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滲透恒溫溢流水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交通運輸用溢流水箱,具體為一種防滲透恒溫溢流水箱。
背景技術:
現有溢流水箱加熱棒安裝在網藍下部,以保證中央箱體內的水溫控制在250C ±0.5°C,中央水體和左、右兩邊水體用鐵皮隔開,保溫性及周邊密封性差,有互相滲透現象,且中央水體溫度均勻性差,并且難以維持在25°C ±0.5°C。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溢流水箱中央水體溫度均勻性差且存在相互滲透現象的問題,提供了 一種防滲透恒溫溢流水箱。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防滲透恒溫溢流水箱,包括箱體,箱體左側設置有與其上端固定的左隔板,箱體右側設置有與其下端固定的右隔板,且箱體左上角設置有注水口,箱體右下角設置有放水口,左隔板上端固定有進水管,右隔板上端固定有出水管,左隔板左側的箱體內設置有加熱棒和攪拌器,且左隔板上設置有與其左右兩側箱體相通的循環管路,且循環管路上設置有流量閥。左隔板左側的箱體內放置水攪拌器,并增設循環管路,將水從左隔板左側抽到左隔板右側,同時,可將左隔板右側的水抽到左隔板左側的箱體內,形成水循環,保證箱體內的溫度均勻性,并通過流量閥調節水流量,保證水位,克服了現有溢流水箱中央水體溫度均勻性差且存在相互滲透現象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可靠,有效地控制的水溫的均勻性,進而減小了浙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偏差,延長了浙青路面的使用壽命,經濟效益顯著。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箱體,2-左隔板,3-右隔板,4-注水口,5-放水口,6-進水管,7-出水管,8-加熱棒,9-攪拌器,10-循環管路,11-流量閥。
具體實施方式
防滲透恒溫溢流水箱,包括箱體I,箱體I左側設置有與其上端固定的左隔板2,箱體I右側設置有與其下端固定的右隔板3,且箱體I左上角設置有注水口 4,箱體I右下角設置有放水口 5,左隔板2上端固定有進水管6,右隔板3上端固定有出水管7,左隔板2左側的箱體I內設置有加熱棒8和攪拌器9,且左隔板2上設置有與其左右兩側箱體I相通的循環管路10,且循環管路10上設置有流量閥11。
權利要求1.一種防滲透恒溫溢流水箱,包括箱體(I),箱體(I)左側設置有與其上端固定的左隔板(2),箱體(I)右側設置有與其下端固定的右隔板(3),且箱體(I)左上角設置有注水口(4),箱體(I)右下角設置有放水口(5),其特征在于:左隔板(2)上端固定有進水管(6),右隔板(3)上端固定有出水管(7),左隔板(2)左側的箱體(I)內設置有加熱棒(8)和攪拌器(9),且左隔板(2)上設置有與其左右兩側箱體(I)相通的循環管路(10),且循環管路(10)上設置有流量閥(1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交通運輸用溢流水箱,具體為一種防滲透恒溫溢流水箱,解決了現有溢流水箱中央水體溫度均勻性差且存在相互滲透現象的問題。防滲透恒溫溢流水箱,包括箱體,箱體左側設置有與其上端固定的左隔板,箱體右側設置有與其下端固定的右隔板,且箱體左上角設置有注水口,箱體右下角設置有放水口,左隔板上端固定有進水管,右隔板上端固定有出水管,左隔板左側的箱體內設置有加熱棒和攪拌器,且左隔板上設置有與其左右兩側箱體相通的循環管路,且循環管路上設置有流量閥。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可靠,有效地控制的水溫的均勻性,進而減小了瀝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偏差,延長了瀝青路面的使用壽命,經濟效益顯著。
文檔編號F24H1/20GK203036835SQ20132002483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7日
發明者梁世春, 宿靜, 張明欣, 常興科 申請人:山西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