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空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空調器。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電設備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家電設備以空調器為例,空調器可以在冷或者熱的環境下,通過換熱為室內環境提供制冷或者制熱效果,以提供舒適的室內環境。然而,在隨著空調器作用時間長,室內機的蒸發器會變臟,導致吹入室內環境的風帶有細菌,使得室內環境空氣變差,空調器舒適度差。
上述內容僅用于輔助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并不代表承認上述內容是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調器,旨在解決在隨著空調器作用時間長,室內機的蒸發器會變臟,導致吹入室內環境的風帶有細菌,使得室內環境空氣變差,空調器舒適度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空調器,蒸發器、水箱、水槽、加水水泵及加水管,所述蒸發器的底部設置有第一接水盤,所述水箱與所述水槽連通,所述加水水泵設置在所述水槽內,所述加水管的一端連通所述加水水泵,另一端對著所述蒸發器,向所述蒸發器噴水,對室內環境加濕和/或清洗蒸發器。
優選地,所述第一接水盤在靠近水槽的一側設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過出水管連接至水槽,所述第一接水盤的水經所述出水口和出水管流入所述水槽。
優選地,所述加水管和所述加水水泵之間設置三通閥,三通閥一端連通加水水泵和加水管,另一端連通第三排水管,所述第三排水管連接空調器外部,通過三通閥的切換,加水水泵打入的水打入蒸發器或排至空調器外部。
優選地,所述第一接水盤設置有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連接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設置有第一排水閥,所述第一接水盤收集的水在所述第一排水閥打開時,經所述第一排水口和所述第一排水管排出至空調器外部。
優選地,所述第一接水盤內設置有第一排水泵,所述第一排水泵連接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接水盤收集的水在所述第一排水泵開啟后,在所述第一排水泵的作用下經所述第二排水管排至空調器外部。
優選地,所述水箱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接水盤連通的第二接水盤,所述第一接水盤中收集的水排至第二接水盤;所述第一接水盤設置有第二排水口、第四排水管和第二排水閥,通過第四排水管將第一接水盤的水排至第二接水盤。
優選地,所述第二接水盤設置有第三排水口,所述第三排水口連接有連通空調器外部的第五排水管,所述第五排水管上設置有第三排水閥,所述第二接水盤中的水在所述第三排水閥打開時,經所述第三排水口和所述第五排水管排出至空調器外部。
優選地,所述第二接水盤內設置有第二排水泵,所述第二排水泵連接有第六排水管,所述第二接水盤中的水在所述第二排水泵開啟后,在所述第二排水泵的作用下經所述第六排水管排至空調器外部。
優選地,所述水箱或所述水槽設置有滅菌模塊,所述滅菌模塊產生滅菌物資。
優選地,所述水槽中設置有蒸汽發生器。
本發明通過將水箱中的水通過加水水泵噴灑至蒸發器,利用噴灑至蒸發器上的水對室內環境加濕和/或清洗蒸發器,因,水箱中可以提供足夠的水,可提高環境的加濕效果提高,清洗蒸發器,向室內提供干凈的空氣,提高室內環境舒適度。
附圖說明
圖1a為本發明空調器的一實施例中水箱和水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1b為本發明空調器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空調器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空調器的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空調器的第四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空調器的第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空調器的第六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空調器的第七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空調器的第八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空調器的第九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空調器的第十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本發明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一種空調器。
參照圖1a和圖1b。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空調器包括:蒸發器1、水箱2、水槽3、加水水泵4及加水管5,所述蒸發器1的底部設置有第一接水盤11,所述水箱2與所述水槽3連通,所述加水水泵4設置在所述水槽3內,所述加水管5的一端連通所述加水水泵4,另一端對著所述蒸發器1,向所述蒸發器1噴水,對室內環境加濕或清洗蒸發器,通過噴入蒸發器1的水,開啟室內風機,對室內環境加濕;通過噴入蒸發器1的水清洗蒸發器,或在清洗過程中可以開啟空調器壓縮機制冷+制熱,用冰水清洗蒸發器1,或開啟空調器壓縮機制熱,用熱水清洗蒸發器1。所述空調器設置有水箱2,水箱2可以通過接水管(圖中未示出)接入外部水源供水。所述水箱2與水槽3的頂端的高度可以設置為一致或者水槽3的高度大于水箱2與水槽3連通處的高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水槽3的深度可以低于水箱2的深度。為了清洗方便以及排水,在水槽3和水箱2的連通處設置水閥(圖中未示出),通過水閥的控制可以限制水箱2內的水流入水槽3中,便于水槽3的清洗以及水的排出。在水槽的底部或者側部的下側位置設置排水口,用于水槽3水的排出。可選地,所述水槽3和所述水箱2可一體成型。所述水箱2和所述水槽3可以安裝于空調室內機或室外機或便于安裝的位置(例如,陽臺或窗臺等),不必與空調器一體安裝。所述加水管5對著蒸發器1的一端可以對準蒸發器1的上端,在加水管5對著蒸發器1噴水過程中,水沿著蒸發器1的換熱翅片往蒸發器1下端流,增加水在蒸發器1上停留的時間,提高對室內環境的加濕量。優選地,所述加水管5對著蒸發器1的一端設置有噴頭,通過噴頭噴灑水至蒸發器1,提高水與蒸發器1的接觸面積。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加水管5還可以是對著所述蒸發器1的中部或中下部位置噴水,在不是對著蒸發器1的上端噴水時,加水管5連接的噴頭需噴灑量的設置。具體的設置為,靠近上端的噴水量大于下端噴水量。
