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空調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槽、紅外加濕器及空調器。
背景技術:
紅外加濕器用于提高空氣的濕度,可以在水不沸騰的狀況下快速實現水的蒸發,從而越來越多的在商用空調器產品上使用,用于實現空氣溫濕度的調節。目前,紅外加濕器主要由燈罩、紅外燈管、水槽、注水系統、排水系統以及控制系統等組成,紅外燈管發出的紅外線通過直接照射和燈罩反射兩種方式輻射在水槽中的水面上,從而破壞了水的表面張力,使得水分子蒸發形成水蒸汽,水蒸汽隨著流經水表面的空氣流出紅外加濕器,從而實現空氣濕度的調節功能。
目前,如圖1所示,為保證紅外加濕器能夠正常工作,需在紅外加濕器的水槽中儲水并保證水槽內的水時刻保持一定的水位,同時需要避免水槽內的水位過高溢出水槽,故一般在紅外加濕器的水槽中使用的是高水位溢流管結構。通過加濕器進水管在水槽中不斷注水,只有水槽內的水位達到高水位溢流管結構中溢流管30’溢流口的高度時,水流才會從溢流管30’流出,從而保證水槽在儲水作業時水位始終在一定高度內而不溢出水槽。
但是,紅外加濕器使用一定年限后,會殘留大量水分蒸發后形成的雜質、水垢,雜質、水垢會積存在水槽底部,久而久之甚至在溢流管出口處造成堵塞。為此,現有技術中,為了保證水槽的可靠性和防止溢流管的堵塞,會對水槽進行清洗作業,一般會將水槽從紅外加濕器中拆卸出來,在機組外面進行清洗。這樣雖然解決了堵塞的問題,但是由于紅外加濕器自身結構復雜,將水槽從紅外加濕器中拆卸出來會給紅外加濕器在設計、組裝、售后方面帶來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槽、紅外加濕器及空調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為防止溢流管的堵塞,需要將水槽從紅外加濕器中拆卸清洗而導致的紅外加濕器存在設計、組裝以及售后困難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水槽,包括水槽本體,及設于水槽本體的高位溢流管結構,還包括設于水槽本體的低位排水結構,且低位排水結構具有與水槽儲水作業對應的關閉狀態和與水槽清洗作業對應的開啟狀態。
進一步地,低位排水結構包括設置在水槽本體底部設置的排水口及與排水口配合的、用于開啟和關閉排水口的啟閉閥。
進一步地,排水口與高位溢流管結構中用于安裝溢流管的溢流管安裝孔相重合,啟閉閥包括設置在排水口中的溢流管,排水口內壁與溢流管外壁之間設有可拆卸密封結構。
進一步地,可拆卸密封結構包括設于排水口內壁的內螺紋及設于溢流管外壁的與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
進一步地,溢流管包括用于穿過排水口伸至水槽本體內部的光滑段和用于與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段。
進一步地,排水口與高位溢流管結構中用于安裝溢流管的溢流管安裝孔在水槽本體上分體布置。
進一步地,啟閉閥為安裝于排水口內部的球閥。
進一步地,排水口由設置于水槽本體的排水孔及與排水孔對接的排水管形成。
進一步地,水槽還包括設置于水槽本體的進水機構。
進一步地,進水機構與低位排水結構設置在水槽本體的不同側。
進一步地,水槽為紅外加濕器水槽。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紅外加濕器,包括加濕器本體和與加濕器本體配合的水槽,水槽為如上所述的水槽。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空調器,包括空調器本體和與空調器本體配合的紅外加濕器,紅外加濕器為如上所述的紅外加濕器。
本發明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提供的水槽、紅外加濕器及空調器中,水槽包括設置于水槽本體上的溢流管結構和低位排水結構,低位排水結構具有與水槽儲水作業對應的關閉狀態和與水槽清洗作業對應的開啟狀態,從而需要對水槽進行清洗作業時,只需將低位排水結構從關閉狀態切換至開啟狀態,通過低位排水結構排出水槽底部積聚的大量的水垢、雜質,這樣售后維護人員在機組內部就可以完成水槽的清洗,無須將水槽從紅外加濕器中拆卸拿出進行清洗,減少了售后維護時間成本,降低機組設計、組裝難度,提高了機組結構可靠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在附圖中:
圖1為現有技術中加濕器水槽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加濕器水槽的分解圖;
圖3為圖2所示加濕器水槽的剖視圖;
圖4為圖2所示加濕器水槽的結構示意圖,其中低位排水結構處于關閉狀態;
圖5為圖2所示加濕器水槽的結構示意圖,其中低位排水結構處于開啟狀態;
圖6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加濕器水槽的分解圖。
