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柜式空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柜式空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空氣凈化以及空氣熱能交換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柜式空調。
背景技術:
空調是一種用于給空間區域(一般為密閉)提供處理空氣溫度變化的機組。它的功能是對該房間(或封閉空間、區域)內空氣的溫度、濕度、潔凈度和空氣流速等參數調節,以滿足人體舒適或工藝過程的要求。目前市場上的分體式空調包括多種樣式掛壁式、柜式以及吸頂式。所有這些空調的原理均相同,即壓縮機將氣態的制冷劑壓縮為高溫高壓的液態制冷劑,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機)散熱后成為常溫高壓的液態制冷劑,所以室外機吹出
來的是熱風,然后到毛細管,進入蒸發器(室內機),由于制冷劑從毛細管到達蒸發器后空間突然增大,壓力減小,液態的制冷劑就會汽化,變成氣態低溫的制冷劑,從而吸收大量的熱量,蒸發器就會變冷,室內機的風扇將室內的空氣從蒸發器中吹過,所以室內機吹出來的就是冷風;空氣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發器后就會凝結成水滴,順著水管流出去。空調雖然能夠起到調節室內溫度的作用,但是空調的弊病也很多,由于空調將空氣中的水蒸氣冷凝后將水排出去,久而久之,室內的空氣將會變得非常干燥,使人難以適應。另一方面,由于空氣中攜帶有大量的細菌以及灰塵經過空調蒸發器以及空調的過濾網的時候,會在空氣經過的地方積累大量的細菌和灰塵,同時在水的作用下,細菌會大量滋生,而滋生的細菌又被空調吹向人群,從而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1020127114. X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空氣消毒裝置,該空氣消毒裝置包括兩側具有進風口和出風口的機體以及位于機體內的風機、液相病菌捕集裝置和病菌滅活裝置,所述空氣在風機的帶動下從所述進風口經液相病菌捕集裝置達到出風口,所述病菌滅活裝置包括紫外光源,所述紫外光源對所述液相病菌捕集裝置的液體進行照射。該消毒裝置由于通過液相捕集裝置的參與,所以使得一次性殺菌率也非常高。但是這一消毒裝置目前只應用于空調扇中,沒有應用于分體式空調中。目前現有的應用在分體式空調中的殺菌消毒裝置只是在空調室內機的過濾網上加裝光觸媒催化材料來殺菌,但是其殺菌效果并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存在的問題,并結合了柜式空調的設計結構,提出了一種能夠具有較強的殺菌消毒效率的柜式空調。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柜式空調,包括室內機和室外機,所述室內機包括一機體外殼,在機體的內部設置有室內熱交換器、用于收集室內熱交換器上的水滴的集水槽、貫流風扇以及驅動貫流風扇的馬達風機,所述貫流風扇設置在機體內部的下方,所述機體外殼的下部設置有進風口,該進風口與貫流風扇的吸風口相對,所述室內熱交換器設置在機體內部的上方,與設置在機體外殼上部的出風口相對,其特征在于,該柜式空調還包括一用于接收集水槽中液體的儲液池、一用于將儲液池內的液體抽送到室內換熱器上部的水泵,液體流經室內換熱器后攜帶病菌流入儲液池,該柜式空調還包括一用于殺滅液體中病菌的病菌滅活裝置。所述病菌滅活裝置設置于水泵和病菌捕集裝置之間,水泵中的液體經病菌滅活裝置流到病菌捕集裝置上。所述病菌滅活裝置設置于儲液池的液體內。所述集水槽與儲液池通過第一水管連通,所述儲液池設置在集水槽的下方。所述儲液池的上部設置有溢水口,該溢水口接一引出到空調室內機外部的第二水
管。所述儲液池設置在機體外殼內底部,在機體外殼的側邊還設置有用于給儲液池加水注水口。所述室內換熱器的上方設有灑水槽,所述水泵將儲液池內的液體抽送到灑水槽內,灑水槽內的液體再噴灑到室內換熱器上。所述病菌滅活裝置包括一套管以及設置于套管中心的紫外光源,所述套管的一端通過第三水管與水泵連接,套管的另一端連接第四水管,該第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病菌捕集裝置的上方。所述套管內壁具有光觸媒材料。所述病菌滅活裝置包括一紫外光源,所述紫外光源設置于儲液池的液體中。所述水泵設置在儲液池的液體中。所述液體為水。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技術效果在于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借用現有的空調內的室內換熱器具有吸附灰塵以及細菌的功能,通過水洗將吸附的灰塵以及細菌沖刷掉,并且將沖刷的具有灰塵和細菌的液體收集起來,然后通過紫外燈對含有病菌的液體直接滅殺,殺菌效果好。同時本實用新型巧妙的借用了現有的柜式空調室內機的結構特征,能夠將本實用新型的病菌滅活裝置以及水泵安裝在室內機的內部,無需改變現有室內機的形狀,為升級成本低廉。