本實施例通過將水箱2中的水通過加水水泵4噴灑至蒸發器1,利用噴灑至蒸發器1上的水對室內環境加濕和/或清洗蒸發器,因,水箱2中可以提供足夠的水,可提高環境的加濕效果提高,清洗蒸發器1,向室內提供干凈的空氣,提高室內環境舒適度。
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參考圖2,所述第一接水盤11在靠近水槽3的一側設置有出水口12,所述出水口12通過出水管13連接至水槽3,所述第一接水盤11的水經所述出水口12和出水管13流入所述水槽3。所述第一接水盤11接收蒸發器1的冷凝水和/或通過加水管5噴入蒸發器1未蒸發的水。在第一接水盤11靠近水槽3的一側設置出水口12且通過出水管13連接至水槽3,將所述第一接水盤11接收的水重新投入到水槽3中利用起來,避免水的流失和浪費,節省水資源。
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參考圖3,所述接水盤11設置有第一排水口14,所述第一排水口14連接有第一排水管15,所述第一排水管15上設置有第一排水閥16。所述第一排水管15接到室外或者室內排水處。可選地,為了方便管路鋪設,所述第一排水口14設置在第一接水盤11遠離所述出水口12的一端。在第一接水盤11設置第一排水口14、第一排水管15和第一排水閥16,通過第一排水口14、第一排水管15將第一接水盤11中的水排向室外,通過第一排水閥16控制第一接水盤11的水排至室外或者存儲在接水盤11中。通過第一排水口14排水至室外,及時將第一接水盤11中遺留的水排出去,避免造成空調器內部積水漏水的情況。
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參考圖4,所述所述第一接水盤11內設置有第一排水泵17,所述第一排水泵17連接有第二排水管18。在第一接水盤11內設置第一排水泵17,設置第一排水泵17可以快速的排干第一接水盤11中的水。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不同的是,通過第一排水泵17和第二排水管18將第一接水盤11中的水排至空調器外部。
可選地,所述第一接水盤11中設置有第一排水泵17的安裝座(圖中未示出),所述安裝座設置于所述第一接水盤11的底部,且為遠離所述出水口12的一端設置,所述第一排水泵17安裝于所述安裝座上。通過第一排水泵17將接水盤11中遺留的水排出去,避免水長期存儲在第一接水盤11中導致水變臟,帶來細菌。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接水盤11內設置有水位開關,所述水位開關與所述第二排水泵18連接,所述水位開關檢測第一接水盤11的水位,所述第一排水泵17接收所述水位開關檢測的水位信號,并根據水位信號開啟或停止運行。
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水盤11兩端的擋板的高度根據加水管5噴水的范圍設置,通過第一接水盤11高度的設置防止噴水至蒸發器1時濺灑至空調器室內機的其他部件,導致其他部件沾水影響運行。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接水盤11設置有加水管5的安裝位,所述加水管5對著蒸發器1的一端通過所述安裝位安裝,對著蒸發器1噴水。通過第一接水盤11兩端擋板的高度限定,避免水濺入空調器室內機內的其他部件,影響其他部件運行的問題,提高空調器的穩定性。
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參考圖5,所述加水管5和所述加水水泵4之間設置三通閥6,三通閥6一端連通加水水泵4和加水管5,另一端連通第三排水管7,所述第三排水管7連接空調器外部,通過三通閥6的切換,加水水泵4打入的水打入蒸發器1或排至空調器外部。與上述圖3和圖4中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無需設置其他排水結構,直接在加水水泵4和加水管5間設置三通閥6,通過三通閥的切換,將水排至空調器外部,以及打入蒸發器1,節省材料,降低成本。
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參考圖6,所述水箱2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接水盤11連通的第二接水盤8,所述第一接水盤11中收集的水排至第二接水盤8。提供一種與上述各個實施例均不同的排出接水盤11中水的方式,通過將第一接水盤11中的水排至第二接水盤8,及時將接水盤11中的水排空。所述第一接水盤11與第二接水盤8之間通過第二排水口19、第四排水管20和第二排水閥21連通,將第四排水管20接入第二接水盤8中。
具體的,參考圖7和圖8,為第二接水盤8排水至空調器外部的方式。參考圖7,所述第二接水盤8設置有第三排水口81,所述第三排水口81連接有連通空調器外部的第五排水管82,所述第五排水管82上設置有第三排水閥83,所述第二接水盤8中的水在所述第三排水閥83打開時,經所述第三排水口81和所述第五排水管82排出至空調器外部。
參考圖8,所述第二接水盤8內設置有第二排水泵84,所述第二排水泵84連接有第六排水管85,所述第六排水管85連通空調器外部,所述第二接水盤8中的水在所述第二排水泵84開啟后,在所述第二排水泵84的作用下經所述第六排水管85排至空調器外部,所述第二排水泵84可在水位開關9的水位信號控制下開啟或關閉。
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基于空調器的上述實施例,參考圖9,所述水箱2或所述水槽3設置有滅菌模塊9(圖中示出的為設置在水槽3中的示意),所述滅菌模塊9產生滅菌物資。通過加水水泵4和加水管5將具有滅菌物資的水打入蒸發器1,對室內環境加濕或清洗蒸發器1,對室內環境滅菌或者消除蒸發器1上的細菌,進一步提高室內環境的質量。
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基于空調器的上述設置滅菌模塊9的實施例,參考圖10,所述水槽3中設置有蒸汽發生器10。在蒸汽發生器10(如超聲波,電極或者濕膜加濕模塊)作用下產生帶滅菌功能的水汽,在風機的作用下循環,對蒸發器1,風道,風輪等零部件進行滅菌,進一步吹向室內環境空氣的質量,進而提高室內環境質量。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