其中,上述附圖中的附圖標記為:
30’-溢流管;10-排水管;11-內螺紋;30-溢流管;31-外螺紋;51-排水孔;53-溢流管安裝孔;60-水槽本體;70-球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如圖2至圖5所示,根據本實施例的水槽具體為紅外加濕器水槽,包括水槽本體60,及設于水槽本體60的高位溢流管結構和設于水槽本體60的低位排水結構,高位溢流管結構用于避免水槽內的水位過高溢出水槽,低位排水結構具有與水槽儲水作業對應的關閉狀態和與水槽清洗作業對應的開啟狀態。應用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水槽,以紅外加濕中的紅外加濕器水槽為例,由于水槽包括了設置在水槽本體60上的溢流管結構和低位排水結構,低位排水結構具有與水槽儲水作業對應的關閉狀態和與水槽清洗作業對應的開啟狀態,從而需要對水槽進行清洗作業時,只需將低位排水結構從關閉狀態切換至開啟狀態,通過在水槽低位設置的低位排水結構排出水槽底部積聚的大量的水垢、雜質,這樣售后維護人員在機組內部就可以完成水槽的清洗,無須將水槽從紅外加濕器中拆卸拿出進行清洗,減少了售后維護時間成本,降低機組設計、組裝難度,提高了機組結構可靠性。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低位排水結構具有與水槽儲水作業對應的關閉狀態和與水槽清洗作業對應的開啟狀態,對此,為實現低位排水結構的上述功能,低位排水結構包括設置在水槽本體60底部設置的排水口及與排水口配合的、用于開啟和關閉排水口的啟閉閥,通過在低位排水結構上設置啟閉閥,從而排水結構具有關閉狀態和開啟狀態功能,適用于水槽的儲水作業和清洗作業。
需說明的是,排水口在本實施例中由設置于水槽本體60的排水孔51及與排水孔51對接的排水管10形成,當然,也可以是直接由設置于水槽本體的排水孔形成,上述未圖示的直接采用排水孔51形成的方式也應該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具體地,本實施例中的啟閉閥通過設置在排水口中的溢流管30形成,排水口與高位溢流管結構中用于安裝溢流管30的溢流管安裝孔53相重合,排水口內壁與溢流管30外壁之間設有可拆卸密封結構。在儲水作業時,溢流管30與排水口的外壁密封配合,排水口封閉,排水口無法進行低位排水工作,溢流管30此時進行高位溢流工作,在清洗作業時,溢流管30從排水口中取出,此時排水口打開,排水口進行低位排水工作,可以將水槽底部積存的雜質、水垢排出,而無需將水槽拆卸下來進行沖洗。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可拆卸密封結構包括設于排水口內壁內螺紋11及設于溢流管30外壁的與內螺紋11配合的外螺紋31,通過內螺紋11和外螺紋31之間的螺紋配合,實現了排水口內壁與溢流管30外壁之間的可拆卸密封配合。當然,排水口內壁與溢流管30外壁之間的可拆卸密封配合不局限于采用內螺紋11和外螺紋31的方式,也可以是通過在排水口內壁和溢流管30外壁之間設置彈性密封圈等方式實現。
參見圖3,優選地,溢流管30包括用于穿過排水口伸至水槽本體60內部的光滑段和用于與內螺紋11配合的外螺紋段,這樣便于溢流管30與排水口的配合,同時可以減少螺紋段的長度,節省加工成本。
實施例2
如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排水口與高位溢流管結構中用于安裝溢流管30的溢流管安裝孔53在水槽本體60上分體布置,即排水口與高位溢流管結構中用于安裝溢流管30的溢流管安裝孔53分開,啟閉閥具體為安裝于排水口內部的球閥70。在加濕器正常進行加濕時,高水位溢流管30進行正常高水位保護溢流,而球閥70處于關閉狀態;當需要對水槽進行清洗維護時,打開球閥70,排除水槽原有殘留水后,可以開啟加濕器進水對加濕器水槽進行沖刷清洗,通過球閥70實現低位排水結構的啟閉,操作起來更加便利。
優選地,水槽還包括設置于水槽本體的進水機構(未圖示),用于與外界的進水管相連,其中,進水機構與低位排水結構設置在水槽本體的不同側,以方便進水水流對水槽進行大面積沖刷,保證了清洗效果。
實施例3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紅外加濕器,包括加濕器本體和與加濕器本體配合的水槽,水槽為如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水槽,從而紅外加濕器在水槽清洗作業時,無需將水槽從紅外加濕器中拆卸拿出進行清洗,減少了售后維護時間成本,降低機組設計、組裝難度。
實施例4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空調器,包括空調器本體和如上所述的與空調器本體配合的紅外加濕器,從而空調器中的加濕器水槽在清洗作業時,無需將水槽從紅外加濕器中拆卸拿出進行清洗,減少了售后維護時間成本,降低機組設計、組裝難度。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