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空氣凈化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03154閱讀:617來源:國知局
空氣凈化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空氣凈化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空氣凈化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城市中各種重工業、制造業、各種汽車尾氣的排放等等,對空氣的污染越加嚴重。污染空氣尤其是近幾年的霧霾天氣對人體健康產生較大不良影響,人們為了盡量少的呼吸污染空氣,大多盡量躲于關閉門窗的屋內。在寒冷或炎熱天氣環境下,人們通常是開啟屋內的空調,達到制冷或制熱的效果同時也能盡量減少吸入污染空氣,為了使空調達到較佳效果,一般均需要關閉空調所在房間的門窗,當空調所在的室內人數較多時,由于空調是吸入室內空氣然后經過制冷或制熱后再進行輸出的,因此室內空氣較為渾濁、室內空氣得不到轉換,有害氣體被人們反復吸入,各種病毒和細菌互相感染以及易滋生等等,據世界衛生組織在1983年測試,關門關窗者比開窗開門者平均壽命縮短5年左右。因此,如何能在關閉門窗的條件下,使室內的人們呼吸到新鮮無有害物體的空氣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將戶外空氣經過凈化后輸入至室內與空調配合的空氣凈化系統。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空氣凈化系統,用于將室外的空氣凈化后輸出至室內,包括空氣濾清罩、空氣管、脫碳液箱、內置活性炭的活性炭室以及空調;所述空氣管的上端與所述空氣濾清罩連通,下端設于所述脫碳液箱內,在空氣管的上端設置有用于將外部空氣旋轉導流至所述空氣濾清罩內的導流結構,導流至空氣濾清罩內的空氣高速旋轉,將空氣中較大的顆粒從濾清罩的空隙中甩出,經過空氣濾清罩進行第一次凈化后通過空氣管流向脫碳液箱;所述脫碳液箱內裝有用于對流入的空氣進行第二次凈化的脫碳液,所述空氣管的下端埋入所述脫碳液中;所述活性炭室具有與所述脫碳液箱連通的輸入端以及與所述空調的吸氣口連通的輸出端,所述活性炭室用于對經過所述脫碳液箱第二次凈化的空氣進行第三次凈化,并將第三次凈化后的空氣輸出至所述空調,所述空調用于向室內輸出經過凈化后的空氣。
[0005]作為優化,所述空氣濾清罩上設置有用于將空氣中的塵粒甩出的顆粒甩出孔,所述空調產生吸力后,空氣管的上端通過空調產生的吸力向內吸入空氣,空氣經導流結構進入空氣濾清罩內,因吸力而產生旋轉,由此將空氣中的顆粒通過顆粒甩出孔甩出。
[0006]作為優化,所述導流結構包括若干導流葉片,若干導流葉片在所述空氣管的周向設置于所述空氣管的上端。
[0007]作為優化,每一導流葉片均呈向下傾斜狀,每一導游葉片與所述空氣管之間的夾角為25度?60度,每相鄰的兩個導流葉片之間具有間隙。
[0008]作為優化,在所述脫碳液箱內設置有斷面與所述脫碳液箱的內腔橫截面相匹配濾網,所述濾網所在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脫碳液的水平面。
[0009]作為優化,在所述脫碳液箱的上端設置有加液孔以及能夠封堵該加液孔的第一封堵件;在所述脫碳液箱的下端設置有放液孔以及能夠封堵該放液孔的第二封堵件。
[0010]作為優化,在所述脫碳液箱的上端設置有與所述活性炭室的輸入端連通的輸出孔,在所述脫碳液箱的內壁上高于所述脫碳液水平面的位置處設置有用于阻擋所述脫碳液因空調的吸力而從所述輸出孔流向活性炭室的擋板。
[0011]作為優化,所述活性炭被設計為與所述活性炭室的內腔橫截面相匹配的層狀結構,多層活性炭將所述活性炭室隔離成多個子腔,進入所述活性炭室的空氣依次經過多層活性炭后,流向空調。
[0012]作為優化,所述活性炭室的輸出端與所述空調的吸氣口連通,以使得空調吸入經過凈化后的空氣,空調將凈化后的空氣制冷或制熱后輸出。
[0013]作為優化,在所述空調的吸氣口上罩設有一空氣入口罩,在所述空氣入口罩上開設有與所述活性炭室的輸出端連通的輸入孔。