由于傳統的柜式空調的室內交換器上的水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冷凝得到的,所以從室內換熱器吹出的空氣較干燥,而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水從換熱器的上方噴淋下來后,噴淋下來的水直接被換熱器降溫,空氣經過室內換熱器后,直接被換熱器上的水制冷,相比空氣經過換熱器的鰭片表面制冷速度要快,既保證了出來的空氣不太干,同時又加快了空氣的熱交換速率。本實用新型的病菌滅活裝置在設置水泵和灑水槽之間,水泵將水從儲液池內抽出,抽出的水流經病菌滅活裝置,在病菌滅活裝置內,水從紫外燈的外圍流過,被紫外燈照射后,水中的病菌被滅活,此時水再流到灑水槽內。由于從水泵中出來的水全部要經過紫外燈的四周,所以紫外燈對液體中的病菌殺滅率高,使整個立柜式空調能夠非常好的殺菌消毒以及凈化空氣的作用。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柜式空調室內機的立體圖;[0025]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的立柜式空調的立體結構展開視圖(去掉前蓋);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的立柜式空調室內機的側面透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立柜式空調的立體結構展開視圖(去掉前蓋);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立柜式空調室內機的側面透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 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柜式空調,該柜式空調包括室內機10和室外機20,室內機和室外機通過銅管相連,所述室內機10包括一機體外殼11,所述機體外殼下部兩側設置有進風口 111,所述機體外殼的上部前面設置有出風口 112,在機體的內部包括一貫流風扇12以及為貫流風扇提供動力的馬達(圖中未示),所述貫流風扇12設在機體內部的下方,所述用于將從所述進風口進來的空氣吹向設置在機體內部上方的室內熱交換器13,所述室內熱交換器13包括銅管以及包在銅管外的鋁制鰭片,所述室內熱交換器13與所述出風口 112相對,該柜式空調還包括一儲液池14以及用于殺滅儲液池內病菌的病菌滅活裝置15,所述病菌滅活裝置15包括一紫外燈,所述病菌滅活裝置15設置在儲液池14的液體中,所述儲液池14的液體中還設置有一水泵16,該水泵將儲液池14內的液體抽到位于室內熱交換器13上方的灑水槽17,所述灑水槽的出水口 171剛好位于室內換熱器13頂端的正上方,所述儲液池內的液體為水,水灑在室內換熱器13上后,能夠在室內換熱器13上形成一種水幕,能吸收空氣中的細菌和灰塵。該柜式空調還包括一用于收集凝結在室內熱交換器上水滴的集水槽18,所述集水槽18通過第一水管191與所述儲液池14相連通,所述儲液池14的上部設置有溢水口 141,該溢水口 141接一引出到空調室內機外部的第二水管192,以防止因為凝結在室內熱交換器上的水量過多,而且導致水從儲液池中溢出的問題出現。所述儲液池14設置在機體外殼內底部,在機體外殼11的側邊還設置有注水口 113,用于給儲水池加水,以防止因為室內換熱器13上的水蒸發過快而導致儲液池缺水的問題出現。該柜式空調在工作時,通過貫流風扇12將空氣從機體外殼下部的進風口吸入流經室內熱交換器之后,熱空氣與室內熱交換器13上的水分發生熱交換,導致空氣迅速被制冷從機體外殼的上部的出風口吹出。同時,從室內熱交換器上流下來的水流入到集水槽內,集水槽內的水更進一步的流入到儲液池中,從熱交換器上匯集的水中攜帶有大量的細菌和灰塵后流入到儲液池,儲液池內的紫外燈對儲液池內的細菌或者病毒進行殺滅,水泵將儲液池內的水抽送到室內熱交換器上,水經過室內熱交換器后被熱交換器的銅管和鰭片致冷,并且致冷后的水與空氣發生熱交換。實施例2在上述實施例I中,所述紫外燈作為殺滅病菌的最關鍵的部件,設置在儲液池的液體中,其殺菌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紫外燈在儲液池的照射光線分布不均勻,靠近水泵的液體是遠離紫外燈的,而這一部分的液體中的病菌殺滅率沒有靠近紫外燈的液體中的病菌殺滅率高,而靠近水泵的液體卻又是流動速度最快的,所以導致含有病菌的液體長期被使用,造成病菌的殺滅率不高。在本實施例中,如圖4-5所示,所述病菌滅活裝置15包括一套管151以及設置在套管151內的紫外燈152,所述套管151的一端通過第三水管193與水泵16連通,所述套管151的另一端與第四水管194連通,所述第四水管154的出水口設置在灑水槽17內。水泵將水從儲液池14內抽出,抽出的水流經病菌滅活裝置15,在病菌滅活裝置15內,水從紫外燈152的外圍流過,被紫外燈照射后,水中的病菌被滅活,此時水再流到灑水槽17內。由于從水泵中出來的水全部要經過紫外燈的四周,所以紫外燈對液體中的病菌殺滅率高,使整個立柜式空調能夠非常好的殺菌消毒以及凈化空氣的作用。所述套管151內壁具有光觸媒材料。該光觸媒材料可通過噴涂的方式將光觸媒材料噴涂在套管的內壁上,也可在套管151的內壁上設置有包括光觸媒材料的網狀體。光觸媒材料能夠提高紫外光殺滅細菌的效率。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
