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暖通技術領域,利用暖氣為熱源換取熱水的辦公、家用暖氣換熱器,具體涉及一種不繡鋼材質或銅管材質暖氣管多通道傳熱殼管聯通儲水即熱式換熱器。
背景技術:本申請人于2014年03月01日申請的,發明名稱為“暖氣多管導熱殼管儲水承壓換熱器及其制作工藝”,授權公告號:CN103851936B,授權公告日:2016年01月20日,專利號:201410071182.1。上述現有技術儲水式換熱器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普遍存在管腔儲存的冷源熱水用一輪等待加熱一輪再用出現忽冷忽熱間斷、不能連續流出熱水,存在不能洗澡的技術問題或缺陷。還存在冷水被加熱膨脹壓力大于自來水管網的供水壓力,造成水表倒轉或正轉,使得水表讀書失真,有的用戶發現實際用水量與水表讀書存在偏差,與正常家庭實際消耗用水有出入多繳納水費的缺陷。雖然,現有技術換熱器采取暖氣管多通道加熱但仍然換熱效率達不到預期,還是存在換熱器冷流體流程通道短效果差,換熱器流進的冷水比熱源流體流速快,熱源出口溫度比冷源出口溫度高,通俗點說就是換熱不徹底,儲水式換熱器冷水管回程短而熱源的溫度不能夠被冷流體完全吸收而流失,因此,熱源出口溫度高于冷源出口溫度。經對比試驗儲水式換熱器依賴于儲存的熱水延長交換時間換熱效果不理想,存在著加熱一輪用一輪不能連續流出熱水的缺陷。換熱器儲存的熱水洗澡時很快用完后續加熱跟不上,換熱器新流進的冷水吸收的熱量和用戶噴頭流出帶走的熱量不能成正比,導致交換溫度銜接不上中斷無法進行完整的洗澡,需等待加熱再用的缺陷或現象。儲水式換熱器解決能洗澡問題必須加大產品體積,也就是說增加柱數或管徑加大儲存的水量越多方可滿足要求,這樣勢必導致增加換熱器的制造成本,導致用鋼量增加和資源浪費。目前供暖熱源溫度偏低對數溫差比較小現有技術結構已不適用于,導致換熱器冷源出口溫度忽熱忽冷、忽高忽低熱水不能連續流出,效果差而被淘汰。
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技術缺陷,旨在提供一種暖氣管多通道傳熱殼管聯通儲水即熱式換熱器,殼管部分腔內儲存冷源熱水循環路線和管徑流動狀態發生變化內置冷水細管增多回程加熱,流量及流速發生改變,贏得足夠的交換空間提高傳熱系數,實現換熱效果最大化的發明預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暖氣管多通道傳熱殼管聯通儲水即熱式換熱器,包括:殼管、冷水吸熱管、暖氣管聯通堵板、封頭外堵板、暖氣管、暖氣聯通管、管接頭部件密閉組裝構成暖氣片形狀換熱器;多支殼管端口部局部定位開有殼管聯通焊接孔,殼管上所開孔通過密閉焊接連接將其與相鄰管管腔聯通構成流體循環流動通道;部分殼管兩端管口內設置有暖氣管聯通堵板,暖氣管聯通堵板上設置有暖氣管焊接孔和/或暖氣聯通管焊接孔;暖氣管聯通堵板與封頭外堵板密閉圍成的空腔為熱源分流腔;其特征是:殼管上殼管聯通焊接孔處設置有管聯通隔板或殼管管壁不開孔留有預留管壁,管聯通隔板或殼管預留管壁上開有隔板聯通管焊接孔和隔板冷水管焊接孔,管聯通隔板密閉焊接封堵殼管聯通焊接孔處隔斷相鄰管通道口;部分殼管管腔內設置有至少一支冷水吸熱管,插入熱流體管腔的冷水吸熱管為聯通的,部分殼管管腔內設置有至少一支暖氣管,暖氣管插入暖氣管連通堵板孔內與其焊接連接,暖氣聯通管穿過殼管聯通焊接孔插入暖氣管連通堵板連通孔內與其焊接連接與熱源分流腔相通循環;暖氣聯通管與暖氣管連通堵板焊接連接的而另一端口插入管聯通隔板孔內與其密閉焊接連接與管腔相通或者暖氣聯通管直接插入殼管預留管壁孔內與其焊接聯通改變流體管腔通道及熱流體的流動狀態;冷水吸熱管一端口與管接頭焊接聯通而另一端管口插入管聯通隔板孔內與其密閉焊接連接與冷流體空腔相通或者冷水吸熱管一端口插入殼管預留管壁孔內與其焊接聯通改變流體管腔通道及冷流體的流動狀態;殼管外部端口設置有封頭外堵板,封頭外堵板密閉鑲嵌在殼管端口內和暖氣管聯通堵板口內密閉連接;多個殼管管口壁、封頭外堵板板壁結構件結合處相吻合捏直壁邊平面焊接自熔合焊接固連,或者多個殼管管口壁、暖氣管聯通堵板板壁、封頭外堵板板壁結構件結合處相吻合捏直壁邊平面焊接自熔合焊接固連;部分封頭外堵板上或部分殼管上設置有管接頭焊接孔;冷水進管接頭Ⅰ、冷水出管接頭Ⅱ和暖氣進管接頭Ⅲ、暖氣出管接頭Ⅳ與封頭外堵板處或殼管處管接頭焊接孔焊接聯通分別與冷、熱兩種流體管腔相通循環,冷水進管接頭Ⅰ與冷水出管接頭Ⅱ中冷水的流進和流出方向可互換,暖氣進管接頭Ⅲ與暖氣出管接頭Ⅳ中暖氣的熱源水流進和流出方向可互換;構成部分殼管管腔為熱流體和部分殼管管腔為冷流體并冷水管循環流程延長。