[0014]本實用新型的空氣凈化系統,空氣管上端因空調的吸力而產生吸力,位于上端附近的空氣通過導流結構旋轉進入空氣濾清罩內,空調的吸力足夠使空氣高速旋轉后甩出塵粒(能使空氣中較大的塵粒由于慣性力的作用從顆粒甩除孔排出),通過空氣濾清罩上的顆粒甩出孔將塵粒甩出空氣濾清罩外,經過空氣濾清罩第一次凈化后的空氣因吸力而從空氣管的上端進入空氣管,從空氣管的下端進入脫碳液中進行第二凈化(此過程能將空氣中的碳粒特別是霧霾中的微小碳粒融化到脫碳液中,由于脫碳液呈堿性,還能把空氣中的一些酸性物質中和掉)。經過第二次凈化后的空氣因為吸力流向活性炭室進行第三次凈化(空氣經活性炭,便將其中存在的一些氨氣等有害氣體分解轉化成新鮮空氣,其活性炭濾網在使用半年或一年可更換一次),如此,經過三道凈化程序后形成新鮮空氣輸送至空調中,空調經過加熱或制冷后輸出至室內,從而完成在不打開窗戶的前提下,將室外的空氣轉換為新鮮無害空氣后輸送至室內的過程,避免室內的用戶吸入戶外的渾濁有害的空氣,同時也解決了室內空調只能吸入室內渾濁空氣,而不能吸入室外新鮮空氣的問題。通過上述空氣凈化系統,用戶在室內即可呼吸經過凈化后的新鮮空氣。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空氣凈化系統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7]請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空氣凈化系統,用于將室外的空氣凈化后輸出至室內,包括空氣濾清罩1、空氣管2、脫碳液箱3、內置活性炭的活性炭室4以及空調;所述空氣管2的上端與所述空氣濾清罩I連通,下端設于所述脫碳液箱3內,在空氣管2的上端設置有用于將外部空氣旋轉導流至所述空氣濾清罩I內的導流結構5,導流至空氣濾清罩I內的空氣經過空氣濾清罩I進行第一次凈化后通過空氣管2流向脫碳液箱3;所述脫碳液箱3內裝有用于對流入的空氣進行第二次凈化的脫碳液,所述空氣管2的下端埋入所述脫碳液中;所述活性炭室4具有與所述脫碳液箱3連通的輸入端以及與所述空調的吸氣口連通的輸出端,所述活性炭室4用于對經過所述脫碳液箱3第二次凈化的空氣進行第三次凈化,并將第三次凈化后的空氣輸出至所述空調,所述空調用于向室內輸出經過凈化后的空氣。
[0018]本實施例的空氣凈化系統用于將室外的空氣經過凈化后輸出至室內。空氣濾清罩
1、空氣管2、脫碳液箱3、活性炭室4等設置于室外,空調設置于室內。空氣濾清罩I的作用是用于過濾空氣中的塵粒,以對空氣進行第一步凈化。本具體的實施中,空氣濾清罩I的結構呈向下的敞口狀結構,在它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顆粒甩出孔11。
[0019]在使用空氣濾清罩I進行過濾時,需要將空氣引入空氣濾清罩I內,并使空氣在空氣濾清罩I內高速旋轉(以一定速率旋轉,以使空氣中的塵粒通過高速旋轉而被甩出空氣濾清罩I外,該旋轉速率可以根據多次實驗而得到,此處不作過多限制)。可以采用現有任何技術將空氣吸入空氣濾清罩I內,再通過一個導流結構5來達到空氣被旋轉吸入空氣濾清罩I內,通過吸力的大小來決定空氣旋轉速度,也可以采用現有中的任何一種能夠將空氣吸入至容器內的裝置。
[0020]本實施例中,吸力的產生來自于空調。空調設置于室內,本空調可以是空調6,空調6的吸氣口與活性炭室4的輸出端密閉連通,以保證空調6的吸氣口只能吸入通過活性炭室4輸出的空氣。可以利用一個斷面為半圓弧形的空氣入口罩61設于空調6的吸氣口上,空氣入口罩61與空調6原本的吸氣口之間形成密閉的空間,然后在空氣入口罩61上開設與所述活性炭室4的輸出端連通的輸入孔,當用戶打開空調6時,空調6通過吸氣口吸氣,而與吸氣口依次連通的活性炭室4、脫碳液箱3、空氣管2以及空氣濾清罩I開始工作,空氣管2上端因空調6的吸力而產生吸力,位于上端附近的空氣通過導流結構5旋轉進入空氣濾清罩I內,空調6的吸力足夠使空氣高速旋轉后甩出塵粒(能使空氣中較大的塵粒由于慣性力的作用從顆粒甩除孔排出),通過空氣濾清罩I上的顆粒甩出孔11將塵粒甩出空氣濾清罩I外,經過空氣濾清罩I第一次凈化后的空氣因吸力而從空氣管2的上端進入空氣管2,從空氣管2的下端進入脫碳液中進行第二凈化(此過程能將空氣中的碳粒特別是霧霾中的微小碳粒融化到脫碳液中,由于脫碳液呈堿性,還能把空氣中的一些酸性物質中和掉)。經過第二次凈化后的空氣因為吸力流向活性炭室4進行第三次凈化(空氣經活性炭,便將其中存在的一些氨氣等有害氣體分解轉化成新鮮空氣,其活性炭濾網在使用半年或一年可更換一次),如此,經過三道凈化程序后形成新鮮空氣輸送至空調6中,空調6經過加熱或制冷后輸出至室內,從而完成在不打開窗戶的前提下,將室外的空氣轉換為新鮮無害空氣后輸送至室內的過程,避免室內的用戶吸入戶外的渾濁有害的空氣,同時也解決了室內空調6只能吸入室內渾濁空氣,而不能吸入室外新鮮空氣的問題。