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柜式空調,包括室內機和室外機,所述室內機包括一機體外殼,在機體的內部設置有室內熱交換器、用于收集室內熱交換器上的水滴的集水槽、貫流風扇以及驅動貫流風扇的馬達風機,所述貫流風扇設置在機體內部的下方,所述機體外殼的下部設置有進風ロ,該進風ロ與貫流風扇的吸風ロ相對,所述室內熱交換器設置在機體內部的上方,與設置在機體外殼上部的出風ロ相對,其特征在于,該柜式空調還包括一用于接收集水槽中液體的儲液池、一用于將儲液池內的液體抽送到室內換熱器上部的水泵,液體流經室內換熱器后攜帯病菌流入儲液池,該柜式空調還包括一用于殺滅液體中病菌的病菌滅活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柜式空調,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菌滅活裝置設置于水泵和病菌捕集裝置之間,水泵中的液體經病菌滅活裝置流到病菌捕集裝置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柜式空調,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菌滅活裝置設置于儲液池的液體內。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柜式空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與儲液池通過第一水管連通,所述儲液池設置在集水槽的下方。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柜式空調,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液池的上部設置有溢水ロ,該溢水ロ接一引出到空調室內機外部的第二水管。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柜式空調,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液池設置在機體外殼內底部,在機體外殼的側邊還設置有用于給儲液池加水注水ロ。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柜式空調,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內換熱器的上方設有灑水槽,所述水泵將儲液池內的液體抽送到灑水槽內,灑水槽內的液體再噴灑到室內換熱器上。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柜式空調,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菌滅活裝置包括一套管以及設置于套管中心的紫外光源,所述套管的一端通過第三水管與水泵連接,套管的另一端連接第四水管,該第四水管的出水ロ位于病菌捕集裝置的上方。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立柜式空調,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內壁具有光觸媒材料。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柜式空調,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菌滅活裝置包括一紫外光源,所述紫外光源設置于儲液池的液體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柜式空調,包括室內機和室外機,所述室內機包括一機體外殼,在機體的內部設置有室內熱交換器、用于收集室內熱交換器上的水滴的集水槽、貫流風扇以及驅動貫流風扇的馬達風機,所述貫流風扇設置在機體內部的下方,所述機體外殼的下部設置有進風口,該進風口與貫流風扇的吸風口相對,所述室內熱交換器設置在機體內部的上方,與設置在機體外殼上部的出風口相對,其特征在于,該柜式空調還包括一用于接收集水槽中液體的儲液池、一用于將儲液池內的液體抽送到室內換熱器上部的水泵,液體流經室內換熱器后攜帶病菌流入儲液池,該柜式空調還包括一用于殺滅液體中病菌的病菌滅活裝置。
文檔編號F24F1/00GK202581563SQ20122018076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6日
發明者胡軍輝, 鄒軍, 王勇, 高瑞 申請人:深圳門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