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暖通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一體式控溫除濕機。
背景技術:
除濕機現在已經廣泛地應用于家庭中,用來吸取在室內的潮濕空氣,使空氣中的濕氣接觸到蒸發器的冷表面以形成凝結水析出,接著除濕后的空氣再經過冷凝器后排放回室內。
傳統壓縮式除濕機由于蒸發器的冷量一部分為冷凝水帶走,剩余用于冷卻空氣,這部分冷卻空氣對冷凝器冷卻效果不好,會導致壓縮機運行負荷增大,使除濕機耗能增大,而且還降低了除濕量,尤其在低溫工作下運行時蒸發器結霜后又必須停止除濕進行除霜,除濕效果不理想。而經冷凝器排出的干燥的熱氣散發到空氣中不僅使室溫升高,使得對室內有溫度要求的空間熱量過大,如需要調節室內需要的溫度,需要增加制冷裝置,即增加一套機器的成本。
為解決該問題,專利205156303U中公開了一種可調節出風溫度的除濕機,包括壓縮機、冷凝器、節流裝置和蒸發器的除濕機,還包括板式換熱器,板式換熱器通過管道設于壓縮機和冷凝器之間,板式換熱器上分別設置有冷卻水進口和冷卻水出口,用于冷媒的冷卻。該除濕機增加了板式換熱器,使得解決了除濕機的出風口溫度過高的問題,使得進出風溫差減小或者無溫差。然而,該除濕機需要外接冷卻水,對冷媒進行冷卻,這種做法限制了除濕機的使用范圍,即必須匹配相應的冷卻水源,而大多數家庭使用場景是不具備這一條件的。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一體式控溫除濕機。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一體式控溫除濕機,包括外殼,外殼內設置有壓縮室、除溫除濕室和冷凝室,所述壓縮室內設置有壓縮機,所述除溫除濕室內設置有再熱器、蒸發器和送風風機,所述冷凝室內設置有冷凝器和排風風機;所述壓縮機、冷凝器、再熱器、和蒸發器依次通過管道連接形成閉環;所述蒸發器與再熱器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膨脹閥。
優選地,所述外殼側壁設置有室內回風入口、室內送風出口和室內排風出口。
優選地,所述室內回風入口分別設置在除溫除濕室和冷凝室的一側壁上;所述室內送風出口設置在與室內回風入口相對的除溫除濕室的側壁上;所述室內排風出口設置在與室內回風入口相對的冷凝室的側壁上。
優選地,所述送風風機和排風風機各設置在室內回風入口的正前方。
優選地,所述外殼側壁上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安裝位和濕度傳感器安裝位。
優選地,所述除濕機的厚度小于等于300mm。
所述壓縮機,蒸發器,再熱器和冷凝器用管道相連,形成閉環,進入壓縮機的制冷劑可在閉環內流動。
本發明的控溫除濕機的工作原理如下:
利用壓縮制冷循環,對回風進行除濕和控溫,在不增加室內顯熱負荷的同時,以達到對室內環境濕度的控制。
在壓縮制冷循環中,冷凝器和再熱器共同承擔冷凝熱的熱交換。室內回風分為兩部分,一部分通過冷凝器將熱量排出室外;另一部分通過蒸發器降溫除濕,冷凝空氣中的水分后再通過再熱器進行升溫,然后將經過降溫除濕及再升溫后的回風送回至室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出風溫濕度可控,不增加室內顯熱負荷的同時可有效降低室內濕度。
2)無室外機,吊頂安裝,機組厚度控制在300mm以內,可適應一般廚房和衛生間吊頂高度。
3)本發明的除濕機使用室內排風來對冷媒進行冷卻,不需要外接冷卻水,使用場景靈活。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發明的一體式控溫除濕機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其中:1.再熱器 2.膨脹閥 3.蒸發器 4.送風風機 5.排風風機 6.壓縮機 7.冷凝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將有助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理解本發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應當指出的是,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化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一體式控溫除濕機,如圖1所示,包括外殼,外殼內設置有壓縮室、除溫除濕室和冷凝室,所述壓縮室內設置有壓縮機6,所述除溫除濕室內設置有再熱器1、蒸發器3和送風風機4,所述冷凝室內設置有冷凝器7和排風風機5;所述壓縮機6、冷凝器7、再熱器1和蒸發器3依次通過管道連接形成閉環;所述蒸發器3與再熱器1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膨脹閥2。
所述外殼側壁設置有室內回風入口、室內送風出口和室內排風出口。
所述室內回風入口分別設置在除溫除濕室和冷凝室的一側壁上;所述室內送風出口設置在與室內回風入口相對的除溫除濕室的側壁上;所述室內排風出口設置在與室內回風入口相對的冷凝室的側壁上。
所述送風風機4和排風風機5各設置在室內回風入口的正前方。
所述外殼側壁上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安裝位和濕度傳感器安裝位。
所述除濕機的厚度小于等于300mm。
所述壓縮機6,蒸發器3,再熱器2和冷凝器7用管道相連,形成閉環,進入壓縮機6的制冷劑可在閉環內流動。
本發明的控溫除濕機的工作原理如下:
利用壓縮制冷循環,對回風進行除濕和控溫,在不增加室內顯熱負荷的同時,以達到對室內環境濕度的控制。
在壓縮制冷循環中,冷凝器7和再熱器1共同承擔冷凝熱的熱交換。室內回風分為兩部分,一部分通過冷凝器7將熱量排出室外;另一部分通過蒸發器3降溫除濕,冷凝空氣中的水分后再通過再熱器1進行升溫,然后將經過降溫除濕及再升溫后的回風送回至室內。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出風溫濕度可控,通過感測室內環境,自動調整出風溫濕度,實現出風溫度與室內空氣溫度相等,不增加室內顯熱負荷的同時可有效降低室內濕度。
2)無室外機,吊頂安裝,機組厚度控制在300mm以內,可適應一般廚房和衛生間吊頂高度。
3)本發明的除濕機使用室內排風來對冷媒進行冷卻,不需要外接冷卻水,使用場景靈活。
以上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做出各種變化或修改,這并不影響本發明的實質內容。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和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