[0021]本實施例中,所述導流結構5包括若干導流葉片,若干導流葉片沿所述空氣管2的周向設置于所述空氣管2的上端。每一導流葉片均呈向下傾斜狀,每一導流葉片與所述空氣管2之間的夾角在25?60度之間,每相鄰的兩個導流葉片之間具有間隙。每一導流葉片的一側均呈向下傾斜狀,另外一側呈向上傾斜狀,能夠將迎面的空氣通過相鄰兩個導流葉片之間的空隙處進入空氣濾清罩I。
[0022]本實施例中,在所述脫碳液箱3的上端設置有加液孔31以及能夠封堵該加液孔31的第一封堵件;在所述脫碳液箱3的下端設置有放液孔32以及能夠封堵該放液孔32的第二封堵件。第一及第二封堵件均可以是封堵蓋、堵塞等等能夠密封所述脫碳液箱3的部件。
[0023]在所述脫碳液箱3內設置有斷面與所述脫碳液箱3的內腔橫截面相匹配濾網33,所述濾網33所在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脫碳液的水平面。所述過濾網33可以采用泡沫過濾網,其作用是細化脫碳液與空氣的全面接觸,達到最大的凈化效果。
[0024]在所述脫碳液箱3的上端設置有與所述活性炭室4的輸入端連通的輸出孔,在所述脫碳液箱3的內壁上高于所述脫碳液水平面的位置處設置有用于阻擋所述脫碳液因空調的吸力而從所述輸出孔流向活性炭室4的濾網34。所述濾網34位于所述輸出孔的下方,正好能夠遮擋住輸出孔,避免脫碳液進入輸出孔。
[0025]本實施例中,可以采用多個形狀與所述活性炭室4的內腔橫截面相匹配的柵欄41制成網狀隔離欄,每相鄰的兩個柵欄41夾持活性炭,同時對活性炭起到定型作用。見圖1,本方案采用四個柵欄41,每相鄰兩個柵欄41夾持一層活性炭(可直接采用市售的包裝好的活性炭),四個柵欄41夾持三層活性炭,多層活性炭緊密堆疊在一起,對空氣的凈化效果更好。由于空氣通過活性炭會有一定阻力,可根據流通阻力大小適當調整該室4的大小。空氣經活性炭,便將其中存在的一些甲醛、苯、氨、TV0C、異味等有害氣體分解轉化成新鮮空氣輸送至所述空調6,空調6經過加熱或制冷后輸出。若在寒冷的冬季,可利用現有空調6經過凈化后的空氣加熱,防止進入室內的空氣太涼,影響室內溫度。若在炎熱的夏季,能把室外熱氣變成冷氣送人室內,整個空氣流動是由空調6蒸發器上風扇作用的結果。
[0026]作為一種可選的,所述活性炭被設計為與所述活性炭室4的內腔橫截面相匹配的層狀結構,多層活性炭將所述活性炭室4隔離成多個子腔,進入所述活性炭室4的空氣依次經過多層活性炭后,流向空調。
[0027]本實施例中,為了便于活性炭的更換,所述活性炭室4由兩個相對的半腔室可拆卸的對接形成,兩個半腔室可以采用內外螺紋的方式配合,在連接處可采用密封圈或密封墊進行密封以防止空氣從連接處流出。
[0028]本實用新型的空氣凈化系統,配合空調的制冷/制熱效果,可以使室內的用戶呼吸室外新鮮空氣,由于對室外空氣進行凈化,過濾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降低有害物質對人體產生的不良影響;解決傳統技術中,用戶若開空調只能呼吸室內渾濁的空氣的問題,特別是室內人口較多的情況下,室內空氣越渾濁,采用本空氣凈化系統,可以解決該問題。
[0029]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空氣凈化系統,用于將室外的空氣凈化后輸出至室內,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氣濾清罩、空氣管、脫碳液箱、內置活性炭的活性炭室以及空調;所述空氣管的上端與所述空氣濾清罩連通,下端設于所述脫碳液箱內,在空氣管的上端設置有用于將外部空氣旋轉導流至所述空氣濾清罩內的導流結構,導流至空氣濾清罩內的空氣經過空氣濾清罩進行第一次凈化后通過空氣管流向脫碳液箱;所述脫碳液箱內裝有用于對流入的空氣進行第二次凈化的脫碳液,所述空氣管的下端埋入所述脫碳液中;所述活性炭室具有與所述脫碳液箱連通的輸入端以及與所述空調的吸氣口連通的輸出端,所述活性炭室用于對經過所述脫碳液箱第二次凈化的空氣進行第三次凈化,并將第三次凈化后的空氣輸出至所述空調,所述空調用于向室內輸出經過凈化后的空氣。