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加熱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翅片加熱器。
背景技術:
傳統的翅片加熱器中的散熱翅片與加熱管之間,主要是通過散熱翅片沖壓成形兩個翻邊孔(如圖5所示),與加熱管配合。在加熱器工作過程中,由于加熱管與散熱翅片的溫差,導致膨脹與熱縮系數不同,使用一段時間以后,散熱翅片則會松動,增大加熱管與散熱翅片之間的熱阻,使散熱效率變低,使用效果變差。同時由于散熱翅片的松動,在風機的工作過程中,還會讓散熱翅片與加熱管之間產生碰撞,形成異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散熱翅片能穩定固定在加熱管上的翅片加熱器。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翅片加熱器,所述翅片加熱器包括加熱管和若干散熱翅片,所述若干散熱翅片重疊穿設在加熱管上,所述加熱管的兩端設有卡環,所述卡環用于限定散熱翅片,所述加熱管的端頭設有接線端子,所述接線端子與加熱管之間設有絕緣陶瓷套;每一散熱翅片的中部設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橫截面呈“幾”字形,從而形成夾持槽,所述夾持槽用于夾持加熱管,所述凸起部上設有固定孔,所述加熱管穿設在固定孔內,所述凸起部的兩端設有鉚接部,鉚接部用于連接相鄰的散熱翅片,所述散熱翅片上設有多個換熱孔。
進一步的,所述散熱翅片的兩側上設有加強筋。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筋呈U形
進一步的,所述鉚接部包括第一鉚接片和第二鉚接片,所述第一鉚接片與上端散熱翅片的第二鉚接片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鉚接片呈Z形。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鉚接片和第二鉚接片均設有鉚孔。
進一步的,每一換熱孔內設有加強凸塊。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凸塊呈梯形。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凸塊的面積小于換熱孔的面積。
進一步的,所述凸起部的中部設有換熱開口。
本發明翅片加熱器在散熱翅片中部設有凸起部,凸起部呈幾字形,從而形成一個夾持槽,在凸起部上設有與加熱管連接的固定孔,加熱管穿設在固定孔內,同時依靠夾持槽將加熱管夾持住,保障了長時間使用后,散熱翅片仍能與加熱管溫度連接,保障了翅片加熱器的熱效率一直處于高的狀態,同時不會產生異響,使用效果良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翅片加熱器的較佳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散熱翅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圖2中B的局部放大圖。
圖5是現有散熱翅片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其中,箭頭表示空氣流動的方向。本發明翅片加熱器的較佳實施方式包括兩根加熱管1和若干散熱翅片2,所述若干散熱翅片2依次重疊并穿設在兩根加熱管1上,相鄰散熱翅片2之間固定,每一加熱管1的兩端設有卡環4,所述卡環4用于限定散熱翅片2,所述每一加熱管1的端頭均設有接線端子11,所述接線端子11與加熱管1之間還設有絕緣陶瓷套3,以保證加熱管1有足夠的電氣安全距離。
如圖2至圖4所示,每一散熱翅片2的中部設有凸起部21,所述凸起部21橫截面呈“幾”字形,以此形成夾持槽,所述凸起部21上設有兩根固定孔22,所述兩根加熱管1分別穿設在兩個固定孔22內,且所述夾持槽將兩根加熱管1夾持住。所述凸起部21的兩端設有鉚接部23,鉚接部23用于連接相鄰的散熱翅片2。所述散熱翅片2上設有多個換熱孔24,每一換熱孔24內設有加強凸塊241,加速散熱翅片2與冷空氣之間的熱量交換,同時增加散熱翅片2的強度,保障了在生產過程中不易變形;所述加強凸塊241呈梯形,所述加強凸塊241的面積小于換熱孔24的面積,以保障空氣的流動速度。所述凸起部21的中部設有換熱開口25,進一步加強冷空氣與散熱翅片2之間的熱能交換,進一步提高換熱效率。所述散熱翅片2的兩側上設有加強筋26,以加強散熱翅片2的強度;所述加強筋26呈U形,以引導空氣流動的方向,保持空氣始終從散熱翅片2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向外擴散,加強采暖效果。
所述鉚接部23包括第一鉚接片231和第二鉚接片232,所述第一鉚接片231和第二鉚接片232均設有鉚孔,鉚釘設在所述第一鉚接片231上的鉚孔內,并穿設在上端相鄰散熱翅片2的第二鉚接片232中的鉚孔內,使其相鄰兩個散熱翅片2固定。所述第一鉚接片231呈Z形,便于與相鄰散熱翅片2固定時。
散熱翅片2中部設有凸起部21,凸起部21呈幾字形,從而形成一個夾持槽,在凸起部21上設有與加熱管1連接的固定孔22,加熱管1穿設在固定孔22內,同時依靠夾持槽將加熱管1夾持住,保障了長時間使用后,散熱翅片2仍能與加熱管1溫度連接,保障了翅片加熱器的熱效率一直處于高的狀態,同時不會產生異響,使用效果良好。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