本發明殼管部分腔內儲存冷源熱水循環路線和管徑流動狀態發生變化內置冷水細管增多回程加熱,流量及流速發生改變,贏得足夠的交換空間提高傳熱系數,實現換熱效果最大化的發明預期。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中多支殼管1之間通過壁拉管15聯通的外部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中多支殼管1之間通過殼管聯通管2聯通的外部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多支殼管1之間通過壁拉管15聯通,殼管聯通焊接孔10處設置有管聯通堵板26,暖氣聯通管25、冷水吸熱管3一端口分別與管聯通堵板26焊接連接。圖4為本發明的第二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其中多支殼管1之間通過殼管聯通管2聯通,管聯通堵板26鑲嵌在殼管聯通管2口部焊接封堵,暖氣聯通管25、冷水吸熱管3一端口分別與管聯通堵板26焊接連接。圖5為本發明的第三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暖氣聯通管25的一端口直接穿過殼管預留管壁28與相鄰的殼管預留管壁28焊接聯通,冷水吸熱管3的一端口直接穿過殼管預留管壁28與相鄰的殼管預留管壁28焊接聯通。圖6為本發明的第四中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封頭外堵板11為平口內凹形封頭外堵板,部分殼管1為矩形管熱流體管腔單側壁開槽口31,殼管1熱流體通道之間的聯通通過槽口U形聯通堵板32焊接聯通的,殼管1冷流體通道之間的聯通通過殼管聯通管2焊接聯通結構。圖7為圖3中Ⅰ處的局部放大圖,是壁拉管口對口中間夾著管聯通隔板26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4中Ⅱ的局部放大圖。圖9為圖5中Ⅲ處的局部放大圖。圖10為管聯通隔板26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隔板冷水管焊接孔20、隔板聯通管焊接孔27拉伸翻邊。圖11為圖10的右視圖。圖12為暖氣管聯通堵板4的結構示意圖。圖13為暖氣管定位孔板29與多支暖氣管24安裝連接示意圖,暖氣管定位孔板29中部帶有過水孔30。圖14為為暖氣管定位孔板29的示意圖。圖15為暖氣管定位孔板29帶有更多暖氣管24安裝孔的實施例示意圖。圖16為殼管1在矩形管端頭管單側管壁開有槽口31的結構示意圖。圖17為槽口U形連通堵板32、U形蓋板33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18為矩形管部分殼管1之間通過槽口U形連通堵板32聯通的外部示意圖。圖19為殼管1壓制平面臺13在平面上開孔向外翻邊帶有直壁圓平口14結構示意圖。圖20為殼管1在圓弧面開孔向內腔翻邊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1為帶有馬鞍管口19的殼管聯通管2與殼管連接的結構示意圖。圖22為封頭外堵板11為圓凸弧形封頭堵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3為封頭外堵板11為內凹圓形或長條方形封頭外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4為本發明中隔板冷水管焊接孔20、隔板聯通管焊接孔27的拉伸翻邊結構示意圖。