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濾清罩上設置有用于將空氣中的塵粒甩出的顆粒甩出孔,所述空調產生吸力后,空氣管的上端通過空調產生的吸力向內吸入空氣,空氣經導流結構進入空氣濾清罩內,因吸力而產生旋轉,由此將空氣中的顆粒通過顆粒甩出孔甩出。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結構包括若干導流葉片,所述若干導流葉片沿所述空氣管的周向設置于所述空氣管的上端。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氣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每一導流葉片呈向下傾斜狀,每一侏葉片與所述空氣管之間的夾角為25度?60度,每相鄰的兩個導流葉片之間具有間隙。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脫碳液箱內設置有斷面與所述脫碳液箱的內腔橫截面相匹配濾網,所述濾網所在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脫碳液的水平面。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氣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脫碳液箱的上端設置有加液孔以及能夠封堵該加液孔的第一封堵件;在所述脫碳液箱的下端設置有放液孔以及能夠封堵該放液孔的第二封堵件。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氣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脫碳液箱的上端設置有與所述活性炭室的輸入端連通的輸出孔,在所述脫碳液箱的內壁上高于所述脫碳液水平面的位置處設置有用于阻擋所述脫碳液因空調的吸力而從所述輸出孔流向活性炭室的擋板。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被設計為與所述活性炭室的內腔橫截面相匹配的層狀結構,多層活性炭將所述活性炭室隔離成多個子腔,進入所述活性炭室的空氣依次經過多層活性炭后,流向空調。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室的輸出端與所述空調的吸氣口連通,以使得空調吸入經過凈化后的空氣,空調將凈化后的空氣制冷或制熱后輸出。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空氣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調的吸氣口上罩設有一空氣入口罩,在所述空氣入口罩上開設有與所述活性炭室的輸出端連通的輸入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空氣凈化系統,包括空氣濾清罩、空氣管、脫碳液箱、內置活性炭的活性炭室以及空調;所述空氣管的上端與所述空氣濾清罩連通,下端設于所述脫碳液箱內,在空氣管的上端設置有用于將外部空氣導流旋轉至所述空氣濾清罩內的導流結構,經過空氣濾清罩進行第一次凈化后的空氣通過空氣管流向脫碳液箱;脫碳液箱內裝有用于對流入的空氣進行第二次凈化的脫碳液;所述活性炭室具有與所述脫碳液箱連通的輸入端以及與所述空調的吸氣口連通的輸出端,所述活性炭室用于對經過所述脫碳液箱第二次凈化的空氣進行第三次凈化,并將第三次凈化后的空氣輸出至所述空調,所述空調用于向室內輸出經過凈化后的空氣。
【IPC分類】F24F13/28, F24F3/16
【公開號】CN205383715
【申請號】CN201620211075
【發明人】周佰和, 夏文祥, 周天嬌, 周鐸, 賈蘭, 周天明, 蘇德發, 朱真兵, 王濤, 馬靈睿, 周健, 白鎰華
【申請人】重慶電訊職業學院
【公開日】2016年7月1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8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