濾網、光催化凈化機、異相膜機芯;所述內循環通道包括內循環門框組件、內循環啟閉門、轉軸固定上、下面板和內循環電機;所述旁通通道包括泡沫門框組件、旁通組件、旁通連接件和旁通泡沫,所述旁通組件包括旁通電機支架、旁通電機、旁通啟閉門、啟閉門連接板、轉動連桿,當內循環電機開啟時,門框A關閉,污風前室與新風后室通過門框B相通連;當旁通電機開啟時,泡沫門框A關閉,污風通道與旁通通道入口風道,通過泡沫門框B相通連,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對室內空氣進行內循環,直接凈化處理,并在污濁空氣量大時,可快速排出室外,及增加凈化效果。
文檔編號F24F3/16GK202546950SQ20122000087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4日
發明者邵安春 申請人:寧波東大空調設備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