附圖中:1、殼管;2、殼管聯通管;3、冷水吸熱管;4、暖氣管聯通堵板;5、冷水進管接頭Ⅰ;6、冷水出管接頭Ⅱ;7、暖氣進管接頭Ⅲ;8、暖氣出管接頭Ⅳ;9、管接頭焊接孔;10、殼管聯通焊接孔;11、封頭外堵板;12、支撐件;13、平面臺;14、直壁圓平口;15、壁拉管;16、直壁馬鞍口;17彎管對口接;18、冷水管脹口;19、馬鞍管口;20隔板冷水管焊接孔;21、暖氣管焊接孔;22、熱源分流腔;23、暖氣聯通管焊接孔;24、暖氣管;25、暖氣聯通管;26、管聯通隔板;27、隔板聯通管焊接孔;28、預留管壁;29、暖氣管定位孔板;30、過水孔;31、槽口;32、槽口U形聯通堵板;33、槽口蓋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1、本發明暖氣管多通道傳熱殼管聯通儲水即熱式換熱器,如圖1~圖24所示,包括:殼管1、冷水吸熱管3、暖氣管聯通堵板4、封頭外堵板11、暖氣管24、暖氣聯通管25、管接頭部件密閉組裝構成暖氣片形狀換熱器;多支殼管1端口部局部定位開有殼管聯通焊接孔10,殼管1上所開孔通過密閉焊接連接將其與相鄰管管腔聯通構成流體循環流動通道;部分殼管1兩端管口內設置有暖氣管聯通堵板4,暖氣管聯通堵板4上設置有暖氣管焊接孔21和/或暖氣聯通管焊接孔23;暖氣管聯通堵板4與封頭外堵板11密閉圍成的空腔為熱源分流腔22;其特征是:殼管1上殼管聯通焊接孔10處設置有管聯通隔板26或殼管1管壁不開孔留有預留管壁28,管聯通隔板26或殼管1預留管壁28上開有隔板聯通管焊接孔27和隔板冷水管焊接孔20方便與插入孔內焊接聯通;管聯通隔板26密閉焊接封閉殼管聯通焊接孔10處隔斷相鄰管通道口;部分殼管1管腔內設置有至少一支冷水吸熱管3,插入熱流體管腔的冷水吸熱管3為聯通的和部分殼管1管腔內設置有至少一支暖氣管24,暖氣管24插入暖氣管連通堵板4孔內與其焊接連接,暖氣聯通管25穿過殼管聯通焊接孔10插入暖氣管連通堵板4連通孔內與其焊接連接與熱源分流腔22相通循環;暖氣聯通管25與暖氣管連通堵板4焊接連接的而另一端口插入管聯通隔板26孔內與其密閉焊接連接與管腔相通或者暖氣聯通管25直接插入殼管1預留管壁28孔內與其焊接聯通改變流體管腔通道及熱流體的流動狀態發生變化,增強傳熱;冷水吸熱管3一端口與管接頭焊接聯通而另一端管口插入管聯通隔板26孔內與其密閉焊接連接與冷流體空腔相通或者冷水吸熱管3一端口插入殼管1預留管壁孔內與其焊接聯通改變流體管腔通道及冷流體的流動狀態發生變化,提高傳熱系數;殼管1外部端口設置有封頭外堵板11,封頭外堵板11密閉鑲嵌在殼管1端口內和暖氣管聯通堵板4口內密閉連接;多個殼管1管口壁、暖氣管聯通堵板4板壁、封頭外堵板11板壁結構件結合處相吻合捏直壁邊平面焊接自熔合焊接固連、焊接接頭穩定性增加其疲勞強度提高;部分封頭外堵板11上或部分殼管1上設置有管接頭焊接孔9便于管接頭的插入焊接連接;冷水進管接頭Ⅰ5、冷水出管接頭Ⅱ6和暖氣進管接頭Ⅲ7、暖氣出管接頭Ⅳ8與封頭外堵板11處或殼管1處管接頭焊接孔9焊接聯通分別與冷、熱兩種流體管腔相通循環,冷水進管接頭Ⅰ5與冷水出管接頭Ⅱ6中冷水的流進和流出方向可互換,暖氣進管接頭Ⅲ7與暖氣出管接頭Ⅳ8中暖氣的熱源水流進和流出方向可互換;構成部分殼管1管腔為熱流體和部分殼管1管腔為冷流體并冷水管循環流程延長,實現換熱效果最大化的發明預期。本發明上述技術方案相比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換熱器所述殼管包括多支圓管、橢圓管或矩形管,殼管的聯通通過開孔或開槽口等結構部件組合將其焊接連接構成流體循環傳熱通道,暖氣片形狀即散熱取暖又換取熱水洗浴的暖氣換熱器。所述的殼管開孔為管一端右單壁開孔另一端左單壁開孔或管一端雙壁開通孔另一端也雙壁開通孔,在殼管管壁平面臺上或圓弧面上開孔構成圓平口或橢圓孔,圓平口或橢圓孔向外壁拉伸翻邊或相內腔拉伸翻邊為直壁圓平口或直壁馬鞍口,直壁圓平口向外翻的邊將其管壁拉伸延長構成直壁圓平口,直壁圓平口與相鄰殼管直壁圓平口口與口對口焊接構成壁拉管15直接地焊接聯通相鄰管腔構成流體通道,或者采用殼管聯通管平管口插入殼管直壁圓平口內在殼管腔內或殼管腔外將其相鄰管焊接聯通或殼管聯通管管頭切割成馬鞍形管口插入殼管直壁馬鞍口內焊接聯通構成逆流式或混流式流體通道結構,逆流式換熱效率高,換熱器在管聯通隔板或預留管壁的作用下實現連續流出熱水不間斷的技術效果。矩形管不需要壓臺可直接地在縱截面上開孔。所述殼管開孔由開孔所產生的壁拉管連接聯通或通過殼管聯通管與其開孔連接所起的作用方便與與相鄰管的焊接聯通構成整體換熱器結構,主要解決由單支管焊接連接組合構成大體積換熱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殼管聯通焊接孔10處設置有管聯通隔板26或殼管1預留管壁28封堵流體通道口,殼管聯通焊接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